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解縉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永樂十三年正月,明成祖朱棣興沖沖的來到午門看花燈,不料突起大風,燈飾瞬間變成一片火海,連帶著燒死很多太監(jiān)、宮女。
朱棣認為這是上天在警示自己,決定大赦天下。當看到錦衣衛(wèi)指揮使紀綱呈送上來的死囚名單時,發(fā)現(xiàn)解縉依然在冊,便問了一句:縉猶在耶?
朱棣上一次說這話的時候還是在永樂七年。一個叫平安的人,本是燕王部將,后來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這哥兒們投降了建文帝,還被封為大將,之后應(yīng)天被朱棣攻下,他又投降明成祖。當年,朱棣在翻閱花名冊的時候,看到了他的名字,說了句:平保兒尚在耶?
心領(lǐng)神會的紀綱把旨意帶給了平安,然后捧著他的人頭向朱棣交差去了。
這次,輪到解縉了。
雖然在牢里關(guān)押了五年,但是紀綱遇到難題,總是向解縉討教,兩人也算是有交情了。只不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紀綱帶著瓊漿玉液把解縉灌的爛醉如泥,然后命令錦衣衛(wèi)將他扔到了雪坑里,解縉的人生,就此定格。
解縉是何人?
洪武二年(1369年)生于江西吉安,自小聰穎絕倫,洪武二十年參加江西鄉(xiāng)試,奪得頭名,號稱“解解元”,轉(zhuǎn)年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
他與徐渭、楊慎并稱明朝三大才子,因其才華卓越,明成祖命他為《永樂大典》總編纂官。這樣一個才子,落得如此下場,不免讓人唏噓,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
1、恃才傲物?
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個讀書人和“粗人”打交道,注定是雞同鴨講。世俗的情理也不站在讀書人這邊,人們往往會說,你一讀書人,和我們沒文化的計較什么?
我們很多人或許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對于自己所熟悉的領(lǐng)域,當一個外人過來指手畫腳的時候,有時候都懶得搭理對方。有時候甚至會低看我們周圍的同事,因為我們覺得對方不如自己,己方已經(jīng)構(gòu)建起了心理優(yōu)勢,如果順利的話,當上了部門甚或某總,很可能會目中無人起來。其實這就是恃才傲物。
一個公司的小職員尚且如此,放在古代比例極少的讀書人身上,這種現(xiàn)象怕是也不少,解縉就是一個這樣的極端。
解縉的才華,很小的時候就在當?shù)爻隽嗣?歲讀書,7歲作詩,12歲通曉四書五經(jīng),18歲奪得江西鄉(xiāng)試第一,19歲殿試第十名,據(jù)說當時本來可以定他為狀元,只因文筆尖銳,判卷人怕麻煩,就把他弄后面去了。許多人皓首窮經(jīng),到頭來也不過是個秀才而已。
因此,解縉有足夠的資本恃才傲物。
但是, 有才并不是他嘚瑟的唯一資本。
朱元璋曾經(jīng)對他說過:
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
朱元璋的意思很直白,面上咱倆是君臣,實際上父子差不多。
朱棣也是很愛惜他的才華,也說了類似的一句話:
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有明太祖、明成祖兩代君王給他撐腰,這才是他狂傲的資本。想一想,身邊同事,那些目中無人的家伙是不是都有一股支撐他們的力量?
如果再往深處挖掘的話,既然朱棣如此重用他,怎么又會把他殺掉呢?
人性問題!
2、墻頭草兩邊倒
在很多人心中,解縉似乎是一個勇于直言的錚錚鐵漢。
自從朱元璋說了咱倆情同爺兒倆后,解縉膨脹了。次日他便上萬言書,然后又進呈《太平十策》,之后又對兵部拳打腳踢,一圈轉(zhuǎn)下來,整個朝堂都沒人跟他玩了,然后被貶為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
事到如今,這哥兒們還不知悔改,李善長被朱元璋處死后,他上表鳴冤,又奏了一封《論袁泰奸黠狀》的折子,關(guān)鍵是,這活兒都不是他分內(nèi)之事。
關(guān)于袁泰這個人,《明太祖實錄》曾記載:
為人材辨明于法律,有能名,然頗深刻。
解縉對他的彈劾,實際上是有些夸大了,有點往死里整的勁頭了,這是這封奏折,讓袁泰懷恨在心。
當朱元璋駕崩的時候,適逢解縉母親新喪,三年守廬期尚未過,他就屁顛屁顛的來到應(yīng)天奔喪,為的就是拜會新即位的建文帝,改變自己“被賦閑在家”的狀態(tài)。
被他參過一本的袁泰就說了,他母親剛?cè)ナ溃赣H都九十了,他還過來求官,這是讀書人干的事兒嗎?
于是,建文帝就把他打發(fā)到甘肅去,當了一個小軍官。
幾年后,靖難之役爆發(fā),他的騎墻劣根性越發(fā)明顯。
朱棣的大軍攻破應(yīng)天的頭天晚上,解縉、胡廣、王艮幾個老鄉(xiāng)聚在一起商議一旦應(yīng)天失守,大家的各自去路。
解縉和胡廣慷慨激昂,我們食建文帝的俸祿,理當為君分憂,城破之時便是我等身亡之日。只有老實巴交的王艮坐在旁邊默默不語。
滑稽的是,第二天一大早,解縉就拉著胡廣出城降了朱棣,而王艮,頭天晚上回家后,用一壺毒酒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朱棣打下應(yīng)天后,需要一封《登基詔書》,方孝孺不寫,被誅滅十族,這個活兒,最后其實是解縉完成的。
幾天前還在表忠建文帝,結(jié)果扭頭就不認了。
明成祖想建立秦皇漢武那樣的霸業(yè),因此常常御駕親征,監(jiān)國的任務(wù)就落到了太子朱高熾的身上。
看著年老的朱棣,解縉心里或許在盤算著,朱棣百年之后,不就輪到朱高熾了?他得給自己鋪好后路,這次,他把寶押到了太子朱高熾身上了。
伺上出,私見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這次會見,被朱高煦知道了,然后他報告給了朱棣。歷史上,殺太子的皇帝不在少數(shù),漢武帝殺過,唐玄宗殺過......在皇帝的眼中,太子雖是兒子,但卻是個賊,要時刻提防,不然自己的皇位隨時被偷走!我的臣子去私會太子,你想干什么?
這次,被卡襠了!關(guān)鍵是墻上還有玻璃渣,鮮血直流,解縉也隨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不過,有一件有意思的事,雖然解縉、胡廣兩人是騎墻的典型,但是解縉的一個兒媳婦卻是錚錚鐵骨的女子。
解縉被殺后,一家老小被流放遼東。
當年,胡廣的媳婦懷孕的時候,朱棣曾開玩笑,說你和解縉關(guān)系好,他有個兒子,正好你們結(jié)為親家。
胡廣說,我夫人生下來還不知道是男是女呢。
朱棣說,肯定女兒,跑不了。
后來胡廣夫人果然生了女兒。眼見著解縉一家被流放千里,胡廣就想悔婚,不料他的女兒誓死不從,并割下一只耳朵發(fā)誓一定要嫁給解禎亮,后來明英宗將其家人詔還,兩人果然成了夫妻。
結(jié)語
解縉歷經(jīng)三朝,與其說是三朝元老,倒不如說是騎墻三次。前兩次的時候,仗著自己的才華,成功實現(xiàn)了人生跨越,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最終勝出的,依靠的真不是才華,而是人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6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