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嫡女和庶子地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其實最好的解釋便是元春還在出嫁的時候,家中兒女的光景,將元春與賈環(huán)相比,自然是可以的到結論。曹雪芹畢竟是貴族后裔,在這方面的認知自然是要比后人清晰。但是這也是僅僅限于家中有嫡子存在之時,庶子的地位偏低。其實例外情況也是存在的。因為古代嚴格的等級制度,家中可擁有妻妾的一般都是豪門望族,普通人家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守著一人過活。所以若是想要探討嫡庶的區(qū)別,其實應該從豪門入手。
在《三國志》之中曾經(jīng)記載,"禮,大宗無嗣,則擇支子之賢者,為人后者,為之子也"。不難看出,其實嫡庶之別主要便是在對宗廟的祭祀以及將來對家產(chǎn)的繼承,這個在皇家其實是最為講究的,其中明朝最為典型。朱元璋建朝之時,為防止后代君主寵幸某個嬪妃,從而愛屋及烏立為太子,所以將"嫡長子繼承制"寫進了祖宗禮法。所以自然明朝的皇子都是嫡長子繼承制,在這里不以賢才論高低,只以身份的高貴論長短。所以在王位繼承上,是以妻子所生的男孩從長到幼進行繼承。當然歷史上也是不缺乏一些庶子繼承王位,這其中便是妻子無法生育,只能將妾生育的孩子養(yǎng)在自己的膝下,算作長子。不僅僅是皇位,比如將來的爵位、官位都是這樣。所以這般來說,若是妻子膝下一直無子,庶子的身份便位同于長子,其中和嫡長子所享有的規(guī)格是一樣的。
但是對于這種情況而言,嫡長子繼承制僅僅是出現(xiàn)在皇家,畢竟一朝之后并不是簡簡單單便可便可廢除的。但是民間子女不同,尤其這種是在明朝,程朱理學的盛行將女子的言行舉止加上了一層枷鎖。若是普通官宦之家,女子若無男孩繼承香火,這便是犯了七出之罪,男子是可以直接休妻再娶,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位良善的妾室扶正,自然這妾室所生子女也是水漲船高變成了嫡子。但若是男子不育,這便是顏面問題,休妻自然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從旁系的宗親之中挑選一位進行過繼收養(yǎng)。這一點上倒是與皇家相似,一般帝王無子便是將宗室之中聲名具佳的孩子養(yǎng)在宮闈之中,算作自己的孩子。
所以從這兩點上講,在爵位以及官位等得繼承上,其實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皆是擁有一定的繼承權,重視嫡子壓過了庶子一頭,但是庶子也是享有著一定的繼承權。但是嫡女沒有,女子是外家人,出嫁之后自然不是本家人,所以祭祀之類的活動自然是輪不到女子出面。
因為重視嫡幼,自然就避免了外戚專權或者是子弱母壯的局面。在明朝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沖破這層束縛,就拿最能折騰的萬歷皇帝來看,縱使因為長幼和朝臣相爭多年,但是最后也是無果,只能罷朝來表達自己的憤怒。當然明朝也是出現(xiàn)過庶子繼承皇位的,比如說崇禎帝,因為上一任皇帝天啟帝沒有子嗣留存于世間,故而王位順位自然理所應當是崇禎帝繼承,這也算是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位。
但是對于嫡庶女確實完全不同的規(guī)格,之前提到在祖宗禮法上,嫡庶女都是不能繼承家業(yè)的。這樣一來尤其是在皇家相對于庶子來說便低了一頭,不過在嫡庶女出嫁的時候還是有差別的,嫡女的嫁妝相對于來說更為豐厚一些,而庶女自然是比較單薄一點。因為古代的禮法最為講究的便是門當戶對,所以嫡女自然所嫁之人也是嫡子,那庶女一般是無法被嫡子所娶。而且封建時代的陋習之中,更有庶女作為嫡女的陪嫁一同嫁過去,以后自然是小妾的身份,相當于是姐妹兩人共同侍奉一個丈夫。
而且對于嫡女和庶女來說,之后的命運又是完全不同。在丈夫去世之后,嫡女不管有無子嗣留下,日后其他小妾的子女皆是要敬奉嫡母,而且還要進行贍養(yǎng)。但是對于庶女來說,若是房中有兒子,自然是靠兒子贍養(yǎng),吃穿上基本是不愁的。但若是沒有孩子留下,個人命運就得全部仰仗正妻,或者是憑借著丈夫生前的安排。
所以說庶子和長女,唯一的區(qū)別就是在之后的繼承上。若是嫡女沒有出嫁,那么身份必定是壓上一頭,但若是嫡女出嫁自然就不屬于本家人,而是外家人。同時若是夫家光景不好,自然是需要娘家時常接濟,而此時若是庶子當家,這今后的生活自然是要仰仗庶子的施舍。這樣一來,兩人的身份便是王權對調。所以根據(jù)這個,庶出的兒子便可以壓上一頭。
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雖然妾室的身份要低上正妻一頭,但是納妾也是需要一定的文書聘禮,不能抬著一頂小轎草草了事,畢竟古人對于庶子的培養(yǎng)也是有著一定的規(guī)格,將來庶子的考取功名也是照樣可以光耀門楣。但若是男子的生母是通房丫頭、婢女這些人,那么這些孩子完全是沒有繼承權的。而且古代也有規(guī)定,在正妻還沒有過門的時候,這些人是不能夠產(chǎn)下子嗣的。畢竟夫家的第一個孩子還是要從正妻身上出,若是其他人先生下孩子,是不符合祖宗禮法,而為世人所不恥的。所以這通房丫頭所生下的孩子是沒有宗廟的繼承權的,若是之后主母良善,這通房丫頭倒是可以扶正,自然所生孩子的地位就可以令談。
所以綜合來看,嫡女和庶子的地位其實不能夠一刀切,一來是嫡子的功勛未必有庶子出彩,二來是庶子完全有可能取而代之,之后嫡女還得仰仗娘家給自己撐腰,這樣一來庶子自然是比嫡女高上一頭。尤其是在官宦之家,有著家產(chǎn)需要繼承,嫡女自然是沒有資格的,而庶子便可以從中分得一杯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