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項燕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項燕和李牧,都是戰(zhàn)國末期的名將,都曾擊敗過強大的秦軍,不過要論能力的話,項燕怕還是要在李牧之上。為何這么說?我們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第一,李牧率領的是趙軍,戰(zhàn)斗力相當強悍,在六國中都是排得上號的,在李牧領軍之前,趙軍曾多次和秦軍交手,均有過數(shù)次不錯的勝利。而項燕率領的則是楚軍,戰(zhàn)斗力相比就要弱一籌,在他之前,楚軍也曾多次和秦軍交過手,可全部敗北,無一勝績。
這也就是說,李牧是以強軍擊敗的秦軍,而項燕則是以弱軍擊敗的秦軍,相對而言,項燕的含金量自然更高一些。
第二,李牧的勝利,只是擊退了秦軍,而且付出的代價相當慘重,“亡卒數(shù)十萬,邯鄲僅存”。而項燕的勝利,則是將秦軍徹底趕出楚國,楚國沒有損失一寸土地。
然而,在歷史上,項燕的名聲卻是遠不及李牧,后人時常感慨“如果李牧不死,趙國不會滅亡”,卻很少有人說“如果項燕,楚國不會滅亡”。
這究竟是為何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因為一個角色的襯托,那便是奸臣。
因為李牧遇到了奸臣,而項燕沒有。
按照太史公司馬遷的說法:連續(xù)被李牧擊敗后,秦國使出了反間計,通過奸臣郭開向趙王進讒言,殺了李牧代之以庸才趙蔥,隨后趙軍被王翦擊敗,趙國滅亡。
相應地,項燕卻沒有那個運氣。和李牧一樣,他也對上了王翦,雖然王翦的實力要遠勝于自己,主動進攻的勝算很大,但奇怪的是,王翦采取了堅守不出的戰(zhàn)術,即便項燕向其發(fā)起挑戰(zhàn),可王翦依舊還是不出,而且秦國沒有使出反間計,楚國也沒有昏君奸臣撤掉項燕,項燕只好把主帥一直做下去。
可是由于楚國的國力遠不及秦國,在對抗中,楚國的糧草迅速耗盡,再也供應不起項燕的大軍,項燕最后不得不解散軍隊撤退,王翦隨后出擊,輕松就擊敗了楚軍,滅了楚國。
我們來設想下,如果說楚國也有個郭開,進讒言讓楚王撤掉項燕,那項燕的名聲還會那么差嗎?
肯定不會,后人只會說:秦國傾全國之兵攻楚,楚軍在項燕的率領下頑強抵抗數(shù)年之久,讓名將王翦率領的六十萬秦軍無可奈何,不幸的是,奸臣使壞,撤掉了頂燕,這才使得楚軍戰(zhàn)敗,楚國滅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