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砬〉墓适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清朝有兩位皇帝先后被稱為“千古一帝”,康熙被子孫們尊稱為圣祖,作為康熙孫子的乾隆則是自稱為十全老人,他們創(chuàng)造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也成就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功勛。康熙與乾隆兩人也頗以此自矜,于是就考慮著如何增大自己的排面。
不過此時的清朝已經(jīng)不再是兩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因為覺得自己很厲害,需要有不一樣的排面,就直接自稱為“皇帝”以示尊崇,到這爺孫倆的時候,自然不可能再給自己換一個尊號,康熙便另辟蹊徑,他表示“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
從秦漢以來,稱帝的人雖然有很多,但是在位時間最久的,那可是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我啊,于是康熙便在60歲生日與69歲生日的時候舉辦了兩場“千叟宴”,那一些年過六十的老人都可以去參加皇帝的壽宴,先后有數(shù)千老人趕去參加了皇帝的宴會,這在當時是莫大的盛事,因為凸顯出了皇帝治國的成效,這一些老人便是明證。
在康熙69歲生日的那一次“千叟宴”上,年僅12歲的皇孫弘歷也參加了。等到弘歷成為乾隆皇帝以后,他事事向祖父康熙模仿,在自己74歲那年有了五世孫的時候便召開了第一次“千叟宴”,當時場面非常宏大,甚至于還有一位141歲的老舉人郭鐘岳也來了,讓乾隆非常開心。
等到1795年的時候,乾隆皇帝為了不打破自己祖父的在位紀錄,便主動退位成為太上皇,退位三天以后便在正月初四日又一次召開“千叟宴”,由于此時他已經(jīng)是85歲高齡,所以那一些來參加老人也被嚴格限定為70歲以上,而非以往的60歲以上,畢竟此時六十歲的人在乾隆面前也不敢說自己老。
然而這一次“千叟宴”卻出現(xiàn)了意外,在陪同皇帝用過御膳以后,就有多位老壽星接連去世,這是為何呢?主要是因為當時北京的正月還非常冷,這些七十以上的老人一路舟車勞頓地趕到北京,就已經(jīng)傷了元氣,而在等到吃飯的時候,因為皇室宮廷中規(guī)矩森嚴,所以他們也很難按時吃上一口熱的。
等到真正開吃的時候,這些飯菜也基本上都冷了,老人家腸胃不太好,吃了這些冷食之后便容易感染風寒,又因年老體衰而成不治之癥,以至于很多老人家在宴會結束以后便撒手人寰了。
對于康熙乾隆而言,自己治下的國家能夠有很多老人出現(xiàn),這就意味著社會的穩(wěn)定與富足,如果是動蕩與貧窮之中的社會很難有大量老人留存,同時也意味著社會風氣的美好,所以高齡老人的壽數(shù)與數(shù)量對于皇帝而言,都能夠算得上是政績,也是排面,但是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主要是為自己考慮,以至于出現(xiàn)了很多紕漏,而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就是生命的代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