春山谷雨,花草繁茂。每到春夏季節(jié),生活在江南的古人,游賞之心勃發(fā)。
唐代大歷年間,顏真卿擔任湖州刺史。州城東南有白蘋洲,顏真卿命人剪除野草、引導(dǎo)溪水,興建八角亭。每至“灑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鄉(xiāng),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游人紛紛為美麗景色所陶醉,竟不知是人間還是方外。
佛寺也成為人們游玩的重點?!短綇V記》稱,蘇州武丘寺“山嵚崟,石林玲瓏,綠云窈窕,入者忘歸”,是游玩的首選之地。除了所處地理位置較好之外,佛寺吸引游人的還有寺中種植的樹木、花卉?!独m(xù)仙傳》記載,潤州(今鎮(zhèn)江)“鶴林寺杜鵑高丈余,每春末花爛熳……人或窺見女子,紅裳艷麗,游于樹下。有輒采花折枝者必為所祟。俗傳女子花神也。是以人共保惜,故繁盛異于?;ā?。
相比杜鵑,牡丹可能更能吸引人。錢塘開元寺是一個欣賞牡丹的絕佳景點?!对葡炎h》云:“獨開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師得此花栽,始植于庭,欄圈甚密,他處未之有也。”牡丹剛剛傳到南方,寺院首先引種成功,繼而引得眾人紛至沓來。
游玩之時,時令吃喝同樣不可或缺。江南春天的鱖魚,十分肥嫩鮮美。唐代詩人張志和就對肥美的鱖魚念念不忘。他的《漁父歌》詩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p>
太湖“三白”中的白魚,早在隋唐時期就已“實冠天下”。當時,人們還嘗試把白魚子送到關(guān)中——“吳郡送太湖白魚種子,敕苑內(nèi)海中以草把別遷著水邊,十余日即生小魚。其取魚子,以夏至前三五日,白魚之大者,日晚集湖邊淺水中有菰蔣處產(chǎn)子,綴著草上,是時漁人以網(wǎng)罟取魚?!惫?,好吃的東西到哪里都有市場。
春季魚產(chǎn)品產(chǎn)量豐富,所以人們還設(shè)法加工存儲?!都翁﹨桥d志》記載,湖州儀鳳橋南有魚脯樓,吳越國時在此專門曝魚脯上貢,“春月尤多,作以供盤饤”。
金陵地處南北沖要,酒樓特別多。李白詩云:“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贝禾斓教幎际蔷葡阄?,賣酒的女子不停地在吆喝。
中古時期,越州酒比較著名。身在北方的韓翃送人回江東時說:“還家不落春風后,數(shù)日應(yīng)沽越人酒?!闭f的是,越州酒聲名遠揚,春天時喝幾口感覺最爽。當時的酒名中,很多都帶有“春”字,可能是在告訴大家春天釀的才是好酒。
除了飲酒,喝茶也是一種社會時尚。民間招待客人,都是用香茗。一二知己休息聊天,沏上清茶一壺,是城市居民的平常生活樣式。不少人不僅喜歡喝茶,還常到城外采茶自制。
唐代才子皇甫冉在《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中這樣描述:“采茶非采綠,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p>
春夏之際,江南地區(qū)的踏青游玩風氣與城市經(jīng)濟的繁榮有很大關(guān)系。僅從人口數(shù)量來看,唐代蘇州城內(nèi)人口約20萬至30萬,唐代中期杭州人口也有十幾萬,到唐末至吳越時進一步增至20萬至25萬。
同時,地方官員和文人士大夫?qū)Υ蠛煤由降臒釔邸ι缴剿木鞈?,也進一步影響到各個階層的生活風氣。史書記載:“大歷中,詞人多在江外?;矢θ?、嚴維、張繼、劉長卿、李嘉佑、朱放,竊占青山白云、春風芳草以為己有……迄今余波尚寢,后生相效?!?/p>
(本文編輯:夏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26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在美國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