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中原王朝和匈奴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知道三個原因就可以了。
第一點:匈奴全民皆兵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因為占據(jù)著極好的地緣,擁有肥沃的土地,所以產(chǎn)出的糧食數(shù)量大,這也就意味著有足夠的糧食發(fā)展人口,有了人口自然能夠加大生產(chǎn)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但中原之外就不怎么良性了,所以一些地緣位置不太好的地方,看到中原地區(qū)如此富饒,自然想來分一杯羹,往近了說日本就是因為這個對我們發(fā)動了入侵。
我們都是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并沒有我們想象般的那么小,如果平移到歐洲,就是個妥妥的霸主。
但從地緣面貌上看,日本島國狹長,且多火山多地震多海嘯,這種環(huán)境其實是不利于生存的。
在古代日本沒有機會啊!一直都只能當小弟,跪漢跪隋跪唐,到了近代終于找到了機會,但他們依舊失望了,因為就算我們近代軍事弱下來了,但人口總體量是他們無法攀比的。
這只是一個例子啊!說回古代中原外的部落,這些部落因為地緣位置差,資源匱乏,那么沒辦法,只能靠搶啊!
要想強搶,那必須有軍事力量的碾壓能力啊!古代看軍事力量,首先主要還是看人口總量,人口總量決定了軍隊的體量。
比如當時漢朝的人口最鼎盛的時候是6千萬,軍隊體量最大的時候是60多萬,相當于100人里面就有一個兵。
但當時匈奴不一樣,匈奴全面皆兵啊!人人都能夠上馬騎射,常備軍隊體量高達30萬,人家人口也不過150萬,相當于5個人里面就一個職業(yè)兵,而另外4個拿起武器騎上馬就跟職業(yè)兵沒有什么兩樣。
第二點:步兵VS騎兵
作為游牧民族,馬背上就是天下,匈奴之所以厲害,靠的就是騎兵的高機動性,而中原由于馬匹的限制,很難大規(guī)模裝備騎兵。
我們看漢朝最牛的一場步兵對戰(zhàn)騎兵的戰(zhàn)役,李陵奔逃中擊敗10萬匈奴騎兵,其他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會取得小勝,但永遠消滅不了匈奴,為什么?因為人家勝可追擊,敗可逃跑,你步兵跑不贏人家啊!
所以很多時候,這仗沒法打,人家騎兵利用機動性能夠累死你,不過當時匈奴騎兵還沒有利用到游擊戰(zhàn)術(shù),不然就更沒法打了。
第三點:完全無視后勤
匈奴軍隊打仗不需要后勤,我們看漢朝對戰(zhàn)匈奴,每次出征講究的是糧草先行,而人家匈奴軍隊呢?人手三匹馬,有戰(zhàn)馬、走馬、馱馬,物資隨身攜帶,不需要專門的運糧部隊拖慢進攻節(jié)奏,山窮水盡還可以殺馬食肉,完全不需要擔心斷后勤這件事。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中原王朝對戰(zhàn)匈奴的數(shù)據(jù),明明看起來中原王朝的兵力比匈奴多,但實際上,人家匈奴說是10萬騎兵,那就是妥妥的10萬騎兵。
而中原號稱出動20萬大軍,那么負責保護糧草、運送糧草、火頭軍等等起碼都消耗進去5萬人。
這樣的消耗從賬面上來看,中原王朝在賬面上兵力碾壓匈奴,但實際上,這樣的兵力已經(jīng)抵消在了。
所以為什么中原王朝對匈奴為什么會有無力感了,這些實際上在漢朝之初,劉邦與匈奴作戰(zhàn)已經(jīng)完全體現(xiàn)出來了,這也是漢朝一開始只能委曲求全,不得不合匈奴和親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韓愈被貶潮州后,他做了一件什么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