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砭扒宓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朱元璋稱帝后,一直打算建立“萬世基業(yè)”,他分封藩王,誅殺功臣,沒想到他剛?cè)ナ啦痪?,就發(fā)生了著名的“靖難之役”,歷經(jīng)3年多,燕王朱棣成功取代建文帝,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宏圖未展,在南京城的煙火里,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后,兩個老臣相約赴死,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人卻活著。這兩個人,一人名叫方孝孺,另一人名叫景清。
方孝孺之所以出名,和朱棣的“滅十族”關(guān)系很多啊,當(dāng)年朱棣要滅方孝孺九族,方孝孺蔑視一笑,仰天長嘯曰:“滅我十族我也不怕!”朱棣大怒,滅他十族。在方孝孺赴死之前,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情:靖難之役到了最后關(guān)頭,朱棣打算從淮安進(jìn)軍南京,無奈淮安有駙馬梅殷死守,朱棣只得退兵,悄悄從揚州撕開一個缺口,直接打到浦口。建文帝在南京的兵馬無力抵抗,最后宮中起火,建文帝失蹤。此時,方孝孺和他的老伙計景清一起,約定一起為建文帝而赴死,結(jié)果46歲的方孝孺死后,41歲的景清的卻選擇茍活。
景清本是山西人,他是朱元璋晚年比較信賴的大臣之一,建文帝即位后,清任御史大夫,景清是支持削藩的幾個大臣之一。景清甚至認(rèn)為,削藩可以不擇手段,只要能達(dá)到削弱諸王的目的。因為當(dāng)時燕王朱棣勢力最強,景清曾建議,利用他去燕京視察的機會,自己親手刺殺朱棣。但建文帝覺得這樣的方式太過陰損,拒絕采納。
景清和朱棣打過很多交代,因為建文帝削藩之前,要了解諸位藩王的動靜,派了很多官員到燕京視察水利、人文、鹽稅等,其實都是為了了解燕王有沒有謀反的跡象。景清曾多次試探朱棣,朱棣都小心應(yīng)對,但還是被景清看出破綻。在這場叔侄之爭中,景清忠于的建文帝卻失敗了,所以他才和方孝孺相約赴死。
方孝孺以死成名,被后世敬仰。景清卻選擇了茍活。主動向朱棣示好,朱棣非常高興,能得到這樣的舊臣?xì)w附,是朱棣做表面工作的大好契機。他讓景清官復(fù)原職,景清感恩戴德,一直卑躬屈漆,做出忠于朱棣的樣子。因為景清和方孝孺約定赴死的消息眾人皆知,如今他卻變節(jié),引來滿朝“清流”們的鄙夷,眾人見到景清,都搖頭唾罵,認(rèn)為此人貪生怕死,為茍活而失大義。
其實在景清心中,他不是茍活,而是做了另一番打算。第二年,景清等來機會了,朱棣有事單獨召見景清,景清身穿嶄新的官袍,袍內(nèi)藏有匕首,打算在靠近朱棣之時做一回刺客,以成全自己的“忠義”之心。沒想到的是,他的舉動被朱棣提前識破,被搜出匕首后,景清破口大罵朱棣,朱棣非常惱怒,讓錦衣衛(wèi)把景清拉出去殺了。
小編認(rèn)為,景清是個忠義之士,他的選擇應(yīng)該被后人理解。景清死后,人們才明白他茍活的原因。他和方孝孺的死亡約定,景清一直沒有忘記,而是打算以另一種方式來實現(xiàn)。可惜他行刺朱棣敗露,但這足以體現(xiàn)他的忠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7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