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韓信后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韓信作為幫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大將軍,被稱為漢初三杰之一。他在軍事上基本上沒有對手,可惜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后的手里。那么韓信死后,他的子孫后代有沒有活下來呢?
根據(jù)《史記》記載,韓信滿門被殺,沒有子孫活下來。
很可惜的是,從《史記》的記載上來看,韓信的后人應(yīng)該都被殺光了。當初劉邦平定了天下,功高蓋主的韓信被封為了齊王,后來被改封為楚王。
劉邦為了饒韓信一命,以譴責(zé)的方式,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墒琼n信是政治上的白癡,他哪里懂劉邦的意思,甚至對劉邦心生怨懟。
劉邦舍不得殺韓信,不代表其他人舍不得。當時韓信偷偷的準備著謀反的事情,呂后覺得不對勁,就和蕭何聯(lián)合在了一起,把韓信騙到了宮中,用亂棍給活活打死了。
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彊入賀?!毙湃?,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史記》
韓信死了以后,呂后為了斬草除根,居然把韓信三族都給滅了。這三族里面,當然包括了韓信的子孫后代。
也就是說,韓信被殺以后,他全家都被呂后斬草除根了。那么韓信就沒有后代流傳下來,實在是比較可惜的一件事。
韓信的出身,我們不得而知,韓信的子孫后代,我們又找不到下落。在歷史的煙塵中,韓信就好像是上天派下來辦一件大事,辦完事情就被上天給收走了一樣。
根據(jù)廣西京兆堂《韋氏族譜》來看,韓信還真的有后人活在世上。
這是一份比較令人吃驚的爆料,從《史記》上簡短的描述來說,其實我們可以認定韓信全族被滅,后人自然也無法逃脫。但是京兆堂《韋氏族譜》中卻記載了另外一個版本。
當初韓信的兒子被韓信的門客蕭美給藏匿了起來,門客知道蕭何跟韓信的關(guān)系不錯,韓信被殺完全是呂后一手主導(dǎo)的。
何驚呼:信尚有后乎?中國不可居矣!急逃,南越趙佗必能保此兒。何乃修書遣客攜韓信公幼子至南越暗曰: 此淮陰侯幼子,公善視之,以延淮陰宗祠。趙佗素仰韓信公威名,重蕭何之情義,同意撫養(yǎng)韓信公幼子,因取韓字右邊為韋姓!---《韋氏族譜》
門客蕭美前去跟蕭何攀談了一番,蕭何一提到韓信的死,就淚流滿面,覺得這是天底下最大的冤案,這個時候,門客蕭美才認定了蕭何跟韓信關(guān)系是不錯的。
所以門客蕭美就將韓信幼子尚在的事情告訴了蕭何,蕭何大驚失色,認為漢朝已經(jīng)容不下韓信的兒子了,所以就把韓信的兒子送到了南越國,他認為南越國王趙佗,肯定可以保住韓信的兒子。
所以蕭何便吩咐蒯徹、蕭美將韓信的小兒子送到了趙佗那邊去,并且給趙佗寫了一封信。趙佗得知以后,便收留了韓信的小兒子。
為了保證韓信的血脈不斷,他們家取韓字的一半韋作為自己的姓氏,自此在廣東、廣西一帶繁衍生息。
韋瀅就是韓信的小兒子,他長大以后,文武雙全,在19歲的時候,被趙佗分封到了濱海地區(qū),此后世代都是這里的首領(lǐng)。
京兆堂《韋氏族譜》的真實性有沒有佐證呢?
這份族譜里的記載,無疑給韓信后人的命運,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份族譜上的記載是不是真的。
要分辨這份族譜的真實性,其實只需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第一、有沒有證據(jù)證明韓信的門客曾經(jīng)藏匿過韓信的小兒子?目前還沒有。第二、蕭何給趙佗寫的信,有沒有在其他方面得到佐證?雖然沒有直接看到蕭何的信件記錄,但是韓信剛被殺,蕭何家就被劉邦派500甲士給圍起來了,可見犯了大錯,這從側(cè)面可以佐證蕭何極有可能在韓信的事件上動了手腳。第三、蒯徹和蕭美帶韓信幼子前往嶺南。宋朝挖水井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古碑,上面寫著一句謎語詩:漢代功臣銘,隱在秦城井。這或許是印證之一。第四、韓姓改為韋姓。這方面的記錄那就比較多了,在嶺南當?shù)?,很多韋氏家族的族譜中,都有將韓姓改稱韋姓的記錄。第五、子孫后代是否為土官。嶺南地區(qū)韋氏在當?shù)厥酪u土官,是有明確記錄的。而且他們留下的碑文里,也有自稱自己是韓信后代的記錄。通過這幾方面的探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份《韋氏族譜》所記錄的故事,真實性雖然沒有得到確鑿認定,但是也有了一定的佐證。只等后人繼續(xù)尋找新的證據(jù)來證明或者推翻它了。
總結(jié):韓信死的的確愿望,沒個后代說不過去。
說實話,沒有韓信的話,劉邦壓根就奪取不了天下,首先項羽這一關(guān)他就過不去。因為項羽軍事能力太強,世上能對付項羽的,只有韓信。
當初蒯通勸說韓信自立的時候,韓信卻表示劉邦對他有恩情,他不能背叛劉邦。正是因為這種恩情作祟,使得韓信錯失了奪取天下自立的機會。
由此可見,劉邦要感激韓信,大漢朝的建立也多虧了韓信。可就是這么一位功勛卓著的大功臣,最后卻被呂后設(shè)計殺害。的確非常讓人頭疼。
為此韓信沒有留下個后代,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所以我們姑且還是相信《韋氏族譜》的記載吧,好歹讓這樣的英雄,給后世留下一點念想。
參考資料:
《史記》
《韋氏族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1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