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黻惼胶椭懿獮槭裁捶鰟⒑闵衔?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邦一共有8個兒子,其中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次子,但是因為他是呂后所生的嫡子,所以他繼承了劉邦的皇位。
而劉恒是漢高帝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是薄姬夫人所生。因為他們母子倆都比較低調(diào),所以躲過一劫,沒有被呂后追殺。
至于劉邦的其他幾個兒子,其實運氣就沒那么好了:
長子劉肥在呂后之前就死了,三子劉如意被呂后毒死了。五子劉恢成為呂產(chǎn)的女婿以后殉情自殺了。六子劉友被呂后給活活餓死了。八子劉建也是在呂后活著的時候死的,他兒子也被呂后給殺死了。
所以劉邦這一脈在呂后死后,只剩下了四子劉恒和七子劉長。劉長是一個喜歡舉大鼎的大高個,可見武力出眾,卻沒聽說他的腦子有多好。而劉恒隱忍善良,文質(zhì)彬彬,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呢?
01呂后去世以后,陳平和周勃鏟平呂家后,需要善后。
呂后當(dāng)政的時候,說老實話,對大漢朝那還是可以的,至少沒有到昏庸無道的地步。她只是對呂家的人比較好,再把個人的私仇給報了,僅此而已。
可以說呂后也是一位明君,這點手段在歷代雄心壯志的君王那兒,根本就不算個事兒。像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這些人手段才叫殘忍,不也成了千古明君了么?所以說呂后不應(yīng)該被后世所詬病。
呂后當(dāng)政期間,陳平和周勃這些老臣老實巴交的跟個鵪鶉一樣,因為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沒有誰當(dāng)政會比呂后更加英明的了。不過可惜的是,呂后終究還是去世了。
呂后去世以后,情況就發(fā)生轉(zhuǎn)變了。呂后在的時候呂家的人好歹有人壓著,可是呂后去世以后,呂家的人居然打算奪取皇權(quán),這是不可能的。
為了大漢的未來,也為了他們這一幫開國將領(lǐng)的子孫后代,陳平和周勃發(fā)動了鏟平諸呂的戰(zhàn)役。最終呂氏一黨全部被誅殺,包括漢惠帝留下來的后少帝,都被陳平他們給拉下了臺,畢竟他也是有呂家血脈的,他們也害怕被報復(fù)啊。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yǎng)后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后,及諸王,以彊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適子為齊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fù)為呂氏。”---《史記》
處理完這一切以后,那就必須要從劉家的諸侯王里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這個人肯定要是劉邦的后人,至于其他劉家的人當(dāng)然不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了。
所以就剩下劉恒和劉長這兩個諸侯王了。劉長是個囂張跋扈的赳赳武夫,這不是陳平和周勃想要的,而劉恒則文質(zhì)彬彬,況且又是劉邦活著的兒子里,年紀最大的一個,所以陳平和周波便選擇了劉恒繼位。
02劉恒繼位,對陳平和周勃是有好處的。
劉恒之所以能夠繼位,其實跟他自身有更大關(guān)系。因為他是一個非常低調(diào)的諸侯王,平日里也沒有結(jié)交什么門客,一門心思在家過小日子。
劉恒的母親薄姬夫人,那就更不用說了,是一個清心寡欲的女人。他們薄家也沒有什么強大的外戚力量可以依靠,所以劉恒上位以后,不會再次出現(xiàn)外戚干政的情況。
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蹦讼嗯c共陰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辭謝。再反,然後乘六乘傳。后九月晦日己酉,至長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謁,奉天子璽上代王,共尊立為天子。代王數(shù)讓,群臣固請,然後聽。---《史記》
這是陳平和周勃最希望看到的,找一個實力最弱小的人來做皇帝,隨后他們可以非常順手地操控朝政。劉恒就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選。
可是誰也想不到,劉恒本人卻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主,他有自己的一套主張。不管是治國還是私生活,劉恒都是比較有主見的一個人。
他雖然沒什么勢力,可是卻不是一個任人擺布的皇帝。陳平和周勃的計劃落空以后,卻也沒有太多失望,因為劉恒的確是一個仁慈的皇帝。
相比較于呂后來說,劉恒那就太仁慈了,他不會對功臣下殺手??墒窍啾容^于漢惠帝劉盈來說,劉恒又十分剛強,他不會屈服于大臣們的意志,有自己的主張。
這樣一位明君成為大漢之主,陳平和周勃也只好表示服氣。而且也不能說陳平和周勃完全為了自己,他們之所以誅殺所有呂家的人,主要是擔(dān)心自己的子孫后代被報復(fù)。他們未必就有篡權(quán)的想法,只是想要效法周公輔成王罷了。
03劉恒繼位,可以在最短時間內(nèi)穩(wěn)定人心。
當(dāng)時實力最強的諸侯王當(dāng)然是齊王劉襄,那是劉邦的孫子,前齊王劉肥的兒子。呂后死后,陳平和周勃一度慫恿劉襄帶兵誅滅諸呂,在暗地里默許讓他繼承皇位。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彊,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號曰皇太后,弟薄昭封為軹侯。---《史記》
劉襄信誓旦旦地帶著人馬進攻諸呂,結(jié)果大臣們卻把劉恒立為了皇帝。劉襄只好很掃興地帶兵回去了。
那么為什么大臣們沒有選擇齊王劉襄繼位呢?
首先,劉襄是劉邦的孫子,按照輩分來排的話,還輪不到的。因為陳平和周勃否定了前少帝和后少帝的身份,斷定他們不是漢惠帝劉盈的親兒子。所以也就是說劉邦的孫子輩里,目前還沒有人做過皇帝。
其次,劉盈的皇帝身份,陳平和周勃是不敢否定的,但是他們也想弱化劉盈的存在感。比如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其實就沒有給劉盈寫本紀,壓根就瞧不起他。陳平和周勃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那么就必須要從劉邦的兒子里選一位才能淡化劉盈和呂后的存在感。
再者,齊王劉襄兵強馬壯,自己又是非常有主見的一個人。將來是非常難控制的。而且他在齊國本身就有一套功臣班子,等到他繼位以后,哪里還有陳平周勃這幫人什么事兒呢?
所以說劉襄是 不可能進入陳平和周勃的選擇圈子內(nèi)的。而劉長說到底是呂后養(yǎng)大的孩子,以后到底是什么脾性,陳平和周勃摸不準。
只有劉恒,不管是性格,還是年紀,都比較適合成為大漢天子。而且最可貴的是,劉恒有一個不喜歡爭搶的母親薄姬,這是大漢之福。
總結(jié):夫唯不爭,則天下莫敢與之爭。
薄姬是個非常傳奇的女人,她一生都沒有爭搶過什么。早年她是魏王豹的女人,后來劉邦滅了魏國,看薄姬長得不錯,就把薄姬給收了。
可薄姬在劉邦的女人里,壓根就是個不起眼的角色,所以一直都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后來薄姬的好姐妹受到劉邦的寵幸后,向劉邦推薦了薄姬。
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jù)吾腹?!备叩墼唬骸按速F徵也,吾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其後薄姬希見高祖。---《史記》
薄姬這才跟劉邦好了一次,不得不說劉邦的本事不小,就這一次,薄姬便懷上了劉恒。此后劉邦再也沒有寵幸過薄姬。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當(dāng)呂后開始屠殺劉家子嗣的時候,對薄姬母子卻格外寬容,甚至將薄姬送到了他兒子劉恒的封地代國去養(yǎng)老。
因為薄姬沒有爭搶,最后卻幫助兒子奪取了皇位。由此可見,做人的層次決定做人的高度,薄姬算是比較優(yōu)秀的了。
漢惠帝是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劉邦駕崩之后,就把皇位傳給了他。劉邦總共有八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兒子就是后來的漢文帝劉恒。
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
按理說劉邦的皇位,傳給了漢惠帝劉盈,皇位就應(yīng)該在他這一支傳承下去,可是,為何漢惠帝之后,不是他的兒子當(dāng)皇帝,而是傳給了弟弟劉恒了呢?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呂后了。
呂后是漢惠帝的母親,由于呂后比較強勢,漢惠帝這個皇帝當(dāng)?shù)靡彩呛芨C囊的,尤其是在呂后殺了戚夫人之后,讓漢惠帝來看。
因為呂后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戚夫人死得很慘。漢惠帝看到戚夫人的凄慘,他就嚇病了,這一病就是將近一年的時間。
等漢惠帝的病好了,他再也不理朝政了。這個時候的他似乎看透了人生,覺得人活著就應(yīng)該及時行樂。
所以,他整天縱情歌酒,天天和美女廝混在一起。最終,在他24歲的時候,就早早地駕崩了。
漢惠帝死之前,他已經(jīng)有六個兒子了。
這個時候他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的,當(dāng)然了即便是傳給自己的兒子,也是當(dāng)傀儡皇帝。
畢竟他的兒子很小,最大的也只有五、六歲的樣子。
漢惠帝死后,是他的大兒子劉恭當(dāng)了皇帝。
不過,這個劉恭在當(dāng)皇帝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母親被呂后給處死了。然后,他就說呂后為何要處死我的母親,等我長大了之后,我要把姓呂的都給殺了。
這件事傳到了呂后耳朵里,呂后覺得這個劉恭是不能留了,不能養(yǎng)虎為患呀。然后,呂后就把劉恭給殺了,她殺了劉恭之后告訴大臣這個孩子生病了,要重新立一個皇帝。
大臣們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不敢得罪呂后,也就什么都沒有說。
被殺的劉恭,就是歷史上的前少帝。
前少帝死了之后,他的弟弟繼承皇位,這個繼位的也就是歷史上的后少帝。后少帝還是比較老實的, 呂后至少沒有殺他。
可是,在他當(dāng)皇帝的時候,呂后對姓劉的皇室子孫進行了打壓。劉邦的八個兒子,可以說有五個人的死亡,都是和呂后有關(guān)系的。
到了呂后臨死之前,劉邦的兒子就剩下皇四子劉恒和劉長兩個人了。呂后死之后,劉邦的孫子們就不干了。
呂后在的時候,他們不敢說任何話,因為呂后的威望在這里擺著呢?呂后死了,劉邦的孫子們就沒有顧及了。
這個時候齊王劉襄就要在齊國起兵了,他要殺到都城,把姓呂的都給殺了,然后好讓他們劉家的人掌管大漢的江山。
齊王劉襄是一個猛人,他肯定是可以說到做到的。
當(dāng)功臣們看到劉襄要攻打到都城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考慮站隊了。是幫助姓呂的?還是幫助劉襄?
最終,他們覺得姓呂的斗不過劉邦的孫子。所以,就選擇了和劉襄聯(lián)合,一起把姓呂的給殺了。
最終是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為首的功臣們,他們把呂家的代表人物呂祿和呂產(chǎn)給殺了,然后滅了呂家的族。
劉襄是漢初起兵聯(lián)合周勃平定諸呂之亂的功臣,同時他又是劉邦的長孫,雖然身份要低微一些,但是在平定動亂之后,他在長安可是有兵的,要說他沒想過當(dāng)皇帝是不可能的,當(dāng)時他距離皇位是很近的,但是最終朝中重臣,周勃陳平還是將劉恒扶上皇位,劉襄只能離開長安回到封地,之后病死了。
劉恒能夠登上帝位只能說運氣太好,要說劉襄的父親劉肥還是長子,而劉恒排第4,沒有什么突出能力基本就是醬油角色,所以被劉邦封到比較偏僻的地方去了。但這也成為了他的優(yōu)勢,躲過了呂后的清算, 漢文帝劉恒母親薄姬地位低下,為人低調(diào),逃過呂后第一劫,劉垣封在代地偏僻之地,不引人注目,逃過諸呂第二劫。劉恒老婆娘家無勢力,為人低調(diào),再三推辭,使周勃陳平放心。
劉恒的母親和妻子背后的勢力都不大,這兩個女人反倒無形間幫了劉恒大忙。當(dāng)然也不是薄姬母子有多大的能耐,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當(dāng)上皇帝,當(dāng)時的低調(diào)純粹是為了保命而已,對于劉桓母子來說,能夠遠離呂雉,有這么一份榮華富貴已經(jīng)是非常幸運了,如果不是劉邦的其他兒子都死了,怎么也論不上他們的。
當(dāng)時的劉恒在周勃陳平眼中就是個文弱之人,沒有外戚外援,就是最弱,所以老臣才不怕秋后算賬,事實證明他確實仁義君主,但城府一點不比其父親劉邦淺,比如他入長安后雖然冊封了功臣集團,但是他直接令張武接管了北軍,這樣一來整個京師的戍衛(wèi)禁軍就是自己人了,不會做個傀儡皇帝,睡不著安穩(wěn)覺。
相對來說,劉襄要是當(dāng)了皇帝,周勃陳平他們恐怕膽戰(zhàn)心驚的過日子了,齊王劉肥兒子眾多,勢必會照成諸侯勢力過大,威脅朝廷,后來景帝的的七國之亂就是最好的印證,還有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誅呂有功,劉襄母家勢力過大,高祖的兒子在世的只有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而劉長飛揚跋扈,多行不法,代王母家勢力單薄,本人低調(diào),沉默冷靜,有長者之風(fēng),歷史證明,選擇文帝是正確的。而且劉襄跟呂氏還算是有關(guān)系的,他的弟弟朱虛候劉章還是呂家的女婿,他也確實想當(dāng)皇帝,鏟除諸呂的行動開始后他也帶兵向長安進發(fā),毫不猶豫,這樣的人當(dāng)皇帝,保不齊會清洗老臣。
再者劉襄擁戴有自己一套班底,并且有聲望的劉襄,周、陳等不得不靠邊站,那他們這樣冒著生命危險政變豈不啥都得不到?做不了權(quán)臣發(fā)不了財,他們又不是傻。劉恒一無所有,當(dāng)了皇帝也便于被控制,所以啊其實與東漢和唐后期宦官立皇帝及明朝立嘉靖是一個道理。
總的來說,他繼承皇位不符合當(dāng)時功臣集團的利益,劉襄做擁齊國七十多座城,有自己的嫡系,勢力龐大,不容易控制,功臣集團立他為帝的話怕以后控制不了被清算,而且劉襄犯了一個很幼稚的錯誤,在他起兵之前因為害怕失敗,扣留了劉邦的一個遠房兄弟,是當(dāng)時的瑯琊王劉澤,誅滅諸呂后,這個瑯琊王假意表示要擁立劉襄為帝,于是劉襄把他放回了長安,但是他回到長安后出爾反爾,轉(zhuǎn)而擁立代王劉恒為帝,極力反對劉襄為帝,劉襄也是太自信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也說明劉襄政治上不成熟,他怎么可以放虎歸山呢?本來你軟禁了劉澤,他就對你不滿,還指望他為你說好話,說明劉襄太幼稚了。
? 漢文帝劉恒繼承了自己的哥哥漢惠帝的皇位,早知道在古代,通常情況下是嫡長子繼承制,而劉恒對于哥哥來說,自然非嫡非長,那么他為什么可以繼承哥哥漢惠帝的皇位呢?漢惠帝沒有孩子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劉恒把江山治理的很好,對自己很節(jié)儉,當(dāng)之無愧的一代明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3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