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多爾袞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lǐng)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標著這清朝雛形的建立,一直到清朝宣統(tǒng)帝退位,清朝共歷經(jīng)十二帝。然而,從努爾哈赤創(chuàng)建后金政權(quán)開始,一直到雍正帝繼承大統(tǒng),清朝前期數(shù)代皇帝更替,始終伴隨著清朝皇位繼承人問題的不穩(wěn)定。
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多爾袞一生數(shù)次與皇位的失之交臂,足以彰顯出清朝初期皇位繼承人問題體制的不健全。
清朝起源的歷史背景:
清朝,女真族,起源于我國的東北。明朝初期,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落。后按地域劃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明朝中前期,女真各部落臣服于大明朝。而清朝皇帝祖先則出身于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
建州女真的首領(lǐng)愛新覺羅·孟特穆當時被明朝任命為建州衛(wèi)左都督,管理掌控建州女真部落,后因部落沖突被殺。
1583年,努爾哈赤世襲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并且以祖父遺留的十三副兵甲起家,逐漸統(tǒng)一女真各部落,建立戰(zhàn)時進行戰(zhàn)爭,和平時期進行生產(chǎn)的這種兵民合一的制服,即八旗制服。確立后金政權(quán)的基本框架結(jié)構(gòu)。
清初皇位爭奪開端:
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努爾哈赤在寧遠戰(zhàn)役中,被明朝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努爾哈赤因傷重病逝。
努爾哈赤雖死,但是沒有確立好后金大汗的繼承人選,傳聞努爾哈赤中意的心中傳位人是多爾袞,努爾哈赤最為寵愛的第十四子。
努爾哈赤遺命傳位多爾袞
但是,事實無奈,當時多爾袞與兄長阿濟格、其弟多多鐸雖然作為三旗旗主,但是無奈年齡太小,其中多爾袞與多鐸毫無軍功。而后金政權(quán),是由游牧部落建立起來,當時以軍功功勞者越多,威望越高。
因此,即使當年努爾哈赤認定的接班人是多爾袞,以當時多爾袞年僅十四歲,一個毫無戰(zhàn)功的孩童繼承后金大汗,恐難以服眾,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四大貝勒當年威望甚高。
前者我們已經(jīng)提到,后金八旗軍以軍功爵位多少決定其影響力與地位。努爾哈赤時期,以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為首,四大貝勒常年隨努爾哈赤征戰(zhàn)沙場,為后金壯大都立下赫赫戰(zhàn)功,在八旗軍中威望也甚高。
讓四大貝勒聽命于一個毫無戰(zhàn)功的毛孩子,這恐怕很難。事實也是如此,努爾哈赤去世后,傳聞以皇太極為首的四大貝勒,為爭奪后金大汗之位,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為了保住多爾袞等兒子性命,最終殉葬努爾哈赤。
最終,在八旗親貴共同推舉下,皇太極脫穎而出,繼承后金大汗之位。多爾袞第一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四大貝勒
我們從皇太極繼承后金大汗之位可以看出,此刻的后金政權(quán)還是以八旗旗主、親貴大臣共同推舉為主,八旗旗主、親貴大臣時刻左右這后金政權(quán)的發(fā)展方向,這折射出在后金政權(quán),領(lǐng)導(dǎo)者繼承人問題的重大缺陷。后金封建化體制不健全。
多爾袞第二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皇太極繼承后金大汗之后,于公元1636年,改國號為清。
皇太極執(zhí)政前期,以四大貝勒共同主政為主,后經(jīng)過皇太極一系列政策調(diào)整,變成皇太極獨享皇權(quán)。而皇太極前后執(zhí)政十七年,為清朝入關(guān)奠定雄厚基礎(chǔ)。
然而,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在盛京突然駕崩,也沒有遺留確立好繼承人選問題。
歷史就是如此的相似,此刻多爾袞在皇太極執(zhí)政時期,多爾袞跟隨皇太極四處征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其中以松錦戰(zhàn)役最為顯著,讓多爾袞名聲鵲起,多爾袞也因為戰(zhàn)功在八旗中威望也水漲船高。
而此時,在皇權(quán)繼承人問題上,多爾袞遇到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那便是豪格。
豪格,作為皇太極的長子,有兩黃旗以及皇太極心腹大臣,如:索尼、鰲拜等大臣支持。而多爾袞雖然手握三旗,實力雄厚。但是其他旗主暗中倒向誰,多爾袞也未知,其中以代善的兩紅旗實力最為重要。代善一則身為族長,在愛新覺羅乃至八旗軍中威望都甚高,另外早年代善曾被努爾哈赤確立為繼承人,后因被罷黜。努爾哈赤去世后,代善也曾參與后金大汗位置競爭。
代善
此刻,代善手中手握兩紅旗,代善的實力與威望都不弱于多爾袞與豪格,代善是否會參與競爭皇位,或者導(dǎo)向豪格。
多爾袞也沒有十足把握,因此,雙方都劍拔弩張,僵持不下。最終,多爾袞與豪格都各退一步,選出以一個折中的方法,立九歲的福臨為皇帝,即順治帝。
順治帝被推舉為皇帝
多爾袞再一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多爾袞第三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順治帝即位后不久,明朝京都被李自成攻破,崇禎帝吊死煤山 ,明朝滅亡。而李自成部下霸占吳三桂的愛妻陳元赟,最終吳三桂沖江一怒為紅顏,引領(lǐng)清兵入關(guān)。
多爾袞攻占北京城之后,本可以自立為帝,畢竟此刻的八旗精銳之師都在多爾袞手中,當時傳聞,京城百姓只知有攝政王,而不知有皇帝。
而多爾袞此刻身為攝政王,也沒有競爭對手,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而多爾袞最終也沒稱帝,而是同年十月,接順治帝遷都北京。
順治帝
而多爾袞則指揮八旗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統(tǒng)一全國。
總結(jié):從多爾袞前后三次與皇位擦肩而過可以得出,清初,由于清朝起源于游牧部落,在沒有經(jīng)歷中原文明的各種洗禮下,而由游牧部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封建社會體制中,這使得清朝在皇權(quán)集權(quán)方面,存有重大漏洞。
而封建王朝繼承人問題,是關(guān)乎封建王朝穩(wěn)定的一個根本所在??v觀清朝從后金建立到順治帝入關(guān),這段時間內(nèi),清朝每次皇位繼承人選問題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官方答案,以至于皇位更換繼承人時期,清初總是面臨皇室子弟,為爭奪皇位而斗爭你死我活。
這一點無疑明顯爆露出清初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清朝皇權(quán)體制的不健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4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