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販缌鶉墓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nèi)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
,為啥其他五國無動于衷.png" />
一
首先
如果是在戰(zhàn)國中期的話
二
在魏安釐王這位君主在位時
,魏國因為在邯鄲之戰(zhàn)救援趙國,擊敗秦國,可謂再次崛起。不過,在公元前243年,不僅信陵君魏無忌這位名將去世在消滅韓國之前
三
另一方面,就齊國
、燕國、楚國這三個諸侯國,在公元前230年同樣沒有精力來幫助韓國了。就齊國來說,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十九年),齊襄王去世,田建繼位,尊母親君王后為太后。君王后與秦國交往十分謹慎,與諸侯交往講求誠信,齊國又處在遠離秦國的東海邊上,秦國日夜攻打韓、趙、魏、燕、楚五國,五國在秦國的進攻中忙于自救,因此齊王田建繼位四十多年未經(jīng)受戰(zhàn)爭。在戰(zhàn)國后期,齊國選擇了坐觀成敗的立場,也即齊國不會幫助另外幾個諸侯國攻打秦國,也不會幫助秦國進攻山東六國。正是因為這一立場,促使齊國在戰(zhàn)國后期幾乎遠離了戰(zhàn)火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消滅其他五國后,順勢進攻齊國,而齊王建差不多是不戰(zhàn)而降。值得注意的是,齊國之所以在戰(zhàn)國后期保持中立,也是因為自身的實力難以爭霸中原了。所以,齊國的中立態(tài)度,主要還是為了自保。畢竟五國伐齊對于齊國的影響,實在太大了,齊國不敢冒險參與諸侯爭霸了。四
最后,就燕國來說
,眾所周知,五國伐齊是燕國的巔峰。不過,燕國的巔峰,也僅僅是五國伐齊。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猜忌樂毅,導致樂毅投奔趙國。在樂毅離開后,燕國又被齊國擊敗,只能從齊國撤軍。自此之后,燕國再也沒能向中原地區(qū)擴張,又在和趙國的較量中屢戰(zhàn)屢敗,逐漸在戰(zhàn)國末期失去了存在感。至于看似遼闊的楚國,同樣因為鄢郢之戰(zhàn)等戰(zhàn)役的重創(chuàng),不僅丟失了江漢一帶的大片疆域,更缺乏一支爭霸中原的精銳之師。在秦國消滅韓國時,楚國遷都到壽春除此之外
這是各國實力在戰(zhàn)國末期都已經(jīng)下降了很多
所以在長平之戰(zhàn)以后
長平一戰(zhàn)之后秦國雖傷亡慘重
而戰(zhàn)國末年
而且五國間向來不和所以他們難以同盟
但是如果當初山東六國可以聯(lián)起手一起對抗強秦的話,那么歷史的結(jié)局會不會改變呢
但如果山東六國真的能聯(lián)手抵抗住一段時間
秦滅六國不是一蹴而就
強大的齊國,胡服騎射之后的趙國
齊秦東西稱帝引風波
秦國在秦昭王統(tǒng)治下蒸蒸日上
為了穩(wěn)住齊國
齊閔王心動了
一
蘇秦一生之中最輝煌的時刻是開創(chuàng)六國合縱抗秦掛六國相印
蘇秦在說服燕文公合縱抗秦
蘇秦一代縱橫家可是自己的合縱策略卻就此失敗,他不甘心就這樣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
他決定為燕國做點事
之后在五國聯(lián)軍中散布謠言
這是蘇秦為齊閔王設置的馬蜂窩。宋國和韓魏楚接壤
后來的主力是樂毅率領的燕國軍隊
公元前284年的五國伐齊
,齊國被樂毅打的只剩下兩座城池;雖然后來田單復國但齊國從此淪為一個二流國家,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合縱抗秦的戰(zhàn)斗。
長平之戰(zhàn)后
,秦與天下對峙。五國伐齊之后山東六國只有趙國在軍事上能與秦國一爭長短
,但是如果六國合縱還是可以打敗秦國的。公元前265年秦國將主要攻擊目標設定為韓國,通過不斷的努力秦國終于在公元前262年攻占了韓國的南陽
、野王;切斷了韓國的上黨與新鄭(國都)的聯(lián)系。韓國的君主為了保全自己將上黨許諾給秦國
,上黨郡的守將馮亭卻不甘心,于是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想要借助趙國打擊秦國。這是長平之戰(zhàn)的起因
,長平之戰(zhàn)中諸侯國沒有支援趙國主要是持觀望的態(tài)度,直到趙括換下了廉頗;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從此天下諸侯沒有一個在單挑的情況下是秦國的對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2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