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韯⒊绲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后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隱帝劉承祐在忍耐兩年多后,向掌控朝政的權(quán)臣們下手了。樞密使楊邠、中書令史弘肇等大臣盡數(shù)被誅殺,劉承祐暫時奪回了大權(quán)。不過,由于殺紅了眼,劉承祐竟然把大將郭威的全家也殺了,從而給他釀成了大禍。
郭威這個時候正領(lǐng)兵抗擊契丹人,他在外面打仗,家里卻被劉承祐一鍋端了,皇帝都欺負他到這個份上了,郭威索性舉起了反旗,揮師向都城進發(fā)。在這位當世第一名將面前,劉承祐的軍隊不堪一擊,接連慘敗。最終,劉承祐被手下殺掉,為他的魯莽付出了代價。
此時的郭威,氣勢正盛,群臣都勸他稱帝,他卻堅決不肯。在眾位大臣的商議下,決定擁立劉承祐的堂哥,徐州節(jié)度使劉赟登基。得到消息的劉赟大喜過望,帶著人就往京城開封城趕去,生怕去晚了皇帝輪不到他。劉赟完全沒想到,他的皇帝夢會那么快就破滅。
就在劉赟往開封進發(fā)時,朝中收到了契丹人打來的消息,郭威當仁不讓的作為統(tǒng)帥去抵抗遼軍。當大軍到達澶州后,夜里突然發(fā)生兵士嘩變,請求郭威登基,在萬分無奈之下,郭威勉為其難做了皇帝,也給他身邊的親信趙匡胤做了個不好的示范。
被迫稱帝這一出,明眼人當然可以看出是郭威計劃好的,成王敗寇,本就很正常,郭威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不過他做了皇帝,那個還在路上的劉赟自然沒有機會了?;氐骄┏呛?,郭威就下詔廢掉了劉赟,把他降為國公。沒過多久,郭威又讓人把劉赟毒死。
劉赟就這樣悲催地死了。郭威這樣做,徹底激怒了一個人,他就是劉赟的親爹,手握重兵的河東節(jié)度使劉崇。劉承祐被殺的消息傳到劉崇那里時,他就已經(jīng)點齊了兵馬準備南下,不過后來聽說兒子要繼位,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只不過,劉崇還沒高興多久,朝中形勢就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劉赟還沒當上皇帝,就被郭威打壓了下去。劉崇想派人把兒子接回來,手下還沒到開封,劉赟已經(jīng)死了。從大喜到大悲,讓劉崇憤怒萬分,捶胸頓足罵了一頓郭威,當即就決定造反,與郭威勢不兩立。
公元951年,就在郭威登基后不久,劉崇也稱帝了,他建立的王朝被稱為北漢。為了給兒子報仇,劉崇多次率軍與后周作戰(zhàn),卻敗多勝少,最后在憂憤中病逝。不過,北漢卻憑借遼國的支持,給后周和之后的北宋造成了很大麻煩,成為最后一個滅亡的割據(jù)政權(quán)。
在我們中國古代一直就有這樣一個定律,每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一定是最為賢能的皇帝,百姓對他的記憶也最為深刻,這其實和我們朝代的更迭有關(guān),因為新朝代的建立必定會伴隨著舊朝代的滅亡,每一個開國皇帝一般也是窮苦出身,他們都是代表著老百姓的利益,推翻舊朝腐朽的統(tǒng)治,建立新的政權(quán),所以老百姓也是最為相信他們,他們的聲望也是最大。
可是在我國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一個開國皇帝,他雖然是此朝的第一代皇帝,但是卻被他的兒子搶了風頭,世人根本就忽視了他的存在,有的人甚至會認為他的兒子才是開國皇帝,這個人就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他的兒子自然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人人都說李淵能夠當上皇帝完全就是沾了他兒子的光,大唐的天下完全就是李世民打下的,李淵沒有立李世民為太子,李世民感到憋屈所以在后來他才會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了他的兄弟,那么李淵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這樣,唐朝的建立他一點貢獻都沒有呢?
其實李淵在建立唐朝時出了不少的力氣,要不是李淵的老謀深算,說不定李家早就被楊廣算計,鏟除掉了,楊廣和李淵還是親戚關(guān)系,李淵的勢力也非常的大,楊廣雖然昏庸,貪圖美色,但是他作為一個皇帝也是最害怕朝中大臣權(quán)力過大,然后造反,所以楊廣也一直在關(guān)注著李家,只要他們一有叛逆之心他就會鏟除他們。
李淵也是一個能人,他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實力還不是楊廣的對手,所以他在楊廣面前就表現(xiàn)的很懦弱,就因為這一點他還經(jīng)常的受到楊廣的嘲笑,李淵為了消除楊廣的疑心,他還極力的討好楊廣,將自己最心愛的寶馬,都送給了楊廣。
李淵就這樣一直暗中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他為了拉攏突厥,他還放低了自己的姿態(tài),突厥人是看在李淵態(tài)度誠懇的面子上,才答應了出兵幫忙,所以李淵的功勞還是很大的。
可是等到了真正大戰(zhàn)開始的時候,在前線沖鋒陷陣的確實是李世民和他的幾個兄弟,因為在這期間李世民表現(xiàn)的最為突出,所以大家才會一致認為,李世民才是唐朝真正的開國皇帝,其實如果沒有李淵前期的鋪墊,就靠李世民是扳不倒楊廣的,所以李淵才是當之無愧的唐朝開國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4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混得風生水起的太監(jiān),還讓太后為他生了···
下一篇: 蘇洵:大器晚成的榜樣,無比成功的父親