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碚飞系闹烊唤Y(jié)局是什么?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魏蜀吳三國,魏國文武雙全,蜀漢多猛將,而東吳多儒將,如四大都督中的周瑜、魯肅、陸遜三個都是儒將。演義中,東吳有一員名叫朱然的大將,被趙云一槍挑了,他是不是名不副實啊。接下來看看東吳陣營中,朱然的武藝到底是什么檔次?他是一流猛將嗎?正史上的朱然又是什么樣的呢?
演義中,朱然一共出場打斗兩次。分別為第七十七回和第八十四回。
第一次打斗:演義七十七回
關(guān)羽“輕率”北伐,雖取得一定戰(zhàn)績,可是遭到徐晃和東吳呂蒙的聯(lián)合夾擊,進退失據(jù),丟失荊州,敗守麥城。他在退守麥城之后,派廖化前去上庸向劉封求救無果后,無奈自行突圍。關(guān)羽留周倉與王甫兩人守麥城,他與關(guān)平、趙累帶領(lǐng)二百余殘兵敗將從北門突圍而出。
關(guān)公等人突圍了二十余里后,遭到東吳大將的襲擊,為首大將正是朱然。只見朱然驟馬挺槍,叫囂道:“云長休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關(guān)羽怎么可能被嚇唬住,于是拍馬輪刀來戰(zhàn)。朱然剛剛只是裝腔作勢,看到關(guān)羽殺來,很干脆利落地逃走,將關(guān)羽引入埋伏圈。
關(guān)羽追殺朱然,沒想到四下伏兵四起,不敢戀戰(zhàn),只能沿臨沮小路而走。朱然看到關(guān)羽敗退,于是率兵掩殺,消耗關(guān)羽的有生力量。你想,關(guān)羽突圍前,僅僅有200殘兵敗將,死一個,少一個,又得不到補充,越來越少了。
在關(guān)羽被馬忠擒獲后,關(guān)平來救援時,潘璋、朱然兩人聯(lián)手大戰(zhàn)關(guān)平,最終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精疲力盡的關(guān)平擒獲。
可知,朱然一人之力,和關(guān)羽差得太遠了,遇到關(guān)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即使和關(guān)平相比,朱然也差許多,他和潘璋聯(lián)手,才能夠生擒活捉關(guān)平。可知朱然并不擅長武力,
第二次打斗:演義八十四回
面對劉備的七十多萬大軍,朱然請戰(zhàn),愿意和孫桓抵抗劉備。兩人和劉備作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敗,最后還是陸遜出馬,火燒七百里連營。蜀軍大敗,劉備倉皇逃跑。朱然看到又可以撿便宜了,于是率兵追擊劉備。朱然眼看就要追上劉備,心中大喜,幻想著立下擒獲劉備的大功,沒注意危險降臨。此時,趙云突然從天而降,一槍將朱然刺于馬下。
原來趙云押送糧草之后,看到前方火光沖天,于是快馬加鞭,前來救駕。他來得很及時,殺了朱然,成功救下劉備護送著回到白帝城。此時的朱然下場和曹營大將高覽差不多,都是在即將擒獲劉備時,被趙云從后面挑了,死于非命。
《三國演義》:陸遜聞是趙云,急令軍退。云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于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以上就是東吳大將朱然在演義中僅有的兩次表現(xiàn),一個字形容差,兩個字形容很差,三個字就是非常差。那么他和東吳其余將領(lǐng)相比,怎么樣呢?
“江東猛虎”孫堅、“小霸王”孫策這兩位主公都是以勇武著稱,朱然自然比不上,“不死僵尸”周泰和百騎劫曹營的甘寧,朱然也比不上,就連呂蒙、程普、黃蓋、凌統(tǒng),朱然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
論武力,朱然應(yīng)該比東吳四大都督中的三個“儒將”周瑜、魯肅、陸遜厲害,畢竟是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的大將。而周瑜、魯肅、陸遜三人都是和諸葛亮一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不可能親自上陣殺敵的。
朱然武力估計和韓當、蔣欽、潘璋、徐盛、丁奉等人相差無幾,在伯仲之間。因此,演義中,被趙云一槍挑了的朱然,武功低微,在東吳也屬于二流將領(lǐng)了,和一流猛將相差甚遠。
正史上的朱然,是東吳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他是孫權(quán)的伴讀,和孫權(quán)相交甚篤。孫權(quán)掌權(quán)后,重用朱然,掌握軍事大權(quán)。朱然隨呂蒙擒殺關(guān)羽后,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xiāng)侯。在呂蒙病死后,朱然接替其鎮(zhèn)守江陵。
朱然也不是死于夷陵之戰(zhàn),他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征北將軍,封永安侯。在夷陵之戰(zhàn)后,朱然鎮(zhèn)守江陵,抵擋住曹魏大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人六月之久,“名震敵國”,最后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享年年六十八。孫權(quán)素服祭奠朱然。演義中,朱然卻是被趙云一槍刺死,顯然是“騙了”我們。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毗陵侯朱治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為養(yǎng)子,并在讀書期間和孫權(quán)相交甚篤。孫權(quán)統(tǒng)事后,朱然歷任、余姚長、山陰令、臨川太守,加折沖校尉,率軍平定山賊。曾隨呂蒙擒殺關(guān)羽,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xiāng)侯。呂蒙死后,朱然代替呂蒙鎮(zhèn)守江陵。
夷陵之戰(zhàn)中,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征北將軍,封永安侯。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朱然堅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從此“名震敵國”。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兩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斬獲。最后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孫權(quán)為其素服舉哀。
( 概述內(nèi)圖片來源: 清代修 《浙江蕭山新田施氏宗譜》)
基本介紹 本名 :朱然 別稱 :施然 字號 :字義封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 出生時間 :182年 去世時間 :249年 主要成就 :猇亭之戰(zhàn)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堅守江陵六個月,魏軍無功而退 官職 :左大司馬、右軍師 爵位 :當陽侯 人物生平,早年經(jīng)歷,征戰(zhàn)立功,膽守無懼,累有功勛,備受禮遇,人物評價,家庭成員,父母,兄弟,兒子,墓址,藝術(shù)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182—249年),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時期吳國 ,原姓施,朱治的養(yǎng)子,并在讀書期間和 相交甚篤。 統(tǒng)事后曾任山陰令,臨川太守,受到 權(quán)賞識,有平定山賊的戰(zhàn)績。后來跟隨呂蒙討伐關(guān)羽并且捉拿關(guān)羽父子。呂蒙臨終, 權(quán)問繼任者是誰最合適,呂蒙認為 是自己最好的繼承者。于是呂蒙死后,代替呂蒙鎮(zhèn)守江陵。夷陵之戰(zhàn)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之后 提出應(yīng)該收兵防備魏國,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終在朱然死守之下退軍,朱然從此「名震敵國」。之后 權(quán)先后派遣朱然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兩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斬獲。最后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于249年病逝,享年68歲,孫權(quán)為此傷心至極其素服舉哀。> 小說《 演義》里,呂蒙白衣渡江取荊州,朱然協(xié)助潘璋捉住了關(guān)羽。黃武元年,劉備兵伐東吳,朱然與孫桓抵抗劉備大軍。后又參加夷陵戰(zhàn)役,追擊劉備,被來接應(yīng)的趙云一槍刺死。>
范仲淹被貶黜時,曾經(jīng)與晏殊進行過一番談話。談話時,范仲淹主動提到自己的俸祿,說:?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祿卻有三十萬錢。一畝中等土質(zhì)的田地,豐年可得一斛粟,賣三百錢,三十萬錢便是千畝田地一年收入,其中尤需天時地利人之辛勤勞力。我若不盡己責,無功而食,那我與天之螟、民之螣,有何分別啊??
顯而易見,范仲淹這不是在炫耀,而是表達自己要勤勉工作、愛民如子,才對得起朝廷發(fā)放的這份俸祿。
在宋朝,1000錢等于1貫,1貫約等于1兩銀子。這就是說,范仲淹一年的俸祿約為300兩銀子。
不過,影視劇畢竟不是正史,所提供的俸祿數(shù)據(jù)只能作為參考。那么,在真實歷史里,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么樣呢?
宋朝對官員實行九品十八級的制度,最高為正一品,最低為從九品。據(jù)《宋史?職官志》記載,宋朝正一品包括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他們的年俸為1440兩銀子。從一品為尚書左右仆射、樞密使,即我們通常所稱的宰相,他們的年俸為3600兩銀子。
看到這里,有的讀者可能不太理解,為什么正一品官員級別高于從一品官員,為什么前者的年俸遠遠低于后者呢?這是因為,宋朝時期,所有的正一品官員,均為加官、虛銜,不是常職,手里沒有實際職權(quán),因而年俸反而低于從一品官員。
在從一品以后,正二品的參知政事、門下侍郞、中書侍郎、知樞密院等官員,年俸為2400兩銀子;從二品的六部尚書、節(jié)度使、觀文殿大學士、左右金吾衛(wèi)、左右衛(wèi)上將軍等官員,年俸為720兩銀子就連從九品的承務(wù)郎、高班、黃門內(nèi)品、承節(jié)、承信等官員,年俸也能拿到約100兩銀子。
這是什么概念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們就以大家很熟悉的清朝來比較吧。宋朝最低級別的從九品官員,俸祿標準相當于清朝的四品官員(105兩銀子)。而前面的范仲淹,每年300萬錢(300兩銀子)的俸祿,比清朝的正一品文官都高清朝正一品文官的年俸僅為可憐的180兩銀子。
這還僅僅是年俸。宋朝官員在年俸之外,還有祿粟、綾絹綿、茶、酒、廚料、薪、蒿、炭、鹽,甚至包括喂馬的草料等實物補貼。眾所周知,官員是讀書人出身,?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必須有差役等人員伺候著。這些差役人員,屬于?臨時工?,國家不給他們發(fā)放俸祿,但他們的衣糧、工錢等由國家發(fā)放給官員。
這樣一算的話,宋朝官員的實物補助價值會遠遠超過年俸。
不僅如此,宋朝還有一種公使錢。所謂公使錢,是各路、州、軍及刺史以上官員的特別費用,用以宴請、接待費用,類似于清朝時期的養(yǎng)廉銀。公使錢的數(shù)額巨大,是年俸的數(shù)倍乃至于十倍之多,如從二品的節(jié)度使每年的公使錢有2萬兩銀子,且上不封頂。公使錢由官員自行掌握,如果沒有用完的話,可以裝進官員的荷包。只要不被言官彈劾,它就是官員的合法收入。
不過,1044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使用公使錢為打了勝仗的將士們舉行慶功宴,遭到言官彈劾,被貶斥到岳州當知州。滕子京在岳州重新了岳陽樓后,請范仲淹寫出了名傳千古的《岳陽樓記》。
官員雖然不種田,可朝廷會給他們分配一塊田地職田。從宋真宗時期開始,宋朝恢復(fù)了職田制度,授予地方官員一定面積的職田。兩京、大藩府的職田最高,有40頃,約2萬多畝。就連偏遠地區(qū)的小縣縣令,都有7頃田地,約4600多畝。官員將職田租給佃農(nóng)耕種,每年坐享其成,也是一筆豐厚的收入。
宋朝的朝廷對官員很體貼,?愛屋及烏?之下,連他們的家屬都照料得無微不至。官員到地方上做官,是不能攜帶家屬的。期間,家屬的贍養(yǎng)費和米、面、肉等生活用品,一律由國家財政承擔。這樣一來,官員完全沒有后顧之憂了。
最后,我們姑且以宋朝名臣包拯為例,來看他一年的收入水平吧。
嘉祐元年(1056年)12月,包拯被任命為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是北宋的都城,權(quán)知開封府屬于副職,但由于開封府牧、尹不常置,因此包拯是事實上的開封一把手。?開封有個包青天?,說的就是包拯權(quán)知開封府期間的事情。
當年,包拯的俸祿,加上公使錢、職田收入等,約有20856兩銀子。此外,包拯還領(lǐng)到了2180石大米、180石小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包拯為什么不怕土豪劣紳?因為他比一般的富豪闊綽多了。兜里有錢,說話就是硬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0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