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為何支持趙光義繼位卻不是自己的兒子
宋皇后確實打算支持自己的兒子,并不是心甘情愿支持趙光義繼位,但是也同樣是無可奈何,是因為局勢所迫,而且抗?fàn)幰彩菦]有任何作用的,還不如送一個順?biāo)饲?,換來以后的安穩(wěn)生活。
宋皇后必然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真的心甘情愿,也不可能會迅速的把四皇子找入到宮中,只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根本就沒有什么勝算,如果有半點可以爭取的希望,他肯定不會選擇讓趙光義成為皇后。
宋皇后之所以這么做,可能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首先就是局勢所迫。趙光義帶兵入朝,顯然就已經(jīng)知道哥哥已經(jīng)去世,所以他想要皇位必然也是做出了萬全的準(zhǔn)備,宋皇后早就已經(jīng)被打的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早就已經(jīng)回天乏術(shù)。
既然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抗?fàn)幮Ч?,宋皇后也想著不如就選擇直接做一個順?biāo)饲?,也希望能夠憑借著這種投桃報李的規(guī)則,一旦趙光義成為皇帝,最起碼也可以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孩子們,只是很可惜,宋皇后的想法是特別可笑的。換成是一般人,或許真的會感恩戴德,但是趙光義是一個根本就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或者說這本來就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在成為帝王之后,一直都想著如果宋皇后選擇重新?lián)尩没饰?。是不是就會影響到自己的一輩子,所以在此時馬上就選擇斬盡殺絕,這也就意味著宋皇后以及宋皇后的這些孩子們根本就沒有得到安穩(wěn)的生活。
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就算當(dāng)時選擇爭奪皇位,顯然成功的幾率也并不是很高,這也同樣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宋皇后為何支持趙光義繼位 她不應(yīng)該支持自己的兒子嗎
按照題目來說,宋太宗趙匡胤的傳位,是有意將皇位傳給宋太祖趙光義,但實際情況應(yīng)該不是這樣,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的死本身就是一個謎,其實死的非常蹊蹺,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一宗懸案,被稱為?燭光斧影?,這也是宋朝史上最大的疑案。
按照?燭光斧影?的故事來說,很可能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謀害了他,成為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如果這個說法屬實的話,那么趙匡胤的本意就不是傳位于弟弟趙光義,而是他的兒子了。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說一下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的迷案。
其實關(guān)于趙匡胤的死,到現(xiàn)在來說在學(xué)術(shù)界也是眾說紛紜,始終沒有一個能夠令人完全信服的說法。
道士的傳說
傳說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在年輕的時候生活貧苦,與一個叫混沌的道士來往甚密,混沌經(jīng)常到兩兄弟的家里給他們帶些錢財,與兩人把酒言歡。有一天這個道士預(yù)言趙匡胤要做天子,之后就消失了。直到趙匡胤真的做了皇帝之后,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又遇到了混沌,這次趙匡胤堅決要道士去皇宮做客,好吃好喝地招待。期間,趙匡胤也急切地問道士 ,我的壽命還有多久?我好把后事安排好。這個道士就說,在你50歲哪一年的10月20號夜里,你看看天氣,如果哪天萬里無云,是個晴朗天的話,那么你可以再活12年。如果哪天是陰雨,你就要趕快安排后事。
于是趙匡胤就等到了那一天,19日的深夜,20日凌晨的時候他登上了皇宮最高的一個亭臺閣樓,上去一看真的是星光燦爛萬里無云,趙匡胤大喜,正要下樓,突然就見到四面八方陰云密布,然后就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趙匡胤馬上就從閣樓上下來,走到了皇宮里頭,把他的弟弟趙光義叫來,把后事都委托給了趙光義,意思是讓他繼位。
燭光斧影
那天夜里,哥倆就在房間里喝酒,把所有的侍從人員宮女都趕了出去,后來就聽宮中的侍從和宮女們說,就看到趙光義站起身來后退了兩步做謙遜狀,又聽到趙匡胤用他的柱斧在地下戳的那個聲音,之后又說好做好做。
▲趙匡胤的死是千古之謎
好做這個詞,其實在古代來說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意思是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如果是這個意思,那么明顯趙匡胤是在職責(zé)趙光義,意思是趙光義做了什么對趙匡胤不利的舉動。而第二種說法是好自為之的意思,那也就是勉勵趙光義的意思。第二天趙匡胤就死了,趙光義便繼位成了新的皇帝。
當(dāng)然,這個說法是趙光義那邊流傳出來的說法,當(dāng)時趙光義做了皇帝后,身邊的人自然就這樣說了。不管是道士也好,還是趙光義被召進宮也好,很可能都是一波人不斷地炒作的結(jié)果,意思就是要證明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當(dāng)然這個說法是有很大的爭議的。
史學(xué)家們的說法
其實關(guān)于趙匡胤之死,后來有很多史學(xué)家也提供了不同的說法。
根據(jù)司馬光的記載,趙光義在趙匡胤臨死前調(diào)戲了花蕊夫人,趙匡胤的死就是隋煬帝弒父情節(jié)的翻版
首先要提到的是宋朝著名的史學(xué)大家司馬光,在他的《涑水記聞》里,就有這樣的記載,趙匡胤在拿下后蜀政權(quán)后得到了后蜀國君的寵妃花蕊夫人,這個花蕊夫人很可能就是趙匡胤后來的一位寵妃,叫費氏。當(dāng)趙匡胤病了的時候,那位費夫人就在趙匡胤身邊伺候著,趙光義前去宮中看望哥哥,就看到了那位美麗的費夫人,此時趙匡胤昏昏地睡了,便前去非禮了費夫人,這個舉動驚醒了趙匡胤,然后兩人廝打了起來,這個過程中趙光義用哥哥的柱斧打死了趙匡胤。這個故事和隋煬帝弒殺隋文帝的故事如出一轍,而在古代的宮中,這樣的事情也有很多,發(fā)生的可能性也很大。這是對趙光義最為不利的說法。
▲花蕊夫人生的十分美麗,很多史學(xué)家認為后來被趙匡胤納為了妃子
順便提一下柱斧,其實是一種文具類的用品,樣子和如意差不多,古代君王經(jīng)常用柱斧在地圖上比劃。根據(jù)歷史記載,趙匡胤曾經(jīng)兩次用這個柱斧打掉了大臣的幾顆牙,也可以說這個柱斧是有一定的威力的,用來殺人也是可能的。
而且當(dāng)趙匡胤病危的時候,當(dāng)時趙匡胤49歲,趙光義比他小12歲,當(dāng)時是37歲,兩人真的廝打起來,一是趙匡胤年齡確實大了很多,二是趙匡胤當(dāng)時也確實病了,所以兩人打起來的時候,趙光義拿著柱斧打死趙匡胤,也是完全可能的。
當(dāng)然,司馬光的這個記載,是話里有話的記載,畢竟當(dāng)時宋朝的皇帝是趙光義一系的,如果說的太直接,估計就會沒命了。
史學(xué)家李燾的說法
南宋時期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歷史權(quán)威李燾,他的記載也是有些蛛絲馬跡的,根據(jù)這些蛛絲馬跡你會發(fā)現(xiàn),趙匡胤其實是非正常死亡。這些都記載在了《續(xù)資治通鑒長編里面》,這部史學(xué)著作在史學(xué)界認為可信度是較高的。而且這個長編也是南宋第二個皇帝,也就是趙匡胤的子孫回到了皇帝寶座上面之后,南宋的第二個皇帝趙昚在看過之后沒有發(fā)表任何意見,也就意味著默許了,通過了,可以在外發(fā)行了。在這個長編里,關(guān)于燭光斧影的說法就對趙光義非常不利了。
在長編里,當(dāng)天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人一起喝酒,在喝完酒后,趙光義回去了。而趙匡胤在四更也就是三點到五點的時候被宋皇后發(fā)現(xiàn)去世了。于是宋皇后就要一個叫王繼恩的太監(jiān)趕緊把德芳,也就是趙匡胤的二兒子找來,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要趙德芳繼位。但王繼恩一直是趙光義培養(yǎng)的心腹,他沒有去找趙德芳,而是直接找了趙光義,結(jié)果王繼恩帶來的不是趙德芳,而是趙光義。宋皇后畢竟生長于宮中,遇到這種事情,先是大吃一驚,然后很快就明白了過來,無賴地對趙光義說?以后我們母子就全靠叔叔了。?趙光義趕忙前去安撫。
就這樣,趙光義成為了宋朝的第二個皇帝。當(dāng)然,按照這個說法來說的話,趙光義就明顯是篡權(quán)了。
當(dāng)然,燭光斧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具體的情況,今天我們已經(jīng)不得而知了。其實按照正常的繼承順序來說,趙匡胤是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的,但是卻傳到了自己的弟弟手上。之后北宋的皇位就一直在趙光義這一脈相傳,直到南宋時期,宋朝的皇位最終又回到了趙匡胤一脈,當(dāng)然那是后話了。
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延續(xù)了幾千年,皇位一般都是由嫡長子繼承,即使不是嫡長子也是其他的兒子繼位。然像趙匡胤卻這樣把皇位傳位給了自己的弟弟的情況,是十分出人意料的。史學(xué)家對這個事情也進行了研究。對這個事情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趙匡胤認為自己的弟弟適合坐這個位置,加上兄弟情所以深傳位給趙光義。另外一些專家持有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觀點。
持有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趙匡胤長子去世很早,剩下的兩個兒子都很年幼。很難擔(dān)當(dāng)這樣的大任。北宋開國沒有多少年,幼主繼位對朝局不穩(wěn),很有可能重現(xiàn)后周的歷史。趙光義的能力要比趙匡胤的幾個兒子都有能力,傳給趙光義會更有利于江山社稷。
宋太祖在位期間,和弟弟趙光義感情非常好。當(dāng)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其中他的弟弟趙光義起了很大作用,當(dāng)年趙匡胤就許諾,將來讓自己的弟弟接替自己的位置。另外宋太宗即位后,并沒有屠殺太祖一脈,反而重用趙匡胤的兒子。說明兄弟感情很好。
持有另外一種觀點的人也是非常有自己的道理的,他們認為趙匡胤的死很蹊蹺。公元976年趙匡胤和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晚上一同飲酒。第二天早上,趙匡胤暴斃而亡,趙匡胤一夜間就去世了。對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說法。更普遍的是與宋太宗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太祖的死因不明,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說法。趙光義為了皇位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哥哥趙匡胤。但是這只能是大家的猜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2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