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李治為何不殺武則天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唯一女皇,她實際在唐高宗的時代就已經(jīng)掌權(quán)了,與唐高宗李治并成“二圣”,是李治的得力助手,手握政治實權(quán)了??蔀槭裁蠢钪尉蛯ξ鋭t天如此放心,讓她掌權(quán)呢?要知道,漢武帝立劉弗陵為太子,怕自己死后其生母鉤弋夫人憑借太后地位亂政,可是忍痛割愛,處死了鉤弋夫人。那么,漢武帝死前能殺了鉤弋夫人,李治死前為什么不殺掉武則天呢?
首先,就是年齡因素。鉤弋夫人被漢武帝賜死時正值壯年,而繼承人劉弗陵僅僅是個八歲的孩童,如果鉤弋夫人不死,她會名正言順的以太后名義臨朝聽政。那是主幼母壯,難免不會有呂后專權(quán),外戚崛起的事,所以漢武帝痛下殺手。
可武則天不一樣,她比李治本人還打4歲,當時已經(jīng)60多了,而兒子李顯也已經(jīng)快30歲。作為一個60歲的人,就算是以現(xiàn)在的標準來看都是老人,更不用說唐代了。同時,以武則天的年齡已經(jīng)不可能再有子嗣了,因而不存在“子幼母壯”的問題。李治想的就是武則天扶自己的兒子幾年,然后也就壽終正寢了——誰知道武則天居然活到了82歲。
其次,在李治的能看到的例子里,之前的太后專權(quán),外戚執(zhí)政最多也就到呂后那個程度。呂后始終還是要立自己的兒子孫子當皇帝的,再厲害她的權(quán)柄也是漢室的。所以就算武則天能多活幾年,專權(quán)幾年,可終究天下還是自己的兒子。對李治來說,看別的宗室外臣就不一樣了,說不定再出一個長孫無忌、褚遂良這樣的權(quán)臣,來個改朝換代,因此相比宗室外臣,還是自己的皇后最靠譜——誰知道武則天一個女人,居然真的改朝換代,自己當皇帝了!
第三,就是李治臨終時明顯是對自己的繼承人李顯不放心的。李顯為人怯懦,妻子韋氏專橫,為了帝國的安定,李治打算的就是讓媽先幫兒子管家,過個幾年在還給兒子。母子利益是天然一體的,難道會有跟兒子對著干的母親嗎——誰又想到武則天真的廢了自己的兒子,還不是一個,而是兩個!
最后,就李顯做皇帝時候的表現(xiàn)明顯不及格,居然說出讓自己的老丈人當皇帝也可以這種不負責的話,唐高宗的擔心是對的,確實應該讓武則天臨朝監(jiān)管。否則像裴炎那些老臣,說不定掀起什么風浪,架空了李顯呢。
主要是李世民也沒有想到,日后武則天能稱帝,差點篡奪了李氏的江山,因此他才沒在死之前殺了武則天。當然武則天與李治的私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按理說李世民知道后,應該會對武則天有所處罰。所以最合理的解釋是,李世民大抵是在快死的時候才知道武則天與李治的私情,各種考慮之下,最終李世民放過了武則天。
要知道武則天怎么說也是李世民的后宮女人,也就是李治的庶母,所以他們的戀情注定是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不倫之戀。因此聰慧無比的武則天,從一開始對李治的愛情,就非常理智,也就是她與李治是發(fā)乎情止乎禮,朦朧又美好的愛戀。
即便如此,這樣的戀情要是一旦曝光,李治的儲君之位可能會搖搖欲墜,而武則天則是一定會萬劫不復,最大可能會死。畢竟關(guān)乎生死與命運,任誰都會小心翼翼,尤其是武則天。所以她們的關(guān)系一直都被隱藏得很好,好到李世民很大可能是不知曉的。
誰也想不到,后宮的女人會如此大膽,敢與太子李治生情,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好皇帝,重心都放在前朝,根本沒有心思可以注意到后宮里一個不受寵的才人。于是武則天才能繼續(xù)與太子李治那不為人知的密戀,所以李世民應該是一直不知情。
所以從武則天的動機上來說,這個時候她不顧一切與李治廝混,是因為她已經(jīng)顧不上被發(fā)現(xiàn),她更在乎李治登基之后,她能夠得到的榮耀,以及在后宮的立足之地。而李治則是一種登基在即,江山在手之前的急不可耐,對權(quán)力以及后宮的渴望。
從李治的角度來說,這時他有能力去要他想要的東西,比如老爹的才人武則天。所以她們在李世民的病榻之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算合情合理。而李世民也會順理成章地發(fā)現(xiàn)她們之間的私情,這時李世民還是可以選擇賜死武則天。
但李世民沒這么做,也許是太過自信吧。畢竟在武則天之前,沒有女人可以稱帝,最厲害的女人不過也就是太后,當然一般這樣的太后也都有著厲害娘家,而再看武則天,家道中落的孤女,李世民沒把武則天當回事,或者這么說,李世民認為武則天只是個長相艷麗的女人,可以迷惑君主一時,但不能迷惑一輩子。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李世民為了江山考慮,他即將離世,江山只能交給太子李治,如果這時鬧出李治與武則天的丑聞,李治這個未來皇帝的威嚴不再,還有可能會引起其他皇子的責難,甚至政變奪權(quán)。這種事在唐朝見怪不該,畢竟李世民的上位也是這樣。所以為了唐朝江山穩(wěn)固,李世民只能將這事爛在肚子里。
簡單點說呢,最初武則天與李治的愛戀,李世民很大可能是不知情的。畢竟她們最初的愛戀也就是那種純純的愛情,不算太出格,李世民覺察不到也很正常。但最后病榻前她們的廝混,李世民卻選擇放過武則天,只是因為江山重要。
帝國皇位傳承之時,最是動蕩不安的時刻,李世民出于對江山的考量,才會放過武則天,沒有處死她。當然還是李世民沒有想到,一個小小才人,居然日后能夠成為主宰唐帝國的女帝。如果歷史上真的有李淳風對武則天的預言,殺伐決斷的李世民會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武則天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國公李淵的孫子,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亦是大唐開國之后的第三代皇帝。唐太宗的兒子很多,李治性格懦弱,缺乏當皇帝的王者氣度,原本也不是皇儲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但是,由于李世民看到其他皇子對皇位都是虎視眈眈,擔心這些皇子等不到父親晚年又重演一次?玄武門事變?的翻版。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把皇位傳給雖無大才,卻有一顆仁愛之心的晉王李治。
唐高宗李治于貞觀二十三年繼承皇位,是為唐朝建國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歲成為一國之君,五十六歲壽終正寢,總共在位三十四年,這三十四年間,他先后經(jīng)歷了改立皇后、處死公主、驅(qū)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勵精圖治,終與天后武則天一同開創(chuàng)了盛世大唐的后貞觀時代。
有人好奇,當皇后時候的武則天,為什么不殺唐高宗李治,這還是因為武則天實在狠不下心。
武則天能夠坐上女皇的寶座,與李治的一手提拔也是密不可分的。武則天對丈夫李治還是有感情的。武則天在唐太宗死之后被打入到感業(yè)寺當尼姑,后來依靠丈夫從感業(yè)寺接回來重新入皇宮,然后憑借著李治對自己的寵愛當上皇后??梢哉f,沒有李治就沒有武則天的翻身,更沒有能當皇后甚至女皇的風光一生。一夜夫妻百夜恩,所以,自己丈夫李治也是她深愛的人,武則天是不忍心殺害的。
換一個角度來說,李治也是武則天依靠的大山。由于武則天的嫵媚,李治對她的寵愛可以說是無法自拔,甚至讓武則天專門處理朝政。要知道,古代皇室流傳規(guī)矩就是女人不能參政,可是李治由于對武則天的寵愛,卻這樣做了。
當然,武則天也有著治理國家的能力。李治晚年時候,由于體弱多病,頭痛病頻發(fā)發(fā)生,只能叫武則天代理朝政,在史書上叫做?二圣臨朝?。當時,許多朝廷國家大事都是由武則天來裁決與處理,大臣們也認可武則天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到,這里就有一個邏輯,由于有了李治,武則天才能獨攬大權(quán),也有著管理國家大事的合法性,因此武則天也沒必要對丈夫李治下手。
而且,武則天也是獨攬大權(quán)了,李治雖然是皇帝,卻也是一個傀儡。所以,武則天是沒有對李治下手的必要性,干掉李治的后果,武則天也是承受不起。
實際上,武則天并不是我們想的那么冷血無情,一點感情都沒有。從武則天死后,要求和丈夫李治合葬就是證明了她是深愛著丈夫的。
第一,唐高宗對王皇后本就沒有感情,第二,后期王皇后與武則天之間的爭斗已經(jīng)不僅僅是后宮妃嬪之間的爭斗,在唐高宗眼里,已經(jīng)演變成了他與朝中權(quán)臣們之間的爭斗。武則天所代表的也不僅僅是她一個人,唐高宗的立場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從一個旁觀者已經(jīng)變成了武則天的同謀。此時的他已經(jīng)沒有了站在王皇后身邊的理由,他與武則天已經(jīng)成為了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王皇后是生在大家族的大家閨秀,是唐太宗為唐高宗安排的政治聯(lián)姻,在唐高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jīng)嫁給了他,但是多年過去,王皇后卻并沒有為皇室留下子嗣,而蕭淑妃時間不長卻已經(jīng)誕下兩個龍子。由此可見,唐高宗與王皇后之間并沒有什么感情,所以王皇后收到欺負,唐高宗也并不在意。而蕭淑妃,高宗有個新歡自然就忘了舊愛,不管她也不足為奇。
為了將武則天送上皇后之位,唐高宗多次向大臣們爭取意見,但是幾次都遭到了拒絕。他軟硬兼施,采取了很多辦法,甚至用官職和金銀來賄賂但是都沒有起到作用。接連的失敗讓唐高宗顏面盡失,同時也讓他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shù)酶C囊,堂堂一個皇帝,卻沒什么人肯聽他的。這也更加激發(fā)了他要將事情進行下去的決心。
而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為后,正是武則天能夠徹底爭回權(quán)力的最好證明。因此,即便唐高宗知道王皇后有可能是被陷害的,他也不能挑明。為了取得勝利,他必須要站在武則天一方,只有這樣才能從長孫無忌手中奪回權(quán)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武則天也算是贏在了這一點上,她很好的掌握了唐高宗對于這件事的態(tài)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3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