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姚廣孝為何被稱“黑袍妖僧”?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姚廣孝被稱為“黑袍妖僧”,他對朱棣的成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當(dāng)初朱棣造反就是他的主意。朱棣成功以后,他被稱為“黑衣宰相”,不過“黑袍妖僧”是泛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派生的一個歷史名詞,無可考證其出處。但不容置疑,它是在“黑衣宰相”的基礎(chǔ)上改編而來。
“黑袍妖僧”和“黑衣宰相”的關(guān)聯(lián)
據(jù)歷史記載,朱棣奪權(quán)成功以后,姚廣孝居功至偉。朱棣特許姚廣孝蓄發(fā)還俗,此外又賜給他大量的府邸和宮女。但都被姚廣孝拒絕,他只有每次上朝的時候才會穿上朝服,等散朝回到家里以后,姚廣孝便會換上僧衣。
而這個僧衣就是“黑衣宰相”這個外號的出處。
命蓄發(fā),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明史·姚廣孝傳》
緇,《說文解字》解釋為:緇,帛黑色也。
《詩·鄭風(fēng)·緇衣》中有詩句: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睹姽视?xùn)傳》注解為:緇,黑也,卿士聽朝之正服也。
所以緇衣的解釋具體有三種:
黑色帛布衣服;
黑色的朝服;
黑色的僧衣;
此外還被引申為僧人,出現(xiàn)這些詞余,如:緇錫(僧人);緇子(和尚);緇林(僧界,僧眾);緇徒(僧侶)
如在《西湖二集·黨阇黎一念錯投胎》中就有類似的描寫說:
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發(fā)披緇,便是釋牟尼佛。
綜上所述,正因為姚廣孝喜歡穿青黑色的僧衣,所以被稱之為“黑衣宰相”,而“黑袍妖僧”則似乎是現(xiàn)代社會派生的一個詞語,姚廣孝在封建時代地位很高,配享明朝太廟,自然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帶有歧視性的稱呼出現(xiàn)。
不管如何,姚廣孝如何能夠被稱之為“黑袍妖僧”呢?
不拘世俗的行為和思想
“妖”并不是說姚廣孝是個妖怪,更像是說姚廣孝不愛按常理出牌,譬如我們常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又或者說一個人穿衣打扮,行為舉止“妖里妖氣”,多用來指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不符合主流價值和規(guī)則。
姚廣孝是一個“全才式”的人物,精通三教理論(釋儒道),雖是個僧人,但是卻拜道士為老師,學(xué)習(xí)陰陽之術(shù)。
年十四,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應(yīng)真,得其陰陽術(shù)數(shù)之學(xué)——《明史·姚廣孝傳》
除了精通道家知識理論,此外他還精通儒家智慧,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下詔讓精通儒術(shù)的僧人到禮部應(yīng)試,但并沒有取得很大成就,僅僅獲得一件僧衣。(PS:這可能和后來姚廣孝一直穿著僧衣有關(guān))
洪武中,詔通儒書僧試禮部。不受官,賜僧服還——《明史·姚廣孝傳》
但精通三教學(xué)識并不能夠說明姚廣孝“妖”,其具體表現(xiàn)主要還是集中在言行舉止中。
例子
姚廣孝后來成為朱棣的幕僚,建文帝實施削藩以后,當(dāng)時朱棣反叛的決心并不是十分堅定,搖擺不定,在姚廣孝的勸說下才堅定了反抗的決心。
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論民心。”
姚廣孝的舉動是很反常的,他精通儒術(shù),自然知道作為臣子應(yīng)當(dāng)“忠君愛國”,維持“君臣倫理”,但是他偏偏要勸朱棣起來反對建文帝,還說自己“只知道天意,不知道民心”。
此是一怪。
例子
朱棣決心造反以后,臨行前在北平誓師,但突然一陣狂風(fēng)暴雨,將王府的瓦片吹落在地。這讓朱棣十分驚恐,認為是不祥之兆,姚廣孝又站出來勸說朱棣這是吉兆,瓦片掉落,寓意將改朝換代。
適大風(fēng)雨至,檐瓦墮地,成祖色變。道衍曰:“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fēng)雨。瓦墮,將易黃也?!?/p>
姚廣孝早年跟隨道家學(xué)習(xí)陰陽之術(shù),對于這些風(fēng)水卦象必然是了解的,但是他并沒有約束于鬼神之說,反而巧妙地破解了朱棣心中的疑慮。
可見姚廣孝是一個“身在青山,心在紅塵”的人,雖然是個僧人,但并沒有像其它僧人一樣恪守清規(guī)戒律,誦經(jīng)吃齋。雖精通儒術(shù),但又不沿用儒家思想,反而力勸朱棣起兵,及至朱棣獲得成功后,他又不羨繁華富貴,將朱棣賜給他的大量錢財都分給自己的老鄉(xiāng)宗族。
明明是個和尚,卻還有一個養(yǎng)子,凡此種種,都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妖人”、奇人、怪人。
根據(jù)史書記載,姚廣孝,是今天的江蘇蘇州人,在明朝時期是有名的政治家、佛學(xué)家,文學(xué)家,他也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xué)術(shù)領(lǐng)袖都有不錯的關(guān)系。
姚廣孝的特別之處也可以說是他的可怕之處,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幕后煽動別人去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以說是非??膳铝恕2⑶疫_成目的也不要錢財,而是繼續(xù)做和尚,十分奇怪。
一、姚廣孝的事跡主要是和朱棣發(fā)生的。
姚廣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民間有他各種神乎其神的傳說,被稱為”妖僧“。
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選高僧,讓這些高僧跟著諸王,誦經(jīng)為馬皇后祈福。當(dāng)時,道衍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與燕王朱棣相識,并且與燕王朱棣交談十分開心,便要求隨朱棣前往北平。等到姚廣孝到北平后,就任慶壽寺住持,地位非常特殊,經(jīng)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商談各種事宜。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繼位,開始實行削藩之策,妖僧此時就勸說讓朱棣起兵,他說:“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焙髞碇扉ο露Q心,開始進行準(zhǔn)備。在靖難之役中,為朱棣出謀劃策,比如在張玉戰(zhàn)死之后本來朱棣想停頓修整的,在姚廣孝的極力勸諫下,繼續(xù)進軍,擊敗盛庸所駐守的”鐵城“,攻破西水寨。在這后來,姚廣孝又對朱棣建議不要再去攻打城池,直接去攻打兵力薄弱的京師。朱棣采納他的建議,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并渡江進入京師。
明成祖即位大統(tǒng)之后,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少師,在他死后,為他配享太廟。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僅有姚廣孝一人。
二、姚廣孝為何會被世人稱為“黑袍妖僧”?
一、姚廣孝支持朱棣讓人看不懂
姚廣孝失去了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機會,但是后來他又找到了朱棣。朱棣和他也是十分合得來,朱棣就藩的時候,姚廣孝也跟著去了北平。朱允炆削藩的時候,姚廣孝抓住了時機,勸朱棣造反。朱棣遲疑了,他認為民心不是向著他這邊的,他能怎么辦。姚廣孝說他知道什么叫天道,卻不知道什么叫民心,朱棣被他說動了,發(fā)動了靖難之役。
二、白天朝堂議軍事,晚上寺廟念經(jīng)
姚廣孝白天與朱棣議論國家大事,為朱棣處理一些瑣事,下朝后去寺廟念經(jīng),大概是為自己贖罪吧。不過他還是被天下人憎恨,在靖難之役中,有許多人無辜被殺,這些家人肯定十分憎恨姚廣孝,就連姚廣孝自己的親姐姐和要好的朋友都閉門不見,可見姚廣孝的名聲十分不好,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姚廣孝就料到了。
三、姚廣孝是因為樣貌丑陋,才被人們形容為黑袍妖僧的
有史書記載說姚廣孝早年在游覽嵩山寺的時候,相士袁珙說姚廣孝是一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就是說姚廣孝長得非常丑。
四、詆毀他
明朝時期,有那么一段時間,佛教不被看好,姚廣孝作為僧人出面正言,在這個正言的過程中,他對儒家有所詆毀,此后他就遭受謾罵,從此也就有人稱他為妖僧,蠱惑世人。
五、姚廣孝功成身退
朱棣造反成功,姚廣孝立了大功,他想要重重封賞姚廣孝,然而姚廣孝卻拒絕了。他希望自己能夠繼續(xù)當(dāng)一個和尚,就這么老去死去。他造反其實并不是為了功名利祿,他只是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已。這也正是他最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先是支持并非正統(tǒng)的朱棣,成功之后卻又不要功名。
姚廣孝的事跡傳到民間,民間都認為姚廣孝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稱他為“黑袍妖僧”。其實姚廣孝得知別人這么稱呼他,反而很開心,認為別人是在夸他。
結(jié)語
朱棣這一輩子經(jīng)歷了太多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他是明朝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一位帝王??v觀朱棣統(tǒng)治時期,所有人物也只有姚廣孝能夠有資格成為他的朋友,并且是朱棣送走了姚廣孝人生最后一程,足見姚廣孝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姚廣孝的是非功過后人評價。
僧人吃齋念佛,常懷仁慈之心,大部分選擇長伴古燈而普渡眾生,“黑袍妖僧”姚廣孝顯然是個例外,作為明朝時期一位著名的僧人,他出名的地方不在于廣施佛緣、誦讀佛經(jīng),而是思慮山河社稷、鉆研佛法道學(xué),成為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的關(guān)鍵性人物。
公元1348年,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回到皇覺寺,彼時21歲的他尚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同一年,仍是少年的姚廣孝出家成為一名僧人,彼時他也不知道自己竟會與老朱家產(chǎn)生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甚至成為開辟另一個新時代的關(guān)鍵棋子。
少年出家當(dāng)和尚,心系塵世仍不甘
14歲那年,出生于醫(yī)藥世家的姚廣孝剃度為僧,可他跟普通吃齋念佛的僧人卻并不一樣,這些僧人心中靜如止水,與凡塵俗世早已切斷了來往,而姚廣孝恰恰相反,雖然人在寺院之中,心中卻懷著天下社稷,他渴望成就大事,成為時代浪潮中的主人,肆意揮灑自己的才能與野心,不甘心只在這一方古寺中度過余生。
可單單只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必然不夠,與之匹配的才能策略才是重中之重,為此,姚廣孝專門拜見道士席應(yīng)真作為自己的老師,此人專修陰陽術(shù)數(sh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姚廣孝潛心鉆研道法和風(fēng)水學(xué),在學(xué)有所成后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甚至被當(dāng)時的人們看作和諸葛亮齊名的才能之人,成為了著名的陰謀策略家。他深諳人性的特點,明白如何使用手段去爭奪權(quán)勢。
俗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一個人即便再有才能而身處和平年間又到哪里去施展呢?而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則為姚廣孝施展抱負提供了階梯,正值元朝末年,封建的統(tǒng)治階級早已腐朽不堪,各地起義軍隊如雨后春筍般四處興起,只差一個合適的機會,看到眼前的態(tài)勢,姚廣孝清醒異常,他一直蟄伏著,在暗處默默的等待。
期待伯樂終相見,施展抱負正當(dāng)時
公元1380年,跟隨朱元璋奔波一生的馬皇后去世了,為了安葬馬皇后,各路藩王紛紛回到京師奔喪,朱元璋挑選精通儒學(xué)的僧人入朝,姚廣孝也被征召。雖然沒有獲得官職,只是得到御賜僧衣,但這也是極其難得了。更重要的是,經(jīng)此一事,姚廣孝打通了達官貴人的門路,為之后攪動天下打下了基礎(chǔ)。
姚廣孝被推薦到北平燕王朱棣身邊誦經(jīng)祈福。經(jīng)介紹后,當(dāng)年23歲的朱棣遇到了48歲的姚廣孝。
燕王常被人稱贊智勇有大略,由于身上背負著鎮(zhèn)守邊疆的責(zé)任,朱棣在軍隊中負有盛名,另外,他對皇位也早就起了覬覦之心,想要謀得賢良臣子幫自己出謀劃策。
就這樣,兩人一個正渴求良臣,一個正尋找伯樂,相遇后姚廣孝告訴朱棣說愿誓死跟隨他,甚至含蓄的告訴他可以幫助燕王謀得帝位,朱棣聽到此番言論立刻斥責(zé)了姚廣孝,不過還是將他帶離了都城,回到了北平。
姚廣孝心里早就清楚朱棣是有謀反之心的,雖然回到北平之后朱棣只是安排他做了一個寺廟小小的主持,但姚廣孝渴望施展自己雄韜武略的內(nèi)心早已按捺不住了,他已經(jīng)等不及讓整個世界在自己的手掌下翻云覆雨。當(dāng)時朱元璋已經(jīng)年老,繼位之人仍是待定,于是姚廣孝日復(fù)一日的勸說朱棣造反。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fēng)云便化龍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的侄子朱允炆登上帝位,史稱明惠宗。
在新帝繼位之前,朱元璋早就預(yù)料到各個藩王手握兵權(quán)注定會給明朝帶來滅頂之災(zāi),朱允炆登基之后為了消除這種隱患,相繼廢除了五位藩王,而后派遣軍隊駐扎北平,削弱燕王朱棣實力的信號早已凸顯。眼看著雙方矛盾激化,在姚廣孝一再的勸說下,朱棣最終不再忍耐,在北平誓師,以“奉祖訓(xùn)、清君側(cè)”為名發(fā)動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在正式起兵那天,天象忽然風(fēng)雨大作,連屋頂上的瓦片都被掀了起來砸得粉碎,古代人十分迷信天象之說,瓦碎更是不祥之兆,朱棣心中十分驚慌,這時姚廣孝再次站了出來,他說:“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fēng)云便化龍,這實在是大吉之兆,燕王此次必定成功”。
這一次,已經(jīng)65歲的姚廣孝終于站在了浪潮的頂峰上,當(dāng)時朱棣起兵三年,雖在姚廣孝的建議下建立了堅實的后方根據(jù)地,做好了各方戰(zhàn)略準(zhǔn)備,姚廣孝又輔佐世子朱高熾鎮(zhèn)守北平大本營。他調(diào)度有方,以區(qū)區(qū)萬人成功抵御了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而后,姚廣孝常常給朱棣提出各種戰(zhàn)略意見,如何時休戰(zhàn)、何時乘勝追擊。神吧,這個會算命的和尚居然還懂軍事!
不僅如此,朱棣鼎定天下后,姚廣孝更是展現(xiàn)了宰輔之才。除了做了老本行僧錄司左善世外,他還在永樂二年獲封正二品資善大夫、太子少師。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道衍和尚恢復(fù)了自己的本姓姚,還被朱棣賜名廣孝。明朝除了少數(shù)功臣可得到一品官職外,基本是二品到頭。但是此時,他卻又體現(xiàn)出僧人不貪圖名利的特點,婉拒了朱棣賜予的府邸美女,所得金銀施贈鄉(xiāng)里。而下朝之后,姚廣孝必定脫去朝服換回僧袍,這就是所謂“黑衣宰相”的由來。
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姚廣孝吃糧不當(dāng)差,作為朝廷重臣,他真的能擔(dān)得起“宰相”二字。姚廣孝先后主持編撰《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為朱棣“非正常繼位”后的統(tǒng)一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他還為朱棣分憂解難,主持遷都事宜,將北平城重新規(guī)劃,這才有了后來的國都北京。
所以,姚廣孝已經(jīng)獲得了世人難以企及的無上榮寵。在朱棣登基之后,他也一直生活在寺廟之中,74歲那年,姚廣孝病逝,為他的傳奇人生畫上了句號。
他是個有政治抱負的人,佛法、陰陽,都只是他的敲門磚而已。這些千奇百怪的知識,讓姚廣孝可以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人脈,博得他人的信任。
他最厲害的,其實是洞察人心的能力。是這種能力讓他看透了朱棣的野心,可以為自己提供政治舞臺;是這種能力,讓他能夠堅定朱棣的信心,打贏關(guān)鍵的戰(zhàn)役;也是這種能力,讓他在政治舞臺上大展拳腳,無往不利。
謀略、軍事、政治,說白了研究的都不過是人心而已。真正的一代豪杰,被神秘的光環(huán)所掩蓋,姚廣孝不是什么神神叨叨的妖僧,而是千年難得的相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3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