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明清皇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相信愛好歷史的小伙伴或多或少聽說過一句話:“大明無明君,大清無昏君”之說;其實這種說法也有其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認知,畢竟大明也還是有明君的,只不過一些明君到了晚年犯的一些過錯,也導(dǎo)致了許多后世人否定他的功績。
而大清無昏君之說,其實也不能成立,大清朝也還是有昏君的,只不過是昏的程度還不足以和古代王朝那些昏君一概而論。本篇文章,筆者就為大家分析這句話的看法,究竟正不正確。
大明無明君:朱元璋,朱允炆,朱棣略有瑕疵的君王
首先,“大明無明君”之說,大明朝歷代的皇帝們,都多少犯過錯誤,比如開國皇帝朱元璋,雖然是一個極為勤政的好皇帝,但他對待功臣和臣子清廉的手段還是特別狠的,功臣但凡是威脅到皇帝,那么不管你是否犯沒犯過錯,那你開刀是沒錯了。
再加上朱元璋特別痛恨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這也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的因素,也因此,朱元璋對待貪官那是手段極為狠辣,“剝皮充草”這種酷刑讓很多官員痛不欲生,朱元璋為了保衛(wèi)朱家江山,大肆誅殺開國功臣,給歷史和明朝留下了極不光彩的形象。
而后繼者朱允炆是一個少年皇帝,可能是執(zhí)政時間并不長,加上自己太年輕了,朱允炆就盲目相信了一些激進派官員的話,開啟了削藩,按道理來講,削藩這是一個大的國策,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慢慢分化削藩,建文皇帝怎么干?不管你犯沒犯過錯,反正我就是削你了,因為你影響中央集權(quán),這一可好,把北京燕王那位惹毛了,建文皇帝就被擼下來了(靖難之役)。
而北京那位當(dāng)了皇帝,開創(chuàng)了永樂盛世,但這位皇帝實在是極好武功,在位期間就非得要征服北方的部族,而這時候北方雖然陷入分裂,但人家也不是好欺負的,永樂皇帝北征了幾次,都是失敗告終,但是這個皇帝就是個犟驢,不到黃河心不死,非得拖垮國力去遠征北方,最終病死在出征路上。所以說,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這三個皇帝其實嚴格意義講不能算是完美的明君,也不是昏君,只能算是略有瑕疵的君王。
大明一號明君:朱高熾
而朱棣后繼者朱高熾和朱瞻基倆父子皇帝,在位期間創(chuàng)造了仁宣之治,記住是兩個帝王一起開啟的。從這一點來講,兒子朱瞻基就有點不如老爹朱高熾了,朱高熾在皇帝位置上還沒當(dāng)一年就掛了,當(dāng)時就是這一年,朱高熾把明帝國帶到發(fā)展的正軌。
如果說大明有明君,那么朱高熾絕對是一號明君,唯一遺憾就是朱高熾活的時間太短了,因為在位時間過短,政策無法完全實施,也算是半途而廢,也算不得明君;而兒子朱瞻基這人綜合表現(xiàn)還行,治理國家還過得去,唯一就是太喜歡蟋蟀了,還被稱為“蟋蟀天子”,曾經(jīng)還因為某官員蟋蟀養(yǎng)的好,給人家加官進爵,從這一點來講,朱瞻基就有點缺乏明君的氣魄了。
朱祁鎮(zhèn)、朱祁鈺毀譽參半接下來的朱祁鎮(zhèn)、朱祁鈺哥倆皇帝都是很有意思的,哥哥前期昏庸、后期還算不錯,弟弟前期英明,后期就有點糊涂;特別是哥哥還被北方民族給抓走了,這種奇恥大辱導(dǎo)致了歷史對朱瞻基的評級極低,不管他后期是否很英明,但是“土木堡之變”就是朱祁鎮(zhèn)的奇恥大辱。
而弟弟朱祁鈺一心想著讓兒子繼承帝位,但他忘記了自己的皇帝是怎么得來的,這是明帝國為了國家而犧牲朱祁鎮(zhèn),選擇朱祁鈺成為天子,但下一代皇帝還必須是朱祁鎮(zhèn)的后代,這是正統(tǒng)性,所以朱祁鈺也不能算上一個明君。
朱見深守成之君,嘉靖皇帝平平淡淡而后面的朱見深典型的老婆奴,太喜歡自己的奶媽,也因為奶媽被后人詬病,再加上在位其實并沒有開創(chuàng)什么盛世,因此不能算明君,后面的弘治皇帝,在位的時間還算長,但是并沒有開創(chuàng)什么大的功績,只能算是守成之主。
正德皇帝朱厚照,活脫脫一個貪玩的皇帝,什么豹房、養(yǎng)野生動物,這些劣跡都導(dǎo)致了正德皇帝注定不是一個明君;后繼者嘉靖皇帝在位時間較長,但嘉靖迷戀丹藥、晚年對國家政治關(guān)系不夠,雖說自己把握著國家政治權(quán)利,但是自己付出太少,所在的嘉靖年間國家只能算是平平淡淡。
嘉靖的三兒子隆慶皇帝和老爹一樣,也喜歡這些丹藥,國家政治和老爹在位期間一模一樣,并且他在位的這段時間,什么東廠西廠錦衣衛(wèi),廠衛(wèi)之爭已經(jīng)影響到了國民生活。萬歷皇帝更不用說了,常年不上朝,管理政事靠著傳令,不過他在位時期內(nèi)閣很厲害,張居正執(zhí)掌內(nèi)閣也給明朝發(fā)展帶來了很多機遇,整體而言萬歷皇帝是靠著臣子們撐起整個國家政治的。
崇禎皇帝辛勤有余,功績不足
泰昌皇帝、天啟皇帝是平庸之輩,沒有什么大本事,連守成能力都欠缺,他們在位期間,魏忠賢等宦官已經(jīng)成為了帝國病瘤,特別是泰昌皇帝在位不到一個月就掛了,而兒子朱由校是一個木匠皇帝,不喜歡政治,喜歡木工。
最后的崇禎皇帝,像極了我們一些付出很多心血,可最終卻一事無成的樣子,崇禎就是典型的沒有從根源抓住目標(biāo)再為之努力奮斗的人,并且自己完全靠感覺來治理天下,極為勤政,卻極為度量小,這樣的皇帝注定是守不住國家的。
總結(jié)明朝皇帝們,也不能說他們都是昏君,只能說他們離明君或多或少相差一些。但是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么歷史上的帝王都不算是明君了,因此,放寬一點,明朝明君還是不少的,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佑樘、朱厚煾都算是明君。
清朝12帝,都為國家做出貢獻
那么說完明朝,我們就來講講,清朝的皇帝們,清朝共有12個皇帝,12個皇帝都為國家做出了不少貢獻,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
首先,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個開國之君,努爾哈赤開創(chuàng)了女真和滿洲基業(yè),皇太極將滿洲推上了頂點,他們就是典型的開拓疆土的明君,最起碼,剛剛建立的大清要比沒落的大明和荒唐的農(nóng)民軍政權(quán)要靠譜多了。
順治皇帝,愛美女不愛江山,是個不負責(zé)任的皇帝后繼者順治皇帝,其實在位期間大多數(shù)都是被多爾袞把控,作為大清帝國第一位執(zhí)政的皇帝,順治也開創(chuàng)了不少利于漢人的措施,整體政策還算是不錯,唯一的槽點就是因為一個女人而放棄國家,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類型。
順治皇帝(有史料記載是病逝),最后選擇把國家丟給了老母親和8歲的兒子,并且一堆爛攤子都丟出來,這讓孝莊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是十分的為難,因此,順治不算一個昏君,但算是一個不負責(zé)任的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是毫無爭議的明君
而康熙皇帝小小年紀就要撐起大清的重任,早年還有祖母扶持,后來自己的祖母去世了,朝廷的三藩和鰲拜之亂都還沒有解決,康熙年紀輕輕就承受壓力一點點把這些問題給解決,如果說歷朝歷代最苦命的皇帝,那么無疑是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年少時期得了天花差點掛掉,年輕時候,朝廷被鰲拜等權(quán)臣把持,外面又有虎視眈眈的三藩,康熙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康熙皇帝靠著自己一個人愣是都解決掉了,并且在位期間是清朝最輝煌的階段,還解決了準葛爾和沙皇的戰(zhàn)亂,康熙絕對算得上是明君。
兒子雍正皇帝是歷史出了名的勤君,并作為康乾盛世的過渡期,雍正很努力,不過文字獄事件導(dǎo)致了史官對雍正的看法比較負面。乾隆皇帝更不用說了,絕對是明君,乾隆皇帝不僅天賦過人,并且在位期間,清朝的發(fā)展是里程碑式的高峰,一點都不亞于康熙,不過他執(zhí)政年間的輝煌程度還是比不上康熙,并且乾隆晚年迷戀于權(quán)力,讓兒子嘉慶皇帝十分的苦惱。
嘉慶之后無多平庸君主
嘉慶皇帝生活在老爹的光芒之下,整個人都比較平庸,不管做什么,別人都會拿他和乾隆比較,因此,嘉慶算是平庸的皇帝;道光皇帝算一個昏君,因為道光皇帝在位期間,國家沒有大的發(fā)展就算了,外敵入侵,道光都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最終只能放任不管,也簽訂了幾個侮辱性的條約。
而被道光給予厚望的咸豐皇帝比老爹還差,在位執(zhí)政對政治精力沒有多少投入,反而喜歡玩樂,而把皇位給兒子同治也是一個錯誤,同治皇帝更不用說,連老爹都比不過,別說和自己爺爺比較,道光至少還有血性,同治差的不是零星半點。
而光緒皇帝有雄心壯志,但是被慈禧太后把控朝廷,自己根本插不上手,典型的傀儡皇帝;最后的宣統(tǒng)皇帝更不用說了,給日本人建立滿洲國,這種做法就是典型的侮辱中華,不過宣統(tǒng)皇帝執(zhí)政期間,帝國已經(jīng)日暮西山,根本無力回天了。分析清朝皇帝們,我們知道清朝晚期的昏君還是不少的,只不過清朝的輝煌集中在前期,后期就是昏君當(dāng)?shù)赖哪甏?/p>
小結(jié)
“大朝無明君,大朝無昏君”之說,看似有瑕疵,沒毛病,但瑜不掩瑕,嚴格意義上是謬論,每朝每代有明君就有昏君,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明朝沒有明君,那么為什么明朝還能維持近300年,如果清朝無昏君的話,為何割地通商的一項項侮辱性條約,會成為中華文明的永遠痛?
因此,對歷史的評價要以中肯的角度和公平的范疇上進行思考評價,要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去看待,不要有南與北的偏見,不要有中原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偏見,更不要有地域的偏見;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都是華夏民族的歷史傳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3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