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關羽。
關羽并非是守不住荊州,在樊城之戰(zhàn)失敗,而是他太過驕傲了,一路走來他順風順水,對待敵人也有些大意輕敵了,所以才有了“大意失荊州”,一個人過去立下無數(shù)功勞,可一旦他犯了一個過錯,那么有些人就會忘掉他之前所有的貢獻,關羽便是被這些人指責。他們認為是關羽本人太過自負,卻忽略了關羽并不是戰(zhàn)無不勝,他所面對的敵人也很強大。
天下三分,劉備占領益州,在漢中打敗了曹操的大軍,趁勢派劉封和孟達去占據(jù)上庸,如今蜀國計劃順利,而曹操集團內(nèi)部不和,外部有敵人,內(nèi)憂外患,只能采取防守政策。孫權的勢力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荊州三郡,不過劉備占領著荊州南部,這樣孫權只能籌謀著向北發(fā)展,可北有曹操,孫權很有可能會被劉備和曹操夾擊,所以孫權想要驅趕荊州南部的劉備。
其實關羽在戲曲小說中被神化了,“萬人敵”、“熊虎之將”,溫酒斬華雄,過關斬將,水淹七軍,甚至是敵人在死后也要他索命,但真實歷史上的關羽有如此強大嗎?其實并沒有,若不然他也不會失敗,實在是樊城之戰(zhàn)中雙方實力相差過大。
關羽帶了五萬兵馬,而他要攻打的敵軍只有兩萬,可關羽是在攻城,城中敵軍選擇耗下去,不直接迎戰(zhàn),就這么耗著關羽的軍隊,所以五萬軍隊也折損了不少。而后曹操的援軍也及時趕到,于禁、龐德率領七軍,徐晃又支援了十萬人,還有十二營作為后盾,相比下來,關羽只是孤家寡人,他被敵軍包圍,插翅也難逃了。
十萬的軍隊,整整是關羽軍隊的兩倍,而且曹操抽調(diào)的都是精銳部隊,目的便是取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不僅是曹操軍隊,關羽的背后還需要防范孫權軍隊的偷襲,孫權派出呂蒙、陸遜、蔣欽三人,帶著全國的兵力,兵分三路,勢必要拿下荊州。
面對著曹孫兩家二十萬以上的兵力,關羽的失敗并非只是因為他個人性格原因,敵人實在是太過強大,縱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帶領軍隊取得勝利,若是只有他一人,想必是可以逃生的。
縱使面對強敵,關羽仍舊帶著少得可憐的軍隊在守衛(wèi)著荊州,可就連軍心也沒有統(tǒng)一,有許多人想要投降保命,可這些話,他們不敢當著關羽的面說,不然以關羽的性格,會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可能會直接殺了他們。傅士麋芳不戰(zhàn)而降,劉封孟達夾帶著私人感情,不肯派兵支援關羽,這樣的隊友,實在是令人氣憤心寒。
不只是兵力相差太過懸殊,雙方武將謀士陣容也天差地別,曹操這邊匯聚了太多的人才,單挑出來或者比不上關羽,但加起來那就不輸于關羽了,曹仁、于禁、徐晃、龐德,個個驍勇善戰(zhàn),智勇雙全,司馬懿、恒階等人出謀劃策,尤其司馬懿,更是厲害。反觀關羽這邊,只有他的兒子關平,謀士只有一人,那諸葛亮去哪了呢?他還在成都,對此事不甚在意,竟然會是認為關羽可以守得住荊州,可他忽略了絕對性的壓倒優(yōu)勢,五萬兵力如何戰(zhàn)勝數(shù)倍兵力,這才使得關羽落得孤立無援的境地。
想當初三人桃園三結義,如今關羽卻是落敗身亡,再也見不上他的好哥哥和好弟弟,劉備和張飛,他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忠肝義膽的化身,被人供奉,被世人敬仰,而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也被認為是神器,只斬小人。
這次大戰(zhàn),直接導致三國格局的改變,荊州南部被孫權占領,加上自己占領的荊州部分,東吳占據(jù)了荊州六郡,不會再有被夾擊的風險,此后發(fā)展更是迅猛,可蜀國卻經(jīng)此一戰(zhàn),元氣大傷。
關羽的一生中確實犯了不少錯誤,但世界上并沒有完美之人,孰能無過,與他的過相比來說,他的功績更多,而且他的個人魅力更是讓后世敬仰欽佩,俠肝義膽,忠義兩全,正直勇猛,是很多人的偶像!在現(xiàn)代的影視創(chuàng)作中,也完全是正面形象出現(xiàn),這也說明大家并沒有太過苛責他的過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7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