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李世民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在當時世界第一大都市、也是中華第一帝都的長安城,舉行著一場隆重的凱旋儀式:鐵騎一萬,甲士三萬,旌旗蔽日,劍戟凝霜,鼓樂齊鳴,人如潮涌,聲震九天!
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乃是一位氣場非凡的年輕將軍,但見他相貌俊美,英姿勃發(fā),大有"龍鳳之姿",極具"天日之表",真是威風八面,瀟灑不凡!
他是當時整個中國最耀眼的巨星,也是當時整個亞洲最神氣的軍事統(tǒng)帥。
數月后,他被他的父皇授予無與倫比的至高軍銜——天策上將。
這位凱旋長安的帥哥戰(zhàn)將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世民,當時的他還不是君臨天下的唐太宗,只是一位年僅二十二歲的王子將軍。
前不久,他剛在洛陽、虎牢之戰(zhàn)中一箭雙雕,生擒了兩大隋末反王——"鄭帝"王世充和"夏王"竇建德,威震天下,好不得意。
兩位倒霉的反王在滅亡前的那一刻,好像看到了一團黑壓壓的烏云,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他們撲將而來,烏云席卷之處,反王的軍隊人仰馬翻!
原來那烏云,正是李世民麾下最精銳的騎兵,也是中國古代最強悍無敵的特種部隊之一——玄甲軍。
李世民
玄甲軍,李世民親自挑選精壯猛士組成,皆著黑衣黑甲,分左右兩隊。每次出擊,李世民都會親披黑色盔甲為前鋒,或陷陣,或突襲,或伏擊,或側攻,無堅不摧,急如閃電,猛如旋風,無論是顏色,還是殺法,都夠兇、夠酷、夠黑!
那玄甲軍乃精兵中的精兵,必然以強將中的強將來統(tǒng)領才是。李世民身邊有四位功夫強人便是這玄甲軍的四大統(tǒng)領,其中有三位名震天下,堪稱李世民麾下戰(zhàn)神級別的絕頂高手。
傳說中,這三位英雄皆非凡俗,兩位"門神"、一位"魔王",分別以金裝锏、水磨鞭和宣花斧聞名于世,盡顯隋唐英雄的獨特風采。他們就是秦瓊(字叔寶)、尉遲恭(字敬德)和程咬金(后改名程知節(jié))。不過在正史上,這三位的兵器并非锏、鞭和斧,而都是使長槊的高手。秦叔寶經常"躍馬挺槍刺(敵軍驍將)于萬眾中";尉遲恭"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程咬金救戰(zhàn)友裴行儼(評書演義中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的原型)時"殺數人,世充軍披靡,乃抱行儼重騎而還。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他"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
正史上,秦瓊、尉遲恭和程咬金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無往不勝,尤其在滅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大戰(zhàn)中表現突出。而在李世民奪位的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更是貢獻最大,助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并親手殺死齊王李元吉。
秦瓊
三位猛將都因赫赫戰(zhàn)功受封公爵——秦瓊為冀國公、尉遲恭為鄂國公、程咬金為盧國公。他們也都名列最為顯赫的大唐開國元勛集團——即"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在民間傳說和評書演義中,他們也都是家喻戶曉的英雄,秦瓊和尉遲恭被神化成"左右門神",程咬金則被編成瓦崗寨上的"混世魔王"。"秦瓊賣馬"、"尉遲打鐵"、"程咬金三斧頭"等傳說膾炙人口。
程咬金
這三位軍界大咖算是名垂青史了,可是,曾和他們仨并肩戰(zhàn)斗、同為玄甲軍統(tǒng)領的另一位老兄,卻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姓名。此人名叫翟長孫,原是隴西(甘肅一帶)軍閥薛仁杲的部下,后薛仁杲被李世民打敗,翟長孫良禽擇木而棲,投奔了李世民。李世民建立玄甲軍后,他成為這支特種部隊的四大統(tǒng)領之一。正如《資治通鑒》所載——"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馀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jié)、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zhàn),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
尉遲恭
既然能和秦瓊、尉遲恭和程咬金三大高手一起統(tǒng)領這支無敵特種兵,那么這翟長孫肯定也是一位功夫不凡的驍勇猛男,可遺憾的是,史書上對他的記載實在太少了,《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列傳,他到底啥性格、有啥具體戰(zhàn)功、在朝中受封什么官爵、結局到底如何……咱們實在找不到相關史料,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名單中,也沒有這位老兄的名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8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