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韽埲蔚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這世上識時務之人不在少數,但是也不能否認那些忠心不二的人就絕跡了。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中,益州的文臣武將基本都投降了劉備,可是張任偏偏就是不投降。
為此劉備只能殺掉張任,張任臨死前給出的理由也很干脆,那就是一臣不侍二主,有如此忠心的人,就這么死了的確可惜,可是如果他為了求生,投降了劉備,或許也就不稀奇了。
一、生死事小,名節(jié)事大。
張任的脾氣從他的表現來就能知道,是那種牛一樣的倔脾氣。他原本是劉璋手下的大將,雖然沒有委以重任,但是好歹得到了劉璋的信任。
張任覺得,真的英雄就應該忠貞不屈,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之一。一輩子只侍奉一個主公,這也是封建王朝能夠得以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每個大臣成天就想著識時務者為俊杰的話,那么好了,誰兵強馬壯就投降誰,中國歷史上可就不僅僅只有這么一點大一統(tǒng)王朝了,可能一兩年就要換一個王朝。
皇帝的賢能并不能保障王朝的穩(wěn)定,而臣子的忠心鐵定可以保證這一切。如果大臣們個個都是司馬懿、趙匡胤之流,那中國歷史可就熱鬧多了。
張任是一個看重名節(jié)超過生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主子是劉璋,既然已經確定了,那么就永遠不會更改,這種忠義是值得贊揚的。
現在他技不如人,無法幫助劉璋擊退劉備,這已經是對不起劉璋了,如果再投降劉備,在張任看來,這不是人干得出來的事情。
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并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其城。璋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三國志》
劉備對他的忠勇十分贊賞,希望他能夠投降自己??上埲胃渌瞬灰粯樱且粋€“不識時務”的人,他寧可選擇去死,也不會假惺惺地為了活著而討好劉備。
其實這也是對劉備的一種尊重,大丈夫死則死耳,何必虛情假意搞那么多事情出來呢?所以我覺得張任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一種骨氣。
二、張任的同僚們,基本全都投降了劉備。
和張任形成鮮明反差的,可能就是劉璋手下的其他人了。代表人物當然有張松、李嚴、法正、黃權、吳懿等等。
張松是第一個出賣劉璋的人,他早早就和劉備溝通好了,劉備能夠入川,也是張松一手造成的,可惜后來事發(fā),張松被劉璋給宰了,他沒機會享受到劉備奪取益州以后的好處。
法正跟張松串通一氣,早就在暗地里支持劉備了。因為他在劉璋這里不受重用,就做個縣令級別的官,哪里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呢?到了劉備那兒,法正可是成為了劉備核心集團里的一員,是劉備當時最看好的軍師。
李嚴本來還假惺惺地幫助劉璋去對抗劉備,可是劉備大軍一到,他立刻帶著全部人馬舉雙手投降劉備。此后張松、法正早逝,李嚴成為了益州派中的代表人物,也得到了劉備的重用,成為了劉備的托孤重臣。
黃權在劉備入川前,就強烈反對劉備入川這件事。因為他深知,一山不容二虎,劉備來了劉璋的位置就保不住了。此后更是勸劉璋不要前去涪城迎接劉備,一直到了劉璋投降劉備的時候,黃權這才愿意給劉備打工。
吳懿本來和張任一起在涪城對抗劉備,可是兵敗以后,張任逃到綿竹繼續(xù)抵抗,而吳懿已經歸降了劉備。此后吳懿得到劉備重用,他的妹妹吳夫人更是成為了劉備的皇后。理由很簡單,因為相面的人曾經說過,吳夫人有大富大貴之相。
這些人都是張任的同僚,可是他們沒有哪個是為劉璋殉國的??梢姀埲蔚拇_是益州軍中,為數不多的忠誠派。
三、張任被殺,其實是時間差的錯。
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張任被殺是不是太著急了?如果劉璋帶頭投降了,張任是不是就不用被殺了?他甚至可以跟隨劉璋一起,投降劉備。
這是一個程序上的關鍵問題,劉璋沒有投降劉備的時候,那么張任必然要為自己的主公拼死殺敵。不投降劉備也很正常。
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先主。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云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zhèn)荊州。先主進軍圍雒。---《三國志》
可是劉璋如果投降了劉備,那么張任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劉備的部下,他豈有不投降的道理呢?不投降的話,豈不就是背棄了自己的原先的主子了么?
所以我認為,張任誓死不投降,其實就是時間差的問題。如果張任當時在成都城內,說不定就跟著劉璋一起投降劉備了,可惜這一切沒有發(fā)生。
多年以后,劉禪帶著文武百官出城投降鄧艾,蜀漢帝國徹底滅亡。這個時候姜維依舊帶著人馬在劍閣道阻擋鐘會大軍。
可是劉禪寫了一封詔書給姜維,讓姜維投降鐘會。姜維只能按照劉禪的吩咐,投降了鐘會。姜維手里有8萬人馬,他完全可以再做抵抗。
可是他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劉禪已經投降了,姜維如果還要反抗,那就是在反抗劉禪了,等于就是叛國了。
張任的情況和姜維正好相反,張任兵敗的時候,劉璋還在努力抵抗著劉備。所以這個時候張任當然不能投降劉備,這個時候投降,那就是背叛了劉璋。
總結:忠誠是最可貴的品質,可惜擁有的人不多。
為什么封建君主們,一直都很推崇關羽、諸葛亮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想要給自己的臣子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他們希望臣子們都要像諸葛亮、關羽一樣,忠心護主,從一而終。
他們反感司馬懿這樣的角色,所以就算后來司馬家得了天下,在歷史上的名聲也不好。司馬家要是像曹操那樣靠自己的努力打下了江山也就算了,可他們家不是,他們是靠陰謀奪權搶來的江山,這就讓統(tǒng)治者們受不了了。
如果臣子一個個都成了司馬懿,那天下還不是要天天大亂了?為此像張任這樣的人,其實也應該得到推崇,畢竟是一位忠義之人。
諸葛亮一生中,被斬殺的將領共有6名,分別為:楊奉、車胄、蔡陽、楊懷、高沛、張任。
1、楊奉黃巾軍余黨白波軍將領楊奉,因想刺殺李傕而背叛了他,后來護送漢獻帝前往洛陽,被漢獻帝封為車騎將軍,曹操便利用楊奉、董承、韓暹之間的矛盾,以欺騙、拉攏等手段將漢獻帝迎立到許都,楊奉沒有依附,便投靠了袁術。
1917年袁術稱帝后,由于呂布不愿與袁術和好,袁術派韓暹、楊奉、張勛、橋蕤來攻呂布,結果韓暹、楊奉被呂布策反,反而擊敗了袁術的軍隊,呂布慫恿楊奉向劉備進攻,搶走了劉備的軍械,結果劉備以計誘殺了楊奉。
二、車胄。一九九九年徐州戰(zhàn)役中,劉備利用投靠曹操的身份,誘騙并斬殺了徐州的刺史車胄。
實際上蔡陽是劉備所殺。
三、蔡陽。兩百年來的汝南之戰(zhàn),劉備大敗,斬了蔡陽,三國演義也將這件事搬上臺面,但在正史中,蔡陽是劉備斬殺的。
四、楊懷、高沛等人。楊懷、高沛都是劉璋手下的白水關都督,劉備與劉璋鬧翻后,劉璋起初手下的許多將領都不知道,劉備當時駐守白水關附近,若要攻打劉璋,白水關就在劉備背后,劉備不能順利攻打劉璋,必須首先攻打白水關。
劉備聽了龐統(tǒng)的話,準備回荊州支援關羽。關羽為了抵抗曹操,將楊懷、高沛兩人騙到自己的營帳中,然后斬殺兩人,但劉備用計謀欺騙殺掉他們,兩人并不知道劉備和劉璋鬧翻了,沒有防備,因此才被殺。
五、張任。張任是劉璋手下的將領,劉備和劉璋交戰(zhàn)后,劉備一路南進,勢如破竹,直逼涪城,劉璋派來張任、冷苞、鄧賢、劉義等人,都被劉備擊敗,張任等四將退守綿竹,劉備繼續(xù)攻之。
劉璋又派李嚴都督綿竹守軍一同抵抗劉備,結果李嚴直接向劉備投降,于是劉備攻下綿竹,張任退守雒城,與劉璋之子劉循一同攻下雒城,劉備繼續(xù)攻下,包圍了雒城,龐統(tǒng)戰(zhàn)死,而張任也兵敗被俘,劉備要求張任投降,張任不肯投降,于是劉備殺了張任。
可是劉璋萬萬沒想到,自已的作法竟然是引狼入室。建安十七年劉備與劉璋反目成仇,恰好是逐漸奪得益州,建安十七年(212年)末,他攻擊劉璋占有涪縣。在小說集《三國演義》中,劉璋為了能熱烈歡迎劉備入蜀舉辦了宴席,在宴席上劉備謀臣龐統(tǒng)讓魏延舞劍來助興,想借機擊殺劉璋,張任看出了劉備的動機,便手里拿著劍和魏延對舞,拯救劉璋。
建安十九年夏,劉備獲得益州。劉備奪得益州,即是《隆中對》的最終目標,同時又是“赤壁對決”后劉備陣營持續(xù)發(fā)展的必定,正是在奪得益州以后,蜀漢集團陣營暴漲,一度具備了與曹魏、東吳爭奪天下實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7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商人弦高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