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超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宋太祖趙匡胤出生在軍人世家,自高祖趙朓時便在唐朝為官,其后歷經(jīng)五代,趙匡胤的先輩們都世代為將官。趙匡胤的父親趙宏殷是一個中等武將,在哪個改朝換代如家常便飯的年代,趙家也面臨著家道中落的困局。
趙匡胤少年困頓,公元947年,趙匡胤21歲。這一年他剛剛成婚不久便不得不為了生計獨自踏上征程,前往陌生的世界闖蕩一番。
在趙匡胤離家前,父親趙宏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兒子做了安排。在父親的叮囑下,趙匡胤去了隨州,投奔父親的好友、隨州刺史董宗本。趙匡胤順利得到人生第一份工作,但他干的并不開心,工作中受人排擠,最后他選擇了離開。
此后,趙匡胤前往復州(今湖北天門市),這里有父親趙宏殷的老部下、現(xiàn)任復州防御使的王彥超。趙匡胤本想在此有安身之所,但不曾想,王彥超根本沒打算收留他這位老首長的兒子,一頓好酒好菜,然后給了幾吊錢便打發(fā)趙匡胤出門了。
這位王彥超官運亨通,此后升任同平章事、京兆尹、永興軍節(jié)度使等職,在后周對北漢、南唐的戰(zhàn)斗中屢屢戰(zhàn)功,是后周時期極為顯赫的人物。
可能王彥超怎么也想不到,當年哪位乳臭未干的小子趙匡胤有朝一日會成為他的領(lǐng)導,并且兩人一君一臣,地位天壤之別。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被眾人擁立為帝,建國號“宋”,34歲的趙匡胤一躍成為名垂青史的宋太祖。
趙匡胤繼位后對當年王彥超用幾吊錢打發(fā)自己的事仍然耿耿于懷,王彥超對自己當年的有眼無珠也是后悔莫及。那么,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是如何對待王彥超的呢?他的結(jié)局如何?
趙匡胤從一名親兵小卒升任殿前都點檢,再一躍成為當朝皇帝,這個過程用時很短,在他即位之初,朝中有許多有資歷的老臣其實都心中不服??此铺煜绿降拇笏瓮醭鋵嵨C四伏,趙匡胤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為了安撫朝臣,收攏人心,趙匡胤繼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對朝臣進行封賞。王彥超與趙匡胤曾經(jīng)有過些過節(jié),但身為朝中重臣,仍得到了重用。
趙匡胤繼位時,王彥超任職鳳翔節(jié)度使。為了安撫王彥超,趙匡胤又加授其為中書令,入朝為官,不久又改任永興軍節(jié)度使。
趙匡胤不僅對王彥超恩寵,對他的父親王重霸也是禮遇有加,當時王重霸已經(jīng)告老,但仍被授予太子少傅的榮譽虛銜。
其實,趙匡胤是個心胸寬廣之人,在歷代有為之君中,趙匡胤都不失為一個仁厚的君主。對于他與王彥超那點小過節(jié),心懷天下的趙匡胤并沒有做任何追究。
不過,五代時地方節(jié)度使權(quán)力過大,威脅皇權(quán),趙匡胤繼位后便著手削弱節(jié)度使權(quán)力,同時通過杯酒釋兵權(quán),讓這些重臣交出兵權(quán),頤養(yǎng)天年。
公元769年,趙匡胤已坐穩(wěn)了江山。這一年,他在宮中第二次擺下宴席,招待了王彥超等一般老臣。席間,趙匡胤回憶陳年往事,半開玩笑般問王彥超:“昔年,真前往復州投奔卿家,卿家為何沒有收留朕呢?”王彥超聞言連忙離席跪拜道:“臣當年所在復州只是淺水之地,怎能容下真龍?!边@話說的漂亮,也許王彥超對當年所作所為也一直心存疑慮,早就想好了答案,等著趙匡胤的質(zhì)問。
趙匡胤聞言哈哈大笑,君臣舉杯一飲而盡。趙匡胤本就不想追究王彥超當年所為,只是想要他親口給出答案罷了。
這場宴席以后,王彥超等老臣主動要求解除兵權(quán),從此做一個閑官散人。趙匡胤的目的達到了,他從不想要誰的命,只求天下太平。
公元981年,68歲的王彥超授封邠國公,兩年,退休。當時在位的皇帝宋太宗授以他太子太師虛銜,兼領(lǐng)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的俸祿。
公元986年,王彥超去世,享年73歲,朝廷追封其為“尚書令”。
相傳,趙匡胤怨恨多年的這個人,名為王彥超。年少時候的趙匡胤,沒有見過世面,決心到外面闖蕩一番,于是就前去投奔王彥超,而恰巧,王彥超時任后漢王朝復州防御使。來到復州的趙匡胤,見到了王彥超,并表明了自己從軍的想法,但是卻遭到了王彥超的婉言拒絕,隨后就被送出了軍營。
由于這件事,趙匡胤一直無法釋懷。登基后不久的趙匡胤,在宮廷設(shè)宴宴請了幾位有些年紀的朝廷高官,其中就包含了在朝廷時任中書令的王彥超。借著微醺酒意的宋太祖趙匡胤,借機就向宴席上的王彥超問了句,“當年你在鎮(zhèn)守復州的時候,我前去投靠你,你為何不肯接納我呢?”
自趙匡胤登基以來,因為這件陳年往事一直橫亙在心頭,王彥超也是感到十分擔憂。宴席上,皇帝突然當眾提出這個疑慮,把王彥超也嚇得不輕,出了一身冷汗,酒醉也被驚嚇得一下子清醒了起來。不過話說回來,久經(jīng)官場,也不是白混的。
王彥超當眾便回了宋太祖一句,”勺水豈能止神龍耶!當日陛下不留滯于小郡者,蓋天使然爾。”簡而言之,就是說若是陛下留在那個小地方,成為自己手下一名小兵,就會耽誤陛下成大事,這是上天的安排。
趙匡胤聽聞此話,開懷大笑,對此事也逐漸釋然了。由此可見,王彥超也是官場的一名老油條,深知如何才能討得皇帝開心。但是王彥超并未就此打消顧慮,于是連夜又寫好一封請罪書,上交給了宋太祖。
趙匡胤心中已然放下了這件事,于是也派身邊的小太監(jiān)前去慰問王彥超,也讓他前去宮中敘一敘。從此,兩個人都對此事釋然了。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之后,華夏大地再一次進入了一個紛亂的時代,五代十國。
同以往一樣,這同樣是一個英雄、梟雄,還有狗熊,輩出的時代。短短70余年的時間,你方唱罷,我登場,朝代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更替。正因為戰(zhàn)亂,不要說普通百姓了,就連皇帝家,可能都沒有余糧,打仗時以人為糧,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五代十國,是一個真正人吃人的年代。
宋太祖趙匡胤,運氣還算不錯,雖然沒能投胎帝王家,卻也投胎到了一個官宦世家。其父趙弘殷時任后唐留典禁軍之職,掌管皇家禁軍。趙弘殷為了照顧好一家人的衣食生活,只管兢兢業(yè)業(yè)的干好本職工作,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朝。
這真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趙弘殷呀。
趙弘殷工作很努力,讓趙匡胤渡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墒?,趙家人口越來越多,而世道卻越來越亂,趙家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困頓。
于是乎,947年,也就是后晉滅亡、后漢建立的同一年,21歲的趙匡胤辭別家人,外出謀生。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趙匡胤想起了自己父親的舊同僚,時任復州(今湖北仙桃)防御使的王彥超。
趙匡胤一路跋涉,衣衫襤褸的來到了王彥超的府上。趙匡胤覺得,靠父親和王彥超的關(guān)系,再加上自己年輕力壯,武藝高強,一定會受到王彥超的賞識和重用。
而王彥超見到趙匡胤,的確很熱情,又是安排趙匡胤沐浴更衣,又是安排住處,還大魚大肉的好好款待了趙匡胤數(shù)日??赏鯊┏]有打算留下趙匡胤,突然拿出來十貫錢,禮送趙匡胤另投他方。
趙匡胤見狀,明白此處他是留不下來了,便深鞠一躬,離開了復州。
十余年后,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搖身一變成了宋朝開國太祖皇帝。而王彥超也成了宋朝開國大將。兩人成了君臣關(guān)系。
當了皇帝的趙匡胤并沒有忘記當年自己落魄時,被王彥超掃地出門之事。
據(jù)《宋史》記載,趙匡胤一次召眾臣飲宴,趁著酒興,故意調(diào)侃王彥超:“卿昔在復州,朕往依卿,何不納我?”
趙匡胤責難王彥超,你為什么當年不收留我。
王彥超聽聞,趕快降階施禮,機智的答道:“勺水豈能止神龍耶!當日陛下不留滯于小郡者,蓋天使然爾?!?/p>
我那一個小池塘怎么敢留納神龍呀,之所以不敢收留陛下,是天意如此呀。
趙匡胤聽罷大笑。
中國古代的帝王,趙匡胤對待開國功臣絕對算是非常仁慈了一位了。不僅對功臣,對官員、士大夫,趙匡胤同樣都非常寬容。所以,趙匡胤并沒有因為舊事,而處罰王彥超。
可是,王彥超被嚇到了。第二天,他趕快上表請罪。趙匡胤明白王彥超的心情,裝作如無其事的樣子,派人給予安慰,并讓王彥超照常上朝。
王彥超當年拒絕收留趙匡胤之事,就這么云淡風輕的過去了。王彥超一如既往的受到了趙匡胤的重用。
等到天下大勢已定之時,趙匡胤準備收回武將們的兵權(quán),就再次宴請王彥超等將領(lǐng)。聰明的王彥超立刻明白了趙匡胤的意思,站起來第一個響應(yīng)趙匡胤,主動請求解除兵權(quán)。趙匡胤見狀大喜,改授了王彥超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判街仗事的高俸祿閑職。
終趙匡胤一朝,王彥超都平安無事。趙匡胤去世,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王彥超獲封邠國公,并于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去世,享年73歲。
趙宋王朝因為揚文抑武,軍事實力較弱。但是,宋朝對于文武大臣,相對而言,非常的仁慈。特別是趙匡胤,因為父親趙弘殷關(guān)系,少年時代,并沒有經(jīng)歷過劉邦、朱元璋那樣的境遇,心緒要平和很多。所以,包括曾經(jīng)“得罪過”趙匡胤的王彥超等開國功臣,都得了善終。這也是在歷朝歷代中,宋朝值得稱贊的少數(shù)閃光點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