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硖铺诤臀赫鞯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魏征與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哥倆兒一個愛提問題,一個愛聽問題,都達到了沒心沒肺的終極境界。
太宗對魏征十分器重,讓他當太子的老師,就算魏征老病,仍然說:你就算躺著也能保全太子。魏征病危,太宗派人住在魏府,“動靜輒以聞,藥膳賜遺無算”。后來“親問疾”,與太子一同探病,彼時魏征勉強穿上朝服,卻無法系好腰帶。“帝悲懣,拊之流涕,問所欲。對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寡婦不憂慮緯線的多少,而憂慮宗周的危亡!臨別遺言如此,太宗能不感動?太宗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征的兒子,他拉著公主讓魏征看一下未來的新娘,魏征已經(jīng)說不出話。
貞觀十七年即公元643年正月,魏征薨。太宗親臨痛哭,罷朝五日。命九品以上官員都去參加魏征的葬禮,并“給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魏征的墓地是太宗親自定下的,大臣陪葬墓當中數(shù)魏征墓離昭陵最近,他親自為魏征墓碑撰文書丹。做這樣的事,在李世民一生中,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僅僅幾個月以后,當年秋天,太宗就命人將魏征墓碑推倒。事件導火索有二:一是魏征曾推薦杜正倫、侯君集,說他們兩人有才干,能任宰相。后來杜正倫因罪罷官,侯君集以謀反罪被殺,這時有人站出來指責魏征,說他阿附惡黨。又說魏征曾記下前后諫爭之言,悄悄拿給史官褚遂良。也就是說,魏征為讓自己名垂千古,把什么都抖落給史官,不顧君王的面子。
太宗大怒。不但“仆倒”墓碑,將字磨去,而且答應魏家的婚事跟著作廢。魏家眼看著衰落下來。
兩年后,太宗要親征高麗,大臣們噤若寒蟬,偶然有人大著膽子進諫兩句,也不敢堅持:魏征下場如此,誰還敢步其后塵,犯顏直諫?結果唐軍無功而還。太宗此時才體會到魏征的重要:“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
至此,魏征才得以平反昭雪—一個必然的大團圓結局。
不過,東征后的省悟只是個借口,有沒有這次契機,太宗都會為魏征平反的。因為魏征是太宗親手樹立的典型,是太宗的鏡子,要不斷映照和見證貞觀乃至后世的盛世繁華。一時蒙塵可以,但萬不能讓鏡子碎掉,使自己老無所依。當年的良臣忠臣之說,太宗一直記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3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