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頋h朝建立后異性王的下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韓信,彭越,英布這三人是漢初三大名將,卻在裂土封王之后都遭到了清算,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的下場凄慘?是劉邦卸磨殺驢還是他們自身的原因導致被殺?不妨一起探討一下!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
韓信之死到底是自己作還是劉邦故意下套?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煜乱讯?,我固當亨!”
漢六年韓信被人告到劉邦處,說韓信意圖謀反,理由是韓信收留了項羽的手下鐘離眛,劉邦手下的那些大臣個個說的頭頭是道,六個字寫盡他們對韓信造反一事的處理態(tài)度:左右爭欲擊之。這時的劉邦又是什么反應?上問左右。這意思很明確,劉邦對于韓信謀反之言,不是說調查核實,而是問手下該怎么處理?光靠蠻勁就能對付韓信這樣的用兵大家?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
還是陳平在分析完形勢后,給出了借云游夢澤之際拿下韓信的計策,那么這么做就能十拿九穩(wěn)擒拿住韓信?不一定!因為這時得看韓信的表現(xiàn),如果反了,那么劉邦云游夢澤這樣的表面功夫也是白搭;相反的,如果韓信認劉邦這樣的君主,自然懷有敬畏之心應約前來。那么說韓信私自收留項羽手下是否屬實呢?項王死後,亡歸信??梢婍n信確實收留了鐘離眛,這就不得不讓人產生遐想了,作為劉邦臣子的韓信居然對上陽奉陰違,真的是跟鐘離眛感情好到家了?而且在劉邦到了楚境內時,信欲發(fā)兵反。韓信為什么沒有下手?原因是覺得自己的功勞不會落得悲慘下場。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
在云游夢澤后,韓信被劉邦擒拿降爵,從楚王變?yōu)榛搓幒?,在被擒拿回京的路上是大吐苦水,說什么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負能量的言論,劉邦反而沒有殺掉他,只是讓他好好在皇城附近住著,韓信就此消停了?依然沒有!負能量較多的韓信,似乎忘卻了自己的身份,說什么居然和樊噲之流一個層次了。不僅如此,更是與陳豨暗通款曲,在陳豨造反之時,韓信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fā)以襲呂后、太子。結果是呂后知曉其計劃,讓蕭何借朝廷已除陳豨為由,將韓信斬與鐘室。落得此番境地,真的是劉邦刻意為之,韓信是無辜的?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
彭越為何會下場比較凄慘?
十年秋,陳豨反代地,高帝自往擊,至邯鄲,徵兵梁王。梁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
陳豨反了劉邦,劉邦讓彭越出兵相助,彭越卻稱病拒絕出兵,劉邦自然心中不爽,自己的將軍居然都使喚不動了?于是讓人前往訓斥,彭越這下覺得事態(tài)嚴重,不管部將怎么分析,彭越依舊是裝病了事,后彭越手下的人犯了彭越的一些忌諱,溜之大吉不算,還把彭越給告了,劉邦念他多年的輔助之功,將其奪爵為民流放處置。就這樣的彭越自然是不樂意的,一路上也是牢騷滿腹,結果遇到呂雉被帶回了京城,原以為能獲得重新啟用,卻不成想落得身死的下場,他的死有三方面原因構成。
影視作品中的彭越
其一,壞在自己的一張嘴。彭越為人比較仗義,這是他的優(yōu)點,卻也是他的致命弱點,如果一路上他把劉邦的種種不好的地方給大力宣揚,那么這樣負面輿論對劉邦,甚至對新興的大漢而言,無疑是一種威脅。其二,彭越能在秦末漢初有那么多的追隨者,也是源于他的義氣,在沒有做大事之前,彭越是做賊寇的,他能迅速做到反秦的一個勢力,他的發(fā)祥地是魏地,一旦不劉邦將其放回故里,誰也不能保證他不會再組織力量,與劉邦的大漢爭天下。其三,這是劉邦給其他分封的異姓王一個警告,想要安安穩(wěn)穩(wěn)享受朝廷的王爵,彭越就是反面例子。
影視作品中的彭越
驚弓之鳥的英布步韓信和彭越后塵
漢十一年,高后誅淮陰侯,布因心恐。夏,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獵,見醢,因大恐,陰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韓信與彭越之死給英布重重的一擊,雖然此兩人之死都有呂后的影子,但是誰有能說清不是劉邦的授意?反過頭來看看自己,先從項羽后被封為九江王,后無奈之下投入到劉邦陣營,大漢初定之時被封為淮南王,從一介黥面的囚徒到一方諸侯,英布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但是在裂土封王之后,他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忠誠度劉邦還會相信嗎?韓信與彭越都是異姓王,都落得被清算的命運,現(xiàn)在劉邦還將彭越剁為肉醬,這就是警告!于是英布因大恐,陰令人部聚兵。
影視作品中的英布
那么是不是這促使英布造反呢?只能說這只是一個誘因,讓他打定主意公然反叛劉邦,先下手為強未必不是好主意,畢竟他的手下給他分析成功的概率擺在那,原因是劉邦已經老了,而能與英布相抗的韓信與彭越盡數(shù)被誅了,故遂反。在一番交戰(zhàn)之后,英布落荒而逃,最后卻死于另外一位異姓王長沙王吳芮之孫手上,要知道吳芮可是他的老岳父,但是,最后的結局英布是步了韓信與彭越的后塵,那就是難逃被誅殺的命運。
影視作品中的英布
結語:韓信,彭越還有英布,此三人是大漢的三大名將,他們的成功源于劉邦的信任,他們的隕落大概率是劉邦的忌憚。當然了,其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也需要面對。
1、燕王臧荼:漢元年(前206年),項羽分天下為十八路諸侯,立臧荼為燕王,都薊。遷燕王韓廣為遼東王。之后,臧荼攻滅韓廣。漢三年(前204年),韓信破趙國陳余。聽從廣武君李左車的進言,派使者送信給燕王,燕王臧荼歸順韓信,投降劉邦。劉邦大肆捕殺項羽舊部,令臧荼非常恐懼,于是反漢,高祖劉邦親自征伐,臧荼被斬殺。
2、淮陰侯韓信: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并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于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漢朝建立后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fā)謀反,貶為淮陰侯。后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于鐘室,夷其三族。
3、燕王盧綰(就是上面那個燕王臧荼被殺了,他就被封為燕王):
盧綰被劉邦封為燕王,后因私通陳豨與匈奴事發(fā)招致攻擊,被迫逃亡匈奴,被封為東胡盧王,死于該地。
4、趙王張耳: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后歸漢成為劉邦部屬,被加封為趙王。張耳立為趙王后,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去世,其子張敖即位為趙王。后劉邦在剪除異姓王時被廢掉王位。
5、漢高祖十年(前197年)七月,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去世,劉邦派人召陳豨進京,但陳豨稱自己病情嚴重。九月,便與王黃等人一同反叛,自立為代王,劫掠了趙、代兩地。
6、梁王彭越:西漢開國功臣、諸侯王,秦末聚兵起義,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歸劉邦,拜魏相國、建成侯,與韓信、英布并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后封為梁王,都定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qū))。后因被告發(fā)謀反,被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滅三族,梟首示眾。
7、淮南王英布:秦末漢初名將。六縣(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初屬項梁,后為項羽帳下將領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歸漢,漢朝建立后封淮南王,與韓信、彭越并稱漢初三大名將,前196年起兵反漢,因謀反罪被殺。
劉邦封異姓王只是迫于局面,劉邦封了七個異姓王,沒辦法,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所以迫不得已封王。這些異性王永遠都是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遲早都得拔掉的??梢哉f劉邦為了他的江山真是忍耐了許久。
后來項羽被除掉了,劉邦就開始著手處理這些平時傲慢無禮的異姓王了,有些被滅全族,有些隨便找著蹩腳的理由就給做掉了,可是最后還有一個長沙王吳芮,這個吳芮對穩(wěn)定南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劉邦也不是不想除掉這個吳芮,只是除掉他可能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加上吳芮為人低調,不像韓信那般心氣高。
可以說這兩者缺一不可。像劉邦的女婿趙王張敖,真真是恭恭敬敬,一個王在劉邦面前卻像個哈巴狗,像個奴才,可還是被劉邦給廢掉了,因為張敖在劉邦心里一無是處,自然留著也沒啥用,女婿啥的稱號對于江山來說一文不值。
再說說這個吳芮,可真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個沒少。當看到劉邦一個一個地除掉了那些異姓王之后,吳芮心里也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為了保證自己以及族人的安全,必須得小心行事,他把兒子們遣散到各個地方,把軍隊和部分送給劉邦,以此來表示他的不二忠心,劉邦看到吳芮這樣心里也那么膈應了,后來反而讓吳芮的兒子繼任,一直到第五代吳王沒有兒子才廢掉了這個異性。
劉邦奪得天下之后,選擇了分封天下,但是后來的幾個異姓王全部被殺掉了,只有吳芮沒有被殺,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吳芮實在太弱了,雖然他封得土地的不小,但是他能夠掌握的地方卻是很小,甚至很偏遠,貧窮的地方,人口也不夠多,所以后來劉邦在清算天下的異姓王的時候,并沒有殺掉他。
劉邦為什么要殺那些異姓王?原因還不是因為這些異姓王立下的功勞過大,分封得到的土地也不少。雖然現(xiàn)在他們是忠于劉邦的,但是時間久了,等劉邦去世之后,后人可不一定就忠于劉邦和劉邦的后人,所以劉邦一定要為自己的后人掃清障礙。
劉邦分封天下,因為手下的這些大將的立下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如果不多分一點土地給他們,顯然不足以服眾。但是到了后來,就是因為分的太多了,劉邦就擔心他們勢大,所以就想方設法的削弱他們的封地。因為古代比較重視宗族,也有可能是因為同時削弱同姓王和異姓王,那不是逼全天下造反嗎?所以劉邦沒有針對同姓王,只是針對異姓王。
在這些異姓王之中,吳芮獲得的封地有五個郡,分別是長沙郡、豫章郡、桂林郡、象郡、南???。但是因為他的實力過弱的原因,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的控制權落到了南越王趙佗的手上,實際他能管轄的只有長沙和豫章兩個郡。這兩個地方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在當時還是屬于未開化的地區(qū),那里的人們甚至還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并且在長沙還有游牧民族的騷擾,而且還遠離朝廷,所以劉邦一點都不擔心吳芮以后可能會謀反,所以天下8個異姓王最后只有吳芮成功活了下來,甚至他的爵位還世代相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4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