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劉備家奴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三姓家奴,這是特指呂布的詞匯,后來用作諷刺反復(fù)無常,不忠不義的人。
在史籍記載中,并沒有關(guān)于呂布是三姓家奴的說法。呂布,無論是從三國志,還是從三國演義中,都可以看到,其殺董卓,是作為一件大功被傳揚的。董卓作為呂布的義父,呂布有大義滅親之舉。
然而,宋代之后,大義滅親,這個褒義詞逐漸有了貶義,指的是自私自利的人為了自己的前程背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宋朝之時,疆域僅限于漢地,同黨項、契丹、女真,甚至是大理、交趾,都爆發(fā)過戰(zhàn)爭。這促使了民族主義的興起。慢慢地,在民間傳說中,呂布就成為了忠、孝、義的反面教材。
宋代,儒家中的理學(xué)派占據(jù)了社會思想的主流。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存天理,滅人欲。在儒家學(xué)說中,是主張性善論的。也就是說,人的天性都是善良了,由于人世間的各種欲望,才導(dǎo)致天性泯滅。
什么是天理?就是天道,就是事物的本質(zhì)。宋代,理學(xué)派思想集大成者是朱熹。這個朱熹是很厲害的,是個全才,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經(jīng)濟學(xué)家、科學(xué)家。當(dāng)然,很多人可能不同意這個說法。如果深入去了解這個朱熹,去學(xué)習(xí)宋代的理學(xué),完全會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宋代以及宋代之后,對人性,是有著法律保護的。比如說,如果家人或者朋友犯法,個人給予保護以及躲藏,這是不犯法的。也就是說,沒有窩藏罪一說。宋代之前,是有窩藏罪的。如東漢末年,著名的讓梨故事主人公,孔融窩藏犯法者,這個犯法者是其哥哥的朋友,因而被朝廷追究。結(jié)果,要被處于極刑,最后是他的小時候讓梨的哥哥代他而死。孔融是讓梨,他哥哥是讓命。
保護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對這個給予處罰,是違背天道的。個人,因為自己的前程或者財貨需要等,而做出違背天道的事情,這是人欲。父子親、夫婦順、兄弟睦,這是人的天性。
從宋代直到清代,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如果被他人殺害,個人為了復(fù)仇而將兇手殺死,這也是不負法律責(zé)任的,反而會被當(dāng)成高貴的品質(zhì)而被傳揚。再比如說,如果一對夫妻,丈夫或者妻子,發(fā)現(xiàn)另外一方,在外通奸,當(dāng)場捉奸的話,其個人或者個人的直系親屬,因為憤怒,而將另一方殺死,這也是不負法律責(zé)任的。因為在理學(xué)的思想中,這是天性使然,是天道。
當(dāng)然,理學(xué),在明清時期,很多東西都被篡改而扭曲,這也是一個事實。比如說,孟子,被稱為亞圣,這是元朝時期追封的。到了明朝,朱元璋卻特別討厭這個孟子,甚至要將其請出孔廟。
呂布,先后拜丁原、董卓為義父,但是呂布卻殺死了他們,這是違背天道的事情。所以,在宋朝之后,呂布就成為了三姓家奴。
劉備的確是多次投靠他人,但是并沒有做出違背天道之事。
劉備的投靠,僅僅是依附,并沒有拜義父,也沒有認主。劉備先后投靠過他人六次。第一次是投靠其同窗好友公孫瓚,幫公孫瓚打了不少的仗。因此逐步從平原縣尉,升到平原縣令,最后是平原相。這種投靠,只是請求幫助而已,不是認主。
后來,劉備因為救援徐州,順勢就投靠了陶謙。徐州被呂布陰謀竊取后,劉備無奈投靠了呂布。劉備和呂布撕破了臉,劉備又投靠了曹操。接著,劉備在徐州自立,被曹操擊敗,便又投靠了袁紹。感覺袁紹靠不住,便又南下投靠了劉表。一共是六次。
劉備六次投靠,僅僅是依附。也就是說只有上下級之分,沒有主從之分,劉備沒有給誰做過私人部曲,不曾認主。三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但從名義上,還都是漢朝的臣子,都是有官職的。例如,孫堅與袁術(shù)的關(guān)系,就是這種上下級的關(guān)系,孫堅的官沒有袁術(shù)的官大。按照官職大小,孫堅是袁術(shù)的部下。
劉備的所謂投靠,僅僅是去別人手下去做官,但是這個官還是漢朝的官,忠于的還是漢天子,雖然只是名義上的。在投靠劉表的時候,劉備的官比劉表都大,劉表僅僅是個州牧,而劉備卻是左將軍,大了一個檔次。這個情況下,劉備和劉表就是結(jié)盟的關(guān)系。劉表就給了劉備一個縣,為他提供一些糧草。從本質(zhì)上說是兩個獨立的系統(tǒng)。
除了漢朝的系統(tǒng),還有個人的系統(tǒng)。如袁紹是大將軍、曹操是丞相、劉備是左將軍,這些都是可以獨自開府的高官職。個人幕府中的官吏都是對個人負責(zé)的,不用對漢天子負責(zé),這就有了主從之分。
主公這個詞,就是在幕府中任職的人對幕府主人的尊稱。劉備做的都是漢朝的官,沒有做過私人幕府中的官。從來就沒有聽到過劉備稱呼其他人為主公。沒有主從關(guān)系,沒有義父子關(guān)系,劉備要走,或者反叛,都是不違背天道的。
劉備稱漢中王以及稱帝,這都是在漢獻帝沒有同意的情況下。這兩件事情,讓劉備的聲望打了折扣。考慮到漢獻帝只是一個傀儡,所以也沒有人說劉備道德敗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4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民間故事之-板凳犬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