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寶雞名字來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陜西省的寶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當年曾是周朝先祖生活過的地方,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不過,寶雞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很有名,就是陳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成語典故,就源自這里。
那么,為什么陳倉又改名為寶雞呢?主要有三個說法。
第一個是民間傳說,相傳在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陳倉有個獵人進山打獵,本想打兩只兔子就回家,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似虎似豹、從未見過的動物。獵人大喜,就設了個陷阱,把它抓住了。
獵人把這個怪模怪樣的動物帶回村里,大家也都看著很奇怪,就紛紛勸他進獻給國王。
獵人覺得有道理,就帶著這個動物往宮里走。剛走到半路,迎面走來兩個小孩兒,指著這個奇怪的動物說,這東西叫獍(jìng),專門在地下吃死人,而且還喜食人腦,得趕緊把它打死,還要對著腦袋打,不然它死不掉。
大家一聽,大驚失色,拿起石頭就猛砸獍的頭。這時候,獍突然開口說話了,說,你們別打我了,我是天上的神仙,這倆小孩兒你們才該抓,他們是一對龍鳳胎,抓住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皆可稱王稱霸。
大家一看這東西會說人話,以為真的是天上的仙獸,再加上利欲熏心,就跑去抓那兩個孩子。兩個孩子轉(zhuǎn)身就跑,跑著跑著,忽然變成了兩只神雞,一只往南飛,另一只飛到了雞峰山上,化成了一只石雞,從此矗立在雞峰山頂。
后來,人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教育意義,就把這個地方改名為“寶雞”。
第二個說法是在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難到陳倉,被叛軍圍在雞峰山下,正當要被叛軍活捉時,突然有兩只山雞從山上飛下來,來到唐玄宗面前,示意要為大家?guī)贰?/p>
唐玄宗一行跟在兩只山雞后面,最終來到了雞峰山頂?shù)囊粋€破廟里。說來也怪,山下的叛軍明明知道唐玄宗就躲在山里,卻怎么也找不到上山的路,又加上突然天降冰雹,打得叛軍紛紛潰退。
雨過天晴后,大家找那兩只帶路的山雞,卻怎么也找不到,只找到了屹立于峰頂?shù)氖u。唐玄宗便對著石雞拜了拜,并將陳倉改名為寶雞,以此來感謝山雞的救命之恩。
第三個說法是在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唐肅宗繼位,覺得有必要改一改各個地方的地名,來緩解一下因戰(zhàn)亂帶來的緊張氣氛,同時也可以調(diào)整一下大唐的氣運。
要知道,天降“祥瑞”可是皇帝最喜歡的事情,這意味著上天對皇帝治理人間的認可:“嗯,你干得不錯,我展示祥瑞,以資鼓勵?!?/p>
地方官員都知道皇帝的心思,自然是千方百計地來尋找祥瑞。
恰好,有官員上報,說在陳倉城南部有座雞峰山,每日破曉時分,就會從山上傳來嘹亮的雞鳴聲,全城人都聽得到,可謂“雄雞一唱天下白”。
唐肅宗聽后大喜,認為這個“祥瑞”太吉祥了,于是就把陳倉改名為寶雞。
不管哪種說法是對的,“寶雞”二字都象征著吉祥、如意、美滿、安寧,而現(xiàn)在的寶雞市,不僅是全國文明城市,也是全國森林城市、園林生態(tài)城市、優(yōu)秀旅游城市,經(jīng)濟發(fā)達,百姓安樂,充分體現(xiàn)了“寶雞”這個名字的含義。
話說項羽滅了秦,自立為西楚霸王,并分封各路起義將領到各地稱王。先前與眾王的約定——先攻入秦都咸陽者為王——也背棄了。這引起了劉邦的極大不滿,但懾于項羽的威勢,不得不隱忍不發(fā),領兵入川,燒了出入巴、蜀的棧道,將自己封閉在其中,稱為漢王。后來劉邦得大將韓信,有其相助,終有出頭之日。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有名的戰(zhàn)例,歷來為人民所津津樂道。韓信這一招奠基大漢朝的基礎,兵法家探尋源流,究其真締,是“暗渡陳倉”成為三十六計之一。
秦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劉邦和項羽爭天下,進行了數(shù)年的楚漢之爭,早年的時候,各起義軍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就是關(guān)中王。但是項羽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違背約定,吧巴蜀和漢中的三個郡分給了劉邦,封為漢王,以南鄭為都,劉邦雖然不滿,但是他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只能忍。
帶著家眷和軍隊西行而上。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策,把進入南鄭的棧道都燒了,以為來表明劉邦覺不東進的決心,以消除項羽對他的猜忌。
后來,劉邦逐漸的強大,拜韓信為大將,抓住機會,進軍關(guān)中。陳倉是劉邦進入關(guān)中必經(jīng)之地,兩地窮山惡水,又有雍王章邯重病把守。為了迷惑敵人,韓信派人修復燒毀的棧道,裝出要通過棧道進攻的樣子,但是工程巨大也很艱難,沒個兩三年完不成,所以章邯也沒有當回事,就放松了防備,與此同時,劉邦親率大軍從故道出兵,占領陳倉,當章邯知道已經(jīng)晚了。
隨和大軍平定三秦,攻入咸陽,為打敗項羽、大漢朝三百年基業(yè)打下了基石。這就是“暗渡陳倉”的由來。
寶雞:秦時因其境內(nèi)有陳倉山,故而設置陳倉縣。
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陳倉寶雞鳴之瑞”而改陳倉為寶雞。
相傳陳穆公時,陳倉人發(fā)現(xiàn)兩位仙雞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
這兩位神童后來一個飛至南陽,一個落至寶雞,人稱陳寶。
寶雞市管轄的區(qū)有3個,即金臺、渭濱和陳倉。
其中,金臺區(qū)得名與區(qū)內(nèi)著名道觀金臺觀有關(guān)。
此觀系太極拳鼻祖張三豐的修道之處。
寶雞市管轄的縣有9個,分別是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鳳縣、太白縣。
擴展資料:
寶雞市地處陜西省關(guān)中西部,東經(jīng)106°18′~108°03′和北緯 33°35′~35°06′之間。
東連咸陽和楊凌示范區(qū),南接漢中,西北與甘肅省的天水和平?jīng)雠彙?/p>
秦嶺南屏,渭水中流,關(guān)隴西阻北橫,渭北沃野平原。
東西長 156.6 公里,南北寬160.6公里,總面積18117平方公里。
寶雞古稱陳倉,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發(fā)源地,嘉陵江源,建城于公元前762年,公元757年因“石雞啼鳴”之祥瑞改稱寶雞,是關(guān)天經(jīng)濟區(qū)副中心城市、陜西省第二大城市。
寶雞是中華文化重要支脈——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
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佛骨圣地、社火之鄉(xiāng),周秦文明發(fā)祥地、民間工藝美術(shù)之鄉(xiāng)”。
遠古姜水育炎帝,商末周原興周、鳳雛宮奠定四合院庭落模型,春秋雍城興秦,鎮(zhèn)國之寶石鼓、何尊、毛公鼎等出自于此,法門寺藏佛骨,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彰顯中華工藝。
寶雞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十大生態(tài)宜居城市之一,中華環(huán)境獎、中國人居環(huán)境獎獲得城市。
寶雞也是我國西部工業(yè)重鎮(zhèn)、高端裝備制造業(yè)基地、新材料研發(fā)生產(chǎn)基地、中國鈦谷。
寶雞位于隴海、寶成、寶中鐵路交匯處,是我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3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