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時期,曾出現(xiàn)過一位特殊的皇帝,他雖在位時間不長,卻為民間百姓做了兩件好事,令民眾感激不已。這位皇帝究竟是誰?他又會施行哪些德政?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在中國歷史上,唐代是一個最繁盛的王朝,與此同時,大唐也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在唐代的諸位皇帝之中,不僅有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而且也有昏庸無道的唐懿宗,不過若是論起傳奇性,執(zhí)政時間最短的唐順宗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唐順宗姓李名誦,他是唐德宗李適的長子,為唐朝第10位皇帝。唐順宗一生命運多舛,與其稱他為一代帝王,倒不如將他定義為“太子”,如此才顯得更加貼切。公元779年,李誦父親唐德宗繼位,他旋即被冊立為皇太子。李誦為人機警且深沉,喜怒不形于色,對待朝政也多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如果按照事物的正常發(fā)展規(guī)律,李誦應(yīng)該早早登基,成就一番偉業(yè)??墒撬f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壽星”,在位整整25年才駕崩,而他也跟著做了25年的太子。
唐德宗駕崩之后,李誦順利登上皇位,改元貞元,史稱唐順宗。不過可惜的是,由于李誦登位后對政治改革操之過急,導(dǎo)致自己皇位被廢,成為了太上皇,最后在宮禁之內(nèi)郁郁而終。
唐順宗在當(dāng)皇太子之時,就曾籠絡(luò)住一批人才,形成了東宮革新派政治集團,該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物,是王叔文、王伓、劉禹錫以及柳宗元,史稱“二王劉柳”。唐順宗繼位后,革新派勢力有所抬頭,他們歷數(shù)王朝積弊,主張加強中央集權(quán),反對宦官專權(quán)以及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并以此為目標(biāo)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可是唐順宗在政治斗爭上較為幼稚,加之革新派內(nèi)部核心以文人居多,在實施改革過程中,難免會大肆觸犯藩鎮(zhèn)與宦官勢力的利益,因此,兩股勢力開始合作對抗唐順宗,對革新派進行了全面的打壓。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唐順宗在位時間較短,僅有180多天,但就是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內(nèi),唐王朝兩項弊政卻得以被廢除,惠及天下百姓。唐順宗廢除的第一項弊政,便是所謂的“宮市”。“宮市”就是皇宮專屬市場,是供應(yīng)皇家日常生活用度的交易市場,老百姓不去交易都不成,官府會逼著你去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作品《賣炭翁》,所描寫的環(huán)境場景正是宮市。
宮市雖名為市場,實際上卻成了宮中宦官們敲詐勒索的重要地點。宦官們?yōu)榱四軌驈闹心怖?,便在市場是哪個低價購物的方式巧取豪奪。大文學(xué)家韓愈曾在《順宗實錄》中寫道:“名為宮市,而實奪之”。針對于這一丑惡現(xiàn)象,唐順宗立即給予改革,整治了一批不法宦官,令宮市的正常秩序很快得到恢復(fù)。
另一項弊政,便是“五坊小兒”,“五坊”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以及犬坊,專門負(fù)責(zé)在民間尋找寵物,供宮廷貴族賞玩。也正是因為這一特權(quán),令五坊的公差們有了敲詐勒索的借口,而“五坊小兒”一詞,則是民間對他們的蔑稱。五坊公差們往往會將捕鳥網(wǎng)張在井口、門口,阻止百姓喝水與出行,一旦有百姓提出質(zhì)疑,他們便立刻一擁而上,一頓拳打腳踢之后,對方只能拿出錢財息事寧人,否則就會因為“妨礙公務(wù)”而被抓進大牢。
唐順宗早就聽說過此事,但是礙于自己太子的身份,不便出面改革,而當(dāng)他順利登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將“五坊”制度廢除,清除了這些嚴(yán)重擾民的公差。唐順宗的改革措施,受到了全國民眾的贊揚,并紛紛稱道李誦是一位明君圣主。
可惜的是,唐順宗對改革之法急于求成,忽略了龐大的藩鎮(zhèn)集團與宦官集團勢力,最終宦官們通過“內(nèi)部操作”,將唐順宗立為“太上皇”,轉(zhuǎn)而令他的兒子獲得皇位,將其軟禁于宮廷之中。大唐王朝再次中興的機會,隨著唐順宗的下臺而覆滅,遙想當(dāng)年,大唐王朝是何等的輝煌榮耀?可如今,連皇帝都要宦官的眼色行事,想來的確是怪事一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5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