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硪沙牡纳浇榻B!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01、來自金國的契丹貴族
耶律楚材是契丹人,耶律氏乃是遼國皇族,按照族譜,耶律楚材乃是大名鼎鼎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到他父親耶律履這一輩,他的家族已經(jīng)為金國女真人所收納,耶律履被金世宗完顏雍拜為尚書右丞,身居相位,可謂地位顯赫。
耶律楚材誕生之時,耶律履已年近花甲,老來得子,自然令耶律履喜出望外。在這個兒子身上,耶律履傾注了全部的愛與精力。
耶律履特意請來一個算命先生,為自己的愛子占卜前程命運,這一占卜,算出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楚材雖是千里之才,但終為異國所用。
這要放在別的家庭里,主人必定要不高興了,可耶律履不是,他自己本來就是契丹人為女真人所用,因此得知兒子當為異國所用時,耶律履反而十分高興。
也許,為誰所用并不重要,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更重要的是人盡其用。
耶律履深知這個道理,他特意從《左傳》“楚材晉用”的典故中取字,為兒子取名楚材,字晉卿。
誰知,算命先生竟一語成讖,耶律楚材后來果真在蒙元帝國中身居高位。
好景不長,楚材三歲時,父親去世,家庭情況一下子變得窘迫了起來。好在楚材的母親楊夫人是一位頗有主見的女性,她帶著楚材離開了車水馬龍的都城,回到了老家義州(今遼寧錦州)。
楊夫人不但頗有見地,而且出身于書香門第,知書達理,聰慧異常,她在醫(yī)巫閭山上修了兩間小屋,敦促兒子刻苦學習,教之禮儀。
母親的悉心指導加之耶律楚材的過人天賦,短短幾年時間,耶律楚材在學問上便大有長進,不但對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jīng)、詩詞歌賦了若指掌,而且對于天文歷法、地理歷史、醫(yī)學占卜、釋老學說甚至是數(shù)學都有較為深入的學習。
這段在母親身邊學習的日子,為日后楚材的赫赫功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而優(yōu)則仕,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必然法則,也是耶律楚材這樣的有志青年的不二法門。
按照金制,宰相的兒子可以免試直接出任省掾(中樞各省佐治官員),但是,好強的楚材沒有接受這份父親的余蔭,他選擇參加考試,金章宗對于這位青年的才華也是早有耳聞,親自考問了包括楚材在內的17名考生疑難事件的處理方法,唯獨楚材的回答最合皇上的心意。
于是,耶律楚材名正言順的被任命為省掾,由于業(yè)績出色,不久之后又被提拔為開州同知(通判)。
然而,此時的金國局勢已是雨中浮萍,朝不保夕,面對蒙古人的步步緊逼,金宣宗迫于無奈將都城遷往汴京,耶律楚材和丞相完顏承暉一起留守中都燕京。
完顏承暉氣節(jié)可嘉,但終因指揮不當加之叛徒出賣,燕京城破,完顏承暉死節(jié)。
城破之后,耶律楚材無路可走,遂進入報恩寺拜在萬松老人門下學習佛法。在這期間,他自名湛然居士,對佛法有了深入的了解與體會,耶律楚材的文集《湛然居士集》正是由此而來。
02、得遇伯樂,初露才華
成吉思汗早就聽說過耶律楚材的才名,一入城便將他召來,看到耶律楚材身長八尺,美髯宏聲,成吉思汗對他甚是喜愛,一心想將他納入麾下。
成吉思汗勸說楚材加入自己反金的戰(zhàn)爭,以圖恢復遼國,楚材卻以君恩為重,不愿投降。
成吉思汗聞言,大為敬重楚材為人,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并為之取蒙古名“吾圖撒合里”,意為長胡子。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材的親切恩寵可見一斑。
不久之后,感念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耶律楚材加入了蒙古軍中,被任命為輔臣,伴于成吉思汗左右。
1219年6月,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耶律楚材隨行。出征之前大軍祭旗,忽然之間烏云密布,下起了鵝毛大雪。
六月飛雪可是不祥之兆,成吉思汗詢問耶律楚材這一異象的預示,耶律楚材解釋這是玄冥之氣助蒙古軍隊破敵的好兆頭,士兵們的騷動由此平息。
到了第二天冬天,居然出現(xiàn)了電閃雷鳴的天氣,耶律楚材解釋這是花拉子模國君即將去世,不久之后果然應驗。
除此之外,他還針對彗星的出現(xiàn)準確的預言了金宣宗的去世。
耶律楚材在蒙古軍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很多人不服氣。一次,西夏的弓匠常八斤就責難耶律楚材道:“如今正是用兵的時候,像耶律這樣的書生到底有什么用呢?”
耶律楚材淡淡的回答道:“治弓尚須用弓匠,為天下者豈可不用治天下匠耶?”
聽說耶律楚材的回答之后,成吉思汗對他越發(fā)的尊重與喜愛,對自己的接班人窩闊臺說:“此人天賜我家,以后軍國庶政,可悉委之。”
耶律楚材不但在玄學占卜領域負有盛名,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fā)現(xiàn)時差存在的人。
按照歷法推算,當成吉思汗西征至尋思干城(烏茲別克斯坦)時,當?shù)貞撚性率车某霈F(xiàn),可當時卻并無月食。詭異的天象讓成吉思汗大為詫異,他找來耶律楚材研究這個現(xiàn)象。
不久之后,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匯報說,這是由于中都和尋思干的時間不同所造成的的。他把這個現(xiàn)象稱為“里差”,并推算出尋思干和中都的時間大約相差3個小時,與今天的科學測量相差甚微。
為此,耶律楚材還創(chuàng)作了一本《西征庚午元歷》,用作西域地區(qū)的歷法。
03、蒙元帝國的良知,文明的守護者
耶律楚材潛心向佛,佛教五戒,殺、盜、淫、妄、酒,耶律楚材自然熟記于心。目睹蒙古軍隊每奪一城都要進行殘忍的屠城與搶掠,耶律楚材內心十分痛苦,他決心找一個勸說成吉思汗減少殺戮的機會。
不久之后,東印度的鐵門關附近出現(xiàn)一只鹿身馬尾能說人話的綠色怪獸,怪獸對兵士們說:“汝主宜早還”。
成吉思汗聞聽之后十分詫異,向耶律楚材詢問此事,耶律楚材乘機向成吉思汗諫言說,這只怪獸是角端,好生惡殺,軍隊應該聽從它的勸說,早日班師,免生禍患。
成吉思汗深以為然,當天便下令退軍。
蒙古軍隊在征服各國時,給當?shù)氐娜嗣窈臀幕瘞砹司薮蟮膿p失,所到之處狼煙四起,血流成河,而耶律楚材每至一處,收集文物典籍,勸諫大汗好生止殺,為保全世界文明和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曾經(jīng)有人向成吉思汗進言:漢人軟弱無能,對作戰(zhàn)毫無幫助,不如殺光漢人,將他們的土地改做草場用來放牧,為軍隊供應糧草。
耶律楚材聞言堅決反對,他主張在漢地收集物資,錢糧以充軍用。成吉思汗答應讓他試行收稅,不久之后,耶律楚材便收集到五十萬兩白銀、八萬匹布帛、四十萬石粟米,成吉思汗高興的稱贊道:“南國之臣,復有如卿者乎?”
耶律楚材回答道:“在彼者皆賢于臣,臣不才,故留燕,為陛下用?!?/p>
成吉思汗十分欣賞耶律楚材的溫潤謙遜,當天便拜他為中書令。
蒙古軍攻克金都汴梁時,有人建議屠城,是耶律楚材據(jù)理力爭,才使得全城百姓幸免于難。
在蒙古滅金國、吐蕃、大理和征伐南宋時,許多名士如元好問、趙復、竇默、王磐等人都被耶律楚材保護并起用,這對于北方學風的興盛有很大的影響。
04、治世之能臣
成吉思汗死后,指定三子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而二子察合臺、四子拖雷卻遲遲不肯召開選舉新可汗的庫里爾臺大會。
按照蒙古舊制,此時由幼子拖雷監(jiān)國。拖雷在監(jiān)國的位置上已經(jīng)待了兩年,卻依舊沒有要讓位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耶律楚材挺身而出,在各方勢力之間周轉斡旋,使得庫里爾臺大會順利召開,蒙古諸王心悅誠服的選舉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這就是元太宗。
成吉思汗畢竟是一介武夫,只是把耶律楚材當做行軍打仗的隨身智囊,并不對他委以重任。而窩闊臺卻充分認識到了耶律楚材治國理政的才能,耶律楚材從此才真正得到大展宏圖的機會。
當時統(tǒng)治燕京的地方官叫做石莫鮮得補,是蒙古初年名臣石莫鮮安的兒子,也是契丹人。他仗著自己家族的勢力在燕京為非作歹魚肉百姓,致使治安混亂,盜賊居然猖狂到在白天進入百姓家中殺人搶劫的地步。
耶律楚材聞聽之后,開始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所謂的盜賊盡是權臣顯貴之子,遂將他們一一緝拿歸案,當眾將16名賊寇正法,燕京百姓對此感恩涕零,燕京從此風平浪靜、秩序井然。
耶律楚材給窩闊臺上了一道奏折,詳細論述了對百姓的撫慰、軍隊的管理、賦稅的征收等等一系列問題,并特別指出了當時官場上盛行的互相送禮的風氣應該加以制止。
窩闊臺認為這是官員的私下行為,無須干預。在當權者的眼中,貪污與否其實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重要的是在政治斗爭中能夠正確站隊。
耶律楚材卻不認同,堅持要求窩闊臺禁止這一行為。窩闊臺只能無奈道:“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此外,耶律楚材也開啟了蒙古科舉考試的先河,在他的籌措與建議下,朝廷于1238年召開了一次考試,選取了4000多名儒生入士,這之中有不少人成為了輔佐忽必烈的名臣。
中國的讀書人就是這樣,只要能給他一條上升的通道,他便會踏踏實實的為君主賣命,可惜后來的蒙古統(tǒng)治者并不具備耶律楚材和窩闊臺的眼光,使得漢人儒生與統(tǒng)治階級離心離德,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耶律楚材的厲行改革和剛正不阿,得罪了許多的權貴。
耶律楚材在燕京處決了16人之后,石莫鮮得補內心十分不平,心中燃起了針對耶律的熊熊怒火,他暗中派使者向窩闊臺進讒言,說耶律楚材任用私人,心懷二心,意圖謀逆。
石莫的算盤打得好:就算窩闊臺不信這些胡言亂語,但心里多少也會起一些猜疑,疏遠耶律楚材。
然而,窩闊臺聞聽了使者的讒言之后勃然大怒,派人嚴查幕后主使,痛罵了石莫一番。
不久之后,有人狀告石莫的不法行為,窩闊臺特意將此事交由耶律楚材處理,耶律楚材卻以國家將要南伐為由,勸窩闊臺從輕發(fā)落。窩闊臺大悅,稱贊道:“楚材不較私仇,真寬厚長者也!”
又有一次,一個蒙古貴族向窩闊臺誣告耶律楚材違制,一向對耶律楚材信任有加的窩闊臺突然大怒,聽信讒言將耶律楚材打入了大牢之中。
但沒過多久,窩闊臺氣消之后感到十分懊悔,連忙把耶律楚材從獄中釋放出來。耶律楚材此時卻堅決不肯解縛,據(jù)理力爭,堅持要讓窩闊臺對將自己打入大牢的行為做一個說法。
一旁的大臣聽后大驚失色,擔心耶律此舉會再次激怒窩闊臺。然而窩闊臺畢竟是一代賢君,加之自己確實理虧,連忙對耶律楚材解釋道:“朕雖為帝,寧無過舉耶?”并說了很多安慰的話。
窩闊臺此舉給了雙方一個緩和的余地,君臣關系和好如初。
耶律楚材之于窩闊臺,猶如管仲之于齊桓公,孔明之于劉備,魏征之于李世民,主明臣直,如魚得水,是賢君良臣的楷模之一。
一次,朝鮮的使臣來朝見窩闊臺,窩闊臺指著耶律楚材問:“汝國有如此人乎?”使臣連忙否認,窩闊臺笑著說:“朕亦度必無此人!”
在耶律楚材的輔佐之下,蒙古從一個落后野蠻的部落,逐漸轉變?yōu)槲拿鏖_化的國家,開啟了蒙古族漢化的先河。耶律楚材制定的許多的法令,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都成為后來蒙古帝國頒布政策和改革的基礎。
窩闊臺曾經(jīng)感慨的對耶律楚材說:“非卿,則中原無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p>
05、憂憤而卒
寶馬遇伯樂,賢臣事明君,窩闊臺與耶律楚材之間相得益彰,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終有壽盡之時。
窩闊臺死后,皇后乃馬真氏執(zhí)政。一些不滿耶律楚材的小人便又向乃馬真后進讒言,說耶律楚材貪污了大筆錢財寶物。乃馬真后派人調查,發(fā)現(xiàn)楚材家中只有許多的古琴和書畫以及上千冊古籍,舍此之外再無其他。
當時,乃馬真后特別寵愛一個叫做奧都來合曼的回回,乃馬真后甚至將空白的蓋好印章的詔書交予奧都來合曼,讓他自由發(fā)布政令。為了確保詔書有效,乃馬真后下令中書省負責編寫詔令的官員按照奧都來合曼的要求填寫,如果拒絕,就直接砍掉官員的雙手,中書省內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耶律楚材聽說之后,便去勸諫乃馬真后,說:“國之典故,先帝悉委于臣,與令史何干?事若合理,自當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況截手乎?”
乃馬真此時已經(jīng)開始不高興了,而耶律楚材接著大聲哭訴:“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余年,皇后豈能無罪殺老臣乎!”
乃馬真后雖然十分生氣,但耶律楚材畢竟是兩朝元勛,乃馬真也不敢將他如何。
可惜耶律楚材畢竟春秋已高,回家之后便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一代名臣耶律楚材含怨而終,終年55歲。
耶律楚材去世的消息傳出,傾國悲哀,許多蒙古人都痛哭,如同失去自己的親人。漢族的士大夫更是流著眼淚憑吊這位功勛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大蒙古國數(shù)日內不聞樂聲。
正如其同時代人暮之謙在《中書耶律公挽詞》中所言:“忽報臺星折,仍結薤露新,斯民感天極,灑淚叫蒼旻?!?/p>
耶律楚材的墓地正在如今的頤和園內,長眠于燕京故土。
耶律楚材雖然是契丹人,但他一直以來都不會說契丹語,而只識漢語,縱觀其一生,從出仕的那一刻起,耶律楚材便心懷百姓與社稷,為蒙古的興亡鞠躬盡瘁,也為保護被占領區(qū)的無辜百姓和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做出了不世出的貢獻。
“兩朝開濟老臣心”,偉哉!耶律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1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