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砻邦D單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冒頓(讀modu,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北方匈奴部落聯(lián)盟首領,冒頓是有史記載以后第一個有機會俘虜大漢天子的匈奴首領。當時的匈奴部落在冒頓的帶領下,滅東胡,征服大月氏、樓蘭等20多個沙漠民族,稱霸草原,而且奪取了中原的河套平原,差點將漢高祖劉邦困死在白登山。
冒頓是如何繼承汗位的
冒頓的父親頭曼單于,是秦史上記載的第一位匈奴領袖,秦國統(tǒng)一天下后,蒙恬率領30萬秦國士兵將匈奴趕出了河套地區(qū)(就是現(xiàn)在的黃河流域河南境內),并修建了秦國的萬里長城。
當時的秦國部隊打仗還是非常勇猛的,而且蒙恬也是一位厲害的軍事天才,有他在,頭曼的匈奴就沒有辦法越過長城到中原地區(qū)獵奪,不能南下,那就北上。
當時在廣大的草原上,還有兩個部落非常強大,一個是東胡,另一個是西月氏。三家誰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吞并另外兩家,于是三家保持相對的默契,慢慢吞并其他弱小的部落。
我們的主角冒頓,一開始就是匈奴的太子,可惜只有最小的兒子才會得到父母最多的愛。于是冒頓被奪去了太子之位,并作為人質,送給了西月氏,更悲劇的是冒頓到達月氏之后,頭曼單于就發(fā)動了對月氏的攻擊,這是往死里整自己的兒子啊。
月氏一看,剛送人質就來進攻,明顯是個圈套啊,于是開始找冒頓祭旗,準備還擊,這個時候奇跡出現(xiàn)了,冒頓居然自己偷了匹快馬一個人逃回了匈奴。
草原部落崇拜的永遠都是以一當千的勇士,奇跡般逃回匈奴的冒頓終于得到他父親的承認,開始統(tǒng)帥其中一支部隊。放出籠子的老虎,才是最危險的,得到軍隊的冒頓開始將部隊訓練成一支完全服從自己的精兵。
怎么個服從法呢,當時冒頓制作了一批特殊的弓箭,叫鳴鏑,射出去的時候會發(fā)出聲音。冒頓訓練軍隊是這樣:鳴鏑射到哪里,所有士兵的箭也要射到哪里,不聽話就殺頭。我們今天來看,冒頓的這種訓練方式,是典型的想要造反啊,殺頭曼單于啊。
為什么呢?冒頓已經是這支軍隊的老大了,比冒頓大的就只有匈奴王頭曼,冒頓的訓練方式就是告訴他的部隊:你們只能聽我的,我讓你們殺誰就殺誰,就算要殺單于,你們也給我殺。剛開始只是練習,但是當這種訓練成為習慣的時候,老單于頭曼就這樣被殺了,冒頓自然就成了匈奴的第二個王。
冒頓滅東胡樓煩
冒頓得到匈奴汗位之后,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消滅他父親頭曼的親信、取得全國人民的支持,這些都需要時間。作為對手,東胡肯定不會給冒頓這么長的時間,于是東胡開始進攻匈奴。漢文帝應對匈奴的政策就是盡量滿足對方的要求,然后自個慢慢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再痛打對手。
顯然,冒頓比漢文帝更早懂得這個道理,將象征榮耀的單于坐騎千里馬連同愛妃 ,一一送給了東胡。心滿意足的東胡一看冒頓這個軟弱,完全不像個男人,就再也沒把他當回事,當然也就沒再進攻匈奴。
很明顯,東胡沒有真正的理解冒頓,對于他老說,只有土地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草原就意味著有足夠的士兵。得到時間休整了之后的冒頓開始展露草原第一軍事天才的風采,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突然襲擊了東胡,然后乘勝追擊,一口氣又滅了月氏,開始了真正的統(tǒng)一大草原。
白登山之圍的始末
在講冒頓的故事時,很容易想到另一個草原上的人物:成吉思汗,他們有著太像的成長軌跡,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登上汗位,一步步的消滅周邊的小國,聯(lián)合草原上的所有部落,開始東征西討。所不同的是成吉思汗沒有停下進攻中原的腳步,當時的歐洲和亞洲到處都有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而冒頓在進攻中原時,卻將腳步停在了白登山。
當時的情況時這樣的:韓王信作為八個異姓王之一,也被逼走上了謀反的道路,開始勾結匈奴,準備進攻山西太原,得到消息的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戰(zhàn)。應該說戰(zhàn)爭開始階段,出乎所有的人預料,劉邦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直接將韓王信和匈奴聯(lián)軍打開了花。
因為匈奴都是清一色的騎兵,打不過一溜煙就跑了,而漢高祖劉邦這邊,因為楚漢戰(zhàn)爭,戰(zhàn)馬死的都差不多了,據說,當時連四匹清一色的戰(zhàn)馬都找不出來。按理說,這樣的騎兵跟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騎兵差距是很明顯的,拿中原騎兵去追擊匈奴,基本上和雞蛋碰石頭差不多。
但是我們的平民皇帝劉邦,也許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就這樣率領唯一的一支騎兵追到了山西大同的平城,這個時候,冒頓的匈奴士兵騎著戰(zhàn)馬開始從四面八方將劉邦圍困在平城的白登山上,切斷了劉邦和主力部隊的聯(lián)系。
如果這個時候,冒頓一鼓作氣,攻陷白登山抓住劉邦,可能西漢的歷史又要改寫了。但是我們的祖先,打仗未必很強,但是出個餿主意,真是一個比一個強。
史書上記載,劉邦的軍師陳平向冒頓的老婆行賄,說:將有一批青春貌美的中原姑娘獻給冒頓,作為放過漢朝皇帝的補償。冒頓的老婆怕這些美女,奪走了冒頓對自己的寵愛,才給冒頓吹枕邊風,放了劉邦。
其實,仔細研究冒頓的性格可以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軍事首領,當初為了整頓部隊,可以將自己的愛妃獻給東胡,作為女人的枕邊風威力肯定沒有那么大。所以,合理的解釋應該是冒頓認為,抓住劉邦給予自己的利益并沒有那么大。
放走中原皇帝,每年都可以獲得從中原送過來的數不清的牛羊和糧食,等于建了一個銀行,想取多少,取多少。但是如果俘虜了劉邦,漢朝分分鐘再重新找一個皇帝就可以了,仗又要重新打過,所以放走劉邦,再勒索一大批錢財才是對匈奴最好的選擇。
冒頓求婚呂后
白登山逃回來的劉邦,沒過幾年就死了,呂后開始當家。由于當時和匈奴還是維持和親的政策,相互關系還算是比較融洽。這個時候,來自匈奴王庭的一封信,打破了這種和諧,這是來自冒頓的一封求婚信。冒頓在信里說,呂后的老公已經死了,我也剛失去了我的皇后,既然兩個人都是單身,差不多咱就在一起吧。
呂后一看,這還了得,占便宜占到老娘頭上來了,馬上召集了文武百官要討伐匈奴,太欺負人了。但是把大伙召集起來,一討論,不行,匈奴太強大了,咱打不過人家啊。于是呂后只能忍氣吞聲,給冒頓回了一封信,內容無非是:收到單于的信,我很是高興,但是我已經是一個老太婆了,頭發(fā)牙齒都快沒了,路都走不穩(wěn)了,沒辦法,這里有些金銀珠寶,你先拿去,就當謝謝單于對哀家的厚愛。
冒頓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174年,一代天驕匈奴單于冒頓就這樣死了。他的兒子稽粥繼位單于,號稱老上單于。
從秦朝末年農民大起義到西漢建立初期這一段時間里,中原天下大亂,諸侯國互相攻殺,暫時放松了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防備,乘這個機會,北方的匈奴逐漸強大起來,出了一個著名的領袖叫冒頓單于(匈奴人稱國王為單于)。
冒頓的父親是匈奴國王頭曼單于,冒頓是父親的第一個閼氏生的,按道理將來應該繼承單于的位置,可頭曼單于不喜歡大兒子,便把冒頓送到月氏國去做人質。
冒頓被送到月氏去以后,頭曼單于立即對月氏發(fā)起了進攻,想激怒月氏國王,借月氏國王的手來殺掉自己的兒子冒頓。月氏國王果然非常憤怒,把冒頓關起來,準備殺了他。
冒頓從小就很聰明勇敢,他不想眼睜睜地等死,便殺掉了看守自己的士兵,偷了一匹馬,逃回匈奴。頭曼見兒子這么勇敢,很高興,撥給他一萬多騎兵,讓他領兵打仗。
冒頓在訓練自己的部下時,特意制作了一種響箭,對部下說:“只要我的響箭朝什么東西射過去,你們就要全部向這個東西射擊,誰要是不射,我就砍了他的頭!”
在一次打獵中,冒頓向沒有目標的地方射出了響箭,士兵們也跟著射。
但也有幾個人沒有跟著射箭,冒頓立即殺了這幾個士兵。過了幾天,在打獵時,冒頓對自己的馬射出了一枝響箭,大家紛紛向馬匹射箭,有幾個人不敢射,冒頓毫不客氣地殺了這幾個人。又有一次,冒頓對自己的妻子射出了響箭,許多人不敢跟著射,冒頓又把這些人全部殺掉了。后來,在一次打獵中,冒頓向自己父親騎的馬射出了響箭,士兵們立即向馬匹射箭,沒有一個落后,冒頓知道,自己的計劃可以實現(xiàn)了。
一次,冒頓領著自己的士兵跟著父親出獵,他突然對自己的父親射出一枝響箭,部下士兵們立即向頭曼單于亂箭射去,頭曼單于一下子便被射死。冒頓順利地奪過了單于的位置,并把自己的后母和后母的子女全部殺光。
冒頓當了單于后,鄰國東胡想試探冒頓的能力,便寫信給冒頓,要他的一匹千里馬,冒頓的大臣們都不同意,冒頓卻很爽快地答應了。不久,東胡又要冒頓選一個老婆給他,冒頓的大臣們更憤怒了,而冒頓不但同意了,而且在自己的閼氏中挑了一個漂亮的送去。從此,東胡國認為冒頓沒什么可怕的,放松了對冒頓單于的警惕。
后來,東胡又向冒頓要一片荒涼的土地,大臣們說,反正那片土地荒涼得很,給就給吧。冒頓大怒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么能隨便送人!給我將同意送土地的人全部殺了!”冒頓傳令,集中全國的軍隊,襲擊東胡,誰敢怠慢,就殺頭!于是,他親率全國的精兵,向東胡發(fā)起進攻,東胡本來就沒有防備冒頓,被他揮兵直進,連國王都被殺掉了。
消滅了東胡,冒頓又向西滅掉了月氏,吞并了許多少數民族部落,成了北方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力量。
在漢高祖劉邦的時候,冒頓單于領兵南下攻破了馬邑(今山西朔州境內),鎮(zhèn)守在這里的韓王信投降匈奴。冒頓單于又乘勝前進,一直打到太原,高祖劉邦親自領兵去抵抗。
當時,正是大雪連天,氣候特別寒冷,劉邦的士兵不習慣北方的寒冷,連手指腳趾都凍掉了。冒頓單于覺得有機可乘,便假裝打不過漢軍,向北逃跑,想把漢兵引到更加寒冷的地方去消滅掉,劉邦果然跟著追了過來,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陷入了冒頓單于四十萬大軍的包圍圈中,形勢非常危急。
這時,劉邦聽從陳平的建議,偷偷地派人給冒頓單于的閼氏送了一份厚禮,請她勸冒頓退兵。閼氏得了許多寶貝,答應了劉邦的要求,對冒頓單于說:“大王您已經把國土擴大到不能再大了,中原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您就是當了皇帝也管不好,再說您不一定就能勝得了,不如退到自己的老家去。”冒頓單于覺得閼氏的話有道理,便撤兵解圍,劉邦乘機逃回,這就是歷史上的“白登之圍”。
劉邦逃出來以后,覺得匈奴太強大,一時戰(zhàn)勝不了,以和平為好,便派出使者,要求結親和談,冒頓單于也樂于同意,兩家達成了互相通親、和平共處的協(xié)議。后來,在漢文帝、漢景帝時代,和親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邊界上雖然有一些小的沖突,但主要是和平的,這種局面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匈奴,是一個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他們長期盤踞在河套地區(qū),游牧于大漠南北,本是一個很小的部落,經過十年百年的繁衍,匈奴在秦末的時候已發(fā)展成為一個較為強大的部落,他們生性豪邁、狂放,不受拘束,長期的游牧生活使匈奴人以騎兵強悍、兇猛善戰(zhàn)著稱。
世界歷史中,匈奴是最早橫跨歐亞大陸,對中國、波斯、羅馬三大帝國都造成過威脅的游牧民族。盡管匈奴很早就活躍在中國北部,但其民多以氏族部落的形式散居,事跡多已不可考。
秦朝統(tǒng)一天下后,曾經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將他們趕出河套地區(qū),十余年間匈奴都沒有對中原構成任何威脅。直到冒頓單于的出現(xiàn),這一狀況才有改變。
冒頓(前234年——前174年),冒頓是人名,姓攣,單于是匈奴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稱號。冒頓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頭曼單于而自立。他是匈奴族中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統(tǒng)帥。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
冒頓是帶領著整個游牧民族達到最鼎盛時期的部落首領,匈奴這個部落在他的領導下強盛和崛起,由此觀之,冒頓單于是個很強悍,有野心和野性的領導人。從小生長在草原上的冒頓,沒有中原禮教的束縛,沒有中原的倫理綱常約束,在性格上是勇猛無畏。好強的種子打小就深種這個北方古老民族的血液里, 冒頓也不例外。讓他一夜成名的就是“鳴鏑弒父”。
冒頓原為其父頭曼單于的太子,后來他的父親喜歡的瘀氏生了個小兒子。頭曼就想把冒頓太子給廢了,立小兒子為太子。沒有合理的借口廢除太子,他的父親就干脆把冒頓送到月氏做人質,后來居然派兵攻打月氏。月氏當然傻眼,自己的兒子明明還在敵人手里,居然敢出擊是親生的嗎?月氏欲殺冒頓,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逃回匈奴。
頭曼單于見到自己兒子冒頓居然沒死,心里合計著該怎么打圓場,一時間也不好說什么。冒頓這小子居然只身逃出,看來還是挺勇敢的,真沒看出來還是塊帶兵打仗的好料子,于是乎,頭曼就命令勇猛的冒頓統(tǒng)領一萬騎兵,富有創(chuàng)造力且很有心計的冒頓單于發(fā)明了一種響箭,訓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下令說:“凡是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標,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他先射一些鳥獸,有一些部下不射響箭所射的目標,便被無情殺掉了,第二次訓練的時候,冒頓又用響箭射擊自己的心愛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懼的,不敢射擊,冒頓又把他們殺了。第三次,出去打獵的時候,射殺了父親的良馬,左右之人都跟著射。冒頓見時機成熟,最后一次打獵時用箭射自己父親的腦袋,左右人跟著射,頭曼單于就死了。之后冒頓又把他的后母及弟弟還有不服從他的大臣全部殺,自立為單于。看到這里覺得冒頓真是夠狠心,不過也不全賴他,他們一家子都是狠心的人。
聽說冒頓殺父自立之后,鄰近的東胡便想試試冒頓這小子的能耐,第一次開口向冒頓要頭曼身邊的良駒,冒頓念在鄰居的面子上也就送給東胡了,算是友好的見證吧。見到冒頓這么好欺負,東胡又要冒頓身邊的一位閼氏,冒頓身邊的臣民都不答應,冒頓很大方認為不就是一個女人嘛,送給他們也無妨。于是,把自己的妻子拱手讓給了人家,大臣們都傻眼了,心想自己的大王怎么那么好欺負。東胡王得到美女后,日益輕慢匈奴。過了一陣,得寸進尺的東胡看中了匈奴和東胡之間一塊一千多里的無人地帶,有的臣子順著上兩次的經驗脫口而出:”不就是一塊無人區(qū)嘛,送給他們就行了?!霸捯怀隹?,就被冒頓罵得狗血淋頭,自己的國土怎么能輕易讓給別人,接著下令斬殺剛才答應給土地的大臣,旋即跨上戰(zhàn)馬,號令國人攻打東胡,有敢后退者就殺!大臣們傻眼了,大王都拼死赴前線了,做臣子的自然得赴湯蹈火。
東胡最初輕視匈奴,因此沒做防備。等到冒頓領兵到來,一開戰(zhàn)東胡就大敗,東胡王也被消滅,匈奴俘虜掠奪了東胡百姓和牲畜財產。此后冒頓又乘勝發(fā)兵,向西驅逐走月氏,向南吞并樓煩等部落,還收復了被秦國蒙恬奪取的匈奴領地,占領了秦朝北部的部分地區(qū),經過一系列的大征伐,北方各族無不臣服匈奴,至此,冒頓雄踞大漠南北,是匈奴帝國史上最強大的時期,直接威脅中原。
完成這些事情后,冒頓單于轉身望著他眼前的土地,腳下是自己部落的領土,它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遼闊,一個強大的民族迅速崛起,冒頓單于并不僅限于盤踞在內蒙這一物質資源匱乏的地區(qū),他把眼光放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原,那里,才是他想要征服的下一個目標。
千里之外的中原,正是群雄逐鹿的時候,這時漢軍正與項羽的大軍相互抗爭,中原地區(qū)被戰(zhàn)爭搞得疲憊不堪,所以冒頓才能獨自強大,擁有能拉弓射箭的軍隊三十余萬。匈奴趁著中原戰(zhàn)亂在悄悄壯大勢力。公元前201年,漢朝剛剛安定,劉邦將韓王信遷徙到北方,加強邊防。誰知韓王信經受不住冒頓軍隊的輪番沖擊,竟然投降了匈奴。匈奴得到韓王信的軍隊,便繼續(xù)南下,圍攻太原。冒頓率領精兵將劉邦團團圍困在白登山,后來,劉邦聽從陳平的建議,派出密使賄賂了冒頓的閼氏,才放走了劉邦。漢朝從此開始懼怕匈奴,于是便主動求和,以和親安撫匈奴。
即使和漢王朝和親,兩國成為親家,依舊阻止不了匈奴南下掠奪燒殺的秉性,漢朝雖然惱怒卻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劉邦死后,呂后獨掌天下大權,這時的匈奴膽兒更大了,一介女流當政,更是不怕,還寫信調戲呂后,都是單身寡居和不在一起,你我在一起就可以名正言順統(tǒng)一天下了。呂后看后是十分氣惱,一時沖動之下還想發(fā)兵攻打匈奴,但是被大臣們勸阻了,忍一時風平浪靜。匈奴見呂后沒動靜不但不動怒,還頗為謙遜,覺得對手呂后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就暫時收斂起來,回贈禮物,正式答應和親。
其實冒頓一直沒有打消挺進中原的想法。呂后死后,他還多次騷擾漢朝,只是再也沒有”白登之圍“那樣的機會了。公元前174年,冒頓去世,”子稽粥立,號曰老上單于“,北方草原上最勇猛的一頭老狼終于消失在了荒漠中。但是,匈奴與漢王朝的交戰(zhàn)才剛剛開始。
第一個問題:秦軍、漢軍、項羽肯定還會自相殘殺。他們不可能因為冒頓是匈奴而團結起來一致對外。什么民族什么大義,都是說得做不得的。各個勢力之間完全是你死我活的關系。除非團結起來對付匈奴對各方都有好處,否則他們不會團結。正如后來老將攘外必先安內。老蔣與GC團結抗日是被逼無奈。
第二個問題:如果秦漢楚聯(lián)合起來對付匈奴,那么匈奴肯定完蛋。因為楚軍有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項羽,漢軍有偉大的軍事家韓信。
第三個問題:秦末長城守將先是蒙恬,后是王離。
第四個問題:匈奴如果進入中原腹地,與秦漢楚軍交戰(zhàn),肯定會完蛋。首先、他們對地理狀況不熟悉;其次、他們后勤補給困難。再次、他們只能打家劫舍以補足糧草,這樣就會得罪老百姓,不得民心,不可能長久,處處受敵,左支右絀。最后、項羽和韓信不是吃素的,項羽在突圍垓下時的28騎,都是一頂一百的,劉邦派的夏侯嬰率領的5000騎兵都截不住項羽的28騎。項羽軍隊的戰(zhàn)斗力絕對是強悍得超出你的想象,他帶領3萬部隊,長途奔襲,人困馬乏,仍然能把劉邦的56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軍隊的戰(zhàn)斗力很大程度上系于主將一人。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俗話還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雖然冒頓單于也是杰出的軍事家。雖然騎兵比步兵有優(yōu)勢。但是一個杰出的偉大的將領,總能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出奇制勝。金兀術的拐子馬,照樣被岳家軍砍的人仰馬翻。匈奴軍慣于流動作戰(zhàn),騎著馬射箭,來去如風,這是其優(yōu)點,也是缺點。羅馬軍隊的萬人重步兵方陣,所向無敵。這是步兵的優(yōu)勢。再者,如果步兵深溝高壘、堅壁清野,騎兵累死也木辦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0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牛皋,南宋抗金名將,他最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