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矸啃g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謀士是貴族的一種,尤其在春秋戰(zhàn)國時謀士這個職業(yè)很是興旺,秦漢之后其地位依然未減,他們靠著能言善辯、出謀劃策來謀生。一般來說,他們具有仕的背景,卻沒有官的身份,常以“門客”、“軍師”、“幕僚”等身份,為自己的“主公”排憂解難,甚至以死相報。而作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其身邊就匯聚了一大批能人異士。在這其中,就有秦王府一謀士,因參與玄武門之變被拜為當朝宰相,如今其后人更是成一代功夫巨星!
此人就是唐朝初年著名賢相兼文學家的房玄齡。房玄齡出身士族之家,家門顯赫,其曾祖房翼曾是北魏鎮(zhèn)遠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祖父房熊世襲北魏官職,在釋褐州擔任主簿;父親房彥謙則為人好做學問,通曉《五經(jīng)》,是魏、齊當?shù)赜忻膶W者。而正是受家風影響,房玄齡自幼便聰慧過人,善詩能文,精通儒家經(jīng)典,后來年僅十八歲的房玄齡就高中進士,先后擔任了羽騎尉、隰城縣尉等職務(wù)。
作為隋唐時期著名的謀士,房玄齡早在弱冠之年就展現(xiàn)出對世事精確分析,少年時代房玄齡曾跟隨父親去京師,當時天下一統(tǒng),國力強盛,人稱“開皇盛世”,但他卻私下對父親講:“上(隋文帝)無功德,徒以周近親,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僣,相傾鬩,終當內(nèi)相誅夷。視今雖平,其亡,跬可須也。”果不其然,年少的房玄齡一語成讖,僅作國二十多年大隋王朝就轟然坍塌,成為像秦朝一樣的短命王朝。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留守晉陽的唐國公李淵率兵入關(guān),逐鹿中原,聽聞秦王李世民攻陷渭水河畔大片土地,房玄齡驅(qū)馬到軍門求見。《舊唐書·房玄齡傳》記載道:“太宗徇地渭北,玄齡杖策謁于軍門,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玄齡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無不為?!眱扇艘灰娙绻?,唐太宗馬上任其為記室參軍,而房玄齡為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wù)。隨后,每平定一方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唯獨房玄齡四處訪尋英杰人物,并把他們薦于秦王李世民。
此后十多年房玄齡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負責管理文牘,每逢軍書奏章,停馬立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而當時唐高祖李淵對房玄齡也是頗加贊賞,他對身邊人說:“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世民)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意思就是說,謀士房玄齡為人足夠機敏,可堪重任。但就因房玄齡是秦王李世民的得力謀士,加之才能出眾,很是遭到太子黨憎惡,故而太子李建成經(jīng)常在高祖李淵面前說他們的壞話,因此房玄齡跟杜如晦一起被驅(qū)斥出秦王府。
自太原起兵以來,李唐王朝在秦王李世民的帶領(lǐng)下逐漸平定各方勢力,李世民也因立下了不世之功被封為天策上將,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商煜缕蕉ê?,功名日盛秦王李世民卻遭到太子忌憚,在朝中兩兄弟政令相互沖突,甚至到了兵戎相見局面。緊要關(guān)頭,李世民暗請房玄齡重回秦王府,商討大計。而在危急時刻,謀士房玄齡立勸李世民應(yīng)盡快鏟除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并為他獻上相應(yīng)的計策。
而正是按照房玄齡謀劃,李世民向其父密奏李建成、李元吉穢亂后宮,并意圖弒君奪位,唐高祖聽后大為驚愕,聲稱明日早朝鞫問。緊接著,李世民又率親信埋伏在玄武門內(nèi),等到李建成、李元吉入朝謝罪之時,遂將二人射殺,此即唐朝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政變結(jié)束后,李世民不僅如愿以償?shù)禺斏咸?,并且在不久后又迫使唐高祖退位,由此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正是因為房玄齡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事后李世民更是稱贊他“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而據(jù)《舊唐書·房玄齡傳》記載:“貞觀元年,(房玄齡)代蕭璃為中書令(唐朝首席宰相)。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弊鳛榍赝醺恢\士,房玄齡因參與玄武門之變被拜為宰相,輔佐太宗,掌政務(wù)長達20年之久。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重,臨終之際,他還不忘創(chuàng)業(yè)之難,警鐘長鳴,抗表進諫,請求唐太宗李世民以天下蒼生為重,停止征討高麗。同年七月,一代賢相與世長辭,終年七十歲。得知消息李世民為之廢朝三日,追贈太尉,謚號“文昭”,陪葬昭陵,與初唐其他二十三位開國功臣一起畫像并供奉于“凌煙閣”。而后世則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范,如《舊唐書》贊曰:“文含經(jīng)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因玄齡善于謀劃,如晦善于決斷,史稱“房謀杜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6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