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朱高熾是怎么死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朱高熾在位也就一年的時間,雖然時間非常短暫,但其實歷史上對于朱高熾的評價其實還是很好的。但是歷史上又有一些傳言,認為朱高熾最終其實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自己的兒子朱瞻基給殺掉了,并且還為此拿出了不少的證據(jù),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朱高熾到底是怎么死的,到底朱瞻基有沒有對朱高熾下手呢?
1.朱瞻基殺了朱高熾嗎
明仁宗朱高熾死亡時,年僅48歲,此時距離他登基稱帝不過短短的一年。為什么明仁宗朱高熾會這么突然的死亡呢?歷史上并沒有很明確的記載,明仁宗朱高熾的死也一直都是一個迷,民間傳聞很多。
第一種說法是:朱高熾因為擺脫了多年當太子謹小慎微壓抑的日子,開始大量貪圖美色,嗜欲過度而死的。為人熟知的是,朱高熾是一個貪戀美色的人。史載有一次,李時勉上奏勸誡朱高熾不要縱欲過度,多多注意身體。朱高熾見奏后很生氣,便下令對李時勉動刑,而李時勉也險些喪命。李時勉一個善意的勸誡便使朱高熾這么大動肝火,想必是李時勉正好說出了實情,朱高熾記恨在心,才會如此對李時勉用刑。
第二種說法是這樣的:明仁宗朱高熾是被自己的兒子朱瞻基謀害而死的。據(jù)說是因為明成祖朱棣覺得太子朱高熾是一個貪圖享樂的人,而且生性懦弱,一直對朱高熾很不滿意。本來朱棣一心想著廢掉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另立漢王朱高煦。可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卻和父親性格不一樣,朱瞻基英勇善戰(zhàn)、懂兵法懂謀略,有膽有識,很像朱棣。明成祖朱棣在世時很喜歡自己的這個孫子,處處都維護偏愛自己的這個孫子。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寵愛,于是心中也漸漸萌生了自己的小九九。朱棣如果直接要立朱瞻基為太子,朱高熾肯定會不高興,勢必會造成很多麻煩。于是便他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朱高熾。而朱瞻基本來就受寵于朱棣,而且朱瞻基這個人很有謀略。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后,朱瞻基時隔不久便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自己登了皇帝大位。
2.朱高熾怎么死的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歲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因此秘不發(fā)喪,將軍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將朱棣的遺體裝入棺材中,每日還是照例進餐、請安,只是皇帝的車簾再也沒有掀開、皇帝也再沒有說話,軍中一切如常,同時,派楊榮與太監(jiān)海壽進京密報,朱高熾得知后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由于大臣們的精心安排,總算沒有爆發(fā)什么叛亂,政權(quán)得以平穩(wěn)過渡。
朱高熾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得知朱棣之死,這時皇帝的代表帶著傳位的遺詔到達北京。他立刻與吏部尚書蹇義、大學(xué)士楊士奇和楊榮商量。他下令加強京城的治安,并派大太監(jiān)王貴通去南京任鎮(zhèn)守。次日,他釋放了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夏因反對第三次遠征蒙古而在當年四月被朱棣囚禁。九月七日他正式登基,頒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為洪熙元年。同一天,他采納夏原吉的建議,取消了鄭和預(yù)定的海上遠航,取消了邊境的茶、馬貿(mào)易,并停派去云南和交趾(安南)的采辦黃金和珍珠的使團。他重新命夏原吉和另一名被貶的官員吳中分別任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朱高熾以這些行動開始取消或調(diào)整他父親的行政政策。
朱高熾即位后開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并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誅十族”慘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并恢復(fù)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矛盾。
最后,在他死前的一個月,朱高熾在扭轉(zhuǎn)其父政策方面采取了一個最激烈的措施,即把京師遷回南京。據(jù)說此舉是夏原吉和其他高級朝廷官員作為把資源從北方邊境轉(zhuǎn)移出來的策略的部分行動而強烈要求的。朱高熾自他登基時起,顯然已有此意;這時他已設(shè)南京守備,并派他信任的將軍和宦官去指揮。朱高熾對朱棣的北征不感興趣,也不喜歡北京;此外,他在南京當過監(jiān)國,熟悉南京的情況,感到那里更為舒適。另外他還關(guān)心維持北方首都的費用,這項費用不但大大地增加了中國東南的負擔(dān),也使各政府部門難以應(yīng)付。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他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門為行在。半個月后,他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謁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負責(zé)。盡管南京地區(qū)有地震的報告,但皇帝的返回和他朝廷的南遷勢在必行。然而朱高熾在實施這一行動前死去。此外,他的繼承者宣德帝朱瞻基并未參與這一計劃,朱瞻基與永樂帝更親近,對偏向北方的政策不那么討厭。北京依然是京師,南京又成了輔助性的都城。
朱高熾明于星象,一夜忽見有星變,忙召蹇義、楊士奇等人來說:“天命盡矣?!庇谑菄@息說道:“我建國二十年,被讒言邪惡所擾,心之憂危,我們?nèi)讼嗤?。依賴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后,誰還能知我三人之心呢?”邊說邊留下了眼淚,蹇義、楊士奇也留下了眼淚。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猝死于宮內(nèi)欽安殿(此欽安殿非御花園中欽安殿),終年47歲。死后被謚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朱高熾的葬禮極為簡略,但是也有七個妃嬪為他殉葬。
3.朱高熾的歷史評價
歷史盛贊朱高熾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想。他因大力鞏固帝國和糾正永樂時期的嚴酷和不得人心的經(jīng)濟計劃而受到一致的贊譽。他的許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一種對為君之道的理想主義的和儒家的認識,但是它們也是他對前幾代皇帝的一些傾向的反應(yīng)?;实塾袝r因性情暴躁和容易沖動而受到批評,如他偶爾申斥和懲處那些表現(xiàn)得優(yōu)柔寡斷或講話太惹人惱火的官員??墒撬凶銐虻亩攘空J識自己的缺點和向人道歉。不管他有什么錯誤,它們都可以被他的仁愛和一心為公的熱誠所彌補。
過早的死亡阻礙了朱高熾去實現(xiàn)一切目標,但盡管如此,他留下來的遺產(chǎn)仍是一清二楚的。除了人道主義的社會活動外,他對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個道德上堅毅的皇帝采納學(xué)識淵博的大臣們的忠告統(tǒng)治天下——也作出了貢獻。在他統(tǒng)治時期,他十分信任翰林學(xué)士,把他們提升到負有很大責(zé)任和有很大權(quán)力的職位上。這使人回憶起他的堂兄弟,即建文帝,但以后幾代皇帝卻沒有把這個先例維持下去。可是,內(nèi)閣的三楊領(lǐng)導(dǎo)在他死后的若干年中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而內(nèi)閣雖然有某些缺點,在維持文官政府方面,其作用仍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洪熙之治經(jīng)歷了明代政府的重點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早期階段。
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結(jié)束年了他的一生,但他的義舉將始終為人所牢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6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