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砩眺钡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商鞅是衛(wèi)國人,衛(wèi)國是魏國的附屬國,魏國和秦國是死對頭。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秦國是被魏國摁在地上摩擦的角色。魏惠王初期,秦國更是割讓五百里土地給魏國,以此避免亡國之禍。
那么我們就能理解,商鞅對秦國到底有多么重要了。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以后,秦國收回了河西五百里之地,大敗了強大的魏國,逼迫魏國東遷大梁。
01改變秦國命運的人,就是商鞅。
可能是上天覺得秦國太不容易,為他們送來了天使商鞅。商鞅真的是秦國的天使,因為商鞅到來前的秦國,幾乎就是被諸國欺負的對象。
他們不得不將地盤割讓給其他諸侯國,將自己的勢力范圍退回到函谷關(guān)以內(nèi)。而秦國在函谷關(guān)內(nèi)還要面對其他對手,比如說強大的義渠國和匈奴。
對秦國來說,在夾縫中能夠生存下去,已經(jīng)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秦孝公之前的任何一個君主,都沒有想過戰(zhàn)勝其他諸侯國,只希望能夠延續(xù)他們的貴族生涯罷了。商鞅來了以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秦孝公表示,自己唯一能幫助商鞅的,就是全心全意地信任商鞅,支持商鞅。商鞅非常感動,開始在秦國實行變法。變法的成功,其實不是個例。其實早在魏文侯時期,李悝就已經(jīng)在魏國實行變法,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吳起在楚國也開實行變法,使得楚國逐漸有了跟魏國相抗衡的能力。在這之后,楚國與趙國聯(lián)合,擊敗了強大的魏國。
所以說商鞅的變法不是首創(chuàng),不過對秦國來說,并沒有這方面人才。所以商鞅的到來,對秦孝公來說,是非常激動的。
孝公既用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圣人茍可以彊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毙⒐唬骸吧??!?--《史記》
商鞅對變法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因為他能夠完全按照法令來治理秦國,所以秦國的百姓都比較服氣。等到商鞅去世以后,秦惠文王上臺以后,秦國終于具備了和魏國一較高下的能力。
此后秦國可謂是蒸蒸日上,越來越強大。從過去一直被諸侯們欺負,到后來被六國諸侯聯(lián)合堤防,這樣的變化,其實就是從商鞅變法以后開始的。
02商鞅只是操盤手,秦孝公才是秦國最大恩人。
商鞅變法有什么比較新奇的事務(wù)嗎?其實并沒有。李悝在變法完成后,曾經(jīng)寫下了一本書叫《法經(jīng)》。這本書里面詳細地講解了他的變法過程和內(nèi)容。
會盟已,飲,而衛(wèi)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惠王兵數(shù)破於齊秦,國內(nèi)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毙l(wèi)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史記》
也就是說具體的變法措施,全都在這本書里面。所以這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公開的知識點,可以說是各國諸侯們的必考點。
既然如此,為什么秦國一直都沒有主動去變法呢?人家都把知識點畫好了讓你背誦了,為什么你還是無動于衷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變法的關(guān)鍵,不在于變法之人有多厲害,而在于君主是否完全支持變法。如果秦國的君主一直不肯支持變法,那么就算變法的真相公之于眾,也不會有任何人去實行。殘酷的現(xiàn)實擺在面前,秦國如果不奮發(fā)圖強的話,只有被消滅的厄運。秦孝公在預(yù)見到這些以后,打算實行變法。而變法需要相應(yīng)的人才,所以商鞅找到了秦孝公,這才有了這么一段君臣際遇的佳話??梢哉f,如果沒有下定決心的秦孝公,商鞅變法是不可能實行下去的。為什么秦國變法如此艱難呢?因為貴族力量太強大,他們是變法的受害者,所以他們?yōu)榱吮Wo自己的利益,自然是要阻撓變法。
阻撓變法傷害的是國家利益,又不是他們個人的利益,更不是他們家族的利益,所以他們才不會在乎。
這就是最殘酷的現(xiàn)實,所以秦孝公能夠說服秦國那么多貴族支持變法,這才是最難的事情。商鞅要做的,只是實行變法的過程,而秦孝公要做的,是創(chuàng)造變法的條件。這兩者缺一不可。
03商鞅之死,不會影響商鞅變法流傳千古。
變法得不到支持,從而被趕下臺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說宋朝的王安石,打算實行變法的時候,卻得不到宋神宗的完全支持,結(jié)果兩度浮沉后,心灰意冷。而不久之后北宋王朝滅亡。
商鞅變法其實也遇到了比較棘手的情況,那就是秦惠文王對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的哥哥嬴虔對商鞅也是恨之入骨。
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彼靸?nèi)秦。商君既復(fù)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fā)邑兵北出擊鄭。秦發(fā)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史記》
秦孝公去世以后,秦惠文王和嬴虔聯(lián)手,將商鞅逼入了死胡同。無奈之下的商鞅只能選擇起兵反抗,最終被殺死。
商鞅的悲劇是變法遺留下的問題,變法切實地傷害到了秦國貴族的利益,這也就算了,居然連王族子弟的利益,商鞅也觸碰到了。
秦孝公活著的時候,他們還算老實,不敢收拾商鞅??墒乔匦⒐ナ酪院螅@幫王室子弟怎么可能饒得了商鞅呢?因為少年時期的秦惠文王犯了錯誤,誤殺了不少百姓,商鞅按照變法的章程,必須要處置秦惠文王。太子是無法處以墨刑的,只能懲罰他的老師。作為秦惠文王的老師,嬴虔也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結(jié)果秦惠文王被秦孝公幽禁,而嬴虔更是被商鞅殘忍地割掉了鼻子。得罪了這兩個人商鞅是活不成了,那么商鞅變法呢?其實并沒有收到損傷。秦惠文王明白,商鞅變法是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所以并沒有廢除他所實行的法令。商鞅之死,純粹是因為他得罪了人,秦惠文王這么做純粹是為了公報私仇罷了。
總結(jié):沒有商鞅,就沒有一統(tǒng)六國的秦國。
秦國奮六世之余烈,從而成為一統(tǒng)天下的政權(quán)。那么這這六位君主是從哪兒開始的呢?其實就是秦孝公開始的。
秦國真正強盛的開始,就是從秦孝公開始的。而秦孝公時期秦國之所以強盛,主要就是因為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之后,秦國的好日子算是到來了,士兵們一個個都有了斗志,百姓們也都有了生產(chǎn)生活的積極性。到了秦昭襄王時期,其實秦國就已經(jīng)有了一統(tǒng)天下的實力,而秦始皇更是繼承了所有秦國的資源,完成了這一壯舉。
由此可見,商鞅對秦國的確是功不可沒的,沒有商鞅,我們壓根就看不到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的局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1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