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雍正繼位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事件
八阿哥被稱為“八賢王”更賢明
其實康熙的選擇一點都沒錯
皇八子:胤禩的優(yōu)勢
胤禩(請跟著米君念sì)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
他不僅在眾兄弟中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
、皇十四子胤禵交情非比尋常,與眾多王公大臣關(guān)系也都很好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滿朝文武有口皆碑
但胤禩就沒有缺陷了嗎?
有的!胤禩的失敗有三大原因:
1.生母是個奴隸過于低賤
2.過于高調(diào)爭儲
3.胤禩的治國能力遠(yuǎn)遠(yuǎn)不如胤禛
其實
拉幫結(jié)派這是個大錯誤
太子失德被廢后
胤禩的治國能力遠(yuǎn)遠(yuǎn)不如胤禛
。如果胤禩即位,不出50年清朝必亡。說到治國能力
,胤禩其實差得遠(yuǎn)。大臣為什么大多保舉八阿哥胤禩為太子
。因為胤禩和他們交好。胤禩為了和大臣結(jié)交,貪污受賄,互相走動是少不了的。只要胤禩登基,他們就成了心腹大臣,升官發(fā)財,榮華富貴少不了。這比四阿哥那個冷臉好得多。八爺黨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這樣一個共同體,沒有理想只有互相的利益捆綁,這樣的團體治國后果如何?康熙自己也清楚
胤禩的確有一定的治國能力
康熙四十六年
,黃河水災(zāi),揭開了大清帝國國庫虧空的傷疤,堂堂清王朝,竟然拿不出足夠的銀兩去賑濟這場天災(zāi)。這種時候,只有胤禛站出來要為自己的老父親分憂,而八阿哥卻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因為這是苦差事,吃力不討好,辦不成了在父皇面前不好看。此后,康熙命追繳大臣欠國庫的銀兩又是胤禛站了出來
,胤禛雷厲風(fēng)行,雖然有魯莽,但忠君愛國之心康熙也很感動啊,胤禩只是作壁上觀。你要是皇帝,你覺得一個不負(fù)責(zé)任的兒子能做好皇帝?康熙是一個睿智的皇帝,他不會看不清楚這幾個兒子的能力如何?太子無道被廢
,老八勾結(jié)大臣無所不用其極,十三和十四阿哥有軍事才能但政治能力不行,康熙末年吏治腐敗,國庫虧空,沒決心改革的新皇帝,清朝能不能再活過50年都是問題。所以四阿哥胤禛是康熙最好的選擇。到康熙五十三年又發(fā)生了一件對八阿哥而言有著至關(guān)深遠(yuǎn)影響的事件
,使其就此一蹶不振,徹底斷絕了他奪取太子之位的可能。這年發(fā)生了“斃鷹事件”。胤禩送給康熙的獵鷹竟然死在了籠子里,康熙震怒,從此胤禩徹底失去了爭儲的可能(此事可能是老四和老十四所為)。歷史證明:被史書和文士狂罵200年的雍正皇帝
,實際上是清朝能活過200年的關(guān)鍵實力確實不如八阿哥,但能力卻甩八阿哥幾條街
康熙選擇雍正
,有三個原因:第一
,根據(jù)中國幾千年來的傳位傳統(tǒng),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皇子中,雍正排行老四
,他前面是皇長子胤禔,母為惠妃那拉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這三位皇子的母親里,皇次子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
所以
太子被廢以后
第二
所有皇子中
第三點,看能力
雍正因為是皇子中年齡偏大的
公元1702年
康熙對胤禛的工作能力很信任
關(guān)于“好圣孫”這個說法,當(dāng)時弘歷的年紀(jì)很小
,表現(xiàn)不出多大治國的韜略和才干,康熙選雍正為帝,有喜歡圣孫的因素,也只是喜歡而已,更多的還是看重雍正的才能本生。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2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上一篇:
三國時期最神秘的人物
下一篇:
黃巾起義為何成為能夠撼動漢朝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