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硪靶募以S攸是個怎么樣的人?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世人或言許攸不忠不義;或言許攸背主投敵死不足惜;或言許攸對曹操有再造之恩而反被其殺,實在可惜;或言許攸聰慧多才,頗有智計;更有人言許攸小人行徑,自私自利。這些說法也許都對,可是不可否認,許攸是個改變了歷史的人,若是沒有許攸,在官渡相持的曹操很難短期內(nèi)擊敗河北袁紹,甚至是未必就能戰(zhàn)勝家大業(yè)大的河北袁紹。
許攸被害
畢竟官渡之時,袁紹手握青州、幽州、并州和冀州,人口稠密,冀州又是天下糧倉,可謂是帶甲二三十萬不為過。而曹操僅僅只有兗州、徐州和河南一部分,軍隊不過數(shù)萬人,而且地處中原四戰(zhàn)之地,四面受敵,連年戰(zhàn)禍。所以曹操的綜合實力是遠遠比不上袁紹的,如果官渡之戰(zhàn)打成一場消耗戰(zhàn),無疑袁紹優(yōu)勢巨大。而許攸的出現(xiàn),恰恰幫曹操解決了不能相持久戰(zhàn)的這個問題,獻計火燒烏巢,以弱勝強,區(qū)區(qū)兩三萬人,一舉擊潰袁紹的十多萬精銳大軍,奠定了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
其實,說到底,許攸就是一個野心家,一個勢利之人,一個妄圖指點江山且有仇必報的勢力之徒。這類人喜歡異想天開,敢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他們是非常時期必要的人,卻又是不非常時期不能留存的人。
許攸劇照
歷史上類似的野心家有很多,他們雖然品行不一而能力不同,但是都做著指點江山的夢,比如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帶吳滅楚;比如戰(zhàn)國時期的張儀和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比如劉備手下的軍師龐統(tǒng)圖謀西川不顧道義;還比如幫助劉裕掌握朝廷的劉穆之;再比如時刻慫恿朱棣造反的姚廣孝;還有對締造滿清江山有不世之功,名門之后卻投身外族的范文程。許攸當然不能與這些能只手翻云覆雨的大人物相比,但許攸的想法與目標是和這些人一樣的,也就是說許攸是個能力比這些人稍稍弱一點的野心家,他沒有能力創(chuàng)造歷史,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
許攸首先是一個很敢想的人,這是一種天賦,只有擁有這種天賦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當然成大事光靠天賦顯然是不夠的。許攸是個擺脫了世俗思維禁錮的讀書人,敢于異想天開,當然他出身并不低,少時便與曹操和袁紹等人相熟。那許攸到底有多敢想呢?我們首先來看許攸的成名之作。
漢靈帝的宮殿
漢靈帝在位時期,賣官鬻爵,橫征暴斂用于自己享樂,并重用宦官,遠離朝臣,以致天下民怨沸騰。許攸當此時機,于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之前,便伙同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意圖起兵廢漢靈帝,改立合肥候為帝。此事想法極為大膽,如果能成自然是好事,但是許攸等人的小團體中最大的人物就一個冀州刺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個省內(nèi)一把手兼省軍區(qū)司令,其余的人都是一些憤青和所謂的有識之士。朝廷上沒有三公丞相或者將軍等實權人物為核心,皇宮內(nèi)沒有代皇帝行權的宦官做內(nèi)應,朝廷外沒有掌握實權的外戚做支撐,區(qū)區(qū)一個許攸就敢慫恿刺史王芬行如此天大的事,而且密謀不嚴,還被別人探知而識破,最終王芬因此而自殺。許攸因此而逃亡,于189年投奔河北袁紹。
許攸數(shù)年前剛密謀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如今就來投靠缺乏遠見,出謀讓何進引董卓入京而天下大亂的袁紹。袁紹當時處境并不好,在河北創(chuàng)業(yè)極為艱難,許攸無非就是想輔佐袁紹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只有幫助弱者,才能體現(xiàn)他冠絕天下的能力。說到底他倒沒有多看得起袁紹,只是當時天下,看起來有希望成氣候的就一個袁術和一個袁紹,相比鼠目寸光的袁術,許攸很明顯更看好袁紹一些。在許攸等人的計謀策劃下,袁紹用不到十年,便一舉平定河北四州,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諸侯。
官渡之戰(zhàn)
再來看官渡之戰(zhàn),袁紹和曹操相持于官渡,袁紹兵多將廣,手下十余萬大軍,糧草充足,后勤穩(wěn)固。而曹操手下將兵不過兩三萬,大軍糧草不多,只得苦苦支撐,雖然在前期交鋒中占了些小便宜,但是相持越久,越發(fā)感受到從天而降的壓力。官渡之戰(zhàn),就相當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曹操打發(fā)展壯大階段的袁紹。許攸建議袁紹分兵繞開官渡,直取曹操核心許昌,將天子迎到河北,那時無論從何種角度曹操都必敗無疑,袁紹則可以趁此時機一舉占據(jù)兗州和徐州,同時進據(jù)關中,那時天下豈不是袁紹說了算。顯然這又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一旦成功,袁紹極有可能掌握天下之柄,至少可以坐擁半壁江山。
然而袁紹并沒有用這一奇謀,因為袁紹是一個不敢想得太多的人,在自身具有絕對優(yōu)勢情形下,耗都能耗死曹操,所以他只想一心一意地在正面戰(zhàn)場擊敗官渡大營中的曹操,只要擊敗了眼前的敵人,那天下不也一樣歸袁紹所有。然而就在這當口,冀州出了一件大事,許攸家人犯法,被審配抓捕,許攸是個自私自利且又十分狂傲的人,在他眼里,不用其計謀且不容其家人的主子,他是絕對不會效忠的,于是,他并沒有怎么猶豫,就臨陣叛逃,投靠了曹操。
東漢末年
許攸投靠曹操,其性質有多嚴重呢?就相當于一個知曉所有秘密的企業(yè)核心管理層叛逃并加入了直接競爭對手。自此袁紹的一切都暴露在了曹操的面前,當然也包括所有的弱點在內(nèi),于是曹操火燒烏巢,大敗袁紹,一戰(zhàn)定乾坤。
而許攸之所以敢如此大膽,敢不顧家人性命,無非就是想做件大事,他之前所有的指點江山的大謀略都沒有得到實現(xiàn)。既然袁紹并不太需要自己,那就投奔急需自己的曹操。于是,他就又冒天下之大不韙,臨陣投敵,并帶去了全部情報,直接導致了袁紹集團的覆滅,這在當時可全是小人行徑,并且直接導致其家人盡數(shù)被屠戮。
官渡之戰(zhàn)
綜上所述,在許攸這樣的人眼中,什么人品、道義等等都是不存在的東西。既然身處亂世,他也有野心,那就要做一番大事業(yè),敢做別人不敢做的大事,他想指點江山,他想名動天下,他想以一己之力撬動天下。同時他也夢想成為張儀和公孫衍式的大人物,指點江山無所不能,一怒而諸侯懼。許攸就是這樣一個人,簡稱狂士,或者稱為野心家,一個渴望成名卻沒有太多耐心和實力的野心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6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