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孔融弒母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耳熟能詳?shù)娜纸?,是我們小的時候都曾聽過的??兹谑菛|漢末年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也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小的時候以恭敬孝順聞名,那么為什么會走上弒母的道路呢?
這要從孔融所處的政治背景開始說起了,孔融天賦異稟,勤奮好學,加之書香門第,在漢獻帝繼位后,他就被重用了,朝堂之上,孔融剛正不阿,絲毫不懼,暗中他走訪官僚當中的貪污之人記錄在冊,被他檢舉的人多為宦官親族,于是對他威逼利誘,但是孔融卻視若無睹,陳述罪狀時毫不隱瞞,據(jù)實稟告,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
他出入官場,恰巧董卓把持官場,孔融便和董卓激烈的爭辯,董卓懷恨在心,將孔融貶職,聯(lián)合群臣舉薦孔融任職于北海,而北海是黃巾軍在最為猖獗之地,時局復雜,自此孔融開始了再北海的六年任職,所以后世稱孔融又為孔北海,官至北海,孔融又下發(fā)檄文,修繕城邑,開辦學院,推舉賢才!而后,親寫書信,與周邊周郡聯(lián)合謀劃討伐黃巾軍,但是黃巾軍的數(shù)量龐大,孔融又不得不求助他人。當時的平原相劉備在收到求助之后立刻出兵解圍。
而后袁紹招攬孔融,孔融明白袁紹和曹操二人終會攻打漢室,所以他果斷拒絕,袁紹招攬孔融失敗之后,便攻打了北海,整整持續(xù)了半年,由于兵力懸殊,孔融的妻兒被袁紹的長子袁譚擄去,自己則連夜逃往!
漢獻帝遷都之后,征兆孔融為少夫,每逢朝會,獻帝都會問其意見,一時間孔融在朝堂風頭極盛,群臣提議恢復“肉刑”,要用酷刑讓宗室百姓畏懼王法,而孔融站了出來,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舊時,人們不分善惡,淳樸善良,是有了戰(zhàn)爭,政局混亂,百姓們才渙散不服,君王要有為君之道,就不需要要有酷刑”!由此可見孔融的仁慈和愛民之心。
但好景不長,曹操后來把持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曹操乃宦官之后,他的出身和所作所為令孔融不恥,孔融便很多次在朝堂上彈劾曹操。曹操以軍隊要節(jié)約糧食為由,下了禁酒令!對此孔融大為反對!當即寫下了諷刺文章說“成事之人無不飲酒,曹公為何禁酒呢?這乃是愚昧之舉”他的這個舉動引起了軒然大波,仇恨也在曹操的心中埋下了。
在滅完袁紹之后,曹操和曹丕爺倆同時看上了袁紹的兒媳-甄姬,最后曹丕迎娶了甄姬,孔融便寫文章大加戲弄,以紂王比喻曹操,此事無疑是加劇了曹操對孔融的恨意與殺心,孔融向來生性灑脫,不拘泥于禮教條例。
孔融曾提出過“父母無恩論”,就是說父母與兒女毫無恩情,母親和孩子好比器皿與物品,物品取出,自然與器皿毫無關系!孔融甚至還大方厥詞說“父母無恩,孩子僅是父母歡愉之后的結果”。他說“自己有糧食,寧愿給陌生人也不給父母”!聽到這樣的觀點,曹操喜出望外,因為這樣的言論顛覆了傳統(tǒng)觀念,違背了孝道。所以曹操便以此為由稱其“此番行為無疑是弒父弒母之舉”,給孔融扣上了一個不孝不敬的帽子,處以死刑!
所以我們說的孔融弒母并不是指孔融真的殺了自己的母親,而是曹操給他扣上的這頂大帽子!孔融是否真正的提過這個論點,后人無法考證,孔融與曹操之間還有什么更深的矛盾,我們已無從得知,仰望歷史,后人各有紛說,孔融也只是被后人詠嘆一句“融四歲能讓梨”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7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