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草原英雄冒頓單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人類歷史總是伴隨著無休止的戰(zhàn)爭。一場戰(zhàn)爭的勝負不僅可以改變一個民族、國家的命運,甚至可以影響世界的走向。回顧古代西方戰(zhàn)爭史,有兩場戰(zhàn)爭與西方歷史、文化命運息息相關。一場是公元12世紀的“蒙古西征”,另一場則是更早的2世紀的“匈奴西遷”。這兩場戰(zhàn)爭都給西方世界帶來了毀滅的打擊。無數(shù)國家被毀滅,民族被消亡。
事物的發(fā)展總是有因有果,探尋一件事的終始,不能僅局限于歷史的當時,更應該追尋至更遠的起源?,F(xiàn)在便讓我們去看一看西遷匈奴人的民族“始祖”,匈奴人的第一位霸主級人物—冒頓單于的生平。
一、秦漢之際的匈奴人
在夏商周三代的草原上,生活著各類游牧部族。我們或稱之為山戎,獫狁,葷粥等。對于那些騎馬作戰(zhàn)的部族,我們則稱之為“騎冦”。匈奴人只是其中的一個部族,這個部族在秦漢之際漸漸強大起來。和東部的東胡人人,西部的月氏人,鼎立而三。這時他們的首領是一個叫頭曼單于的人。他很有野心,時時希望南侵。其勢力曾到達了今河南黃河一帶。秦始皇時,派大將軍蒙恬北擊匈奴,修筑要塞,固守北方。曼頭單于因之北逃。等到了秦朝滅亡,九州大地陷入亂戰(zhàn)時,匈奴人又一次攻入了河套一帶地區(qū)。
二、初出茅廬的冒頓
冒頓本是頭曼單于的太子。但,頭曼卻喜愛上了另一個女人,并生了一個兒子。便想廢掉冒頓而立這個小兒子為太子。于是派冒頓前往月氏作為質子(一種外交手段,派遣君王或首領的兒子去別國作為人質)。待冒頓前往月氏后,曼頭竟派兵猛攻月氏,希望借月氏之手殺掉冒頓。冒頓亦知道此事,便急忙盜取一匹好馬,私跑回了匈奴。草原上的部族,往往欽佩勇猛的戰(zhàn)士。冒頓只身能從月氏殺出,跑回匈奴,這讓頭曼也很詫異。非常欣賞這種勇猛的氣概,加之有冒頓的母親部族的支持,便讓冒頓帶領一支萬人騎兵隊。
三、“你終將加冕為王”
雖然被任命帶領一支萬人騎兵。但冒頓內心深深的惶恐,他知道,他與他父親的關系,在派他前往月氏的那一刻,便徹底斷裂了。他憎恨著他的父親,他要拿回屬于自己的一切。匈奴的單于,是他的位置。他不允許任何人染指。他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他命令他的騎兵隊道:“鳴鏑所射之處,不跟射箭者,斬首?!兵Q鏑就是所謂的哨箭,箭射出后,會隨風發(fā)出嗚嗚之聲。他帶領他的騎隊射獵鳥獸,有不跟射者,殺。他又帶領騎隊射殺自己的愛妻,有不跟射者,殺。他又帶領騎隊射獵自己的好馬(草原上的馬可比人命金貴),有不跟射者,殺。經過多次的殺人立威,他知道自己的士兵已經足夠強大,足夠忠誠了。他們會為他奪回屬于自己的榮耀,他將會在他們的擁簇下加冕為王。
這天,他帶著自己的榮耀,自己的憎恨,自己的一切,在萬人擁促中,親手將哨箭射向了他的父親。他的士兵驚呆了,轉瞬的遲疑后,便也紛紛射去。頭曼單于身插利箭,如刺猬般翻到在地。他勝利了,他興奮得就像少年時代,第一次隨他父親騎馬奔跑在大草原上一樣。只是額頭散不去的惆悵。他帶領他的士兵們誅殺了他的后母與弟弟,那個數(shù)次想奪走他一切的仇敵。匈奴人在冒頓的憤怒下顫抖,他們紛紛向這位新的天神之子,匈奴人的新王,獻上最虔誠的祝福。
四、一統(tǒng)草原稱霸天下
冒頓成為了新的匈奴單于。這時強盛的東胡聽聞冒頓殺父自立,想趁機試探虛實。便派人向冒頓索要頭曼單于時的千里馬。匈奴人視馬為生命,強壯的好馬,不僅代表著一個部族的實力,更代表著一個部族的未來。群臣都很憤慨東胡人的傲慢,紛紛拒絕。可冒頓卻說:“我們和人家做鄰居,干嘛要吝惜一匹馬吶?”于是便把馬送給了東胡。
過了一段時間,東胡人都以為冒頓害怕東胡,于是便又派人去趁機敲詐,索要冒頓的閼氏。閼氏就是我們所謂的正妻,這里相當于匈奴的皇后。就好像匈奴人對劉邦說:“劉邦呀,你把你老婆送給我吧?!币粯印_@不僅是對冒頓的試探,更是對整個匈奴的侮辱。大臣們憤怒極了??擅邦D卻說:“我們和人家做鄰居,干嘛要吝惜一個女人吶?”于是便又送給了東胡人。
東胡王大喜過望,臣民紛紛都以為匈奴膽怯。便日益驕橫,準備侵略匈奴。于是便派人前往匈奴,索要一塊棄地(無人居住之地)。匈奴臣民都說:“這是塊棄地,給他們也可以,不給也可以?!泵邦D聽罷,大怒罵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給他們作甚?”斬殺了那些想給東胡土地的匈奴人。冒頓整兵秣馬,集結全部兵力,攻打東胡。由于東胡人長久輕視冒頓,都沒有防備。等到冒頓帶兵打來時,無以防守。于是東胡王被殺,東胡人被劫掠為奴,財產女人也都被分給了匈奴人。此后,冒頓又帶兵往西攻打月氏,將月氏徹底趕出了草原。這時的匈奴人統(tǒng)一的長城外的草原,勢力到達極盛。東西萬余里,控弦之士就有三十多萬。
五、徹底改革
每一場改革,往往都注定了一個勢力的興衰。無論是管仲改制,吳起改革,還是商鞅變法,都在一個國家的歷史上有種非同凡響的重大意義。冒頓單于在統(tǒng)一草原后,為了優(yōu)化統(tǒng)治結構,更有力的控制大草原,他也必然要進行制度的改革。而他的改革更徹底,也更有效。
設置左、右賢王,左、右古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一共六階十二等。常以太子為左賢王。左右賢王以下至大當戶,各立長官二十四位,大者數(shù)萬人,小者數(shù)千人,稱為“萬騎”。規(guī)定大臣們都可以代代相傳。又立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三姓為貴種。左賢王居東方,勢力接近今朝鮮等地。右賢王居西方,勢力接近今新疆等地。而大單于則居其中,設立單于庭。
每年的正月,所有的官長都要去單于庭參加祭祀。五月,又要去龍城祭祀山川、天地、鬼神。到了秋天,則要進行狩獵活動,檢查人、畜之數(shù)。
對于戰(zhàn)功,斬敵人官長者賞賜一杯酒,并將其所俘虜?shù)呢斘镆徊①n予他。這項舉措很大的鼓勵了匈奴人殺敵搶掠的積極性。
這場改革無疑是成功的,極大的提升了戰(zhàn)斗力,使得匈奴人橫行草原數(shù)百年。乃至發(fā)生了“白登之圍”“烽火甘泉宮”等中國歷史上一系列大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58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間故事之-古鎮(zhèn)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