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頋h景帝和劉徹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徹作為皇十子本沒有希望繼承大統(tǒng),是漢景帝的一次更立太子事件讓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但是,廢長立幼終究有違祖制,就沒有人出來反對嗎?當(dāng)然有,身份還不一般。吳楚七國之亂的頭兩號功臣周亞夫和竇嬰都堅決反對,可漢景帝仍然廢了劉榮。其實,在后來韓安國與梁孝王劉武的一段對話中已經(jīng)能看出來:彼時的漢景帝是多么的強(qiáng)勢。
漢景帝劇照
一、漢景帝對曾經(jīng)的恩人也絲毫不買帳
漢景帝立太子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因為薄皇后無寵無子,這也讓他的一眾兒子們都看到了成為儲君的希望。其實,無嫡立長這本也沒什么好猶豫的,劉榮是長子,理應(yīng)被立為太子。但是,竇太后和梁王劉武卻成了漢景帝面前最大的絆腳石。
竇太后是個極為貪心的人,她不但自己權(quán)力欲熏天,在大兒子已經(jīng)貴為一國之君后,還希望小兒子繼承大統(tǒng)。這位母親有她自己的理由:漢文帝就是接了哥哥漢惠帝的班,劉武為何不能“照貓畫虎”呢?再說,商朝的多數(shù)王都采用了“兄終弟及”的傳讓方式。
漢景帝和竇太后劇照
漢景帝當(dāng)然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他可以毫不客氣地對抗所有人,卻不能無視母親的感受,好在這時竇嬰站了出來。作為竇太后的侄子,竇嬰竟然“胳膊肘往外拐”,他義正嚴(yán)辭地說出了劉武不能成為合法的繼承人??梢哉f,劉啟第一次的立太子之事,竇嬰功不可沒。
其實,竇嬰站在漢景帝的一邊并非出于什么私心,只是按照祖制辦事,防止不必要的爭斗。所以,當(dāng)劉榮要被廢黜之時,他也毅然提出了反對意見。面對自己曾經(jīng)的“恩人”,劉啟表現(xiàn)出了很強(qiáng)勢的一面:我行我素。彼時的漢室帝王已經(jīng)不再忌憚功臣、外戚的影響力,他們的權(quán)力已足夠控制朝堂內(nèi)外。
竇嬰劇照
二、漢景帝毫不手軟地除掉父親留給自己的國之重臣
廢劉榮一事,反應(yīng)最強(qiáng)烈的非周亞夫莫屬了。除了嫡長子繼承制的關(guān)系外,他還是太子太傅,劉榮的老師。周亞夫本是漢文帝留給漢景帝的一個“殺手锏”,劉濞的謀反很可能已在漢文帝的預(yù)測之內(nèi)了。事實上,劉啟和周亞夫也確實有一段“蜜月期”。然而,廢黜自己的學(xué)生另立他人卻是周亞夫接受不了的。
周亞夫本是武人出身,且繼承了周勃剛硬的性格。這也讓他在和漢景帝博弈期間橫沖直撞,往往讓一國之君下不來臺。他是在“七國之亂”里立了頭功,可也正是因為這次平叛,讓七國宗室的實力大打折扣,漢景帝的中央政府里有了更大的能力去對抗外界的各種勢力。在周夫亞夫看來,他是秉公辦事,一切為了國家;可在漢景帝看來,報效國家首先得報效君王?,F(xiàn)在他周亞夫連當(dāng)朝君王都不放在眼里,自己百年后,繼任者又怎么可以駕馭得了他呢?所以,鏟除這位國之重臣便已列入漢景帝的工作計劃之中了。
周亞夫劇照
三、韓安國對劉武的一番話表明漢景帝已無人可擋
如果竇嬰和周亞夫還不足以構(gòu)成對漢景帝的“威脅”,那韓安國和劉武的一次對話則完全表明了漢景帝的強(qiáng)勢。在漢景帝朝時,韓安國還是梁王劉武的下屬。劉武因為袒護(hù)刺殺袁盎的兇手,韓安國聲淚俱下地跟他說了一句話:“臨江王,適長太子也,以一言之過,廢王臨江?!?/p>
韓安國劇照
韓安國在這里講的就是劉榮從太子被廢為臨江王的原因。這個“以一言之過”記載得很模糊,《史記》和《漢書》均沒有再做進(jìn)一步的解釋。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句話致使?jié)h景帝龍顏大怒呢?可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在漢景帝重病期間,曾想讓栗姬在自己百年后照顧其他子嗣,可栗姬當(dāng)面拒絕。
第二種情況:一個太行官請求漢景帝立栗姬為皇后。
栗姬劇照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栗姬確實惹怒了漢景帝,可漢景帝只是非常失望,并沒有立刻對栗姬做出任何的處罰。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這句話并不是栗姬直接說的,姑且認(rèn)為漢景帝覺得這個太行官是栗姬指使的(實際是由劉徹的母親王夫人所指使)。那么,又會產(chǎn)生兩個問題:
劉榮并無大錯,僅憑他母親的一句話就能說廢就廢嗎?
漢景帝怎么那么肯定這個太行官是栗姬指使的呢?他至少應(yīng)該調(diào)查一番才合情合理。
所以,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劉榮犯沒犯錯,這個太行官是誰指使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漢景帝有了這個由頭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廢長立幼。韓安國想必就是看懂了這一點,才告誡劉武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了。從這里就能看出來,漢景帝當(dāng)時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無人能阻擋了。
漢景帝劇照
結(jié)語
漢景帝立劉徹,是靠著自己強(qiáng)硬的手腕一步步達(dá)成目標(biāo)。他頂住竇嬰的壓力,鏟除周亞夫,力扛竇太后和劉武,最終甘冒廢長立幼的爭議。無論怎么樣,成王敗寇。漢景帝賭對了,他成就了日后那位雄才偉略的漢武大帝,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4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