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漢宣帝滅霍光全族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霍光是西漢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一生輔佐過四位皇帝,稱得上四朝元老,他集大權于一身,掌管朝政長達20多年,死后朝廷以皇帝級別的葬儀將其安葬,他生前無盡榮光,死后亦風光歸葬,然而兩年后,霍光全族被滅,那么漢宣帝為何要滅霍光全族呢?
命運安排
《漢書》:“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wèi)少皃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p>
人一生不能不相信命運,因為命運確實存在,無形中早已做好了安排?;艄獾母赣H叫霍仲孺,一開始是縣城中的小吏,有一次他被派到平陽侯家做服役,結果在平陽侯府結識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就是衛(wèi)媼之女衛(wèi)少兒,她年輕貌美,楚楚動人,霍仲孺因而動情,并與其私下交往,不久便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霍去病。但霍仲孺十分絕情,在平陽侯府完成服役后就離開了,回到家中霍仲孺另娶了妻子,不久就生下了霍光,從此以后霍仲孺再也沒和衛(wèi)少兒有過來往。
時光過的很快,不久霍去病與霍光都長大了,而霍去病則成長為一代將軍,在出擊匈奴的過程中屢立戰(zhàn)功,最后被漢武帝任命為驃騎將軍,霍去病不忘舊情,成功之后沒有忘記自己的父親,有一次在出擊匈奴的途中,霍去病被河東太守迎接到平陽侯國的傳舍,霍去病思念父親,于是派人請來了霍仲孺,從此與父親相認,霍去病十分孝順,買了很多田地房屋和奴婢送給父親,之后因為軍務在身就離開了。不久,霍去病再立戰(zhàn)功,大勝而歸,再次拜訪了父親霍仲孺,并將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到長安照顧,當時霍光年僅十多歲,在霍去病的照顧下不斷成長,長大后霍光就走進了仕途,擔任過郎官,也擔任過曹官、侍中等。
《漢書》:“去病死后,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余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p>
哥哥霍去病雖然勇猛無敵,然而年紀輕輕就病逝了,漢武帝十分惋惜,可能是出于對霍去病的懷念,漢武帝因此十分厚待霍光,不久就升任霍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并且常伴在漢武帝的身邊,霍光處事謹慎,為人低調(diào),又十分善于揣摩武帝的心思,并能按照武帝的心意辦事,久而久之,深得漢武帝的信賴,出入宮禁二十多年來,未犯下任何過錯,頗受漢武帝的信任與賞識。
武帝托孤
《漢書》:“武帝末,戾太子敗,燕王旦、廣陵王胥行驕嫚……遂立昭帝為太子,年八歲。以侍中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受遺詔輔少主。”
漢武帝晚年發(fā)生了“巫蠱之禍”,導致太子劉據(jù)和衛(wèi)皇后自殺而死,案件查清后,漢武帝十分悲痛,一方面惋惜太子,一方面懷念皇后,從此以后漢武帝一直沒有立太子,等到了最后,漢武帝覺得年長的幾位皇子都不太好,于是決定立鉤弋夫人所生的劉弗陵為太子,有一天,漢武帝命人畫了一幅周公抱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畫作,并將此畫賜給了霍光,霍光接到畫后,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久,漢武帝在臨終前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并讓霍光與金日磾、上官桀等人輔佐少帝劉弗陵,隨后漢武帝駕崩,年僅8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內(nèi)部斗爭,霍光勝出
《漢書》:“燕王旦……常懷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亦怨恨光。于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為燕王上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p>
霍光一開始與其他輔政大臣相處的很融洽,彼此間還有聯(lián)姻關系,比如霍光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金日磾次子金賞,比如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則娶了霍光的長女,本來他們相處的很好,但后來因為一些事情逐漸走向了敵對。
有一次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想讓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于是想讓霍光同意,但他的女兒當時只有6歲,因此遭到了霍光的反對,后來上官安通過收買鄂邑長公主,而最終實現(xiàn)了目的,還有一次上官家族想要回報鄂邑長公主,于是希望霍光封鄂邑長公主的情夫為列侯和光祿大夫,結果也遭到了霍光的反對,霍光多次阻止上官家族的親屬為官,結果雙方結下了仇恨,成為了政敵。
后來上官桀父子聯(lián)合鄂邑長公主、燕王劉旦、桑弘羊等人結成同盟,共同反對霍光執(zhí)政,他們趁霍光休假時期派人上書漢昭帝,污蔑霍光有不臣之心,并做好準備想要一舉殺掉霍光。但是年僅14歲的漢昭帝十分英明,識破了他們的陰謀,并下令任何從此不可以詆毀霍光,有違反者一定嚴懲。
上官桀等人見此計不成,于是想發(fā)動政變誅殺霍光,并廢黜漢昭帝,立燕王劉旦為帝,結果計劃敗露,被霍光知道了,霍光提前動手,將他們的計劃粉碎了,并誅殺了他們,燕王劉旦見大勢已去,于是自殺而死,從此霍光除掉了政敵,成為了實際掌權者,霍光一心一意輔佐漢昭帝,雖然獨攬大權,但依舊受到漢昭帝的信任,漢昭帝時期實行了很多休養(yǎng)生息的舉措,對內(nèi)發(fā)展經(jīng)濟,鼓勵農(nóng)桑,使得民生改善,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漢朝的國力。對外,緩和了與匈奴的關系,并恢復了和親政策,使得邊境漸安。
廢立劉賀,擁立宣帝
《漢書》:“光自后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上廉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后奏御天子?!?/p>
然而好景不長,漢昭帝年僅21歲就病逝了,因為漢昭帝沒有兒子,所以霍光等人立漢武帝的孫子劉賀為皇帝,然而劉賀即位后十分荒淫無道,不久就被霍光廢黜了,霍光廢黜劉賀后,迎立民間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為皇帝,是為漢宣帝。漢宣帝即位后,實際大權還是掌握在霍光手中,一開始霍光想還政于帝,但遭到了漢宣帝的拒絕,于是朝中大事都要經(jīng)過霍光過問后才能報給漢宣帝,漢宣帝雖然表面上信任霍光,而實際上內(nèi)心中則充滿著不滿,比如漢宣帝與霍光同乘一車,就覺得如芒刺在背,霍光功高震主,因此讓漢宣帝十分不舒服。
《漢書》: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道無從。明年,許皇后當娠,病。女醫(y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后疾……今皇后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后矣……衍良久曰:“愿盡力?!?/p>
不久,有大臣提議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但漢宣帝以故劍情深為由,決定立許平君為皇后,霍光知道后沒有反對,不久后,漢宣帝想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侯,但遭到了霍光的反對,原因是許平君的父親受過宮刑,按照漢朝慣例不能封侯。再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情,霍光的妻子因為自己女兒沒能成為皇后而懷恨在心,于是收買了醫(yī)生淳于衍,在許皇后生產(chǎn)期間,將許皇后毒死,霍光經(jīng)過詳細調(diào)查,知道了真相,但礙于是自己妻子,于是將此事壓了下去,不久后,霍光的女兒霍成君成為了皇后。
死后族滅
《漢書》:“書報聞,會事發(fā)覺,云、山、明友自殺,顯、禹、廣漢等捕得。禹要斬,顯及諸女昆弟皆棄市。唯獨霍后廢處昭臺宮,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shù)千家。”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漢宣帝與上官太后一同到場治喪,并以皇帝級別的葬儀將霍光安葬,葬于茂陵,霍光一生可謂受盡了榮寵?;艄馑篮螅瑵h宣帝開始削弱霍家的權勢,并將霍家的兄弟親黨逐漸調(diào)往外地,因此遭到了霍家的不滿,霍光長子霍禹被奪去兵權后,暗中密謀造反,結果謀反事情敗露,霍禹被腰斬,霍云、霍山自殺,霍家隨后被滿門抄斬,霍成君也被廢處昭臺宮,十二年后自殺而死,當時長安城中有數(shù)千家因牽連被滅門。
那么霍光為何被滅族呢?
首先,霍光在世時權傾朝野,手握朝中大權,朝中很多人都是霍光的親信,因此漢宣帝很難扳倒他,但霍光死后,漢宣帝就想將大權收回來,所以開始打擊霍家及其同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大權收回,為了震懾朝野上下,所以只能拿霍家開刀,因此漢宣帝下令將霍家滿門抄斬。
其次,漢宣帝深愛著許平君,但許平君是被霍光妻子買通小人毒死的,因此漢宣帝一直懷恨在心,霍光在世時,漢宣帝一直在隱忍,所以常常覺得霍光如芒刺在背,等到霍光死后,漢宣帝終于等到了報仇的機會,于是借霍光長子謀逆之罪,將霍家滿門抄斬。
最后,霍光之子霍禹確實犯了叛逆之罪,新仇舊恨一起涌上了漢宣帝心頭,漢宣帝一怒之下,將其滅族,實際上也是一種立威手段,因為殺人可以立威,殺權臣宗族更能立威,以此震懾朝野,有利于大漢統(tǒng)治。
參考文獻《漢書》
正是因為霍光是一代權臣,在他權利鼎盛的時候,對于太子的廢立也是一言而決,自己家族的人遍布朝野。他說話比皇帝都管用。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權利,讓他有點忘乎所以,沒有及時的把政權歸還給漢昭帝,甚至到死都沒有還權。死后漢昭帝為了剪除霍光一家可能帶來的威脅,就把他族滅了。
嚴格來說霍光是一個忠臣,只不過他有點不知進退。不知道在封建社會,應該如何使用自己的權利,如何和皇帝相處。在自己當權的時候,幾乎把自己所有族人全部安排進了朝廷,自己的兒子都身居要位,女兒是一國皇后。這樣的權勢是讓任何皇帝都會心存忌憚的。
所以,在霍光死后,急于收回權利,鏟除潛在威脅的漢宣帝,就將霍光一族誅滅了,理由是謀反。這個理由其實是比較牽強的,霍光如果真的想謀反,他生前有無數(shù)的機會,主持廢除昌邑王的時候就有機會,但是霍光沒有這樣做,而是依舊盡心盡力的輔佐漢朝,延續(xù)漢朝的統(tǒng)治。
所以殺死霍光的,并不是他的野心,而是皇帝的忌憚。
從廣義來講,在封建君主統(tǒng)治時期,霍光雖位極人臣,卻也難以擺脫封建時代所帶來的局限,擺脫不了光宗耀祖思想的束縛,也擺脫不了身為將相、子弟封侯的腐朽傳統(tǒng)。在他掌權的近20年里,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顯貴,霍氏勢力亦已“黨親連體,根據(jù)于朝廷”,而他的宗族又多不奉公守法,為霍氏家族留下了禍根。這與唐太宗時期的長孫家族雷同,不同的是長孫皇后在她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卻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向太宗進言,說如今孫一脈已是位極人臣,請皇上以后不要再封賞長孫家族以及封長孫家的人為官。以當時的眼光看待這件事情可能是妨礙了他們家族的前程,但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卻是一劑解救他們長孫一族的良藥??杉幢闳绱?,長孫無忌后來也是難逃一死。他們的結局冤屈而悲慘,但似乎又難以避免。 從狹義上來講,那便是封建地主階級內(nèi)部矛盾的激化,導火線便是許皇后被毒殺一事。新即位的漢宣帝(劉病已)在民間時,娶了小吏的女兒許平君,即位后,大臣們都建議立霍光的小女霍成君為皇后,宣帝下詔尋找微賤時遺失的一柄寶劍,大臣們懂得了皇上的心意,便奏請宣帝立許平君為皇后?;艄庵廾@,她一直想讓她的女兒成為皇后,便買通御醫(yī),在宣帝即位三年之后毒死了已經(jīng)懷孕的許皇后。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曾親自前住探望。大臣魏相通過許皇后的父親上了秘密奏章,指陳霍氏一門的驕奢放縱?;艄馊ナ篮螅@種情況反而變本加厲,甚至密謀發(fā)動政變,最終在公元前65年被滅族。從這件事情來看,有三點值得討論的問題: 一、宣帝為人 宣帝不同于別的皇帝,他是武帝時期廢太子劉據(jù)的孫子,由于“巫蠱之亂”而流落民間多年,了解民間疾苦,也珍惜這患難與共的感情,同時也痛恨那權貴的霸道,可以說是有一定的矛盾基礎。宣帝親政以后,許多舉措都與當時的權貴有著矛盾沖突,如提倡勤儉治國,是加強皇權統(tǒng)治等等。這就不得不削弱一些勢力,而其中霍家自然首當其沖。 二、許后被殺 當時霍光授意宣帝不追查此事,但矛盾卻依然存在。次年,霍成君如愿以償成為皇后。這可以說是一個強有力的導火索。 三、霍光已歿 霍光的這20年中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尤其是在昭帝時期擊敗上官桀等人發(fā)動的政變之后,更是無人可敵,于是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霍氏一門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封建的腐朽也暴露無疑,這些無不透漏這危機。及霍光已歿,霍家那棵在朝廷的牢不可破的參天支柱倒塌,而霍氏子弟卻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相反,為謀求生存,居然選擇謀反,只可惜這場謀反還沒發(fā)動起來便胎死腹中,這直接導致了后來漢宣帝滅霍氏一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6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