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硖瞥屯回实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唐朝雖然后期腐朽不堪,但是在貞觀之治時期確實是到達了頂峰,當時的版圖已經延續(xù)到阿拉伯國家,歷史地位也是空前絕后,可是縱觀歷史,在整個唐朝時期,邊境侵犯并沒有終止過,特別是突厥,一直干擾著唐朝的發(fā)展,那么強大的唐朝為什么不能早早滅掉突厥,反而受制于突厥那么多年呢?
唐朝版圖
一、李淵的深謀遠慮
突厥并不是在唐朝才發(fā)展起來的,在隋朝的時候,突厥就已經發(fā)展得相當不錯了。突厥一族非常勇猛善戰(zhàn),在唐朝的歷史文獻當中記載,突厥一族本是匈奴一支,在匈奴將被滅亡的時候一個小男孩砍斷繩索逃脫了。
這個小男孩躲在沙漠中被一頭母狼相救,并且同母狼結合后生下了10個男孩,這10個男孩各個力大無窮,驍勇善戰(zhàn),到各地強搶民女,繁衍后代,最后壯大成了突厥一族。
從這個傳說中就可以看出,當時突厥有多能打,正是因為這個情況,在隋朝時候,隋朝皇帝沒有采取強攻,而是用交好的方式讓突厥和隋朝和平共處。
唐朝與突厥地理位置資料截圖
突厥一族盤踞在東北,除此之外還有契丹、渤海、室韋等部落,這些都對隋朝時不時的進攻一下,隋王朝就聯手突厥,扶持當時的突利可汗,解決了東北的多部落沖突問題,這樣的和平一直延續(xù)到隋末唐初。
隋朝末年,政局腐敗,失去了對突厥的掌控權,使得突厥更加強大起來,李淵稱帝之后,還要不斷出兵降服各藩王,十分忙碌,便對突厥采用安撫手段。
確實,國力不甚強大的唐朝真的不適合對突厥出兵,李淵確實是一個成熟的謀略家,也很會當家,剛剛當上皇帝,一兵一卒都要省著點用,拿出兵力去打沒有勝算的仗確實得不償失。而且就算打贏了也拿不到多大的好處!
所以,李淵就派出使者和突厥可汗商量,給些好處,讓他們先不要來騷擾。可以說,李淵的“傾力交好”還是為李唐獲得了不少好處。
李淵劇照
二、突厥助力李唐
在李淵時期,對于突厥可汗可以說是畢恭畢敬,要什么給什么,當時李淵除了給突厥大量的美女、金銀珠寶,還將唐朝的公主嫁過去和親,而突厥可汗是看心情,嫁過去的公主有幾個甚至剛到突厥就被殺了。
李淵不鬧不怒,甚至在太原之戰(zhàn)的時候還親自迎接突厥可汗,以臣下的身份接待他,這讓突厥一族異常得意。李淵這樣委曲求全,無非是讓突厥不要再進犯唐朝人民,只要能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就算給再多的進貢也無所謂。
突厥雖然野心勃勃,即便唐朝給了這么多好處,時不時還是要去搶幾座城池,燒幾戶人家,可是當李世民在和薛舉父子交戰(zhàn)險些失敗的時候,還是突厥一族出手相幫,使得這場戰(zhàn)役反敗為勝。
之后更是借助突厥的軍隊,將涼州的李軌,河東的劉武周打敗,最后才使得國內版圖得到統(tǒng)一。李淵利用突厥的貪婪,整整讓著他們幾十年,借助他們的勢力讓唐朝國內統(tǒng)一,國力民力得到了寶貴的增長時間。
李世民和薛舉父子交戰(zhàn)劇照
三、忍無可忍出手滅突厥
突厥在這段時間得到了唐朝太多好處,開始野心勃勃并且藐視唐朝,他們拿著無法計算的供奉,卻不斷挑起事端。李淵一開始是希望各安其好,讓邊境人民能夠有貿易往來,民族得到一個認同,可是突厥并不這樣認為,他們看到了唐朝的富庶,想要奪取更多,燒殺掠奪,手段極其殘忍。
到了公元696年,突厥的軍隊已經發(fā)展到四十萬之多,他們直逼長安,一度讓唐朝政權想要逃到河南去。貞觀四年,唐朝出兵力克突厥,歷史上記載,唐朝兩次出兵攻打突厥,損耗了十四萬軍隊,可是這么慘重的損失也只是滅了東突厥。
東突厥地理位置資料截圖
東突厥滅亡之后,唐朝給投降的突厥人民極大的封賞,只要他們肯歸順什么都好說。但是遺留在東北地區(qū)的突厥殘余勢力依然蠢蠢欲動,希望再次卷土重來。
一直到唐玄宗時期,采用政治上孤立的政策,讓這些殘余的突厥勢力受到其他幾個部落的威脅,一時間分身乏術,無法再次對唐朝進行侵犯,突厥對唐朝的影響才逐漸消停。
殘余的突厥勢力
四、其他少數民族勢力的威脅
縱觀整個唐朝歷史,雖然強大,可是邊疆問題一直沒有停止過。突厥后來雖然影響較弱,那也是因為契丹、吐蕃、南召等少數民族逐漸強大起來的緣故。
雖然,李淵的懷柔政策為李唐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極其有利的時間條件,但是之后對其他幾個少數民族采取這個政策顯然就是個大失誤,比如吐蕃和匈奴。
吐蕃一族的強大,就是在唐朝和突厥纏綿不清時,忽略了吐蕃,讓他們有了壯大的條件和時間,之后的吐蕃一族延續(xù)了突厥的傳統(tǒng),不斷對唐朝邊境進行進犯,李世民在位時期政治經濟達到頂峰,也拿出了大國的懷柔政策,著名的金城公主、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就是希望通過和親方式收服吐蕃,避免兩國交戰(zhàn)。
圖片: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劇照
可是這個愿望并沒有實現,吐蕃的野心不是幾位公主能夠消平的,富庶的唐朝一直是他們的目標,所以,在突厥威脅消失之后,唐朝不得不分身開始對付吐蕃。
唐肅宗時期,吐蕃的勢力已經擴張到可以扶持傀儡皇帝和唐朝政權叫囂的地步,當時的唐朝居然沒有大將能打敗吐蕃,使得河東、隴西一帶淪為了吐蕃的領地。
之后的百年時間中,隨著唐朝政史由盛轉衰,吐蕃一族不斷擴張自己的版圖,到了安史之亂時期,更是由于唐玄宗的昏聵,安祿山的背叛,吐蕃得寸進尺,幾次三番通過發(fā)動戰(zhàn)爭擴大了吐蕃版圖,一直延續(xù)到九曲之地。
圖片:安祿山發(fā)兵叛亂劇照
由此可以看出,強盛如大唐也在整個統(tǒng)治時期內遭遇了不消停的戰(zhàn)亂,在富饒強大的掩蓋下,也有民不聊生的一面,雖然沒有辦法不得不依靠突厥才能得到休養(yǎng)生息的局面,但是這種用人民去換取的“和平”終究沒辦法長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4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武圣人除了關羽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