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配圖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禮記·曲禮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禮記·祭義》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
——《禮記·祭義》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禮記·儒行》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禮記·雜記下》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禮記·聘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禮記·大學》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禮記·表記》
聽于無聲,視于無形。
——《禮記·曲禮上》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禮記·學記》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禮記·學記》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禮記·學記》
量入以為出
——《禮記·王制》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禮記·雜記下》
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也;既聞之,患弗得學也;既學之,患弗能行也。
——《禮記·雜記下》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禮記·祭義》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
——《禮記·學記》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下》
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禮記·學記》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禮記·祭義》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禮記·大學》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禮記·大學》
舉大事,必慎其終始
——《禮記·文王世子》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禮記·儒行》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禮記·學記》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慎靜而尚寬,強毅以與人,博學以知服;近文章砥厲廉隅;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
——《禮記·儒行》
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
——《禮記·表記》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禮記·學記》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禮記·曲禮上》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
——《禮記·哀公問》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禮記·中庸》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禮記·文王世子》
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
——《禮記·儒行》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禮記·禮運》
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
——《禮記·儒行》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禮記·王制》
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交游之讎不同國。
——《禮記·曲禮上》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禮記·學記》
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禮記·學記》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禮記·王制》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
——《禮記·哀公問》
君子慮勝氣,思而后動,論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網(wǎng)絡配圖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抖Y記》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3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逝世
下一篇: 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英特爾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