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明朝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明朝是個“創(chuàng)新”頗多的王朝,明朝廢除了研習千年的宰相制度,但是因為在位的皇帝比較懶又只能建內(nèi)閣、設(shè)首輔。明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設(shè)立的首輔不計其數(shù),能被選入內(nèi)閣成為內(nèi)閣首輔的人都是人中龍鳳,有勇有謀。
第四:愛辭職的首輔——李廷機
李廷機,是在我國歷史上都排的上名號的清官賢相。李廷機推行廉政,關(guān)注民生,立志于減少苛捐雜稅,鼓勵商家發(fā)展經(jīng)濟。李廷機為推行廉政,把自己的全部家財都捐贈了出來。但是這種行為惹怒了的東林黨,他們上奏換掉李廷機,成天寫奏折、潑口水。李延機挨不住罵便上奏自請辭官,沒想到這張辭官的奏折他寫了寫了123封,整整5年,萬歷都懶得批復。最后,李廷機索性自己把自己解雇,兩袖清風的回到老家,萬歷竟然也沒有追究。李延機病逝后,萬歷還賜贈他少保頭銜,謚“文節(jié)”。 李廷機把一生的謀略與智慧都放在了整治國家貪污與復生民計上,是一位難得的做實事的首輔大臣。
第三:“獨相”——葉向高
葉向高,萬歷、天啟年間兩度出任內(nèi)閣輔臣,他是明朝期間唯一的兩次出任首輔的大臣。萬歷三十六年,由于其他內(nèi)閣大臣不理朝事,閣務僅靠葉向高一人主持達7年之久,時人稱其為“獨相”。 萬歷帝是明朝史上過得最舒服的皇帝,他從來都不理會朝政,大臣上奏的奏折都積壓在一起,葉向高身為內(nèi)閣首輔只能幫萬歷出來積壓的奏折。葉向高曾經(jīng)在主持會試的時候,官員的奏章都被送到了考場上等待葉向高批閱,可見葉向高有多辛苦了。
第二:改革名家——張居正
張居正,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開創(chuàng)了“萬歷新政”,有名的改革家。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是神宗的大權(quán),他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使明朝國庫充裕;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殷正茂等名將平定邊疆;嚴肅考核吏治 政體為之肅然。張居正出任首輔勵精圖治的進行改革,就連他多年未見的老父去世,張居正也沒有辭官回家守制。張居正一生都在為國事夜以繼日地操勞,病逝后,神宗都為之不上早朝。
第一:黑衣宰相——姚廣孝
姚廣孝,是一位出家之人,同時也是明成祖朱棣主要謀士,成祖繼位后,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所以又被稱為“黑衣宰相”。姚廣孝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朱棣在他的勸解下才直驅(qū)京師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登基后,他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guī)劃今日北京城布局。朱棣曾命姚廣孝蓄發(fā)還俗,但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賜他的府邸、宮女,姚廣孝也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換回僧衣。姚廣孝病逝后,追贈榮國公,謚號恭靖,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明代四大才子是:
1、解縉(xie jin)
字大紳,又字縉紳,號春雨,又號喜易,明朝第一位內(nèi)閣首輔。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鑒湖(今吉水縣文峰鎮(zhèn))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他本人主持修訂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2、王守仁
漢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他開創(chuàng)的心學至今影響著一大批的人。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3、楊慎
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他是明代三朝元老楊廷和的兒子。據(jù)《明史》記載,明代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楊慎的著作頗豐,最讓人難忘的就是《三國演義》中開篇詞《臨江仙》。
4、徐渭
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晚年號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在書法、繪畫、軍事及詩歌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有很多書畫名家都發(fā)出了愿為青藤門下走狗的感嘆。他本人雖然才華高超,但是在仕途上卻一敗涂地,最后貧病交加死去。
明朝最有名的十大內(nèi)閣首輔
李善長
劉伯溫
三楊:楊榮(1371年-1440年7月30日 ),原名道應、子榮 ,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警敏通達,善于察言觀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史稱其"揮斤游刃,遇事立斷" ,被比作唐代的姚崇。 楊榮既以武略見重。
楊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澄江鎮(zhèn))人。
楊溥(1372年-1446年8月6日 ),字弘濟,號澹庵 。湖廣石首人 。
李東陽,謝遷,楊廷和,楊一清。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漢族,幼名張白圭。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萬歷時期的內(nèi)閣首輔,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開創(chuàng)了“萬歷新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2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