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黻P羽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和文化,圣賢輩出。中國的圣賢中比較著名的有“至圣”孔子、“兵圣”孫武、“書圣”王羲之、“詩圣”杜甫等等。而“武圣”則一直被大家認為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大將關羽。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其實中國歷史上一共有三位武圣,只是隨著朝代的更替發(fā)生了變化。
何為“武圣”?武圣的標準并不是無敵于天下的猛將,不然的話,項羽、白起也可以入選。中國古代的武圣,需要忠、孝、義、兵、武、德、仁、智等各方面都要非常杰出,而且不僅要得到皇家的認同,也要得到民間百姓的崇敬。
1、姜子牙
明朝以前,“武圣”一直都是姜子牙。這起源于唐朝時期玄宗皇帝設置“武成王廟”,用于祭祀歷代名將?!拔涑赏鯊R”又簡稱“武廟”,它以周朝開國太師、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并兩側另列名將十人從之(武廟十哲)。唐肅宗時,朝廷尊姜子牙為武成王,并且決定祭祀武廟的祭典與祭孔子的文宣王廟禮儀等級相同。
宋真宗(宋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時,又加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以姜太公為武圣,主祀武廟。但明朝以后,武圣就不再是姜子牙了。
2、岳飛與關羽
武成王廟中位列歷代名將,是國家崇武的象征。明朝洪武二十年,禮部請修武成王廟,卻遭到了朱元璋的拒絕。
今又欲循舊用武舉,立廟學,甚無謂也。太公之祀,止宜從祀帝王廟。遂命去王號,罷其舊廟。———《明太祖實錄》
自此,武成王廟撤去,朝廷認可的武圣不復存在,但民間對武圣的敬仰與崇敬無沒有停止。一直到明朝萬歷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13年,明神宗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和岳飛同時建廟合祀,相當于二人并列“武圣”。但朝廷對關羽、岳飛二人加封的名號中卻帶有“伏魔大帝、靖魔大帝、天尊”等字眼,頗有民間意味,神話色彩濃厚,缺少了些莊重。
其實在明朝時,朝廷對關羽的推崇就要高于岳飛。明神宗還封關公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關平為竭忠王,關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而岳飛可沒有此等待遇。到了清朝以后,滿族入關,關羽的地位進一步得到了朝廷的推崇。努爾哈赤要求其子孫人人都要熟讀《三國演義》,并把這本書當做他們的軍事啟蒙教材,受該書影響,滿清把關羽當做他們的守護神來崇拜,并稱關羽為“關瑪法”。
而岳飛則漸漸讓出了“武圣”的位置。由此又經過三四百年的時間,隨著朝廷繼續(xù)的加封和民間的崇拜,關二爺便坐穩(wěn)了“武圣”的位置。時至今日,關羽的形象在我國民間發(fā)生了更深層次的演變,深得民間崇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4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