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朱棣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朱棣的謚號全稱是“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明朝皇帝的謚號除了朱元璋之外都是17個字,只有朱元璋是21個字,“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通常謚號的最后一個字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朱棣的確可以稱為“文皇帝”,而朱元璋可以稱為“高皇帝”。
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就連以戰(zhàn)功起家的朱元璋,總結性的謚號也是“高”而不是“武”,為什么呢?因為每一朝的開國皇帝,謚號通常都是高皇帝,比如漢朝的劉邦。
這也就說明了一件事情,皇帝的謚號雖然是對其一生功績的高度總結,但更重要的則是擺正他的位置。朱元璋雖然善武,但他是開國皇帝,更適合用高字,同理,朱棣雖然酷愛行軍打仗,但他的文治也不差,謚為“文皇帝”并沒有什么問題。
何況,謚號分為美謚、平謚、惡謚。像厲、靈、戾、煬等字樣,都屬于惡謚,懷、悼、哀、閔、思、等字樣是平謚,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是美謚。
而對于皇帝來說,“文”是最高贊譽。好比“文正”是文臣的終極追求,死后被謚為“文皇帝”也是皇帝們的夢想。
世所公認的明君李世民,最初的謚號就是文皇帝。若論打仗,他打的仗可不比朱棣少,為什么唐朝大臣們沒有為他上謚號“武皇帝”?正是因為按照約定俗成的隱形規(guī)則,“文”的格調比“武”高得多。
還有隋朝的楊堅,謚號也是“文皇帝”。
劉徹的謚號是“孝武皇帝”,通常稱為漢武帝。雖然在后世很多人看來,“武帝”這種稱呼非常拉風,但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武”其實含有貶意,暗示他窮兵黷武。
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認知?我覺得應該是因為從朝臣到百姓,都認為打仗不是什么好事,和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文皇帝”就成了“高皇帝”之下最好的謚號。
只有那些各方面都很好、并且很得人心的皇帝才能被謚為“文皇帝”。朱棣得此謚號,不是大臣們忘記了他的戰(zhàn)功,而是認為他值得更好的“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5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民間故事之-血染歸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