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蘭陵公主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上一共有四個不同朝代的蘭陵公主,而每一位蘭陵公主,都沒有什么好下場。他們分別是:北魏孝文帝之女拓跋氏,東魏和親蘭陵公主元氏,隋文帝與獨孤皇后之女楊阿五、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李淑。
蘭陵公主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女兒,下嫁大將軍劉昶的兒子劉輝。劉輝卻與蘭陵公主的婢女私通導(dǎo)致婢女懷孕,蘭陵公主打死婢女并且將婢女腹中胎兒剖出肢解,再將婢女腹部用草填充全身赤裸給劉輝看,劉輝十分忿憾。
劉輝又和兩位已婚婦女糾纏不清,公主與駙馬劉輝爭執(zhí)不斷,兩人還動起手來,劉輝的臉不小心被公主抓破,他一急之下就飛起一腳向公主小腹踢去,懷有身孕的蘭陵公主被打傷,不久重傷而死,劉輝沒過兩年也病死了。
蘭陵公主元氏,又稱蘭陵郡長公主,柔然可汗阿那瑰派遣使者向北魏朝貢,并為長子郁久閭庵羅辰求娶公主。北魏分裂后,東魏、西魏競相與阿那瑰締結(jié)“秦晉之好”。西魏文帝元寶炬納阿那瑰之女郁久閭氏為后,但她懷孕待產(chǎn)不久突然病死。
高歡借機派遣使者游說阿那瑰,離間柔然和西魏,阿那瑰派遣使者向東魏朝貢,再次為庵羅辰求婚,高歡以常山王元騭的妹妹樂安公主改封為蘭陵郡長公主許配給庵羅辰。
蘭陵公主楊阿五,隋文帝楊堅和獨孤伽羅第五女,姿態(tài)優(yōu)美、性情婉順,好讀書、知禮節(jié),深得隋文帝的喜愛。她先嫁功臣王誼之子王奉孝,可惜王不幸早逝,經(jīng)隋文帝夫婦精挑細選,阿五再嫁重臣柳機之子柳述,駙馬獲得隋文帝特殊寵愛,參掌機密。
柳述與重臣楊素結(jié)怨,又卷入仁壽宮變風波,隋煬帝登基后,被流放嶺南。煬帝又令公主改嫁,阿五以死相拒,不再朝謁皇帝,并上書要求免去公主封號與夫同徙。隋煬帝大怒不從,阿五憂憤而卒。
蘭陵公主李淑,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封蘭陵郡公主。她自幼聰慧,才氣出眾,九歲時研讀《易經(jīng)》,而且,個性溫婉,端莊淑美,不喜好華麗奢侈的飾品,不喜歡膚淺靡靡的樂音,品行端正可與上古的賢婦人杞梁妻、萊子婦媲美。
唐太宗為她選定了駙馬竇德素之子竇懷悊,夫婦和美且志趣相投。李淑謹守禮矩,喜怒不形于色,與竇氏妯娌相處融洽,對待公婆有十分孝順,舉手投足間無不遵從法度。她深戒驕奢,安于節(jié)儉,沒有一次不對朝廷的錫賜極力推辭。
平陽公主,歷史上平陽公主不少,有名的有兩位。一位是漢景帝女兒、漢武帝姐姐、衛(wèi)青的老婆平陽公主,衛(wèi)子夫、衛(wèi)青姐弟都是她推薦給漢武帝的。
另一位是唐高祖女兒平陽公主,嫁給柴紹為妻。她為李淵為大唐立下赫赫戰(zhàn)功。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亂。隋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決定起兵。而當時李淵的勝出機會并沒有多大。他的地盤在遙遠的山西邊境,遠離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手下兵力也不足,不過萬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對突厥的進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長安,身邊只有一個次子李世民跟著。他領(lǐng)兵離開自己的防地時,對外宣稱是為了到江都去接應(yīng)被困在那里的隋煬帝,可是他的行軍方向卻直指首都長安。這種“掩耳盜鈴”當然瞞不過長安的隋朝官員。長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逮捕名單中就包括了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紹。
形勢危急,平陽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議,決定分頭行動,柴紹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后方進行各種安排。她很快動身回到鄠縣(今陜西戶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shù)氐漠a(chǎn)業(yè)變賣,賑濟災(zāi)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很快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了。平陽公主聽到這個消息,決心要為父親招募更多的軍力。
她到處聯(lián)絡(luò)反隋的義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guī)模的起義軍。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當時他手下有幾萬人。平陽公主派家僮馬三寶前去游說何潘仁歸降。不知道馬三寶使了什么手段,勢力遠遠超過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陽公主的手下。平陽公主收編了何潘仁后又連續(xù)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勢力大增。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lǐng)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xù)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陽公主收編的這幫義軍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如果沒有幾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鎮(zhèn)不住他們,何況其兵源還來自原本不相統(tǒng)屬的系統(tǒng)。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將收編的烏合之眾變?yōu)橐恢О賾?zhàn)百勝的勁旅,取得如此大的戰(zhàn)績,足見平陽公主的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實在是出類拔萃的。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jīng)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guān)中,這時他很高興地看到他的三女兒已經(jīng)為他在關(guān)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他派柴紹去迎接平陽公主。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柴紹屬于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平級。夫妻二人各領(lǐng)一軍,各自有各自的幕府。11月他們兵打一處,很快就攻克了長安。
平陽公主在關(guān)中行動的意義對建立李唐王朝來說是怎樣評價都不過分的。唐王朝建立后,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攻克長安之后,平陽公主再交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勞。因為李淵當時雖然拿下了長安,但是他只是大致控制了半個關(guān)中,他的四周都是敵人。穩(wěn)定長安后,李淵立刻掉頭對付據(jù)有隴西之地的薛舉和涼州(今甘肅武威)的李軌,李淵命李世民征討。李世民用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掃蕩這些勢力。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滅王世充。這一役唐軍圍城打援,把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一起干掉了。這幾仗柴紹都曾參與。如果說平陽公主這時在長安享清福是不符合她的性格的,作為杰出的將領(lǐng),她當然是要參加這些決定大唐命運的決戰(zhàn)的。有人說,李世民轉(zhuǎn)戰(zhàn)西北掃蕩隋朝殘余勢力時,主要就是依靠平陽公主和娘子軍的參戰(zhàn),才能連克強敵。竇建德覆滅后,余部推劉黑闥為首領(lǐng),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起兵反唐,他們北聯(lián)突厥,不到半年盡復(fù)竇建德舊地。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wù)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guān)。娘子關(guān)位于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guān),因平陽公主率數(shù)萬“娘子軍”駐守于此才更名娘子關(guān)。山西是中原和關(guān)中地區(qū)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guān)中不穩(wěn),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guān),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這里進入山西。
長安之戰(zhàn)后,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二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禮與眾不同,平陽公主是以軍禮下葬的。謚曰昭。
這位平陽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680),名李雪雁,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漢族。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熏陶,學(xué)習文化,知書達禮,并信仰佛教。
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qū)。他統(tǒng)一藏區(qū),成為藏族的贊普(“君長”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貞觀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5000兩,珍玩數(shù)百,向唐朝請婚。太宗許嫁宗女文成公主。
7世紀,西藏王松贊干布震撼唐朝。當時,唐朝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唐太宗崇尚“一樁婚姻就相當于10萬雄兵?!敝獣_理的文成公主,樸素大方,主動應(yīng)征作25歲的松贊干布夫人。16歲的文成公主迅速做進藏的高原氣候調(diào)適;同時向松贊干布發(fā)起智慧挑戰(zhàn)。五次比試松贊干布的求婚使臣祿東贊:用絲綢帶穿過一塊有彎彎曲曲小孔的綠松石(九曲明珠);指出一根兩端一樣粗的木棍的根部與梢部;分清關(guān)在一起的100匹馬駒各自是100母馬的哪一匹所生;晚上召喚入似迷宮一樣的大宮看戲,戲后突發(fā)安排使臣獨自回歸自己的住處;最后,文成公主站到300名姑娘中,讓從來沒有見過文成公主的使臣挑選?!@是藏族文化與漢文化大交流的經(jīng)典瞬間。
藏族文化作為高海拔地區(qū)——世界屋脊——的文化,具有高海拔地區(qū)的一切特點。藏人以樸厚、豪壯、博大為美,汲取其他文化,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34個藏族文字。日喀則,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拉薩”藏語為“圣地”或“佛地”之意;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西藏發(fā)源地——神山圣湖,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神山圣湖上的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似冠著銀色“金字塔”。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出長安前往吐蕃。松贊干布在柏海(今青?,敹啵┯H自迎接,謁見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后,攜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備受尊崇。
據(jù)《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豐厚。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jīng)典,各種金玉飾物”。又給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jīng)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yī)學(xué)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y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谷物和蕪菁種子等。
永徽元年(650),松贊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她曾設(shè)計和協(xié)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xù)傳到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nóng)書、佛經(jīng)、史書、醫(yī)典、歷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guān)系。她帶來的金質(zhì)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
青海省玉樹縣也建有文成公主廟。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動,雕刻精細。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群眾絡(luò)繹不絕。相傳文成公主前往拉薩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長時間,受到當?shù)夭刈迨最I(lǐng)和群眾的隆重歡迎,她深受感動,便決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給當?shù)厝罕姼?、紡織技術(shù)?,F(xiàn)文成公主廟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國王和親的事例,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便是和親情況的典范。在她是影響下,漢藏兩族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譽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實不為過。
吐蕃就是現(xiàn)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沒有來往。據(jù)說吐蕃人是東晉末年南涼國王鮮卑人禿發(fā)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國而輾轉(zhuǎn)流徙到青藏高原,為紀念祖先,他們以“禿發(fā)”為國號,后依語音相近訛變?yōu)椤巴罗?。吐蕃人過著以游牧為主的生活,飼養(yǎng)牦牛、馬、豬和獨峰駱駝,有的也種植青稞和蕎麥。公元七世紀,棄宗弄贊繼位作了吐蕃贊普(吐蕃國王),人們又稱他為松贊干布,是一位驍勇慓悍的領(lǐng)袖,他率領(lǐng)軍隊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許多部落,建立了以邏些城為中心的強盛王國,邏些城即今日的拉薩。
唐太宗貞觀十二年,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進攻大唐邊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縣;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時正國富兵強,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領(lǐng)大軍討伐。大敗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贊干布只好俯首稱臣,并對大唐的強盛贊慕不已,他在上書謝罪的同時,還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經(jīng)過一番考慮,決定答應(yīng)他的請求,文成公主人長得端莊豐滿,自幼飽讀詩書,她雖然對遙遠的吐蕃心存疑慮,卻又充滿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應(yīng)允了。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準備,于貞觀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在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領(lǐng)下,護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親。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節(jié)出發(fā),是因為由長安經(jīng)隴南、青海到西藏有一個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經(jīng)過幾條湍急的大河,隆冬季節(jié)河水平緩,才便于送親的隊伍通過。這支隊伍,除了攜帶著豐盛的嫁妝外,還帶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糧食種子;組成成員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還有一批文士、樂師和農(nóng)技人員,幾乎就象是一個“文化訪問團”和“農(nóng)技隊”。這些人員是去干什么呢?因為當時吐善已經(jīng)擊潰了吐谷渾,伊然成為了西南舉足輕重的強邦;唐太宗深謀遠慮,覺得只有對吐蕃加強籠絡(luò),才能保證大唐西南邊陲的穩(wěn)定,因此才千方百計地對他們從經(jīng)濟和文化上予以協(xié)助,使吐蕃在潛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隨大唐。文成公主實際上就是肩負著這項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務(wù)遠嫁的,這支送親的隊伍也是前去協(xié)助她完成這項使命的。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頂風冒雪的艱苦跋涉,春暖花開的時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黃河的發(fā)源地一河源,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風沙迷茫的荒涼景象,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一路上很為吐著地勢惡劣而憂心的文成公主這時也松了一口氣,于是送親隊伍在這里作了數(shù)日的短暫休整。
這時,松贊干布親自率領(lǐng)的大隊迎親人馬也趕到了河源,松贊干布一行見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納頭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禮,他已認定把大唐作為吐蕃的上國。李道宗請出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相見,這位馳騁高原的吐蕃王一見到中土的金枝玉葉,頓時為她而傾倒,只見文成公主身著華美的盛服,神態(tài)端莊,氣度文雅,與原始質(zhì)樸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文成公主所見到的松贊干布,雖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風塑造得黝黑而粗獷,但配上他高大健壯的身材和眉宇間流露出來的豪爽之氣,顯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算是嫁了一個偉丈夫。
送親和迎親的隊伍前呼后擁、威風八面地進入了邏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按照漢族的禮節(jié),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全邏些城的民眾都為他們的贊普和夫人歌舞慶賀。松贊干布樂不可支地對部屬說:“我族我父,從未有通婚上國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為妻,實為有幸,我要為公主修筑一座華麗的宮殿,以留示后代?!?br> 不久,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布達拉宮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偉華麗。亭榭精美雅致,還開鑿了碧波蕩漾的池塘,種上了各色美麗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宮苑的模式,用來安頓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鄉(xiāng)之情。為了與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松贊干布脫下他穿慣了的皮裘,換上文成公主親手為他縫制的絲質(zhì)唐裝,還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學(xué)說漢語,一對異族夫妻,感情融洽,互愛互敬,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
按照傳統(tǒng)習慣,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頰,說是能驅(qū)邪避魔,雖說樣子十分難看又不舒服,但因是傳統(tǒng)習俗,誰也沒有提出異議,大多數(shù)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細了解和揣摩了這種習慣,認為這樣做毫無道理,又有礙衛(wèi)生,實在是一項鄙俗的陋習,因此她婉轉(zhuǎn)地向松贊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贊干布聽了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廢除這項習俗,最開始一些念舊的吐蕃人很不習慣,但慢慢地都覺得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樂意接受了,他們甚至還十分感激文成公主為他們破除了陳規(guī)。
待生活安定下來后,文成公主帶來的漢族樂師們開始履行職責,他們十分賣力地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宮最流行的音樂,音樂舒緩優(yōu)美,使松贊干布大有如聞仙音的感覺,他對樂師和音樂大加贊嘆,并選撥了一批資質(zhì)聰慧的少男少女,跟隨漢族樂師學(xué)習,使?jié)h族的音樂漸漸傳遍了吐蕃的領(lǐng)地,流進了吐蕃人的心田。
隨來的文士們也開始工作,他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guān)文獻,記錄松贊公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guī)化。松贊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與貴族子弟誠心誠意地拜文士們?yōu)閹?,學(xué)習漢族文化,研讀他們帶來的詩書;接著他還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貴族子弟,千里跋涉,遠赴長安,進入唐朝國家,研讀詩書,把漢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農(nóng)技人員并不宣揚什么,他們只是先把從中原帶去的糧食種籽播種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那頂壯的莊稼,驚人的高產(chǎn),讓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因為吐蕃人那時雖然也種植一些青稞、蕎麥之類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只種不管,所以產(chǎn)量極低,他們不得不佩服漢族農(nóng)技人員高超的種植技術(shù)。在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農(nóng)技人員開始有計劃地向吐蕃人傳授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使他們在游牧之余,還能收獲到大量的糧食。尤其是把種桑養(yǎng)蠶的技術(shù)傳給他們后,吐蕃也逐漸有了自制的絲織品,光澤細柔,花色濃艷,極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使他們喜不勝收,都十分感謝文成公主入吐蕃后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文成公主以款款柔情善待松贊干布,使得這位生長于荒蠻之地的吐蕃國王深切體會到漢族女性的修養(yǎng)與溫情,他對文成公主不但備加珍愛,而且對她的一些建議盡力采納。文成公主則憑著自己的知識和見地,細心體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種合情合理的建議,協(xié)助丈夫治理這個地域廣闊,民風慓悍古樸的國家。而文成公主又不是那種極有權(quán)勢欲的女人,她參預(yù)治國,卻從未要求松贊干布給自己一個什么官職,對于吐蕃國的重大政治決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強行干涉,因此松贊干布和大臣們對她非常悅眼,經(jīng)常向她討教唐宮的政治制度以作為他們行政的參考,而廣大的吐蕃民眾更視她如神明。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派長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兩國關(guān)系,另一方面也是去看望遠嫁的文成公主。王玄策率出使隊伍帶著大批絹帛文物上路,途經(jīng)天竺國時,不幸遭到天竺人的搶掠,除了王玄策帶著少量人馬逃出外,大部分人馬及物品全都搶去。王玄策狼狽地抵達吐蕃,拜見了松贊干布并說明了遭劫的情況,松贊干布認為天竺國是有意挑釁,破壞他與大唐的關(guān)系,于是派遣大軍討伐天竺,搗毀了他們的都城,俘虜了天竺王子,還繳獲了大批牲畜,救回了唐朝使節(jié)隨從人員,算是替大唐使節(jié)出了一口氣。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太子嗣位為唐高宗。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封西??ね酰⑶遗商厥顾腿ゴ罅康慕疸y、絹帛、詩書、谷種,并特為文成公主送去了飾物和化妝品,以嘉勉她和親撫蕃的功德。
松贊干布因之上書謝恩,并忠心地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勤兵赴國除討?!辈I上珠寶十五種,請代置太宗靈前,以表哀思。唐高宗對松贊干布的忠心十分感動,又晉封他為賓王,更賜彩帛三千段;吐蕃使者到長安后大開眼界,趁唐高宗高興之機,向他請求賜給造酒、碾米和制造紙筆墨硯的技術(shù),唐高宗都—一答應(yīng)了。大唐王朝與吐蕃的關(guān)系,在文成公主聯(lián)絡(luò)的基礎(chǔ)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頂峰。
在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論(吐蕃的宰相職)祿東贊的妥善謀劃下,吐蕃在軍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因而能稱霸西域,成為大唐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
可惜不久之后,松贊干布去世,他的孫子繼位為贊普,因贊普年幼,所以國事多由祿東贊一手掌握理,家事則由文成公主操持,這時一切還算平穩(wěn)。然而不久祿東贊也死去,他的兒子欽陵沿襲作了大論,這時吐蕃與鄰邦士谷渾關(guān)系惡化,他們均上書向唐廷請求論斷是非,而唐高宗遲遲不予裁決,欽陵按捺不住,起兵擊潰了土谷渾。不料這一舉動卻觸犯了唐廷的威嚴,唐高宗認為在他還沒有作出判決之前,吐蕃就擅動武力,簡直不把大唐天朝放在眼里,因此在咸亨元年,派薛仁貴督師討伐吐蕃。
誰知薛仁貴的軍隊在大非川一帶被吐蕃軍隊打得一敗涂地,從此吐蕃人不再服大唐的氣,連年興兵進犯大唐邊境。唐廷派大軍長駐洮河鎮(zhèn)守,以防吐蕃軍隊的騷擾,雙方陷入了敵對局面,吐蕃成為唐王朝始終無法解決的最大敵人。
從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開始,到唐高宗咸亨元年薛仁貴率兵征討吐蕃為止,整整三十年的歲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學(xué)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域,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可惜唐高宗最終不能善加利用,輕易挑動戰(zhàn)爭,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使得文成公主苦心孤詣所營造的和睦局勢嘎然而止,怎不令人痛惜!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邏些城病逝,唐廷特派使者前往祭奠,但也沒能改善兩國的外交關(guān)系。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并不因與唐朝關(guān)系疏遠而稍減,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的衰痛。
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處為她立廟設(shè)祠,以志紀念。一些隨她前來的文土工匠也一直受到豐厚的禮遇,他們死后,也紛紛陪葬在文成公主墓的兩側(cè)。至今文成公主和這些友好使者,仍被西藏人視為神明!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僅僅因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而且?guī)缀跽娴某闪恕拔鋭t天第二”。
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quán)傾一時,被稱為“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其實,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動著的是她那極不安分的母親的血液。從小,她驕橫放縱,長大后變得兇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覬覦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夢想像她母親那樣登上御座,君臨天下。然而,正如黑格爾所言,歷史往往會發(fā)生驚人的重復(fù),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劇面目出現(xiàn),第二次則以鬧劇出現(xiàn)。太平公主雖不乏心機和才干,也曾縱橫捭闔得意于一時,但終未能承傳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書上留下許多五顏六色的斑痕而已。
順治十七年時,順治將格格劃分為五等。第一等叫郡主,第二等叫縣主,第三等叫郡君,第四等叫縣君,而這第五等就是什么國公的女兒,都稱為格格,一律不入品階。其實早在順治之前,還沒這個規(guī)矩,但自從皇太極接受了皇位,便把漢人的這套規(guī)矩,搬到了自己用,之前的格格,也都改為公主,而到了順治年間,公主更是被封為三六九等,按照其出身的不同,劃分不同的品階。
在后金的初年,也就是努爾哈赤剛剛剛在東北地區(qū)建立女真政權(quán)的那段時間,皇室的內(nèi)部統(tǒng)一把貝勒爺?shù)呐畠航懈窀?,所有貝勒包括皇帝的女兒都統(tǒng)一叫格格。而到了皇太極接受了皇位后,首先就改了國號,從“金”改成了“清”,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籠絡(luò)漢人。
除此之外,皇帝還聰慧的把明朝漢人的那套禮儀規(guī)矩搬到了自己家人身上,所有皇親國戚的女兒不能再叫格格,開始按照各自的官階出身,分為三六九等。首先,皇帝正統(tǒng)家的女兒,就叫公主,其他王宮貴族的女兒就叫格格。而在這公主里面也有差別,皇后親生嫡出的就叫“固倫公主”,其他妃子生的女兒就叫“和碩公主”。
后來到了順治十七年了,連格格也開始分層了起來,不同階層的格格叫法,品階都不一樣了。首先親王之女,就叫和碩格格,又名郡主。然后就是世子或郡主的女兒,就叫多羅格格,也叫縣主,這第三等就是貝勒的女兒,也叫多羅格格,別名郡君,這第四等就是貝子的女兒,也稱固山格格,也可以稱為縣君,最后這第五等就是什么國公的女兒,統(tǒng)稱為格格,沒有品階,在格格里身份最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6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