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宋高宗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王朝的“重文抑武”!宋太祖趙匡胤當年在陳橋驛“黃袍加身”之后一直寢食難安,生怕當初跟著自己造反的將領們會有樣學樣……為了徹底解決晚唐、五代以來的“軍人政治”問題,宋太祖先是接連上演了兩出“杯酒釋兵權(quán)”、解除了他認為具有“潛在威脅”的石守信等人的兵權(quán)。繼而,宋太祖方面不斷加強禁軍實力、使禁軍相對于地方駐軍形成了絕對優(yōu)勢;一方面又禁軍中不斷進行稀釋權(quán)力,制造相互牽制、權(quán)力平衡的局面。
在進行這一系列政治布局的同時,宋太祖又人為地提高了文臣的地位、壓制了武臣的勢力,使得文臣樞密使的權(quán)力大大增強,成為了名義上的“國家軍事首腦”。但樞密使只有指揮調(diào)動權(quán),卻不直接統(tǒng)兵;而直接統(tǒng)兵的將領又沒有指揮調(diào)動權(quán),他們事實上充當了“軍事訓練部”一般的角色……如此一來,樞密使與統(tǒng)兵將領之間同樣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權(quán)力平衡。而能夠?qū)晒蓹?quán)力合二為一者,只有宋王朝的皇帝!
不可否認,這種權(quán)力格局對于徹底解決晚唐、五代以來形成的“軍人政治”問題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使得宋王朝的統(tǒng)兵將領與軍事指揮權(quán)被人為剝離,一旦遭遇戰(zhàn)事,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協(xié)同配合能力大大降低,這就是為什么宋軍武器裝備不差、軍餉充足,在對契丹、女真的作戰(zhàn)中卻屢屢敗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靖康之變”后的宋王朝軍隊體制變化
靖康末年,女真大軍南下、貢獻汴京,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父子被俘,宋王朝(北宋)滅亡。隨即,宋王朝在各地的駐軍失去了樞密使的統(tǒng)一指揮調(diào)動、開始了群龍無首的對外作戰(zhàn)狀態(tài)。在與女真人作戰(zhàn)的同時,這些正規(guī)軍又大量收編了民間武裝、私人武裝,而這些被收編的這些“雜牌軍”只識統(tǒng)兵將領、不識朝廷。一時間,“韓家軍”“岳家軍”“張家軍”這些稱呼出現(xiàn)了……大有回到晚唐、五代“軍人政治”時代的陣勢!
宋高宗趙構(gòu)“另起爐灶”、即位稱帝之后,這些原本的正規(guī)軍又重新歸建、名義上恢復了宋王朝“國防軍”的地位,但軍隊統(tǒng)兵將領的權(quán)力卻比從前大大增強了。說得夸張一些,宋高宗能夠控制軍隊的唯一籌碼恐怕也只有軍餉了!其他全靠將領們“自覺”……當然,將領們之間的矛盾也是宋高宗可以利用的一個重要籌碼,例如后來整死岳飛的張俊,他就屬于這樣一類宋高宗可以利用之人。
宋高宗為何一定要拿下岳飛
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宋高宗又重新拾起了老祖宗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的伎倆,將韓世忠、岳飛、劉光世、張俊這些將領紛紛上調(diào)中央、出任高官,事實上削奪了他們的統(tǒng)兵之權(quán)。韓世忠、張俊是“聰明人”,既然宋高宗要收權(quán),我們配合就是了!出身將門的劉光世則更加“聰明”,在宋高宗還沒有收權(quán)之前便開始了各種“作”、給宋高宗遞上了罷免自己的把柄。宋高宗也是相當“聰明”之人、一點就透,劉光世如此配合,總不能真罷免他呀,于是在削奪了劉光世的兵權(quán)之后,宋高宗又找理由將他封為了雍國公,算是對劉光世“識趣”的投桃報李。
所謂“中興四將”中,唯一不“識趣”的只有岳飛。在交出兵權(quán)、出任樞密副使之后,岳飛非但沒有與宋高宗保持高度一致。在宋高宗積極與女真人議和之時,岳飛又不斷公開主張武力解決問題……如此一來便犯了宋高宗的大忌!宋高宗一個庶出的皇子、缺乏根基,他玩的就是群臣相互牽制、權(quán)力平衡。與女真人對峙處于優(yōu)勢地位時,宋高宗重用“主戰(zhàn)派”;與女真人對峙處于弱勢地位時,他又壓制“主戰(zhàn)派”、重用“主和派”。如此一來,無論是戰(zhàn)是和,宋高宗可以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那么,問題就來了。宋高宗急于與女真人議和,正是壓制“主戰(zhàn)派”、重用“主和派”的當口,他要的就是“群臣”支持議和??稍里w卻在這個時候公開站出來、主張武力解決問題!這等于是直接與宋高宗杠上了……一個岳飛并不要緊,要緊的是他代表了一股勢力、一片“官意”和“民意”,如果不堅決地壓制住岳飛,宋高宗與女真人的議和將面臨來自內(nèi)部巨大的阻力!為了貫徹自己的“戰(zhàn)略”思路,宋高宗只能犧牲岳飛、也只有犧牲岳飛!畢竟宋高宗不能把所有“主戰(zhàn)派”全部剪除,否則一旦局勢大變,他又靠誰去對抗女真人?因此,只有將“出頭鳥”岳飛拿下、擺出“殺雞儆猴”的架勢,宋高宗才能平息爭議,徹底地貫徹自己的“戰(zhàn)略”意圖。
一句“非卿不忠、非朕不明”道出了一切,宋高宗殺岳飛并不是因為岳飛有反心、也不是宋高宗認為岳飛有反心,僅僅是政治需要而已。說白了,岳飛只是宋高宗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該“棄子”時宋高宗絲毫不會猶豫!這就是韓世忠怒氣沖沖為岳飛出頭,卻被秦檜一句“莫須有”給頂了回去的原因所在。秦檜那句“莫須有”根本不是什么“大概其有”的意思,而是“不需要有”!皇帝要殺岳飛,還需要理由嗎?想必韓世忠也聽明白了……否則,韓世忠何等身份?他既然已經(jīng)為岳飛出頭了,秦檜豈能如此輕易就將他打發(fā)了?宋高宗要岳飛死,如果韓世忠繼續(xù)鬧下去,他只能給岳飛陪葬,不是嗎?
綜上所述,駕馭一個岳飛,對于宋高宗而言并不算困難。那么多的老將、元戎,哪個不是被宋高宗收拾得服服帖帖?問題是,岳飛在不合時宜的當口提出了不合時宜的要求。彼時的宋高宗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壓制住反對之聲、完成與女真人的議和,他就必須“殺雞儆猴”!而岳飛就是那只“儆猴”的“雞”……宋高宗等不起、也不想等了。
說白了,岳飛只是宋高宗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可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張?!俏槐蝗送贄壛私甑那貦u,又何嘗不是呢?要議和就必須犧牲“主戰(zhàn)派”的岳飛!同樣,隆興元年宋王朝準備改守為攻,就必須壓制“主和派”勢力。于是,岳飛被平反了、張浚被重新啟用了……宋孝宗趙昚剛剛即位、宋高宗還當著太上皇帝,沒有宋高宗的首肯,宋孝宗敢嗎?說白了,給岳飛平反實際上就是宋高宗的意思,這同樣是因為政治需要,而不是宋高宗認為自己當初做錯了!還是那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一切都是政治需要。自古帝王從來就沒有道德高尚、卑劣與否,只有需不需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0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