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對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
雍正之所以對十三阿哥比較親,是因為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擁有著共同的愛好,而且政治方向高度一致。
在雍正出生的時候,親生母親還沒有封嬪,身份本身就比較低微。而他也同樣會被帶到后宮掌權(quán)者的身邊撫養(yǎng),之后的德妃會比較偏愛14皇子,根本就不喜歡他,這也就導(dǎo)致他從小就已經(jīng)失去了母愛。
十三阿哥胤祥,親生母親身份同樣非常的低微,在剛剛進入到皇宮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宮女。憑借著較好的容貌就已經(jīng)得到康熙的喜愛,更是生下了一個兒子還有兩個女兒,可惜的是這個苦命的女子,還沒有機會等到冊封就因為疾病而離開人世。可能是因為從小就失去母愛,同樣不受待見,所以才會在他的身上看到屬于自己的影子。
再者兩人之間也會擁有著共同的愛好,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會讓大臣們一直拍手叫好。兩個人在皇子時期就會經(jīng)常性的一起吟詩作賦,雍正也會把兩人寫的是全部都放在詩集中,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大家才會比較喜歡,這可能也就是關(guān)系之間的親密。
無論是九子奪嫡的開始又或者是在后期,那么他始終都會非常堅定的站在雍正的邊上,一開始的時候會支持太子黨,到了后期就開始一直幫助雍正,可以說雍正后期能夠成為皇帝,也同樣應(yīng)該感謝他,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在盡心盡力,始終都會為他鞏固皇權(quán),可以說雍正能夠如此順利的登上皇位,那么顯然就是功不可沒的,這些年來一直都會有他的付出。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雍正和十四才是親兄弟 雍正為何對同父異母的十三阿哥最親
十三阿哥胤祥與四阿哥胤禛的結(jié)黨之謎
2009年03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 00:25
歷史上有“俠王”之稱的十三阿哥胤祥怎么就和以陰謀詭計著稱的四阿哥胤禛結(jié)成死黨了呢?康熙皇帝知人善用,十三阿哥胤祥文才武略,可究竟又是為什么康熙皇帝偏偏不給十三阿哥胤祥一個光明的政治前途,甚至還直接致使他落下了一身殘疾呢? 康熙皇帝生前一共有35個兒女,去掉這些個不能排位的,一共有24個。24個能排位的,當中他們兩個人的關(guān)系算是最鐵的,史學家都說他們是“親密無間”。
十三阿哥胤祥生于1686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他的外公是位參領(lǐng)。十三阿哥胤祥14歲時,生母章佳氏去世。康熙皇帝序齒諸子中,除去胤礽外,十三阿哥胤祥是惟一一位較早失去生母的皇子。
此后,十三阿哥胤祥由德妃代為照料,此后十三阿哥胤祥就逐漸的與德妃的長子四阿哥胤禛十分要好,這同自幼由惠妃撫養(yǎng)的八阿哥胤禩與惠妃之子大阿哥胤褆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十分相似。
正是因為如此,十三阿哥胤祥才與四阿哥胤禛一向要好。1730年,十三阿哥“怡親王”胤祥去世后,雍正皇帝在祭文中寫道:“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br>
雍正皇帝繼位后,將十三阿哥胤祥倚為心腹,是以他們青年時代結(jié)下的情誼為基礎(chǔ)的。如果他們對皇太子胤礽的看法與立場相左,或在康熙朝晚年的儲位之爭中未曾達成默契,這一基礎(chǔ)勢必發(fā)生動搖,情況就是兩樣了。也就是說,他們?nèi)绻Y(jié)黨,應(yīng)該是很早的事情了!
在歷史上,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皇帝的幾十個兒女當中,他和十四阿哥胤禎是是八阿哥胤禩以下皇子中最出色的兩位,并列兩個文武雙全的兩位。
不過相對來講,兩個人還稍微有點區(qū)別。同樣是文武雙全,但十三阿哥胤祥相對而言文學色彩更濃一點;十四阿哥胤禎更偏武一點——所以他老出去帶兵打仗。震鈞《天咫偶聞》卷3載,“怡親王(允祥)府藏書之所曰樂善堂。大樓九楹,積書皆滿?!?br>
還要說明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與十四阿哥胤禎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啟蒙老師。這個共同的啟蒙老師就是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國綱之子法海。
康熙皇帝是很喜歡十三阿哥胤祥的,歷史也的確如此——不過,這是1708年康熙皇帝一廢太子之前的情況。
自1698年夏13歲的十三阿哥胤祥第一次跟隨皇父去盛京謁陵后,直至1708年秋康熙皇帝一廢太子事件發(fā)生前整整10年間,康熙皇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里,必將十三阿哥胤祥帶往。如1705年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除去皇太子胤礽外,隨行的皇子只有十三阿哥胤祥。
換言之,這10年中,康熙皇帝外出時,十三阿哥胤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胤礽)內(nèi)惟一必定隨往者。
康熙皇帝為什么每次都讓十三阿哥胤祥隨行呢?是不是只是示以器重的意思?有沒有什么深意在其中啊?
康熙皇帝攜皇太子胤礽同行,是因不放心讓皇太子胤礽獨自留在京師!至于固定地選帶皇子,令其隨扈前往,長侍身邊,不僅只是示以器重,還有以之暗中監(jiān)視、牽制皇太子胤礽,加強對自己的護衛(wèi)之意。
康熙皇帝之所以在諸子中挑選十三阿哥胤祥,一是他精于騎射,武功出眾;二是康熙皇帝深知他與皇太子胤礽不合,因而不會予以庇護或與之同謀;三是十三阿哥胤祥十分精細,作風較為踏實。如果十三阿哥胤祥同皇太子胤礽關(guān)系密切,豈能為康熙皇帝選中,而且歷10年不變?
僅此即足以說明,康熙皇帝對十三阿哥胤祥是另眼相看的。十三阿哥胤祥在雍正年間作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種種表現(xiàn),也充分表明十三阿哥胤祥除去具備較高的滿漢文化素養(yǎng)外,還頗有辦事才力,善于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第,是一難得人材。這應(yīng)是十三阿哥胤祥為康熙皇帝所青睞的主要原因。不足20歲的十三阿哥胤祥受到皇父的器重,連供職清廷的漢族文人也是一清二楚的。
康熙朝皇太子之位爭奪血腥殘酷,激烈程度為整個清代之最。眾多皇子結(jié)黨謀奪皇太子之位,朝野文武大臣各附一黨,多派勢力縱橫捭闔、明爭暗斗,都想置政敵于死地。
當時,勢力最大的是皇八子胤禩派,皇子多投靠依附于他。當時暗里挖空心思謀奪皇太子之位、明里裝作富貴閑人的皇四子胤禛,將皇八子胤禩集團視為自己的勁敵,以巧妙的、幾乎不為康熙皇帝察覺的各種手段與之較量??墒牵仕淖迂范G勢孤力單,連同母胞弟十四阿哥胤禎都不幫他。
十三阿哥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同父異母弟,他不嫌皇四子胤禛勢孤力薄,與他結(jié)成一黨,積極謀奪儲位,卷入黨爭漩渦。
1708年,康熙皇帝將皇太子胤礽廢黜后,懲處爭奪皇太子之位的皇子,十三阿哥胤祥與皇長子胤褆、廢太子胤礽同時被捕圈禁。
為救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大包大攬,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使四阿哥胤禛得以開釋,擺脫干系。若不是卷入黨爭,尤其不成為鐵桿式人物,生性寬仁的康熙皇帝完全可能給他一個很不錯的政治前程。
結(jié)盟的代價
問題在于,十三阿哥胤祥為保全四阿哥胤禛,肯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種代價包括很多方面。
第一、政治前途方面:
康熙皇帝的年長皇子中,十三阿哥胤祥是惟一一位在皇父生前沒有受封之人。這與他曾深受皇父器重的情況,形成極大反差,若非犯有重過,不會至此。此外,十三阿哥胤祥事發(fā)后,其老師法海也受到牽連,被調(diào)離此任。
不過,有一弊就有一利。雍正皇帝繼位后,十三阿哥胤祥雖然備受倚重,但卻謹恪有加,竭心輔佐,與年羹堯、隆科多兩人恃寵妄為的作風,形成鮮明對照。因此,雍正皇帝對十三阿哥胤祥評價極高。
十三阿哥胤祥之所以對于新帝的寵任能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既是由于他自幼對雍正皇帝的性格作風極其了解,深知這是其得以自保的惟一良法,同時也表明,康熙四十七年的重大挫敗,對十三阿哥胤祥的作風與性格影響之大,直至終生。
第二、日常生活方面:
雍正皇帝說他“于皇考時……家計空乏”,這同他始終不曾封爵,因而既無其他皇子封爵時所受大量錢財,俸祿所得也相對較少有關(guān)。
第三、身體素質(zhì)方面:
由于心情郁悶,十三阿哥胤祥終于患病,“濕素毒結(jié)于右腿,膝上起白泡,破后成瘡,時流稀膿……”。此癥時好時壞,經(jīng)御醫(yī)反復(fù)醫(yī)治,很長時期未愈??滴趸实凼俏淮雀?,盡管對十三阿哥胤祥十分不滿,但對兒子的病痛仍記掛在心。他在塞外時,經(jīng)常在給皇子們的朱批中問詢此事,并親閱御醫(yī)奏折,對治療做出具體指示。
有的材料說此后的十三阿哥胤祥一直被康熙皇帝軟禁了十多年,直到雍正皇帝繼位才被放出,這是后人對于歷史材料的誤解。
事實上,十三阿哥胤祥不久就被釋放了。1709年春天,康熙皇帝巡塞外,他仍然在隨行的皇子之列。但此次康熙皇帝將他帶在身邊,絕非示以寵愛,而是具有防范之意。不過,自1710年到1721年間,十三阿哥胤祥始終未曾隨皇父外出,這是因為他的腿足疾患行走不便造成的。
雍正為什么對十三阿哥那么好呢?我覺得因為十三阿哥自始至終都是雍正黨,從一開始就支持雍正,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十三爺被圈禁,應(yīng)該就是替雍正背鍋的,所以雍正才會對十三阿哥那么好,至于二人的關(guān)系如何,雍正和十三爺?shù)年P(guān)系那是非常鐵,除了王位,雍正什么都愿意給十三阿哥,這份兄弟情出現(xiàn)在君王身上是很少見的。
十三爺起初是很受康熙喜歡的,而后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后康熙就圈禁了十三爺,多年后十三爺雖然被放出來了,但是依然被康熙厭棄,我個人推測可能是康熙知道了十三爺是雍正黨了,他很是生氣,通過那次事情估計康熙也知道了十三爺是雍正一派的,我個人覺得很有可能十三爺就是因為雍正被圈禁了,所以后期雍正上位的時候?qū)κ隣斈敲春谩?/p>
因為我們可以看史料,十三爺在第一次廢太子這件事上似乎很冤枉,康熙給了其他倆兒子都是有罪名的懲罰,唯獨十三爺不管是事前還是被放出來之后都沒有詳細交代到底是犯了什么罪,可是康熙對他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卻是這件事上來的,所以很有可能就是知道了原來自己認為沒有加入任何黨派的十三爺竟然也有了黨派之爭,而且還可能是替雍正受罰。
而后雍正登基后,十三阿哥就迎來了人生巔峰,雍正對十三阿哥非常信任,對十三阿哥委以重任,還給他舉辦了很隆重的封王儀式,自古以來君王都是善于猜忌的,特別是雍正這樣的,想想雍正其他幾個兄弟的下場,我們就能看出雍正是真心的把十三阿哥當成兄弟,而十三阿哥對雍正的付出也是無怨無悔的,比如被判圈禁的時候也沒有說出雍正,而是自己選擇受罪,在雍正失意的時候,一直陪著他。
歷史 上真實的雍正跟十三爺?shù)年P(guān)系好到超乎想象,在古代皇帝和兄弟關(guān)系好到如此地步真不多見,甚至沒有。皇室關(guān)系特別好又最出名的要屬朱元璋父子,其次是雍正和十三爺。父子關(guān)系最好的朱元璋和朱標,朱標被稱為 歷史 上最穩(wěn)妥的太子,從不擔心被廢。朱元璋雖然寵愛朱標,但跟朱標好歹還有分歧,還有政見不合的時候。雍正跟十三爺完全沒有隔閡,兩人從來沒有過任何矛盾和分歧,雍正對他是絕對信任,甚至還怕十三爺權(quán)利不夠大。
十三爺胤祥的母親是章佳氏敏妃,十來歲就沒了母親,康熙將他交給德妃撫養(yǎng)。德妃就是雍正和老十四的生母,所以胤祥從小跟雍正親,其實雍正也不是德妃養(yǎng)大的,而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親自撫養(yǎng)的。老十四才是德妃其中撫養(yǎng)的,按理說老十三和老十四關(guān)系好,一個媽帶大。可偏偏老十三跟雍正關(guān)系更鐵,一直是雍正的跟班。雍正從小得不到母愛,又看著十三爺也是個沒娘的孩子,對他特別照顧,后來雍正說過胤祥的數(shù)學是自己教的。雍正跟德妃關(guān)系可不好,跟佟佳皇后一家關(guān)系才好。
雍正從小就對十三爺好,兄弟感情深厚,已經(jīng)超過同母兄弟,而且這份手足之情維系了一輩子。尤其是“九子奪嫡”的時候,胤祥始終跟四哥站在一起。由于兩人患難與共,關(guān)系更加牢固。雍正最后奪取成功,登基繼位,放開手腳治理天下,實施自己惠民強國的新政。胤祥是強有力的支持者,雍正的政敵兄弟們虎視眈眈,要是沒有老十三的話真不知道雍正有多累。
等雍正把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這些最大的政敵、八爺黨核心骨干一個個收拾完了,終于可以大干一場的時候,老十三病情加重了??删退悴≈厥隣斠琅f處理公務(wù),最后活活累死了,雍正自己也是被工作給累死的。他是全年無休,只有自己過生日的時候給自己放半天假,所以雍正是清朝最勤快的皇帝,也是最不好色的皇帝,他一心只想怎么治理好國家。
那么雍正對十三爺?shù)降子卸嗪媚兀?/p>
1、 在賜封爵位和各種賞賜方面
老十三在康熙時期只是一個貝子的爵位,雍正上臺后直接封為怡親王。雖然雍正也封了三爺和老八親王爵位,但那待遇跟胤祥比是天壤之別。雍正賜給胤祥錢糧23萬兩,十三爺百般謙虛辭讓不肯收,雍正就一直給,最后沒辦法胤祥勉強只要了十三萬。這還不算,特準許胤祥分封后可支用官物6年,胤祥仍是辭謝。
雍正覺得對十三弟還是不夠好,又把原來只歸皇帝本人兼管的佐領(lǐng)人丁全部劃歸十三爺王府屬下,又于親王定額之外增加一、二、三等護衛(wèi)共17員,儀仗中也增加豹尾槍、長桿刀各二,老十三已經(jīng)不受,雍正不許。
這還沒有完,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又以胤祥“總理事務(wù)謹慎忠誠,從優(yōu)議敘”,特在親王之外又加封一個郡王爵位,允許他在兒子中任意指封一人,雍正這是破了祖制封賞老十三,胤祥堅辭不受,又下旨給他增加俸銀10000兩,以為獎勵。雍正稱老十三為“柱石賢王”。
2、 雍正對十三弟信任到無以復(fù)加
雍正對胤祥的信任可以用無以復(fù)加來形容,雍正一上臺就讓胤祥總理大臣,康熙后世交給胤祥。半年后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后世也是胤祥處理。后來為了西北戰(zhàn)事成立軍機處之后,胤祥又被委任為領(lǐng)班軍機大臣。不僅這些,還要水利方面,教育,軍需,圓明園禁軍,還要過問重大案件。雍正還讓胤祥負責“會考府”,“會考府”就是核算錢糧這東西,這可是個命脈部門,可見雍正對他信任,甚至雍正讓胤祥代行祭祀。凡事宰相做的事情他都要負責,被人調(diào)侃為“常務(wù)副皇帝”是有道理的,胤祥也是因為責任太重,太繁瑣,工作壓力太大又累,導(dǎo)致活活累死的。雍正也發(fā)出感慨 :“朕實賴王翼贊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謂圣王賢臣之相遇數(shù)千百載而一見,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夸十三爺有王佐之才。
3、 把十三爺?shù)哪赣H追封為皇貴妃
老十三的母親敏妃章佳氏得不得寵不知道,但去世的早,胤祥十來歲的時候就沒了娘??滴蹩蓱z他,把他交給比較受寵的德妃撫養(yǎng)。但胤祥從小沒娘跟其他兄弟們的關(guān)系也不大好,別人都不跟他玩。只有老四跟他同病相憐,兩人結(jié)下情誼,雍正既是大哥又是老師,什么都教他。等雍正繼位后,除了封胤祥為怡親王之外,又追加其母為“敬敏皇貴妃”,并重新賜葬,按照皇貴妃的標準重新葬入康熙的景陵地宮。這是雍正繼位后給老十三第一個恩賜,后面的恩賜還會更多。
4、 雍正對胤祥言聽計從
雍正對老十三提的意見是言聽計從,從來沒有不聽的時候。由于九子奪嫡太過于慘烈,雍正對兄弟們基本都有防備心理,除了老十三就不信任任何兄弟。胤祥提議:“十七弟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雍正馬上重用老十七,而且一直受雍正重用,直到雍正駕崩還被任命為乾隆的托孤大臣。雍正還提議重用岳鐘琪,因為年羹堯驕橫跋扈,雍正已經(jīng)不大信任他了,十三爺也看出來了。提拔重用漢人岳鐘琪,岳鐘琪在雍正和乾隆兩朝都深受重用。雍正有時候一高興想享受一下,胤祥當面制止,說這是勞民傷財。雍正馬上取消,然后跟大臣們說,王不讓,所以取消,以后只要王不允許,你們都要提醒我,別讓王不高興。
5、 胤祥雖然恩寵無比,但進退有度
雍正對胤祥除了封爵就是賞賜財寶,還生怕給的不夠多。但胤祥卻沒有恃寵而驕,而是恭謙禮讓,雍正賞給他二十三萬錢財,胤祥跪恩,堅持不受。雍正一直要給,胤祥只好要了十三萬。雍正又要封給他兒子一個郡王爵位,胤祥覺得這是破壞祖制,如何都不肯接受,雍正只好給他加一萬俸祿。更夸張的是雍正甚至要把自己的吉地送給胤祥,這事把胤祥嚇壞了,趕緊上書推遲。胤祥病重的時候雍正又想把吉地給他,跪地磕頭請求雍正收回成命,不要開這種玩笑,雍正這才作罷。胤祥馬上讓人去吉地取了些土自己吃了,然后對身邊人說,這樣我才能安心,子孫也才有福氣。就因為老十三從不恃寵而驕,進退有度,工作任勞任怨,為國事操碎了心。雍正夸他“柱石賢弟”。
6、 生前尊寵,死后哀榮
胤祥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本來身體一直就不太好,終于在雍正八年累死了,年僅四十四歲。老十三的死讓雍正悲傷過度,悲慟異常,吃不下睡不著,還親自素服一月。這君為臣服素服一個月,古往今來雍正還是第一個。老三胤址因為在胤祥葬禮上遲到被雍正一頓罵,將其削爵并圈禁在景山永安亭。因為胤祥在端午節(jié)前夕就去世了,雍正為其撰寫祭文,以示哀思。并且下令禁止各地連續(xù)三年端午節(jié)不得搞大型活動。雍正還特命此建怡親王陵墓。雍正對十三爺?shù)倪@份情誼別人可沒有。
最最重用的是雍正為了感念兄弟情誼,已經(jīng)十三弟嘔心瀝血的為國家賣命和對雍正的絕對支持,將胤祥封為大清國第九個鐵帽子王,這鐵帽子王的價值那才叫值錢,前面那八位可都是開國親王,都是建國時期打天下的王爺。不僅如此還把胤祥一個兒子封為郡王,雍正駕崩前叮囑乾隆一定要善待胤祥后人,像他跟胤祥一樣把這種關(guān)系維持下去。
總之雍正對胤祥的信任可以說在 歷史 上是罕見的,沒有哪個皇帝能做到如此。而雍正和胤祥卻做到了,反觀雍正對乾隆感情一般般,乾隆繼位之前根本接觸不到權(quán)利核心。而老十三除了皇帝的位置,其他沒有什么事他不能過問的,還是雍正特意要求國家大事全部要讓胤祥知道。大臣們把奏折交給雍正御批的時候,雍正都要問一句王知道嗎?要是大臣回答看過了馬上蓋章,要是十三爺沒看過,他會說先交給王看,或者自己再看一遍。雍正胤祥沒有隔閡,沒有矛盾,信任到無以復(fù)加。這也導(dǎo)致十三爺不僅要管理宗室事物,還要做宰相做的事情,天下所以大事沒有他不做的,所給活活累死了。
老十三也是沒有愧對四哥對自己的信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心為公,為國事操碎了心。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真正做到了權(quán)利與能力相匹配。用“忠、敬、誠、直、勤、慎、廉、明”這八個字形容老十三是最合適不過了。
你看清朝王爺神道碑就可以看出來!
清代順行漢族的輩分關(guān)系,如果誰當皇帝必定有名字重復(fù)字的避諱!雍正名胤禛,其他兄弟胤字輩的全部改為允!
唯獨十三爺!康熙帝時期名胤祥,死后神道碑依舊提名胤祥!其他王爺無一例外全部允字提名!縱觀清史也是空前更是絕后!
所以關(guān)系微妙可想而知!
一句話,十三爺是雍正朝的常務(wù)副皇帝。
雍正和胤祥關(guān)系的融洽,確實是 歷史 級別的。 歷史 上的君臣關(guān)系,很難有雍正和胤祥這么融洽,雍正給予胤祥賞賜無度,對他夸贊無度,還給予了他很高的權(quán)力,對他也無限信任。
說起來,雍正可不是一個相信臣下的君王。他對他的臣下,其實是很不信任的。如年羹堯是他在當皇子的時候最好的朋友,年羹堯的妹妹也是雍正的妃子,而且更為關(guān)鍵的是,在雍正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年羹堯發(fā)揮了關(guān)鍵的作用。正是因為他掌控著陜甘一帶的軍隊,同時也掌控著胤禵的糧草。所以最終,盡管胤禵不服雍正當皇帝,他的手中也掌控著軍政大權(quán),但是他根本就不敢造反,這使得雍正奪皇位非常順利。
另一個和雍正關(guān)系密切的大臣是隆科多。隆科多是年羹堯的舅舅,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把整個京城控制了起來。這使得駐扎在京城里面的那些皇子們,雖然也對雍正繼承皇位很不服,議論紛紛,蠢蠢欲動,但是依然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造反。
在雍正當皇帝之前,胤禵和胤禩等人,是有著嚴密的布防的。胤禵主外,手里還掌握著兵權(quán);胤禩主內(nèi),在京城里面嚴密監(jiān)視著皇帝以及大臣們的一舉一動。他們內(nèi)外結(jié)合,一有風吹草動,就能夠立刻行動。但是由于年羹堯和隆科多的存在,因此,雍正得以順利當上皇帝。
但是雍正當了皇帝以后,這兩個人卻受到了雍正的嚴厲打擊,不得善終。從這里可以看出,雍正對他的成長,確實并不怎么好。
包括另一個對雍正來說至關(guān)重要的大臣岳鐘琪,雍正也是多次打擊他。在雍正晚年的時候,甚至把岳鐘琪抓起來,在監(jiān)獄里面關(guān)了兩年的時間,也不給他定罪,把岳鐘琪嚇得半死。
可見,雍正對臣下確實并不好。
不過,雍正對胤祥卻一直都非常好,自始至終他都沒有打擊過胤祥,自始至終他,他都對胤祥有各種各樣的賞賜。那么為什么雍正對待胤祥,和對待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樣呢?
事實上,雍正對年羹堯、隆科多也不是一開始就打擊他們的。一開始,他對這兩個人還是非常好的。他喊隆科多,喊的都是“隆科多舅舅”。事實上,他和隆科多并沒有多大的血緣關(guān)系,而且他是皇帝,這樣喊隆科多,顯然就是對他極為尊重和喜愛。對年羹堯也一樣,他多次表揚年羹堯,朝中很多人事敏感事情,他都會和年羹堯討論。并且,他還對年羹堯說他想和年羹堯做那種古今最好的君臣關(guān)系。所有這些,都是雍正在剛剛當皇帝時的一系列表現(xiàn)。
雍正之所以是這樣的表現(xiàn),有人可能會說,這是雍正立足未穩(wěn),因此才極力拉攏大臣們。就像他剛上臺時,并沒有打擊胤禩等人,反而給予他高官一樣。
我們不否認雍正對隆科多、年羹堯很好,是拉攏他們的表現(xiàn)。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相信,雍正當初這樣做,是真心要這樣做。他想的是通過做這些事情,表現(xiàn)出他是一個好領(lǐng)導(dǎo),同時也希望大家真心擁戴他。如果大家真心擁戴他,他也愿意做一個對臣下非常仁愛的好皇帝。
但是雍正所做的這一切,在臣下那里沒有得到極好的回應(yīng)。
比如隆科多和年羹堯,他們逐漸就驕傲起來,甚至有些輕視雍正表現(xiàn)出來的那些謙遜。雍正稱隆科多是舅舅,隆科多就說,當年如果不是他控制了京城,雍正就當不了皇帝。雍正把人事關(guān)系拿來和年羹堯討論,年羹堯就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號人物,大肆接受那些想當官人的賄賂,拉攏自己的勢力。這些做法,顯然不是雍正想要看到的,所以雍正才非常生氣,才不斷地敲打他們。
當雍正不斷敲打他們的時候,他們不是非常警惕,反而覺得雍正在過河拆橋。他們心中引起了強烈反彈,因此最終他們和雍正之間的矛盾越鬧越大,雍正不得不痛下殺手,嚴厲打擊他們。
胤祥則完全不是這樣的人。
雍正對胤祥很好,胤祥自始至終,做人非常謹慎。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他從來不會自己去攬功勞,他像雍正一樣,兢兢業(yè)業(yè)干事情,以至于把自己的身體都搞垮了,真的是做到了任勞任怨。雍正給他大量賞賜,但他不領(lǐng)受,他都給雍正退了回去。他表示,自己不敢承受這么大的恩寵。
可以說,胤祥是最明白怎么給雍正當臣子的人。所以,他讓雍正很放心,而雍正也和他的關(guān)系處理得極好。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一直以來,雍正都將他與十三阿哥胤祥之間的關(guān)系視為“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并且對于胤祥是極盡封賞,就連胤祥的后代都得到了雍正的極度善待,這便與人們印象中雍正的“弒兄屠弟”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么, 歷史 上的雍正為何與十三阿哥胤祥之間會建立如此親密的關(guān)系,他們這對君臣兄弟之間的關(guān)系究竟好到了什么程度呢,看完這篇文章之后,您就會明白了。
“九子奪嫡”中,胤祥是雍正最為“鐵桿”的支持者。 其實,雍正與胤祥之間從小便建立起了非常親密的關(guān)系。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時候,他的生母章佳氏便去世了,于是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胤祥被交由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撫養(yǎng)。
只不過,這一時期的烏雅氏將全部的精力都用來撫養(yǎng)自己的另外一個親生兒子,即十四阿哥胤禵,因而對于胤祥的撫養(yǎng)并不傷心。與此同時,由于胤祥的生母章佳氏之前僅僅是沒有得到正式冊封的庶妃,在其去世后才被追封為敏妃,因而胤祥的出身非常的卑微,這就使得他自幼便經(jīng)常遭受到太子胤礽、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等一眾出身較為高貴的皇子的欺凌??梢哉f,胤祥的童年生活非常非常的凄涼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對于胤祥的主動關(guān)心與照顧,讓胤祥倍感溫暖,再加上雍正與胤祥一樣,都有過被其他康熙后妃撫養(yǎng)的經(jīng)歷,于是兩人之間迅速建立了同理心,關(guān)系也就此變得愈發(fā)的親密,以至于胤祥在陪同康熙皇帝離開京城期間,都要與雍正時刻保持著書信往來。
然而,真正讓雍正與胤祥結(jié)下患難之交的情誼,還是在康熙皇帝“一廢皇太子”期間。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為由,第一次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而其他康熙皇子也就此開始為徹底扳倒胤礽,爭奪儲君之位而積極奔走,這其中就包括了胤祥。
由于胤祥自幼便與太子胤礽關(guān)系交惡,所以胤祥的表現(xiàn)是格外的積極,也正是因為如此,胤祥的行為被康熙皇帝所察覺??闪钊烁械揭馔獾氖?,不管康熙皇帝怎樣責問,胤祥都將所有事情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對于他一直幫扶的雍正是只字不提。
就這樣,對于胤祥失望至極的康熙皇帝將胤祥圈禁了起來,而也正是這一年多的圈禁,對胤祥產(chǎn)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一方面,胤祥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并且還患上了嚴重的腿疾,“起白泡,破后成瘡,時流稀膿水”,直至其去世,都沒有好轉(zhuǎn),曾經(jīng)文武雙全的“拼命十三郎”,如今卻成為了半個“殘疾人”,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另一方面,胤祥就此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厭惡,不僅徹底退出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臺,并且直到康熙去世,他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封賞,生活上極為窘迫,以至于需要雍正的接濟才能勉強度日。
只不過,雍正沒有忘記胤祥對于自己的這份“恩情”,在他登基之后,給予了胤祥極高的封賞與極為豐厚回報,算是對于胤祥當年這份“義舉”的感恩與補償。
胤祥明事理,知進退,成為雍正最為倚重的兄弟大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上了皇位。
而就在雍正登基后的第二天,雍正就將胤祥晉封為和碩怡親王,并委以其總理大臣的重任,胤祥也就此成為權(quán)勢、地位僅次于雍正的整個大清王朝的國家“二把手”。不僅如此,雍正還將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追封為敬敏皇貴妃,就連其棺槨也被葬入到景陵地宮之中與康熙皇帝合葬。
雍正的這一系列舉動讓胤祥頗為感動,同時,胤祥也沒有辜負雍正對于他的信任和器重,并且給予了雍正最為堅決有力的支持,甚至可以說雍正皇帝所取得的改革成績,應(yīng)該將其中一半的功勞記在胤祥頭上。
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胤祥明事理、知進退,這樣的精神和品質(zhì),才是真正值得人們?nèi)ニ伎己蛯W習的。
關(guān)于這一點,在兩件事情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第一件事情,便是胤祥多次拒受雍正的封賞。
雍正在冊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的時候,希望按照他當年被康熙皇帝晉封為和碩雍親王時的標準,賞賜給胤祥二十三萬兩白銀,結(jié)果胤祥以不敢與雍正等同受賞為由予以了拒絕,最終在雍正的堅持下,胤祥只要求得到十三萬兩的賞賜。
之后,雍正準備將原來歸屬與自己的統(tǒng)領(lǐng)的鑲白旗滿洲第三參領(lǐng)下的全部人口和財產(chǎn)賞賜給胤祥,結(jié)果同樣遭到了胤祥的拒絕,于是雍正只得給他添置親軍與侍衛(wèi)數(shù)量,以示恩寵。
再后來,雍正希望再賞賜給胤祥家族額外的一個郡王爵位,讓其人選一子來襲承,當然,雍正如此恩賞再一次毫無意外的遭到了胤祥的拒絕。
第二件事情,便是著名的“吞土受陵”事件了。
雍正將為自己陵寢選址的工作交給了胤祥。起初,胤祥在清東陵地區(qū)的九鳳朝陽山下為雍正找到了一片上吉土壤,雍正予以了同意并且已經(jīng)將大量的建筑材料運到了當?shù)?,但是在修建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此處為砂石土壤,并不適合修建陵寢,于是雍正在與胤祥商議后,決定另找一塊吉壤。
于是,胤祥在經(jīng)過了新一輪的挑選后,在河北易縣的永寧山下,為雍正找到了陵寢新址,并稱此地為:
雍正對此是非常滿意,并且還專門在自己的陵區(qū)旁給胤祥劃撥了一塊中吉土壤,希望他們這對君臣能夠在百年之后繼續(xù)相互陪伴,誰料想,如此恩典依然遭到了胤祥的拒絕。
最終,胤祥在河北淶水縣的云溪水峪地區(qū)挑選了一塊地方作為自己的陵寢所在地,又命人前去該地取回一捧泥土,并且直接吞了下去,意思就是告訴雍正,自己已經(jīng)同他選擇的土地融為了一體,希望雍正能夠成全。雍正在得知此事后非常的感動,同時也就此同意了胤祥的請求。
從上述的兩件事情上我們不難看出,胤祥能夠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并且做到了謙遜低調(diào)、沉穩(wěn)內(nèi)斂,這樣的舉動不僅使得雍正對其極度的放心,更是能夠讓他與他的家族在紛繁復(fù)雜的朝局中得以充分的保全。
正如胤祥在“吞土受陵”后所說的那句 “臣心安,子孫蒙福 ”,這或許就是胤祥一生最大的愿望了。
胤祥去世,雍正給予了其極高的身后殊榮。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胤祥因病去世,終年只有四十四歲,雍正對此是悲痛欲絕,為此他專門下旨罷朝三日,并且親自前往胤祥的府上進行吊唁。
雍正遵照胤祥的遺愿,將其安葬在了淶水地區(qū),并為其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積數(shù)倍于親王陵寢規(guī)格的龐大陵園,還將在雍正四年(1726年)由他親書贈予胤祥的“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謚前,之后更是不顧勞頓來到此處,親自主持了胤祥的安葬儀式。
而除了給胤祥修建了一座超規(guī)格的陵寢外,雍正還給予了胤祥極高的身后殊榮。
首先,雍正為胤祥上謚號為“賢”,賜予其配享太廟的殊榮,同時還將其名字由“允祥”重新改回了“胤祥”,使其不用避諱。
其次,雍正安排胤祥第五子弘曉襲承了和碩怡親王的爵位,并就此確定了胤祥家族后世子孫可享受“隔代不降爵”的“鐵帽子王”待遇。
再次,胤祥之前拒絕掉的額外郡王爵位,雍正還是予以了“兌現(xiàn)”,并將胤祥的第四子弘晈封為寧郡王。
縱觀整個清朝時期,胤祥所享受到的身后殊榮,可謂是絕無僅有的,而這些也都是胤祥用他對雍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換回來的。
綜上所述,雍正與胤祥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熬抛訆Z嫡”中,他們是最為親密的戰(zhàn)友和伙伴,而胤祥也是雍正最為堅定的擁護者與支持者,甚至為了保全雍正不惜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雍正登基之后,他們是“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胤祥竭盡所能地輔佐雍正,而雍正也對胤祥及其整個家族予以了厚待。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兩人之間如此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不是一方刻意為之能夠?qū)崿F(xiàn)的,而是兩個人共同努力、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結(jié)果。
而這也正如雍正在評價胤祥時所說的那樣:
若論帝王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爺胤祥之間的兄弟之情最真摯,也最深厚了!“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賢弟克盡恭兄之道,朕兄深篤友弟之情。天倫至樂,宛如昨日事也!”
十三爺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生母是章佳氏,生他的時候僅是一名宮女。胤祥小時候就很聰明,康熙皇帝非常喜歡他。從12歲開始,康熙每次出巡都帶著胤祥,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失寵。
與《雍正王朝》中的形象不同, 歷史 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論武功,胤祥精于騎射,百發(fā)百中。有一次跟著康熙皇帝去打獵,樹林里突然躥出來一只猛虎,十三阿哥胤祥表現(xiàn)得非常鎮(zhèn)定,手里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就向這只猛虎刺去。論文采,胤祥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都很拿手。有一次康熙南巡,在行宮里邀請眾大臣欣賞胤禛和胤祥的書法,大臣們“無不歡躍欽服”,雖有阿諛奉承之嫌,但仍可看出胤祥的書法在康熙眼中還是拿得出手的。
從康熙四十七年開始,胤祥就突然不得寵了,或許是受到廢太子事件的影響。在《雍正王朝》里,胤祥被康熙圈禁了十年,原因是出于保護這個十三兒,以免讓他卷入九子奪嫡的漩渦之中。但是在真實的 歷史 上,胤祥到底有沒有被圈禁還存在爭議,就算是被圈禁了,也是很短暫的一段時間。不過,從這一年開始,胤祥失寵倒是真的。廢太子胤礽被復(fù)立之后,康熙給成年阿哥們封賞爵位,唯獨十三阿哥胤祥沒有被封爵,直到康熙去世,胤祥還是一個沒有爵位的閑散阿哥。
雍正即位后,胤祥才真正得到重用。雍正一朝,胤祥負責處理了康熙和孝恭仁皇后的喪事,管理內(nèi)務(wù)府,負責西北用兵的后勤供給,統(tǒng)領(lǐng)圓明園八旗禁衛(wèi)軍,負責審理重大案件,負責治理水患,負責勘察建造皇帝的陵寢,負責外國傳教士事務(wù),負責營田水利??梢哉f,家事國事天下事,十三爺胤祥都替雍正操勞著,并且處理得非常得體,雍正很滿意。有人說,雍正一朝,十三爺胤祥是名副其實的“常務(wù)副皇帝”。
但是十三爺胤祥身體不好,從康熙年間就患有一種叫做鶴膝風的病,到了雍正年間病情加重,又因為日夜操勞國事,所以胤祥在雍正八年就英年早逝了,年僅四十四歲。
棠棣情深 雍正常稱自己的十三弟為“柱石賢弟”。盡管二人在朝堂上更多的是政治盟友關(guān)系,但是二人是因為兄弟和睦才結(jié)為政治盟友,又因合作融洽使得兄弟之情更深,這兩種因素其實是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的,最終形成了中國 歷史 上罕見的“棠棣情深”。
雍正即位的第一天,就封自己的十三弟為和碩怡親王。一朝之間,從一個沒有爵位的邊緣皇子到晉封為最高等級的親王爵位,十三爺胤祥也是獨一份了,可見雍正對十三弟的感情之深。
同時,雍正下令將原來歸自己管理的佐領(lǐng)人丁統(tǒng)統(tǒng)劃到十三爺名下,在親王定額之上再增加十七名護衛(wèi),在怡親王儀仗中額外增加豹尾槍、長桿刀,用以突出十三爺胤祥的皇恩殊隆。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下令在親王的爵位之外,再給十三爺加封一個郡王爵位,讓他從自己的兒子當中任選一名授封該爵位。
十三爺胤祥為雍正選了一塊“上吉之壤”的陵址,雍正認為這是十三弟的功勞,所以就在自己的“上吉之壤”旁邊選了一塊“中吉之壤”賜給他,后被十三爺胤祥堅決推辭掉。
十三爺胤祥去世后留下遺囑,遺言自己的陵墓要從簡不要奢華,雍正帝沒有遵從,反而給十三弟建造了一個親王當中最大、最奢華的陵墓,占地四十萬平方米,陵園里修建了三十多座建筑。
胤祥死后,雍正帝特意將十三爺?shù)拿謴脑氏楦幕亓素废?,這在清朝 歷史 上是獨一份。
雍正和十三爺?shù)年P(guān)系有多好、感情有多深,用雍正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咸謂圣王賢臣之相遇數(shù)千百載而一見,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間得之!”后世常用“棠棣情深”來形容兩人的兄弟情深。
是親兄弟,但是關(guān)系不親。
四皇子胤禛(后來的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都是德妃烏雅氏,最親的兄弟。按說兩人較其他皇子應(yīng)該關(guān)系更親厚些,然而這兩兄弟卻并非如此。
康熙十七年,烏雅氏生下了四皇子胤禛。由于位分低微,再加上康熙最寵愛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正經(jīng)受喪子之痛,康熙便將胤禛交給佟佳氏撫養(yǎng),以慰其心。
康熙二十七年,被封為德妃的烏雅氏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禵,這個孩子自幼便由烏雅氏親自撫養(yǎng)。
在胤禵2歲時,11歲的胤禛由于佟佳氏病逝,回到了烏雅氏的身邊。他看到胤禵倍受烏雅氏寵愛,心里很不是滋味。因此對烏雅氏和胤禵感情非常淡薄,這就注定他和胤禵之間關(guān)系冷淡。
在“九子奪嫡”中,胤禵先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八皇子胤禩一邊,公然為胤禩出頭。比如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后,康熙曾當著眾皇子的面,怒斥胤禩,說他蓄謀大位,有謀害太子之心。胤禵便不管不顧站出來為胤禩做保,這種強做出頭鳥的行為,換來康熙狠狠的責罰。
此后,胤禩被圈禁時,胤禵再次攜毒藥表示要同死。又攜帶鐐銬,要與之隨行。他的這些行為,自然被心胸狹窄的胤禛牢記在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