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出身荊州沔南(今湖北洪湖)的豪門世族,在關羽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時,廖化是關羽的主薄,相當于秘書長,而且是文官。
因為關羽的敗亡,導致蜀漢的荊州三郡全部歸屬東吳,廖化為了生存,只得暫時投降東吳,之所以說暫時,就是因為廖化在得到機會后,通過裝死騙過了東吳,帶著自已的母親上演了一出”千里攜母歸蜀漢“的故事。
沒錯,廖化是投降了東吳,可那是為了保全性命而做出的迫不得已的行為,兩漢以“孝”治國,就連推薦人才也有“孝廉”這個職位,無不說明“孝”在兩漢時期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廖化其人,至少在道德上稱得上“忠孝”兩全,帶著母親逃離是“孝”,回歸蜀漢是“忠”。
之后,劉備在秭歸遇到了一路向西投奔蜀漢的廖化母子,對于這樣一個忠孝兩全的人物,劉備不僅相當高興,而且相當感動,因此劉備直接提拔廖化為宜都郡太守,廖化從主薄的職位一下子提拔到太守的職位,相當于今天從市長秘書一下子提拔為市長,這提拔速度簡直是連升三級,當然了,這樣的提拔與才能無關,而與道德有關。
劉備在夷陵大敗后,廖化也隨同劉備退回蜀漢,劉備去世后,諸葛亮開府治事,廖化被任命為丞相參軍,歷任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廖化的升任一方面是因為自已的道德水平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先帝劉備已經提拔過廖化,千萬不要拿現(xiàn)在的標準去衡量當時的做官標準,在兩漢時期,有才能的人可以舉薦為“茂才”,有道德的人可以舉薦為“孝廉”,無論是“茂才”還是“孝廉”都是進入仕途做官的前提。
當然了,如果廖化僅僅只有道德,也不能夠在蜀漢身居高位,廖化在諸葛亮主政期間,才能開始顯現(xiàn),并且蔣琬曾經推薦廖化為“茂才”,這可是才能的體現(xiàn),而廖化才能的最大體現(xiàn),則是在諸葛亮去世四年之后的一次戰(zhàn)爭中。
公元238年,也許是廖化首次領兵作戰(zhàn),進攻魏國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同時魏國廣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兵分兩路夾擊廖化軍,廖化不難成功的化解了魏國的攻勢,而且在交戰(zhàn)中擊敗游奕,射殺王赟,這可能是廖化一生中最輝煌的軍事戰(zhàn)績了,實現(xiàn)廖化由文官向武將的完美轉化。
之后廖化多次隨姜維北伐,但并無建樹,并且廖化一直反對姜維的北伐政策,認為勞民傷財。
公元259年,蜀漢滅亡的四年前,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授予節(jié)符,兼領并州刺史,與左車騎將軍張翼并列成為蜀漢自姜維之下的兩大車騎將軍,而這時的廖化已經年近七十歲了。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廖化官職的不斷升遷,身居高位,確實說明了蜀漢的人才斷檔,年近七十歲的人,還在擔任蜀軍的重要武將職責,而年輕一代卻后續(xù)無人。
3、蜀漢人才斷檔,年輕一代后續(xù)無人,只能是廖化這樣七十多歲的老人身居高位。
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峰。這話大家的理解都是蜀國已經沒有人才可用了,才用了廖化,而實際上,廖化真的很無能嗎?并不是。廖化背了一個大黑鍋。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語是出自《掃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記載。
本意是說三國中后期,隨著蜀國國力的不斷衰落,蜀國的良將也不斷的減少;但諸葛亮的北伐,還是不斷的進行,可是蜀國實在是太缺良將了,諸葛亮北伐只能派能力不高的廖化。
根據正史記載,廖化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敗亡后,他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回歸蜀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劉備去世后,轉拜丞相參軍,后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領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蜀漢滅亡后,被遷往洛陽,于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后期的重要將領?;赝位囊簧?,我們看到了他對蜀國的忠心不二,還有他的驍勇善戰(zhàn)。大概是因為他的一生中沒有像關羽溫酒斬華雄、趙云七進七出救阿斗那樣的傳奇故事,所以很多人誤以為他只是三國時的一個無名小將。
所以才有了“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一說。黑化了廖化的這句話,我估計如果是他自己聽到,應該會很痛苦,廖化背了這么多年鍋是時候澄清一下了。其實他是真正的大將。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的經典之作,其中傳達的很多道理到今天為止還讓我們獲益匪淺。就說三國里奸詐無比的司馬懿,他就告訴我們只要活得長久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司馬懿從曹操時期就開始出仕,歷經曹操、曹丕、曹叡。
熬死了多位文武全才,從而贏得了謀朝篡位的好機會。與司馬懿一樣的是,有一個人跟他一樣也以高壽橫亙在三國間,從一個岌岌無名的小官吏成長為一方諸侯式的人物,這個人就是廖化。
廖化是高壽,在《三國志》中我們就可以得知。這個從黃巾起義就粉墨登場的人物跨越了三分天下的時代,一直活到蜀漢即將滅亡之際。多年以來有關于廖化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的眼中廖化也不過是一個熬資歷熬上去的將軍罷了,并沒有什么才能。
首先廖化忠義無雙文武雙全。如果讓廖化聽到有人這么評價他,相信廖化的棺材板定然是壓不住了。“到底是誰這么詆毀我!”千百年來,人們對于廖化的錯誤認識導致大家都認為其是一個無能之人,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來看看廖化的一生就可以得知廖化并非無能之輩,反而是一個文武全才。
廖化出于黃巾時期,當時的他也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后來占山為王成為山賊。《三國演義》中寫道在關羽單刀護皇嫂尋劉備的時候,山賊杜遠搶了皇嫂,同樣作為山賊的廖化殺了杜遠把皇嫂還歸關羽,同時要求加入劉家軍。當時的關羽并沒有答應他的要求,反而是把周倉給吸納了過來。
雖然廖化沒有被關羽所吸納,但是不得不說這人才總歸會有露頭的一天。廖化又經歷了一番血與火的歷練以后終于如愿加入到關羽陣營之中,成為了劉家軍的一員。那么廖化是靠著什么感動的關羽呢?忠義。
大家都知道關羽向來喜歡忠義之士,而廖化恰恰是這樣的人。廖化曾幾何時也千里走單騎過。那時候的他為了追隨老劉,他帶著母親從吳國的地盤逃出去,一直向西走了很久終于到了蜀國的地面上,這讓劉備很是感動。
廖化不僅忠義,而且他還是一個文武全才。早期的廖化是以文人的身份出現(xiàn)的,所以在關羽手下的他做的也是一些文職工作。你比如說收發(fā)公文,處理州郡的一些政務。在關羽主政荊州的時候,廖化就是荊州主簿。主簿這個官就相當于是地方文官一把手,而且要知道荊州這個地方對蜀漢而言是極其重要的,關羽和劉備能夠把政務都交給這個廖化足以見其處理政務是一把老手了。
蜀漢后期,趙云、張飛、關羽等多名大將相繼去世,蜀漢王朝的實力大將一下子變得似乎后繼無人的樣子,于是,廖化便被眾人推選了出來,但是,由于廖化不如其他幾位大將有名氣,因此,總有人懷疑他的實力,認為廖化無法守護好蜀漢,《掃迷帚》曾有言: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意思就是到了蜀漢后期,朝中無人,只能矮子里拔將軍,將廖化提拔為先鋒大將軍。然而,廖化真的是這么沒有實力的人嗎?事實并非如此。
一、忠心耿耿,詐死回蜀廖化原本是關羽帳下的主簿,但是在關羽敗亡之后,他被孫吳所俘虜,只能假意歸入孫吳,在作為俘虜?shù)膬扇昀?,他思念劉備,在找到機會以后,不惜采用詐死的方法,帶著老母親晝夜西行逃回蜀漢,在逃回蜀漢以后,他的這份忠心打動了劉備,因此劉備將他設為宜都郡太守,之后又官拜丞相,等到蜀漢后期的大將基本都沒了,縱然已經年老體衰,他還是頂了上去,成為了對抗孫吳、曹魏兩國的主要力量,即使在蜀漢滅亡的最后時期,他依舊是一股支撐蜀漢大軍的中堅力量。
二、感嘆亡國,死不瞑目在廖化回到蜀漢以后,他受到蜀漢的重用,但即使這樣,蜀漢還是滅亡了。廖化在蜀漢滅亡之后,決定前往洛陽,在去往洛陽的路上,他感慨自己不能像真正的軍人一樣戰(zhàn)死沙場,在路上出發(fā)不久便病逝了,死的時候死不瞑目,讓人感慨。許多人認為三國后期的大將實力都不如之前的,但個人認為,既然能夠被提拔重用,必有過人之處,像廖化這樣忠心耿耿、有能力和擔當?shù)娜?,是不應該被輕視的。
廖化的武藝在蜀漢陣營中排名應在十五名開外,低于五虎、李嚴、魏延、關平、姜維、王平、馬岱、關興、張苞、嚴顏等人,與劉封相當,高于張翼、張嶷、馬忠、吳懿等人。
在精彩紛紜的三國時代,有一個打滿全場的奇人,雖然他只是一個配角,但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書寫了屬于自己的一段傳奇。
這個人就是廖化。
都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言下之意,是說以廖化的能力和武藝,似乎并不適合擔任先鋒大將之職。
那么,廖化的武藝到底如何呢?咱們就通過廖化那不平凡的戰(zhàn)斗經歷來分析一下他的武力值是個什么水平。
1.火并杜遠
廖化最初是以殘遺的黃巾軍余部的身份出場。在關云長千里走單騎(公元200年)的路途中,兩位嫂嫂被強盜劫走。廖化來見關羽,當時在關羽眼中,他是一名“黃巾錦衣”的少年。
廖化殺死了匪伴杜遠,將劉備的兩位夫人送還關羽。廖化想歸附關羽,但因他是黃巾余黨,被關羽拒絕了。
杜遠是黃巾頭目,武藝不應該很高。
2.輔助關羽
廖化再次出場,就到了12年后,劉備西取川蜀的前夕。公元212年,劉備率軍入川,廖化引軍來投,劉備將他安派給關羽,輔助關羽以拒曹軍。
當時荊州由諸葛亮負責總領鎮(zhèn)守,關羽率一支兵馬“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廖化被編入關羽的部隊。
此后,廖化就做為關羽的部下,一直在荊州任職。后來,龐統(tǒng)身死落鳳坡,諸葛亮率兵增援劉備,將荊州重務托附于關羽, 馬良、伊籍、向朗、糜竺,糜芳、廖化、關平、周倉等人輔佐關羽留守荊州。?
3.首做先鋒
關羽北征襄樊,糜芳、傳士仁因酒后失火,貽誤了軍機,被撤掉先鋒之職。而任命廖化為先鋒大將,并讓關平為副將,輔助廖化。
所以說,廖化作先鋒可不是蜀漢后期人才凋零不得已而為之,廖化很早就擔任過先鋒,還是很有經驗的。
4.詐敗翟元
關羽北征襄樊,為誘蛇出洞,關羽分派關平、廖化二將,受計而往。
曹軍夏侯存、翟元率兵迎戰(zhàn),廖化出陣挑戰(zhàn)。曹軍中翟元出馬來迎。二將“戰(zhàn)不多時”,廖化詐敗而走,兵退二十里。
第二天,廖化再次詐敗,將夏侯存、翟元誘入伏擊圈,關羽刀劈夏侯存,關平斬殺翟元。
廖化的表現(xiàn)還算中規(guī)中矩,關公對他也比較信任。關羽迎戰(zhàn)龐德之時,甚至讓廖化臨時領兵攻打樊城。
公大怒,令廖化去攻樊城,自己親來迎敵龐德。 5.雙戰(zhàn)徐晃
關羽水淹七軍后,曹操派徐晃增援,廖化和關平在四冢寨共同抵御徐晃,發(fā)動夜襲,但被徐晃擊敗。
廖化、關平在徐晃強大的攻勢下站不住腳,率部與關羽主力匯合。
6.上庸求救
關羽率兵久攻樊城不下,東吳趁關羽后方防御空虛,偷襲荊州。關羽回軍,雙方反復周旋,廖化和關平在關羽被圍時,殺入重圍救出關羽,會合后退走麥城。
麥城被圍,廖化在關平掩護下,突出重圍到上庸向孟達、劉封求救,但被拒絕,廖化無奈,只身前往成都。
但路途太過遙遠,廖化到達成都時,關羽父子已經敗亡。
7.再次上陣
關羽死后,廖化留在成都,劉備征吳、諸葛亮南平孟獲,都沒有隨軍出征。
諸葛亮一出祁山,廖化以“飛衛(wèi)將軍”的頭銜出現(xiàn),但沒有戰(zhàn)場紀錄。
諸葛亮二出祁山,攻打陳倉城,被曹魏的防守專家郝昭阻擋,雙方各施手段,展開激烈的攻防戰(zhàn),廖化參加了這次戰(zhàn)斗,當了一次地老鼠。
孔明又令人運土填城壕,教廖化引三千鍬钁軍,從夜間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又于城中掘重壕橫截之。如此晝夜相攻,二十余日,無計可破。 但在郝昭的嚴防死守之下,蜀軍無計破城,軍糧告罄,只好退回漢中。
8.奇襲魏營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廖化就更加重要了,他和姜維配合,以錦囊妙計奇襲司馬大營。獲得了一場大勝。
從這次戰(zhàn)斗,可以發(fā)現(xiàn)諸葛亮開始提升廖化的地位。
9.斬殺秦良
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任命廖化與關興同為先鋒之職。而廖化果然不負所托,有所斬獲。
魏軍主帥曹真命令副將秦良率五千兵前來哨探,防止蜀兵近界。
秦良引兵至萁谷谷口,見有蜀兵撤退,引兵追趕來,陷入伏擊圈。關興、廖化、吳班、吳懿引兵殺來。秦良死戰(zhàn)不退,被廖化一刀斬殺。
10.窮追司馬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廖化仍然隨軍出征,這次他和張翼一起負責統(tǒng)領后軍。
諸葛亮利用木牛流馬誘出司馬懿,廖化率兵伏擊,司馬懿倉皇逃跑,廖化窮追不舍,差點干掉司馬懿,但被那個老狐貍聲東逃西,躲過一劫,繳獲了司馬懿的帥盔,被錄為頭功。
11.對戰(zhàn)徐質
延熙十六年秋,姜維繼承先師遺志,率兵北伐,廖化仍然是先鋒官。
魏軍中來了個斧將徐質,非常厲害,武藝高強,廖化和張翼先后出戰(zhàn),兩人都是“戰(zhàn)不數(shù)合”,就被徐質打敗。
蜀漢將軍姜維起兵二十萬,令廖化、張翼為左右先鋒,夏侯霸為參謀,張嶷為運糧使,大兵出陽平關伐魏。
12.力斬鄭倫
五年后,姜維再次北伐,廖化隨軍出征。長期的戰(zhàn)斗生涯使廖化能夠識破鄧艾的詭計。廖化早有準備,將計就計,斬殺魏軍先鋒大將鄭倫。
卻說鄧艾催督先鋒鄭倫來襲山后。倫剛轉過山角,忽然一聲炮響,鼓角喧天,伏兵殺出:為首大將。乃廖化也。二人未及答話,兩馬交處,被廖化一刀,斬鄭倫于馬下。 13.鎮(zhèn)守漢中
又過了五年,姜維再次組織北伐。年邁的廖化認為敵強我弱,不應該再主動出征了,這激怒了姜維。
蜀軍最后一次北伐,沒有讓廖化參加,而是讓他鎮(zhèn)守漢中。這一年是262年,距離廖化初次遇見關羽已經過去了62年。
14.老驥終途
九伐無功,魏國鐘會和鄧艾大軍分路而來,廖化建議姜維退守劍閣,保存實力。這為姜維的詐降復國提供了最后的資本。
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后主劉禪開城出降。姜維設一石二鳥之計,策反鐘會,殺死鄧艾父子,囚禁魏將,但天意弄人,突發(fā)疾病,身死謀滅。
公元264年,在跟隨劉禪前往洛陽的途中,年邁的廖化永遠停下了他蹣跚的步伐,傳奇的一生落下帷幕。
檢點一下廖化的戰(zhàn)績,他的武藝并不算很強,在蜀漢陣營中,廖化的武力值排名應在蜀漢五虎將、李嚴、魏延、關平、姜維、王平、馬岱、關興、張苞、嚴顏等人之后,大約相當于劉封的水平,而比張翼、張嶷、馬忠、吳懿等人要高些。
但從未在聚光燈下展示的他,仍然是個傳奇,他是一個偉大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曾經揭桿而起,投身黃巾義軍;曾經兵敗飄零,落草為寇;曾經火并同伴,救出弱女;曾經隨英雄北進襄樊,水淹七軍;曾經敗走麥城,只身突圍;曾經六出祁山,九伐中原。
廖化,見證了關羽的千里飄零,也見證了英雄的窮途末路,見證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一生奮斗不息,最終星落五丈原;見證了姜維的雄心勃勃,矢志不息,無奈功敗垂成。
他見證了一個個英雄的遠去,見證了長江的滾滾東逝水,祁山的茫茫冰雪峰。
他見證了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開場璀璨的煙火,也見證了一腔熱血豪情隨歲月逐漸消逝的落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2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