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王朝國號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自夏商以來,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xiàn)過近百個朝代,其中大家耳熟能詳?shù)?,則有夏商周秦漢魏晉以及唐宋元明清等。與中國一樣,同屬儒家文化圈的越南也有朝代更迭,但和中國不同的是,越南的朝代通常以開國皇帝的姓氏來命名,比如李公蘊創(chuàng)建的朝代叫李朝,陳日煚創(chuàng)建的朝代叫陳朝,阮福映創(chuàng)建的朝代就叫做阮朝。
越南歷朝的命名方式,顯然比中國更簡單、更方便記憶,也更能彰顯家族榮耀。試想一下,如果提起漢或者唐,大家或許還能知道皇帝姓劉姓李,可如果提起一個不太知名的朝代,比如南朝齊,恐怕就沒多少人知道皇帝是姓蕭的了。
倘若中國也和越南一樣,朝代名直接用開國皇帝的姓氏,那么南朝齊就會被稱作蕭朝,如此一來,只要一提到它,每一個蕭氏族人都能倍感榮光,豈不快哉!
這樣的想法,中國歷代開國帝王未必沒有過,然而幾千年下來,卻沒有一個朝代的開創(chuàng)者采用,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中國古代的王朝為什么不用開國皇帝的姓氏命名?原因和“正統(tǒng)”有關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繼位,當時還只是魏王,是傀儡漢獻帝名義上的臣子。然而繼位才短短一年,曹丕就不愿意當臣子了,直接搞(演)了個禪讓儀式,自己當皇帝。曹丕稱帝后,國號當然就不會繼續(xù)用漢了,而是改成了魏,這便是“魏承漢”的由來。
很明顯,魏的國號,來自于曹氏父子魏王的封爵,這是他們在大漢為臣子時被封爵位。中國古代的朝代,絕大多數(shù)的國號都是這么來的。
比如劉邦創(chuàng)建的漢朝,漢就來自于劉邦早年被封的漢王。同樣的,代魏的晉朝,晉這個字也來自于司馬氏兄弟的晉王爵位。
開國皇帝用前朝給自己的爵位當作國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做法,既然是主流,那當然就是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也就是所謂的符合“正統(tǒng)”。
還是拿漢末三國來說,魏的正統(tǒng)性顯然是最強的,無論曹丕搞的那個禪讓儀式有多么虛假,但至少在形式上做到了合法性的繼承。
反觀另外兩個政權(quán)東吳和蜀漢,正統(tǒng)性就很存疑了,它們和原先的漢帝國并無直接的傳承關系。同樣的,晉代魏也有類似的合法性傳承。
“正統(tǒng)”是古代中國非常重視的東西,它幾乎代表了全天下人民的利益。一個不“正統(tǒng)”的王朝,首先建立就很困難,要想維持下去,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唐朝為什么不叫李朝?國號不但要追求“正統(tǒng)”,更要彰顯“孝道”
除了追求正統(tǒng)之外,中國的朝代不以開國皇帝姓氏命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彰顯孝道。唐朝為什么不叫李朝呢?因為李家的基業(yè),并不完全是開國皇帝李淵打下來的,而是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李虎。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封為唐國公。李淵以唐作為國號,就體現(xiàn)了他對祖父創(chuàng)下基業(yè)的尊重,這也是孝順的體現(xiàn)。
中國自古都以“孝”為重,開國皇帝希望自己創(chuàng)建的朝代長久地傳承下去,當然也要重視宣傳孝道。如果李淵以“李”作為朝代名的話,就無法彰顯祖父李虎的功績了,反倒像是把所有的功績均集于自己一身,這種磨滅祖先功績的做法,當然會被中國人視為不孝。同樣的,魏朝、晉朝的開國皇帝也都不是基業(yè)的創(chuàng)始者,而是繼承者。
宋朝為什么不叫“趙朝”?太祖雖有開創(chuàng)之功,卻也不敢違背先例
如果說魏晉唐都是幾代人創(chuàng)業(yè)的話,那么宋朝就是趙匡胤一個人,或者最多是他兄弟二人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了。而且與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不同的是,趙匡胤在前朝為官時,也沒有被封王封公,可為什么他建的朝代也同樣沒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呢?
這其實與“歷史的慣性”大有關系。趙匡胤開國即位的詔書里就明確地說:“漢唐開基,因始封而建國,故宜國號‘大宋’”??梢?,趙匡胤是遵循了漢唐的先例,才沒有把自己的姓氏當作國號,而是以自己曾任宋州節(jié)度使為由,把國號定為大宋。
其實撇開漢唐先例,趙匡胤是很有資格用自己的姓氏命名國號的,因為趙原本就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用趙作為國號,既不突兀,也方便追溯歷史淵源。然而即便以趙匡胤之強,也沒能撼動歷史的慣性。
唯一用開國帝王姓氏為國號的朝代,也是另有隱情
前面說了一大堆,可能會有人提出反駁,因為中國歷史上,還真有朝代名與開國皇帝姓氏相同的例子,那就是南朝陳,國號是陳,開國皇帝陳霸先也姓陳。這是否說明陳霸先破例了呢?
事實上也沒有,因為陳并非來自陳霸先的姓氏,而是來自于他在南朝梁時期被封的爵位——陳公(陳王),所以只是一種巧合罷了。不過陳霸先的爵位是他逼迫梁敬帝給自己封的,所以也不完全是巧合,只能說是陳霸先鉆了一個空子。
倘若當年曹操也逼迫漢獻帝封自己為曹公、曹王的話,曹丕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用曹來當作國號了。有意思的是,陳和曹都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名,陳霸先讓傀儡皇帝封自己為陳公,就有追溯先祖之意。
上面說了中國朝代命名的慣例,其實中國歷史上,也不乏沒有遵循這個慣例的朝代,而且還是知名朝代,比如元、清、遼、金等。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朝代都是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建的,而這也正是它們不循先例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們不是中原王朝內(nèi)部孕育出來的,而是入侵者從零開始創(chuàng)建的。
中國古代雖然很重視家族傳承,但是上自帝王貴胄,下自平民百姓,家家戶戶都可以擁有姓氏。所以單純以姓氏來命名國號,遠沒有以爵位來命名更能彰顯榮耀,這或許也是開國帝王們不愿意選擇姓氏命名國號的一大原因吧。畢竟李朝、阮朝這樣的稱號,同老李家、老阮家也沒多大的區(qū)別,自然就落了下乘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3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