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蘇軾,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故事發(fā)生在宋朝時期的杭州,此時有一間非常有名的寺廟——靈隱寺。靈隱寺是建于東晉時期的佛教圣地,煙火非常旺盛,因此吸引了無數(shù)的香客前來,其中便包括了杭州怡秀院的頭魁李秀奴。
李秀奴是個煙花柳巷之人,經(jīng)歷多了,對于這樣的生活十分厭倦,于是便有了尋找意中人寄托后半生的想法。而她來到靈隱寺的目的也非常簡單,那便是求姻緣。
在靈隱寺中,了然和尚接待了李秀奴。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交往的時候,了然和尚漸漸對李秀奴有了感情,并不惜偷偷潛入怡秀院,與李秀奴夜夜笙歌。但是試想一下,在那個時期的和尚,哪里有如此多的錢財可以逛青樓,并且他們的身份也不允許他這樣做。
而當了然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之后,李秀奴就變了,不再接受了然的愛情。了然深受打擊,他原本認為的真愛,竟然不過是一場空罷了。于是乎,這個難過但是卻又放不下的人,在某個夜晚選擇了繼續(xù)去找李秀奴問個明白的道路。
李秀奴不愛了然,自然是不愿意見他的。而了然也是個偏激之人,在情緒激動中殺了李秀奴。這件事情發(fā)生在蘇軾擔任杭州通判的時候,因此蘇軾了解了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后,心有感慨,寫下了下面這首詞——《踏莎行》:
《踏莎行》
這個禿驢,修行忒煞,云山頂上持齋戒。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jié)渾無奈。
毒手傷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這首詞很好的描繪了蘇軾對這兩人的看法,而“禿驢”二字則表現(xiàn)了他對了然和尚的鄙夷。一個僧侶,本該好好修行的,但是卻陷入愛河之中,并因此而犯下大錯,令人非常不齒。顯然的,蘇軾的想法和大部分的人一樣,因此人們記住了蘇軾這首詞,并將“禿驢”二字發(fā)揚光大,用到了現(xiàn)在。
通過這首詞,我們也不難看出蘇軾是一位性情豪邁之人,開篇“這個禿驢,修行忒煞”這8個字,千古直白未有出其右者。另外,蘇軾在審理案件的時候,短短時間便寫下這樣一首妙詞,可見蘇軾寫詞之快,說明其才思敏捷。
這首詞中最精彩的二句就是:“臂間刺道苦相思,這次還了相思債?!奔扔袘嵑?,含有辛辣的諷刺,同時見出了幽默詼諧,由此也可見出蘇軾的幽默與詼諧的性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5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