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頌跹攀系谋瘧K人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清朝后宮,門第相當重要,甚至比在前朝當官更重要。高門大戶的女子與出身寒微的女子,入宮后的地位完全不一樣。當然,誰笑得最后,還是在于命運的安排。比如嘉慶的一位嬪妃,出身不低,卻并不得寵,在宮中備受冷落,結(jié)局凄凄慘慘。
她就是嘉慶的恩嬪烏雅氏,看到這個姓氏,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雍正的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兩人的確同宗同族,但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非常淡薄,在康熙時就出了五服。雖然按照輩分來說,孝恭仁皇后是恩嬪的族曾祖母,實際上恩嬪入宮是在嘉慶十二年,此時孝恭仁皇后已經(jīng)去世了80多年。
但是,恩嬪烏雅氏的背景并非來自于嘉慶的曾祖母,她的家族也非常顯赫。這主要是烏雅氏的父親祖父官保很爭氣,他從一個小小的刑部筆帖式起步,幾十年時間歷任正紅旗蒙古、滿洲都統(tǒng),理藩院、刑、禮、戶、吏部尚書當了一個遍,死后謚號文勤。
官保不僅成為了乾隆時的名臣,也掙下了偌大的家業(yè)。他的兒子萬凝,也做到了正三品的左副都御使,烏雅氏就是他的女兒。所以,她的家族背景是絲毫不差的。
直接這么說,可能還不是非常明顯,我們可以做個對比。當時的皇后是嘉慶的第二任妻子鈕祜祿氏,她的父親恭阿拉雖然是禮部尚書、兵部尚書,但那是女兒當上皇后時才發(fā)跡的。最慘的時候,恭阿拉甚至還當過小販,后來是靠祖上恩蔭混上驍騎參領(lǐng)一職,而且還時時要受到友人的資助。
所以,烏雅氏入宮之后,跳過了答應(yīng)、常在這些封號,直接當上恩貴人,還是情理之中的,這也是皇帝對于烏雅氏家族表達善意的信號。然而,平臺雖然很高,但烏雅氏顯然沒有能力將好戲唱到底。哪怕是這個封號,很可能也是嘉慶隨興所取。
因為宮廷女子的封號,往往是按照《鴻稱通用》的注解,由臣子草擬三個備選字,皇帝根據(jù)妃子的特點,挑選一個。但是,恩這個字卻沒有出現(xiàn)在《鴻稱通用》中,作為封號沒有特別的意思。專家估計,很可能就是嘉慶根據(jù)烏雅氏的名字,隨手取的。
烏雅氏入宮之后,備受冷落,仿佛就被嘉慶所遺忘。不僅沒有得到晉封的機會,連宮廷活動的記載也很少很少。一遍來說,嬪妃們參加節(jié)日宴會,受到賞賜等等事情,都會有專人記錄下來,烏雅氏卻仿佛透明人一樣,明明在宮中,卻無人理會。
顯然,烏雅氏是失寵了,而且這一失寵就是十多年時間,沒有翻身的機會。史書沒有記載原因,無非是長相平庸,性格不對嘉慶的胃口等等。這是,后人不得不為這位可憐的女子感慨?,F(xiàn)代夫妻不和可以分開,古代的妃子與皇帝不和,卻如同犯了罪一樣,活活在宮廷之中耗費青春。
這種煎熬,直到嘉慶去世還沒有結(jié)束。因為她入宮時才16歲,嘉慶駕崩時,烏雅氏也不過29歲,還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她卻過著守寡的凄涼生活,在宮中年復一年地等待。她所等的,不過就是走完最后一段歷程而已。
雖然道光帝繼位后,尊封她為恩嬪,但實際上卻一點用處都沒有。烏雅氏從16歲入宮,一直到道光二十六年去世,剩余的40年時光是千篇一律的重復。這是她的悲哀,也是封建社會中絕大多數(shù)妃嬪的真實寫照。
東西六宮是嬪妃居住的地方
東六宮指景仁宮,鐘粹宮,承乾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 .
西六宮指儲秀宮,翊坤宮,長春宮,永壽宮,啟祥宮,咸福宮 .
分別位于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即后三宮的東西兩側(cè),對稱而建.
東六宮
東六宮與西六宮遙相呼應(yīng),建筑形制基本相同,共同形成后三宮的兩掖.明代和清初,東六宮居住的妃嬪比西六宮的妃嬪地位高,東宮為上,西宮為下.清朝雍正皇帝把寢宮搬到了西路的養(yǎng)心殿,以后的皇帝也都以養(yǎng)心殿為寢宮,西六宮的地位逐漸提高.特別是清末慈禧太后發(fā)跡和執(zhí)政的歷史多與西六宮有關(guān),使后人對西六宮認識更多,印象更深.然而,東六宮中同樣上演了一幕幕或膾炙人口或鮮為人知的宮闈故事,下面我們就對東六宮分別作一了
景仁宮
景仁宮在明代中期以前叫長安宮.故宮東西六宮在建造初期多用秦漢以來歷代皇宮中最為著名的宮殿命名,例如太極殿原名未央宮,永壽宮原名長樂宮,鐘粹宮原名咸陽宮等.明朝嘉靖年間對東西六宮的殿名重新命名,清朝一直沿用.清朝景仁宮曾經(jīng)住過兩位偉大的母親,一個是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一個是乾隆的生母鈕鈷祿氏,她們都“母以子貴”讓后人記住了自己的名字.
康熙的生母佟佳氏是順治皇帝的妃子.順治十一年(1654年)春天,佟佳氏已懷孕八個月,到孝莊皇太后宮中請安,出門時,太后發(fā)現(xiàn)佟佳氏衣裙上有光,便對近侍說:當年自己身懷順治皇帝時,也有這種祥瑞,佟妃若生子,這孩子必有大福.日后,康熙應(yīng)驗了孝莊太后的語言.1654年3月,康熙出生在景仁宮,當年佟佳氏15歲,順治皇帝16歲.
康熙繼位后,佟佳氏被尊封為皇太后,但僅僅兩年就不幸病故,享年24歲.她沒能看到兒子智擒鰲拜,統(tǒng)一臺灣,抵擊沙俄,平定三藩等轟轟烈烈的偉大壯舉.
乾隆皇帝的生母鈕鈷祿氏是雍正皇帝的妃子.雍正繼承皇位后,當年就秘密確定乾隆為皇儲,令鈕鈷祿氏住進康熙皇帝生母住過的景仁宮.一直到乾隆繼位鈕鈷祿氏被尊封為崇慶太后,才遷到專門供太后養(yǎng)老的慈寧宮.這是可能是雍正帝的有意安排,因為只有他知道將來由誰繼承他的皇位.
清朝末年,珍妃也曾住過景仁宮.珍妃是清朝倒數(shù)第二位皇帝光緒的妃子.兩人恩愛有加.珍妃14歲時和姐姐瑾妃同時進宮做光緒的妃子,她天生麗質(zhì),性情活潑,不施脂粉,不喜女裝,讀書識字,善詩、善畫、善音樂,與光緒皇帝有許多的共同愛好.因為支持光緒變法維新,與慈禧太后政見不同,被慈禧以言語冒犯,跪拜失禮等過失施以杖刑,降為貴人,關(guān)入冷宮.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皇帝逃往西安.臨行之前,慈禧命令太監(jiān)崔玉貴把珍妃推到寧壽宮中的井里淹死.
1902年1月,慈禧太后從西安避難回到北京.一年多來,慈禧多次夢見珍妃渾身水淋淋的向她索命,為了安慰亡靈,解脫自己精神枷鎖,慈禧命人從井中打撈出珍妃的尸骨裝棺入殮,追封為珍貴妃,1903年按照貴妃品級埋葬.珍妃之死給光緒造成極大的精神刺激,五年以后38歲的光緒皇帝也因病去世.
承乾宮
清朝初年,承乾宮曾經(jīng)是順治皇帝董鄂妃的寢宮.董鄂妃從入宮到病故,在承乾宮一共只生活了四年,但她的神秘故事至今讓人難以解開謎團.
董鄂妃美貌動人,氣質(zhì)高雅,是朝中內(nèi)務(wù)府大臣鄂碩的女兒.她最初嫁給了順治皇帝的弟弟博穆博果爾親王做福晉,是親王的正室.偶然機會被順治皇帝碰見,兩人一見如故,產(chǎn)生感情.博穆博果爾親王得知董鄂妃與自己的皇帝哥哥關(guān)系不正常,異常氣憤,在家中狠狠地訓斥了董鄂妃.順治知道后,無緣無故打了博穆博果爾一計耳摑.年僅16歲的王爺年輕氣盛,沒有多長時間,竟然因憤恨死去了.
董鄂妃失去丈夫,被順治皇帝名正言順的接入宮中,冊立為賢妃,就住在承乾宮.順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生下一位皇子,但是孩子沒過多久就夭折了.董鄂妃產(chǎn)后悲傷,孩子死后不久也病故了,棺梓就停放在承乾宮.
順治皇帝與董鄂妃4年情分,真心實意.董鄂妃故去,順治理智喪失,先是要求放棄皇位,遁入佛門;后又產(chǎn)生虛幻,想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孝莊皇太后命人日夜守護他,防止皇帝自盡.順治是個任性脆弱,多情善感的皇帝,董鄂妃去世使他的精神支柱垮塌,百余日后這位癡情天子也駕崩于皇宮,享年24歲.
鐘粹宮
在鐘粹宮居住過的后妃中有兩位最為有名:一位是慈安、一位是隆裕,都是清朝歷史上的有名皇后.
慈安太后姓鈕鈷祿氏,是咸豐皇帝的皇后,也是同治和光緒兩朝皇帝的皇太后.咸豐皇帝做皇子時,慈安是咸豐的側(cè)福晉,咸豐繼位后福晉病故,慈安被冊封為皇后,住在鐘粹宮.咸豐皇帝命短,20歲做皇帝,31歲就去世了,在位11年.咸豐病故以后,慈禧與慈安聯(lián)合恭親王發(fā)動政變成功,成為垂簾聽政的兩宮太后,慈安排名在慈禧之前.
慈安識字不多,性情溫和,說話很少,名義上是兩宮垂簾,實際是慈禧說了算,慈安聽任慈禧為所欲為.但是兩宮垂簾的時間一長,慈安對慈禧的許多做法表示明顯不滿,有時甚至表現(xiàn)強烈.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猝死鐘粹宮,享年45歲.據(jù)說,慈安是吃了慈禧派人送來的甜餅,當晚就暴病而死的.喪禮當天,百官親臨鐘粹宮吊唁,看到慈安十指青紫,但沒人敢于提出質(zhì)疑,這也成為晚清一大迷案.
鐘粹宮生活過的另一位有名皇后是光緒皇帝的正宮娘娘隆裕,她自結(jié)婚進宮一直住在這里.
隆裕姓葉赫那拉,是慈禧太后弟弟副都統(tǒng)桂祥的女兒.慈禧太后為了權(quán)欲需要,強迫光緒皇帝與其成婚.光緒是慈禧太后同胞妹妹的兒子,隆裕的表弟,他4歲登基做了兒童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嚴厲監(jiān)管下長大成人.1888年光緒在西路的體和殿選婚,慈禧太后端坐中間,光緒皇帝在旁侍立.光緒面前的黃案上擺著一個玉如意,兩個繡花紅荷包,得到如意者當選皇后.候選者包括慈禧的侄女隆裕,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和禮部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18歲的光緒皇帝一下子被德馨的兩個女兒所吸引,因為慈禧事先假意表示不干涉光緒的婚姻自由,年輕的皇帝就拿起玉如意徑直向她們走去.慈禧看自己的侄女即將落選,猛的喊出:“皇上”,聲音帶著不容駁斥的威嚴.光緒如夢初醒,直挺挺愣在那里一動不動,一國之君,婚姻大事卻不能自己做主.光緒皇帝無奈之下走到了隆裕面前,將如意賜予她,定下了自己的終身大事.慈禧怕夜長夢多,命人將德馨的兩個女兒趕出殿外,并匆忙把兩個荷包交給了長敘的兩個女兒,就是后來的瑾妃和珍妃.
婚后,光緒與隆裕夫婦二人有名無實.隆裕雖為六宮之主,實際生活卻非常不幸,除了早晚到太后和皇帝宮中請安外,其他時間就把自己關(guān)在鐘粹宮中,過著寂寞無味的生活.
延禧宮
延禧宮位于東六宮的最東南角,屬于比較冷僻的宮殿,皇后和貴妃都不愿意居住在這里.另外這里還曾多次失火,大家把它看成不祥之宮.只住過少量的答應(yīng)和常在.
慈禧死后,光緒的瑾妃提議對延禧宮進行新式改造,在院內(nèi)修建一個大水池,水池里用鋼鐵和大理石為材料建造了一座池中一層地上兩層的西式房屋,意圖池中注水養(yǎng)魚,并在房屋的墻壁、地面和屋頂安裝水晶玻璃,號稱水晶宮,以壓火災(zāi).水晶宮開工后,身為端康皇貴太妃的瑾妃親筆題寫了匾額,定名為“靈沼軒”.只是工程進行到一半時辛亥革命爆發(fā),溥儀退位,清朝滅亡,這座奇異的宮殿也就停工了.
永和宮
永和宮在延禧宮之北,是東六宮外邊三宮中間的宮殿.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妃嬪烏雅氏曾在此居住過45年.晚清時這里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瑾妃的寢宮.
烏雅氏在康熙眾妃中地位較高,但是她生性老實,與世無爭,除了生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外,沒有留下太多的事跡.康熙去世那年烏妃63歲,雍正尊奉烏妃為皇太后,烏妃極為謙和,百般推讓.她反復講:自己十四歲入宮,十九歲生下雍正,在先帝生前沒有絲毫盡力之處,先帝將自己的兒子選定為皇帝,自己連做夢都不敢想,原想隨康熙先帝一起同去,何敢圖太后之位?但雍正皇帝說:你若隨先帝同去,我也隨你同去.苦苦哀勸,烏妃才受封號.但堅決不肯接受雍正和百官的行禮.
烏妃作了太后仍住在雍和宮,雍正要把烏妃迎進紫禁城中安享晚年,但烏妃卻于雍正元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
清世祖 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
清圣祖 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
清世宗 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1679-1735)
清高宗 乾隆 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
清仁宗 嘉慶 愛新覺羅?颙琰(1760-1820)
清宣宗 道光 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
清文宗 咸豐 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
清穆宗 同治 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5)
清德宗 光緒 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
末代皇帝 宣統(tǒng)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
分別有那些妃嬪和格格還有皇子?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
一,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佟佳氏是努爾哈赤的原配夫妻,佟佳氏是努爾哈赤的結(jié)發(fā)妻子,努爾哈赤他19歲分家,這個時候就和佟佳氏結(jié)婚,時間是萬歷五年,1577年。結(jié)婚以后就生了一個女兒叫東果格格,后來嫁給開國五大臣之一何和禮,之后就生了長子叫褚英,隨后又生了第二個兒子,叫代善,代善出生的時間是萬歷11年,1583年,比他大哥小3歲。佟佳氏自己沒有卷入宮廷斗爭,但是他的這兩個兒子完全卷到宮廷斗爭里頭了,因為佟佳氏死得早,哪年死的沒有明確記載,估計是在生了代善之后不久就故去了。
二,富察氏,名袞代。富察氏原來結(jié)過婚,嫁給努爾哈赤的堂兄叫威準。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叫阿蘭泰珠,老二叫充善,老三叫昂阿拉,生了第三個兒子之后,威準就死了,于是富察氏就嫁給了努爾哈赤。哪年嫁的?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有一條,富察氏袞代生他第三個兒子的時候,是萬歷十三年,嫁給努爾哈赤之后,生了個兒子叫莽古爾泰,是萬歷十五年,所以,推斷她可能是在萬歷十四年嫁給了努爾哈赤。這件事情清朝的所有官書,諱莫如深。富察氏嫁給努爾哈赤之后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莽古爾泰,一個叫德格類,還生了一個女兒叫莽古濟格格,這個莽古爾泰和莽古濟格格牽扯到宮廷斗爭,所以富察氏袞代總共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同努爾哈赤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三、葉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葉赫那拉氏有一段故事,努爾哈赤起兵之前有一段時間是落難。落難的時候就逃到了葉赫部,葉赫部的貝勒叫楊吉砮看著努爾哈赤這個人不平凡,很器重他,說我有一個小的女兒長大之后可以嫁給你。努爾哈赤說,你有更大的女兒為什么不把她嫁給我,為什么把這小女兒嫁給我,他說我告訴你,我這小女兒是非常賢惠,長得又不錯,我把她長大之后嫁給你,努爾哈赤就同意了,后來這個楊吉砮就派了人把努爾哈赤送回了他的老家。這個楊吉砮,后來被明朝的遼東總兵叫李成梁設(shè)了一個計,叫“市圈計”給殺了,就是誘使他進行貿(mào)易,入了市之后門都關(guān)了,完了借茬兒就把楊吉砮殺了。楊吉砮被殺了之后,他這個兒子叫納林布祿,納林布祿和建州一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曾經(jīng)有九部聯(lián)軍打建州,結(jié)果九部聯(lián)軍戰(zhàn)敗了,他這個頭兒就是布齋,被建州的額亦都給殺了。有的書記載說殺了之后,就把葉赫這貝勒一刀劈成兩半,一半留在建州,留在努爾哈赤那兒,那一半你可以拉回葉赫,所以從此建州與葉赫結(jié)下不共戴天之仇。楊吉砮死了,他的兒子納林布祿,就把他的這個妹妹送給努爾哈赤出嫁,這年孟古哲哲是14歲,嫁了之后到萬歷二十年,1592年就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皇太極。又過了十年,就是皇太極10歲的時候,葉赫那拉氏病重,就想要見她的母親,努爾哈赤就派人通知納林布祿說想見她母親,葉赫貝勒不同意,因為兩部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葉赫那拉氏就含著悲痛離開了人世。葉赫那拉氏自己沒有卷入這場宮廷斗爭,但是她的兒子成為這場宮廷斗爭的核心人物之一。
四,烏拉那拉氏,阿巴亥。烏拉那拉氏,阿巴亥,她的父親是烏拉貝勒滿泰,那個時候有一個習俗,滅了一個部,就要娶這個部的女兒到他這兒來,所以他幾個重要的婚姻,多是政治聯(lián)姻。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是12歲,后來生了三個兒子,就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阿巴亥和她三個兒子,都卷入了后金的宮廷斗爭。
五,德因澤,德因澤《清史稿·后妃傳》沒有她的名字,因為她沒有生育兒女,所以也不知道她姓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情,一件非常復雜的宮廷斗爭直接牽扯到德因澤,德因澤因為在那場宮廷斗爭當中表現(xiàn)突出,后來就升格了。升了吃飯的時候可以和努爾哈赤同桌吃飯,但是也因為于此,后來因為阿巴亥殉葬的時候,逼著德因澤也殉葬了,就是德因澤最后跟努爾哈赤殉葬了。這五個女人都同清初的宮廷斗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
剩下的都沒有上面的五個靠近政治的中心了。沒什么記載留下了。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
皇太極一共十五個后妃,其中五宮后妃皆蒙古族.皇太極早在一六一四年即受父命娶蒙古科爾沁部貝勒莽古思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孝端后)。滿洲舊俗,婚娶不嚴格限制輩分,一六二五年又娶莽古思子宰桑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孝莊后)。一六三四年娶孝莊后寡姐,漢名海蘭珠。此外,加上蒙古虎墩兔汗的兩個妻子,這五個蒙古后妃都姓博爾濟吉特氏。一六三六年,皇太極稱帝之后,也依仿漢制封后妃。生母納喇氏早死,追封為孝慈武皇后(康熙時改謚高皇后)。莽古思女博爾濟吉特氏立為清寧宮皇后,宰桑女博爾濟吉特氏封永福宮莊妃,莊妃姐封關(guān)睢宮宸妃。另二蒙古妃,懿靖大貴妃囊囊封為麟趾宮貴妃、竇土門封衍慶宮淑妃。
皇太極的大老婆折折成了皇后,她是另兩個博爾濟吉特氏的姑母.那姐倆,先娶的是妹妹布慕布太,漢名大玉兒,十三歲就嫁給皇太極,十分美麗,勸降過洪承疇,為皇太極生第九子福臨,姐姐海蘭珠,死了老公,其性感還在大玉兒以上,被皇太極看中收了.海蘭珠是皇太極一生中的最愛.她一進宮,皇太極把大玉兒拋到了九霄云外.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了個兒子,卻夭折了,很快大玉兒兒子也出生了,就是后來的順治帝福臨.宸妃死了兒子沒了指望,后來也死了.宸妃之死,使皇太極悲痛欲絕,從此郁郁寡歡,不久也撒手人間. 皇太極除中宮孝端皇后哲哲外,還有四位皇妃,都姓博爾濟吉特氏,分別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和察哈爾部。其中宸妃海蘭珠居首,是皇太極的最愛。 位居第二的就是麟趾宮貴妃那木鐘,原為蒙古林丹汗囊囊福晉,林丹汗死后,她率部投降,并成為皇太極的妻子。她就是博果爾的老娘。 第三位是衍慶宮淑妃巴特馬.藻,原為蒙古林丹汗竇土門福晉。林丹汗死后也嫁了皇太極。她收養(yǎng)有一個女兒,嫁了多爾袞。 第四位就是大玉兒了,大玉兒的真名是布木布泰,為永福宮莊妃,地位最低。看來皇太極對她絕沒太多情意。
清世祖 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
八子:
長子牛鈕:1651-1652,生母庶妃巴氏。
次子裕憲親王福全:1653-1703,生母寧愨妃董鄂氏。
三子即康熙。
四子榮親王(未命名,追贈爵位):1657-1658,生母孝獻后董鄂氏。
五子恭親王常寧:1657-1703,生母庶妃陳氏。
六子奇綬:1659-1665,生母庶妃唐氏。
七子純靖親王隆禧:1660-1679,生母庶妃鈕氏。
八子永干:1660-1667,生母庶妃穆克圖氏。
六女加三個養(yǎng)女:
長女:1652-1653,夭折,生母庶妃陳氏。
次女恭愨長公主:1653-1685,生母庶妃楊氏。初封和碩公主,康熙間進封恭愨長公主。下嫁訥爾杜。訥爾杜,瓜爾佳氏,鑲黃旗人,鰲拜四弟巴哈第四子,官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加少傅,后以其伯父鰲拜之罪奪官;康熙十五年加太子少師。
三女:1653-1658,夭折,生母庶妃巴氏。
四女:1654-1661,夭折,生母庶妃烏蘇氏。
五女:1654-1660,夭折,生母庶妃王氏。
六女:1654-1661,夭折,生母庶妃納喇氏。
養(yǎng)女和碩公主:1648-1691,順治兄承澤親王碩塞第二女,順治十七年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
養(yǎng)女固倫端敏公主:1653-1729,順治堂兄簡親王濟度第二女,康熙九年下嫁科爾沁部達爾漢親王班第。初封和碩端敏公主,雍正元年進封固倫端敏公主。班第,博爾濟吉特氏,其祖父滿珠習禮,是孝端后的侄子、孝莊后的哥哥,其堂姐即是孝惠后,他的三個姑姑分別嫁給了承澤親王碩塞、順治帝和襄親王博木博果爾,他的兩個兒子都娶了裕親王福全的女兒,孫子色布騰巴勒珠爾娶了乾隆之女固倫和敬公主。(這個關(guān)系是有點亂,反正一門子都是親戚)
養(yǎng)女和碩柔嘉公主:順治堂兄安親王岳樂第二女,康熙二年下嫁靖南王耿繼茂之子耿聚忠。
清圣祖 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滿洲正黃旗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咯布拉之女,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四年冊封為皇后,時年13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廢太子)后因難產(chǎn)去世,享年22歲。謚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后,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謚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滴跏臧嗽聝苑鉃橘F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后,次日即去世。謚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lǐng)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為德嬪。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滴跞ナ篮?,德妃被尊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歲。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1699),滿洲鑲黃旗人,參領(lǐng)海寬之女??滴醵迥晟适釉氏?,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襯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倉津,多爾濟。
定妃(1661——1757),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郎中拖爾弼之女??滴踉跁r為嬪,雍正時尊為皇考定妃,后來隨兒子履親王允裪住,輪到自己的生日的時候,還會被迎進宮去祝賀,但再未進尊封,薨時九十七歲。
通嬪,納喇氏(?——1744),監(jiān)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時為貴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歲以上。二子皆殤(是康熙實際上第9和第12個兒子),一女。
敦怡皇貴妃(1683——1768),三品協(xié)領(lǐng)祜滿之女。瓜爾佳氏。侍奉康熙時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為皇考貴妃,高宗乾隆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殤。她也時康熙諸妃中最長壽的。
愨惠皇貴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冊為貴妃,雍正時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歲。死后,謚為愨惠皇貴妃。
順懿密太妃,王氏。初為密嬪,后尊封為密妃。三子,允禑、允祿、允衸,允衸八歲夭折。
純裕勤太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一子,允禮。
襄嬪(?——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謹嬪,色赫圖氏(?——1739),員外郎多爾濟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祜。
靜嬪,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嬪,陳氏(?——1737)陳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處二日薨(劉心武認為她是《紅樓夢》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禧。
穆嬪,陳氏(?——1727前),陳歧山之女,享年在30歲以上。一子,允禰。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1694), 滿洲鑲黃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冊為貴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納喇氏(?——1732),郎中索爾和之女,初為庶妃??滴跏陜詾榛輯?;二十年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歲以上。二子,承慶、允褆。
宜妃,郭絡(luò)羅氏(?——1733),滿洲鑲黃旗人,佐領(lǐng)三官保之女??滴跏陜詾橐藡?;二十年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歲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榮妃,馬佳氏(?——1727),員外郎蓋山之女??滴跏陜詾闃s嬪;二十年為榮妃。雍正五年閏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歲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烏爾袞。
貴人郭絡(luò)羅氏,宜妃的妹妹,滿洲鑲黃旗人,生皇六女、皇 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詳。
慧妃,博爾錦吉特氏(?——1670),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之女,幼年被選進宮,尚未冊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誠仁皇后的妹妹,滿洲正黃旗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時待年宮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璣(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當月追封為平妃。
良妃,衛(wèi)氏(?——1711),滿洲正黃旗包衣人,內(nèi)管領(lǐng)阿布鼐之女。一廢太子之時,皇八子曾被眾大臣保舉為皇太子,深受父皇厭惡??滴踉f:“(皇八子)系辛者庫賤婦所生?!保ā肚迨プ鎸嶄洝返?61卷)辛者庫的意思是“管領(lǐng)下食口糧人”,也就是內(nèi)務(wù)府管轄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員獲罪后,本人以及家屬被編入辛者庫,成為戴罪奴仆,以示懲戒。衛(wèi)氏本人的祖先當有類似經(jīng)歷,才成為辛者庫罪籍。她大約是整個清朝妃嬪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條件,她只能充當宮女,從事一些粗活、重活。與皇帝接觸的機會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宮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說明她的自身條件十分優(yōu)越,是一位美麗出眾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里說:“美艷冠一宮,寵幸無比,”而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氣”。這些傳說并不可信,但是起碼反映出衛(wèi)氏的確是位美麗出眾的女子,不僅在宮中聞名,在民間也有所耳聞。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爾佳氏(敦怡皇貴妃)一同冊封為嬪??滴跷迨晔辉露杖ナ?,享年當在40歲以上。
宣妃,博爾錦吉特氏(?——1736),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之女,順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滴跷迨吣晔聝苑鉃樾?。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滿洲鑲黃旗人,司庫卓奇之女,處進宮為嬪??滴跏拍晟势咦印?滴跷迨吣晔聝苑鉃槌慑G∥迥晔氯辙?,享年當在70歲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势咦釉视樱ㄊ咀峙裕袣埣玻_跛),康熙三十七年封為貝勒,四十八年晉升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晉升為親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歲,謚曰“度”。
順懿密妃,王氏(?——1744),知縣王國正之女,母黃氏(1640——1709),為蘇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時帶回宮中的女子??滴醵嗄赀M宮,時年大約十六七歲,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歲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冊封為密嬪,雍正二年六月尊為皇考太嬪,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為皇祖順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歲。次年同日奉安。
純裕勤妃,陳氏(?——1754),滿洲鑲黃旗人,二等侍衛(wèi)陳希閔之女??滴跞晟适咦庸阌H王允禮,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冊封為勤嬪。雍正四年二月尊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為皇祖純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當在60歲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纓緯,祭酒行禮;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嬪,赫舍里氏 (?——1702),來貝(一個字,上面是來,下面是貝)山之女??滴跏臧嗽露諆詾橘覌?,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當在40以上。
端嬪,董氏,員外郎董達齊女??滴跏晟识?,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端嬪。卒年不詳,享年在60歲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靜嬪,石氏(?——1758),石懷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為皇考貴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為皇祖靜嬪,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當在60歲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嬪,李氏,漢軍正藍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大約在雍正年間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敬嬪,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大約在雍正年間去世
貴人,兆佳氏(即布貴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貴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碩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詳。
貴人,那拉氏。
貴人,陳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
貴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約70多歲。
庶妃,鈕祜祿氏,滿族??滴跛氖吣晔辉率湃丈识?。
庶妃,張氏,漢族??滴跗吣晔辉露丈书L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詳。
庶妃,王氏,漢族??滴跞哪晔露蝗丈适?br>庶妃,劉氏,漢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4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