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頋h光武帝劉秀一代明君為什么不出名?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延續(xù)了劉邦的漢帝國,而且他的一生近乎完美,幾乎沒有黑料,而且還專一,一輩子就惦記著原配陰麗華,46歲還不忘把她扶為皇后。就是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帝,但是好像關于他的話題很少,反而像曹操、袁崇煥、魏忠賢這些人的話題可謂從古至今,經久不衰。
那么為什么劉秀這么完美的一個皇帝,關注度卻不高呢?其實簡單來說,為什么劉秀的名氣比他們稍小,原因非常簡單:皇帝就跟明星一樣,會炒作才有知名度,劉秀身上的娛樂信息(黑料)太少,大家找不到話題,自然知名度就不高,畢竟一個人有爭議,有話題才能保持超高的關注度,如三國那群人的故事(說爛了,說透了,但大家就是喜歡討論)。
秦始皇為什么名氣大?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他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貨幣和文字,使大一統(tǒng)的觀念得以形成至今,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思想。并且,秦朝是二世而亡,他的暴虐(比如焚書坑儒)導致他身上的黑點也是滿滿的。
僅憑這幾點,秦始皇的名氣就可以完爆性格太低調(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悶騷),行事太缺乏話題性的光武帝劉秀。
漢高帝劉邦為什么名氣大?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開啟了草根也能逆襲當皇帝的先河。并且他跟項羽的雙龍斗也是十分精彩,連項羽都給他做了背景墻。另外他的行事作風足夠的無賴,讓討厭他的人也能找到黑點黑他。
相比之下,劉秀跟他九世祖相比,就差了點境界了。雖然劉秀也算是草根皇帝,但劉秀只是第二位草根開國皇帝。常言道,大家只記得第一名,誰記得第二名?并且,劉秀身上的黑點太少了,黑他的人也找不出什么黑點黑他。唯一可黑的,可能就是他休了原配郭皇后,可是他跟陰麗華也是真愛。連做負心漢都當得這么有“品味”,實在是讓人提不起黑他的興趣。
漢武帝為什么名氣大?因為他能搞事情,即便不提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以及逼死三任媳婦那幾檔子爛事,就單憑他反擊匈奴,開疆擴土,搞了無數大新聞,讓后世青年只要想起他就能聯(lián)想到“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讓人熱血澎湃,他的名氣也不會低到哪去。
相比之下,劉秀就差了點意思。其實,歷史給過劉秀機會。比如建武二十七年,將領們請求趁匈奴分裂、遭遇天災人禍之際,派兵遠征北匈奴。可是劉秀卻給將領們講了一堆以德服人的大道理,斷然拒絕了將領們的請求。
并且劉秀還教育太子劉莊,讓他不要擅動兵戈。雖然我們知道,劉秀這種克制對老百姓是好事,但是歷史書是“記大事”的,就拿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來說,書中只記載歷朝歷代的政治和軍事。劉秀不動兵戈,缺少對外的軍功,這就只能讓他失去了提高歷史知名度的機會。
曹操、劉備為什么名氣大?即便排除《三國演義》的加持,他們斗到死的冤家史,也能讓后世記住他們的名字。相比之下,劉秀又差了點意思。他的軍事能力太“碉堡”了,28歲起兵,30歲登基,41歲統(tǒng)一全國。他崛起的速度之快,以及他對敵對勢力的橫掃,讓人實在記不住他到底干了什么。
舉個不恰當例子說,如果說劉邦VS項羽,劉備VS曹操相當于是巴西隊VS德國隊級別的爆點對決。那么劉秀橫掃劉玄、王郎、劉盆子、劉永、彭寵、張步、公孫述等人,大概就相當于巴西橫掃中國隊,太沒懸念了,以至于沒多少人關注劉秀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
額外打個岔,輔佐劉邦、劉徹、曹操、劉備、李世民等人的文臣武將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提到韓信、蕭何、衛(wèi)青、霍去病、諸葛亮、司馬懿、魏征這些人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詳。相比之下,劉秀的文臣武將有幾個人能記得?
所以說,其實不單單是劉秀的名氣被秦皇漢武壓了一頭,整個東漢的開國功臣的名氣也被壓了一頭。(就連一向奇思妙想的明清小說家都懶得給東漢開國功臣們編故事)
最后再說說明太祖和康雍乾。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么有名?別的都不提,就單說他殺功臣這事,他的名氣也不會低。相比之下,劉秀就太老實了,居然一個功臣也沒有殺過。東漢“云臺二十八將”除了戰(zhàn)死的之外,都得以善終。另外,劉秀的兒子們也“不爭氣”,沒給老爸增加點知名度。
朱棣掀了朱允炆,這在歷史上是爆點新聞,被后世史家編了無數花邊歷史故事,而且還是反復編,把朱元璋、朱棣、朱允炆這爺孫三代的名氣都炒上去了。而劉秀的兒子們,卻好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一樣,不僅不爭,而且還主動讓出皇位。(劉秀長子劉強主動把太子之位讓給后來的漢明帝劉莊)
說句三觀不正的話,明星打人才叫新聞,明星之間相互謙讓,這算什么新聞?
還有康雍乾為什么有名?康熙在位61年,乾隆活了89歲,一個在位最長,一個活的時間最長,這就是“爆點”。另外乾隆還是中國小吃屆的“代言人”,從北京到杭州,沿途一路上的小吃幾乎都被乾隆贊譽過“好吃”。老百姓這么捧他,名氣想低也很難吶。(給人一種乾隆吃遍大江南北,什么覺得好吃,就差吃屎了的感覺)
至于雍正,即便不提他的改革和黑歷史,就憑一個“九子奪嫡”和繼位謎團,也能讓他成為后世反復討論的熱點。相比之下,劉秀差了點意思。他不好色,也不愛到處游山玩水,沒有在各地景點提上自己光武帝的大名??傊?,他是一個讓人連黑他都提不起興趣的人。
總的來說,劉秀是一位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的好皇帝。他不大興土木,不窮兵黷武,不搞緋聞,不貪名不貪利,只是一心一意搞建設每天孜孜不倦地處理繁瑣的政務。他最大的業(yè)余愛好不是游山玩水,娶一堆三宮六院讓老娘們搞宮斗,而是與文武大臣一起研究儒學經典,讓媳婦兒子懂謙讓之禮。這樣的皇帝,中國歷史上罕見,但同時,這樣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也注定是要默默無名的。
另外,劉秀的知名度略低,還跟他的政治作為不夠,以致整個東漢王朝黯淡無光,也有一定的關系。東漢的政治制度繼承西漢,并沒有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這就讓人感覺東漢的歷史死氣沉沉,很是乏味,不像是一個新的王朝,而像是西漢歷史的延伸。而后來的漢末三國名氣之所以大,從某種意義上,是因為漢末的政治格局打破了東漢中前期的那種死氣沉沉,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1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